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复方虎杖提取物对高脂饲料致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连续11周建立高脂血症模型,第3周取血测定血脂水平判断模型是否复制成功,模型复制成功后连续灌胃给予受试药(复方虎杖提取物)3个剂量组(4g/kg、8g/kg、12g/kg)及阳性药组(辛伐他汀片,4mg/kg)8周。末次给药后大鼠下腔静脉取血,加肝素钠抗凝,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末次给药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全血黏度中黏度200/s、黏度30/S、黏度3/s、黏度150/s、黏度50/s、黏度1/s、高切还原黏度、全血高切流阻、全血中切流阻、全血低切流阻、红细胞压积及卡松黏度均显著升高(P〈0.01,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①复方虎杖提取物低剂量(4g/kg)组全血黏度中黏度3/s、全血低切流阻、卡松屈服应力显著降低(P〈0.01),黏度200/s、黏度3/s、黏度150/s、黏度50/s、黏度1/s、血浆黏度、全血高切流阻、全血低切流阻、血沉方程K值、卡松黏度明显降低(P〈0.05);②中剂量(8g/kg)组全血黏度中黏度3/s、黏度1/S、全血低切流阻、卡松屈服应力显著降低(P〈0.01),黏度200/s、黏度30/s、黏度150/s、黏度50/s、血浆黏度、高切还原黏度、全血高切流阻、全血中切流阻、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压积、明显降低(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升高(P〈0.05);③高剂量(12g/kg)组全血黏度中黏度3/S、血浆黏度、全血低切流阻、卡松屈服应力、红细胞压积显著降低(P〈0.01),黏度200/s、黏度150/s、黏度50/s、黏度30/s、血沉方程K值降低(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升高(P〈0.01)。结论:复方虎杖提取物4g/kg、8g/kg、12g/kg三个剂量组可以改善高脂饲料致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血液黏滞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盆腔消癥灌肠液对慢性盆腔炎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及盆腔消癥灌肠液高、低剂量组,各10只。模型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及盆腔消癥灌肠液高、低剂量组均采用苯酚胶浆制作致炎模型,空白对照组只开腹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造模后2周开始灌肠给药,连续给药14 d。空白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0.5 mL灌肠;阳性药对照组予妇炎康片0.5 mL(0.18 mL/kg混悬液)灌服;盆腔消癥灌肠液高、低剂量组分别予盆腔消癥灌肠液混悬液0.5 mL(分别相当于生药1.171、0.585 g/kg)灌肠。给药结束后,各组大鼠心脏取血,观察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模型对照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切相对黏度、全血低切相对黏度均较空白对照组升高(P〈0.05)。盆腔消癥灌肠液高剂量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切相对黏度、全血低切相对黏度均较模型对照组降低(P〈0.05,P〈0.01)。结论盆腔消癥灌肠液可改善模型动物血液流变学指标,发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膈下逐瘀汤对实验性肝硬化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膈下逐瘀汤低剂量组、膈下逐瘀汤高剂量组、阳性药对照组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四氯化碳(60?l4)、普通饮食及乙醇建立大鼠肝硬化模型.造模成功后,低剂量组每日用药剂量为1.3g/kg(相当于成人剂量的10倍),每日1次灌胃;高剂量组每日用药剂量为2.6g/kg(相当于成人剂量的20倍),每日1次灌胃;对照组用复方鳖甲软肝片的混悬液灌胃,用药剂量1.2g/kg(相当于成人剂量的20倍),每日1次灌胃.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容积均为1 mL/只,每日1次,连续灌药4周.检测各组大鼠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模型组大鼠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升高(P<0.01).用药后,膈下逐瘀汤高、低剂量组和阳性药对照组大鼠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P<0.01),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降低(P<0.01),其中.膈下逐瘀汤高、低剂量组与阳性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膈下逐瘀汤可有效地纠正"低凝高聚"这一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改变,进而改善肝脏微循环,从而达到治疗肝硬化的目的 .  相似文献   

4.
柿叶总黄酮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丽  梁宇红  裴世成  韦敏 《中成药》2011,33(8):1397-1400
目的 研究柿叶总黄酮对饮食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建立饮食性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将高脂血症大鼠按照血清TC水平随机分成高脂模型组、柿叶总黄酮高剂量组、柿叶总黄酮中剂量组、柿叶总黄酮低剂量组和洛伐他汀组5组(10只/组),每组雌雄各半,连续给药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 与高脂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TC、TG、LDL-C、apoB、AI水平降低,apoA I、HDL-C、apoA Ⅰ/apoB水平升高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各给药组全血黏度(高、中、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HCT)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 柿叶总黄酮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脂质代谢紊乱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对防治高脂血症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益气调脂颗粒对大鼠高脂血症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给大鼠灌服脂肪乳剂,制备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辛伐他汀组)及益气调脂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分组给药12周后测定各组的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肝脏组织匀浆过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MDA);对各组大鼠肝脏进行组织病理学的检查。结果:益气调脂颗粒高、中、低剂量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清TC、LDL-c的含量(P0.01),升高HDL-c/LDL-c比值(P0.01);与模型组相比,益气调脂颗粒高、中剂量组的SOD活性升高显著(P0.01);高、中、低剂量组明显升高SOD/MDA比值(P0.01,P0.05);益气调脂颗粒低剂量组有明显改善全血切变率的作用(P0.01)。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益气调脂颗粒具有抑制肝细胞脂肪变性的作用。结论:益气调脂颗粒具有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抗肝脂肪样变性及减轻肝自由基损伤等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林氏降脂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取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脂脉康胶囊组,林氏降脂方高(1.296 2 g/m L)、中(0.648 1 g/m L)、低剂量组(0.324 1 g/m L),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高脂乳剂联合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并按实验方案给药,6周后,处死各组大鼠,测定血清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脂脉康胶囊组及林氏降脂方高剂量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均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脂脉康胶囊组及林氏降脂方高、中、低剂量组高切、中切、低切全血黏度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林氏降脂方可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通脑疏脉丸的急性毒性反应、对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和解聚的影响。方法:对通脑疏脉丸进行小鼠急性毒性实验,因未测出小鼠致死剂量,无法测定LD50,故改测最大给药量;药效学实验采用通脑疏脉丸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分别灌胃通脑疏脉丸7.5 g/kg(体质量)、2.5 g/kg(体质量)。结果:小鼠灌胃给药通脑疏脉丸,未发现明显毒性反应,1日最大给药量为67.9g/kg(体质量),是临床人日用量的136倍;通脑疏脉丸高、低剂量可使经肾上腺素和冰水处理后造成的血瘀证模型大鼠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脑疏脉丸高、低剂量对ADP诱导大鼠全血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明显降低1、6分钟电阻值,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脑疏脉丸1日内剂量过大口服是安全的,能明显降低大鼠全血及血浆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和促进血小板解聚,有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调脂方的降脂作用及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体质量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喂普通饲料,其他各组灌胃给予高脂乳剂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各组按规定预防给药8周后,测定血清脂质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调脂方高、中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大鼠的TC、TG、LDL-C水平(P<0.05或P<0.01),高剂量组能升高HDL-C水平(P<0.05),低剂量组仅能降低TG水平(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调脂方中、高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P<0.05或P<0.01)。结论调脂方具有良好的调节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的作用,而且能够改善高脂血症引起的血液流变学的异常状态,对高脂血症及其相关疾病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大高良姜、高良姜、草豆蔻、红豆蔻、益智5味山姜属中药对胃溃疡寒证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同亲缘关系药物药效的相关性。方法设置空白组、病证模型组、2个阳性对照组、受试药物高低剂量组,每组10只,用冰乙酸与4℃知母水煎液造模,造模成功后给药4次。血液流变仪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细胞电泳时间、卡松黏度、卡松屈服应力)。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受试药物组大鼠全血高切(200/s)、全血中切(40/s)值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除大高良姜低剂量组外,其余受试药物组全血中切Ⅱ(30/s)值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除益智低剂量组外,其余受试药物组全血低切(10/s)值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除大高良姜、高良姜、益智低剂量组外,其余受试药物组全血低切(1/s)值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受试药物组大鼠高切还原黏度值均降低(P0.01或P0.05),低切还原黏度值差异不明显;除大高良姜低剂量组外,其余受试药物组中切还原黏度值均降低(P0.01或P0.05)。受试药物组大鼠红细胞压积、细胞电泳时间均缩短(P0.01或P0.05)。除大高良姜与益智低剂量组外,其余受试药物组大鼠卡松黏度、卡松屈服应力明显降低(P0.01或P0.05)。受试药物同剂量组间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相似性。结论 5味山姜属中药均能通过改善胃溃疡寒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发挥温通煦血、温胃散寒功效,以达到治疗胃溃疡寒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测生脉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拟组、生脉注射液组(低、高剂量)。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生脉组自手术前1d开始给药,连续3d,1次/d,低剂量组生药15g/kg,高剂量组生药25g/kg,其它组用等量生理盐水。各组给药3d后禁食20h,不禁水,水合氯醛麻醉,用真空抗凝管及干燥洁净试管,各取腹主动脉血3mL。观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球压积、全血还原黏度)。[结果]模型组大鼠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指数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生脉低剂量组、生脉高剂量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生脉注射液组均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性,为中医治疗脓毒症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1.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书云:“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明目,开心,益智。”其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胃)、肺、心经。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益气生津,宁心安神之功效。在《伤寒论》中,仲景应用人参共40次,入  相似文献   

12.
通过梳理《内经》及相关医家关于阴阳升降的论述,探讨阴阳升降的内容及阴阳升降的不同内涵。从阐述人体生理变化和脏腑特点、阐述疾病的病机、解释治则治法和方药配伍应用等方面分析阴阳升降对临床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治疗中有效对策。方法结合近代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研究现状部分问题,运用中医辨证和辨病论治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方法,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结果中西医结合防治此病有效。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和辨病结合论治防治此病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从中医精气神辨识角度认识虚劳病,总结虚劳病病因病机。通过观察面容、形态、神色、五官、舌象、脉象等辨识精气神状态,确立虚劳病精气神调治原则。在精气神辨识理论指导下,对《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相关条文、方药进行解析,总结虚劳病相关治则治法。根据精气神调养原则,为虚劳病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血液的生成与五脏关系密切,据此确立五脏补血法:养心补血法、健脾补血法、润肺补血法、滋肝补血法、益肾补血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梳理古本草文献中全蝎、蜂房的有关记载和现代临床对该药对的配伍应用,探讨并阐释该药对祛风攻毒增效的作用机制,认为全蝎配蜂房,药力迅捷,内走脏腑,外达肢节,透骨搜风,既可祛风通络止痛,又可攻毒散结消痈.尤其适宜于治疗风湿顽痹、痈疽恶疮、癌肿等.  相似文献   

17.
《辽宁中医杂志》2013,(6):1123-1124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诊临床治疗中有效对策。方法:结合近代高脂血症诊治疗研究现状部分问题,运用中医辨证和辨病论治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方法,防治高脂血症。结果:中西医结合防治此病有效。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和辨病结合论治防治此病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从“方药离合”看中医学的方药共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舟 《江苏中医药》2007,39(6):8-10
通过对历代方剂与本草的应用演变和发展过程的论述,揭示了中医方药共荣关系,并以黄柏、升麻等药为例,强调方药配伍运用是方药共荣的核心环节.随后,结合中医发展的现实环境,分析了坚持方药共荣的正确方向,对于防止重药轻方的错误倾向,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启迪现代研究思路,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丹栀逍遥散原方及提取物镇静催眠作用。方法将小鼠分为14组,正常对照组、原方组及各组分低中高剂量组,通过测定小鼠自主活动次数,采用戊巴比妥钠延长睡眠时间实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镇静催眠协同作用实验观察丹栀逍遥散原方及各提取物镇静催眠作用。结果丹栀逍遥散原方及提取物均无改变小鼠自主活动的功能,表明均无中枢兴奋性作用;丹栀逍遥散石油醚提取液高、中剂量具有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的作用(P<0.01或P<0.05),石油醚提取液高剂量能明显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睡眠小鼠个数(P<0.01)。结论丹栀逍遥散石油醚提取部位可能为丹栀逍遥散的中枢抑制作用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20.
从骨关节疾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构建和评价两方面来对该类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骨关节疾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意义、模型构建模式等环节及模型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等方面分别进行阐述。同时指出骨关节疾病病证结合模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