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活血化痰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较为常见,约占颈椎病的10%~25%。其症状复杂,主要以眩晕、恶心、呕吐等主要症状,其共同点是椎动脉的供血不足,又称为颈性眩晕。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药加推拿治疗此病25例,并同期随机设对照组采用西药扩张脑血管治疗22例,均随访半年至3a...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活血平肝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予活血平肝汤内服,对照组48例,予口服氟桂利嗪每次10 mg,每日1次。15 d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明显改善(P<0.01),组间比较(P<0.01)。[结论]活血平肝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补肾活血汤配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用补肾活血汤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用丹参酮注射液静脉注射配合甲磺酸倍他司汀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配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痛宁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模型家兔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家兔颈椎横突侧面注射硬化剂法,制备椎动脉型颈椎病模型。造模前后对所有家兔进行TCD检测,观察脑血流速度变化,以确定模型制备成功。取成模家兔40只,随机分为5组。颈痛宁丸高、中、低剂量组给予不同浓度的颈痛宁丸;阳性对照组给予颈复康颗粒;模型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另取健康家兔8只组成空白对照组。灌胃给药4周后,对各组家兔行TCD检测。并将各给药组家兔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与模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用药后,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左侧椎动脉Vm、右侧椎动脉Vm、基底动脉Vm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颈痛宁丸高剂量组左侧椎动脉Vm、右侧椎动脉Vm、基底动脉Vm与模型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P0.01),颈痛宁丸中剂量组左侧椎动脉Vm与模型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痛宁丸有提高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魏爱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19):1935-1935
笔者 1 999年 6月— 2 0 0 1年 6月以活血止眩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 48例 ,疗效满意 ,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48例患者中 ,男 2 7例 ,女 2 1例 ;年龄最大 72岁 ,最小 2 3岁 ;病程最长 1 2年 ,最短 3个月。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 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并经多谱勒检查提示椎动脉供血不足 ,且排除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等病变。2 治疗方法活血止眩汤药物组成 :当归 1 0g、川芎 3 0g、桃仁 1 0g、红花 1 0g、柴胡 1 0g、天花粉 1 0g、僵蚕 1 0g、怀牛膝3 0g、钩藤 1 5g、制大黄 1 0g、穿山甲 1 … 相似文献
6.
自 1992~ 1999年 ,我们采用疏风活血汤配合牵引、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90例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90例 ,男 5 5例 ,女 35例 ;年龄 19~ 6 8岁 ,平均 45岁。均有不同程度的颈项不适、眩晕、恶心、耳鸣及颈部旋转时眩晕加重的特点。 X线检查示有骨质增生及钩椎关节增生 80例 ,脑血流图检查示均有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 治疗方法2 .1 中药治疗 疏风活血汤药用白芷 15 g、羌活 15 g、葛根30 g、桑枝 15 g、桂枝 12 g、丹参 30 g、延胡索 2 0 g、炮山甲 15 g、当归 15 g、田七末 5 g(冲服 )、黄芪 30 g、炒白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自拟中药剂“补气活血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3年11月聊城市复退军人医院诊断明确CSA的门诊患者182例,按就诊顺序(单双号)随机分为治疗组92例、对照组9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自拟补气活血汤;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尼莫地平。两组均治疗30 d。治疗前后应用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对临床症状、能力和体征进行评分,并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供血情况,记录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及峰值平均血流速度(Vm),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变化及动脉供血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CASCS总评分分别为(88.82±5.19)分、(83.46±5.7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0岁以下者TCD:治疗组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Vs值分别为(50.52±6.86)cm/s、(49.14±5.81)cm/s、(57.20±5.37)cm/s 均低于对照组[(53.70±8.14)cm/s、(51.67±7.45)cm/s、(59.76±5.11)cm/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者,治疗组LVA、RVA、BA的Vs值分别为(40.37±2.24)cm/s、(40.78±1.85)cm/s、(51.04±3.81)cm/s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7.58±2.86)cm/s、(37.58±2.72)cm/s、(46.92±5.26)cm/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3%(90/92)、对照组为88.89%(80/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43, P=0.01)。结论自拟补气活血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效。 相似文献
8.
《陕西中医》2019,(12):1690-1692
目的:分析活血补气祛痰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病(VBIV)患者基底动脉和椎动脉血流速度及眩晕程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86例VBI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上活血补气祛痰汤,治疗时间均为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眩晕程度和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眩晕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减轻(P<0.05)。结论:对VBIV患者应用活血补气祛痰汤联合常规治疗方式可显著改善对基底动脉和椎动脉血流速度,减轻眩晕程度,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颈椎病为中老年人常见多发病,笔者从2005年7月-2008年6月,用自拟补肾活血汤口服配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6例,并与用颈复康、骨刺片配合针刺治疗的64例对照观察,获得显著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气虚血瘀证是冠心病临床常见证型,治疗多以益气活血化瘀为基本法则,补阳还五汤、八珍汤、芪参益气滴丸等益气活血方是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常用方,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益气活血方对冠心病的治疗具有多层面、多靶点、多环节的优势,且临床组方用药灵活,副作用小。目前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治疗的相关文献研究已较多,但主要聚焦在治疗方法、疗效观察及方药总结几个方面,缺少对方药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及归纳总结。为了明确益气活血方作用的靶向性,本文对近1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得出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改善心功能、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保护血管内皮、减轻炎证反应、调脂稳定斑块、减轻氧化应激、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等。明确中药的作用靶标,不仅有益于指导临床用药,也有助于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本文对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从中医病证结合与方证对应的特点出发,借助现代药理研究,来阐明益气活血方的作用机制,这将为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治疗及益气活血方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加强中药方剂作用机制的研究,可能是未来研究益气活血药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脑梗通汤辨证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3月在本院进行康复治疗的100例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型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脑梗通汤进行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治疗效果,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定量表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定表评价患侧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并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A评分、ADL评分明显上升;且观察组FMA和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改善;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浆黏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通汤辨证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偏瘫患者,能有效改善其偏瘫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灸对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患者椎动脉血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益气聪明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针灸疗法,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眩晕程度、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及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眩晕发作频率均降低,每次持续时间均缩短,且观察组低于/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头晕目眩、心悸少寐、面色淡白等中医证候积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增加,PI减小,且观察组基底动脉Vm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左、右椎动脉Vm均增加,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可改善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减轻患者眩晕程度,效果明显优于单用益气聪明汤。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的疗效.方法:将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服益气活血汤,对照组服复方丹参片和消心痛.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01%,对照组有效率为57.7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治疗组心电图改善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活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收的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58例,由随机双盲法分组,对照组29例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29例基于此采取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对比2组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BI指数、Fugl-Meyer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BI指数、Fugl-Meyer评分、治疗有效率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79.31%(P<0.05)。结论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益气活血解毒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解毒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气虚血瘀证心绞痛患者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均常规给予抗血小板、抗凝、调脂、抗心绞痛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解毒汤口服。观察两组心绞痛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血脂、C反应蛋白(CRP)、血液流变性状及缺血总时间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症状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C反应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减少缺血时间方面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性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解毒汤可有效防治气虚血瘀型心绞痛,并具有一定的改善脂质代谢及血液流变学性状,减轻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炎症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赖利平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6):109-11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0例住院患者按抛硬币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常规治疗,硝酸酯类、阿司匹林及硝苯地平等。治疗组35例益气活血方(黄芪40g,丹参20g,西洋参、焦山楂、川芎、炙远志各10g,酸枣仁20g,当归15g,郁金、熟地各10g,地龙15g,枳壳、甘草各10g),1剂/d,水煎200mL,早晚口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心电图、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2.86%。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4.2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指标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补气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塞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气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扩张脑血管、抗血小板聚集、营养脑细胞等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气通络汤,水煎服,1剂/d。两组均28 d做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对照组42例,痊愈15例,显效4例,进步10例,无效9例,恶化3例,死亡1例,有效率为69.05%;治疗组48例,痊愈21例,显效15例,进步7例,无效3例,恶化2例,死亡0例,有效率为89.58%,两组比较:χ2=5.904,P=0.01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均完成了研究(除死亡病例外),无药物不良反应,依从性良好。结论:补气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塞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益气线灸法对气虚血瘀型偏头痛患者的血浆5-HT与脑血流速影响,探讨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更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子益气线灸法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治疗,并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学分析,理化指标及脑血流量的检测。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线灸法对气虚血瘀型偏头痛患者的血浆5-羟色胺与脑血流速有更好的调整作用。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疗效显著,优于普通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矩阵针刺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12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静脉滴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组以矩阵针刺治疗联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2组连续治疗1O天,观察并比较2组收缩期峰值流速(Vs)、平均血流速度(Vm)、阻力指教(RI)、动脉搏动指数(PI)。结果:2组治疗后Vs、Vm均明显提高,RI、PI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矩阵针剌可显著提高Vs、Vm值(P〈0.05),降低阻力指数(JP〈0.05)。结论:矩阵针刺可以提高椎动脉血流,改善血流动力学,为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