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性脑血管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近年来,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就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及其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脑血管病中75%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是造成人类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是形成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同时CAS是造成颈动脉狭窄的最直接原因,颈总动脉分叉处的斑块最易通过管腔狭窄或斑块脱落而引起血栓形成,从而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卒中。因此,对CAS采取检查和积极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治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中风的发病与许多危险因素有关。目前对缺血性中风的治疗国内外均无很好的疗效,因此探寻危险因素并积极进行干预,对降低缺血性中风发病率及改善患者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医学认为中风病是因人体气血亏损、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侵入所引起,即“内虚邪中”。中医药在防治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目前对中医辨证分型尚不尽统一。本病证候因素复杂多变,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与中医证候有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分析国内外文献资料,对缺血性中风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作一综述,以期为缺血性中风的中西医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被认为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缺血性眼底疾病,其发病机理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在局部及全身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睫状后动脉(PCA)发生循环障碍是其发病的基础。为提高其临床早期诊断及提前干预,现将本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近年脑卒中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缺血性脑血管病占卒中占多数。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狭窄等因素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因而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危险因素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意义重大。蒙医认为本病是赫依、希拉、巴达千失去相对平衡引起的慢性病症,从而三根七素失衡导致机体新陈代谢功能紊乱,精华和糟粕不完全分离,使精华混浊,常以血为载体,巴达干痰浊堵塞血管、阻碍气血运行引起萨病。长期以来,蒙医温针疗法以整体观、辨证论治为治疗原则,采用温针、拔罐放血等改善气血运行及脏器供血的方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且有迅速、简便、易行、毒副作用极少等优点。因此多角度、多层面进行研究,合理阐明其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现代医学机制,为本病的早期干预治疗提供有效、就地能应用的、简便、易行的方法,同时为该领域的多学科、多靶点研究提供新思路是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脑血管病是造成人类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其中75%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在众多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占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中西药物治疗对预防脑血管病有重要的意义。现将近年来中西医药物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有关报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亮  谢颖桢 《中国中医急症》2012,(10):1636-1637,1639
<正>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死亡率、致残率极高,因此,对于缺血性脑卒中预防的研究尤为重要。基础研究和临床观察均证实,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与许多危险因素有关。笔者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治未病"思想对缺血性中风防治的指导与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因此运用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研究防治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方法与措施则是目前的重点与热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有众多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无法进行干预的因素,其中有年龄、性别等方面,以及可干预的因素,如高血压、心脏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酗酒等,且这些危险因素多有"致瘀"的共同病机特点,因此,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中医学术思想出发,及时采取措施阻断这些危险因素的进一步施加,应该能有效减轻血液瘀滞的病理状态而达到防治缺血性中风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祝美珍 《四川中医》2008,26(4):20-21
由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因此运用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研究防治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方法与措施则是目前的重点与热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有众多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无法进行干预的因素,其中有年龄、性别等方面,以及可干预的因素,如高血压、心脏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酗酒等,且这些危险因素多有“致瘀”的共同病机特点,因此,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中医学术思想出发,及时采取措施阻断这些危险因素的进一步施加,应该能有效减轻血液瘀滞的病理状态而达到防治缺血性中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造成人类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是形成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对颈动脉粥样硬化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可以积极有效地防治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笔者采用益肾养肝合剂治疗本病60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的6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