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东垣《脾胃论》指出:1)脾无正形于四季之末各旺一十八日以生四脏,四季者辰戌丑未是也;2)人身形以应九野,左足主立春丑位是也,左手主立夏辰位是也,右手主立秋未位是也,右足主立冬戌位是也。由后天八卦的对应关系可建立四象脾“土”即四象启、承之“土”模型:艮土、巽土、坤土、乾土。其中寅、巳、申、亥为启土,对应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辰、未、戌、丑为承土,即“四季之末一十八日”所对应之土。提示脾胃作为枢机在四时六气更替中发挥启、承之枢转作用时的不同状态有其独特的模型特点。人体脏腑气血的升降出入是维系生命活动之关键,而枢机体现的是脏腑间生克制衡关系,枢机不利则疾病丛生。多年来,我们应用经络红外热成像检测观察到在四时六气中脾胃枢机主令阶段平和性经络红外热像图出现几率会明显增加,而病变经络的失衡状态在此阶段也会得到一定的纠正而趋向相对平衡。因而,认为借天地枢机之力以调人体之枢机,即“以枢调枢”能使脏腑气机通调,由此疾病虽成于枢机也可止于枢机,故对四象启、承之“土”在四时六气中“以枢调枢”和五脏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正>谢胜是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广西名中医,博士生导师。谢教授行医30余载,力倡东垣之学,博采众长,经验丰富。临证上处处顾护中州,基于《脾胃论》"四时生四脏"的理论,创新性地构建了四象脾土模型(四象启、承两态之土),并提出"四象脾土六气调神论",即依据每年气、运变化下的四时脾主令之特性,结合经络红外热像图即时给予相应干预措施,调整脾土枢机的失衡之象,以调人体肝肺、心肾、肺肾等枢机和脏腑气血、阴阳、体用之神机~[1]。这一创新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藏象理论"以象测藏""取象比类"及"五行制化"的认识,我们提出"以象补藏"的观点,以"五行互藏"理论为指导,对中医外治疗法的五行"象"属性(金、木、水、火、土)进行归纳、整理,形成了五行藏象系列疗法。基于前期对四象脾土模型特点的认识,提出了"四象脾土六气调神论",针对四时六气脾胃枢机主事阶段不同体质状态人群的五行偏颇,依据"五行之人应五象疗法"的原则,选择相应方案实施治疗,达到"以象补藏"和五脏防治疾病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刘园园  谢胜 《陕西中医》2019,(3):378-380
三九治疗作为传统特色的治疗项目,由于缺乏规范和科学的内涵,且治疗手段单一,很大程度上影响疗效并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负面作用。我们在治未病实践中基于对"九"之象数理、"四象脾土"、"枢机"等认识基础上,提出"乾土建中三九治疗",并对其应用进行了探讨。这一理论方法的构建是基于《黄帝内经》五运六气、天人合一等中医科学思维的指导,依据"脏气法时,应时而调"的原则,重视后天脾胃枢机和四时调五脏,赋予三九治疗更加科学的内涵,在中医治未病实践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胃食管反流病症候多样、病机复杂,存在多脏腑偏颇的复合病机。脾胃枢机升降失和在本病发病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脾胃枢机失和与心肾、肺肾、肝肺等脏腑枢机失和关系密切。故提出"以枢调枢"为治疗大法,通过五行藏象疗法"以象补藏"调和脏腑枢机以调衡脾胃枢机升降之用,即"以枢调枢",则脾胃气机升降有序,而致"气归于权衡"的生理常态,由此疾病虽成于枢机也可止于枢机,从而达到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6,(1):13-15
中医藏象理论是基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与认知方法,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观念而产生的,用于解释各种生命现象的理论模型系统。"以象测藏"是中医学惯用的方法学,作者结合五行制化理论提出了"以象补藏"的观点,并构建了坤土建中疗法。该疗法针对不同体质状态人群的五行偏颇,选取具有补益中气作用的自然五方之土"以象补藏",可以达到"以土调枢""以土补土"的作用。该疗法经作者多年临床应用疗效确切,患者依从性强,临床适应证广,文章重点从理论上进行了相关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脏腑经络枢机失衡所致的消化道动力障碍与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发病相关,脾胃为气机之枢纽,可以运化水谷精微转化为能量,而任督统诸身之阴阳,构成人体最大的脏腑经络交感循环系统,故任督二气之交感平衡是脾胃枢机条衡的原动力;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是消化道动力之枢纽,可以通过线粒体自噬途径维持线粒体能量代谢功能,改善消化道动力。故本文以脏腑经络枢机之枢转驱动ICC线粒体能量平衡的“以枢调枢”理论为切入点,探讨了GERD“任督二脉枢机失衡-脾胃运化功能失调”以及“ICC线粒体自噬障碍-ICC起搏与传导功能失常-消化道动力障碍”的分子生物学理论基础,并阐释基于“以枢调枢”创立的中药复方芪石升降归元饮治疗GERD的可行性,有助于实现“以枢调枢”理论的微观化、具体化及实现中医药理论的现代化,并为GERD的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郭怡婷  袁源  罗斌 《环球中医药》2022,(7):1232-1234
枢机为人体气机运行的关键,枢机通利则气血阴阳和调,枢机不利则气血阴阳不相顺接,百病丛生。《黄帝内经》提出了“开阖枢”理论,为理解临床疾病病机树立了立体框架,可指导枢机不利病证的诊治。枢为开阖枢的关键,阴阳气血皆有枢要。少阳为阳之枢,转枢表里阳气;厥阴为阴之枢,疏泄血气阴分;脾胃为气机之枢,升降一身之气。三枢得利,则气血阴阳转枢有度。乌梅丸一方作为《伤寒论》经典方剂,清温并举,集补散缓泄为一体,可畅达诸枢,有开阖阴阳之用。少阳枢机不利,则阳气怫郁化热,发为蛔厥。乌梅丸可畅达少阳枢机,转枢少阳胆火,治疗蛔厥。厥阴枢机不利,风木内郁,寒凝阳郁则可见厥阴病诸证。运用乌梅丸通达厥阴枢机,补肝以转枢阴枢郁滞,可治疗厥阴病。脾胃枢机不利,升降转枢失常,可致寒热错杂,气机失运也影响阴阳枢机作用。乌梅丸运达脾胃枢机,木达则土运,开阖有度则寒热错杂自消,枢机调利。本文基于“开阖枢”理论,以乌梅丸治疗蛔厥、厥阴病、寒热错杂病为例,阐述了乌梅丸通利枢机的作用,并附验案一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9.
溃疡性结肠炎(UC)基本病机为脾虚湿盛,临床多从调脾胃论治,但部分患者疗效不尽如人意,且容易复发。谢胜教授认为上焦肺气郁闭,肺金肃而开宣不及,肝木郁而疏泄不及,肝肺枢机宣降失和,则脾土壅而升清不及,致脾胃枢机升降失衡,化生风火痰,表现在肠腑内生痈疡而发为UC。“脾虚湿盛”是UC的病机表象,其病机本质乃“肺气郁闭,肝肺枢机失和”。谢教授基于“以枢调枢”理论,通过调肝肺枢机以和脾胃升降枢机的方法治疗UC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虽然《伤寒论》少阴病篇同厥阴病篇中均有"四逆"一症的论述,但《伤寒论》第318条将"少阴病"置于"四逆"之前,旨在界定条文所论述者属少阴病。而由本条所述之主症仅见"四逆",其余诸症皆为或然症,可知其寒象不甚,故不宜将之归属于阴盛阳虚之候,本条所述之"四逆",为少阴枢转不利,影响太阴之开、厥阴之阖,致阳气内郁,其温煦之功不能外达所致,其治法为温脾和胃,运转枢机。观四逆散之组方,虽无四逆汤辈中所取桂附之属峻剂温阳,但针对条文证机,以补益太阴脾土为主,兼以调和三阴经之气,藉补土以益元阳,调气以助枢机,使少阴枢转,而三阴之阴阳气调畅,阳气敷布则逆冷自去。复观其加减用药,均能紧扣证机,并结合兼症,灵活用药,由是则仲景所示之辨证论治亦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1.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书云:“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明目,开心,益智。”其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胃)、肺、心经。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益气生津,宁心安神之功效。在《伤寒论》中,仲景应用人参共40次,入  相似文献   

12.
通过梳理《内经》及相关医家关于阴阳升降的论述,探讨阴阳升降的内容及阴阳升降的不同内涵。从阐述人体生理变化和脏腑特点、阐述疾病的病机、解释治则治法和方药配伍应用等方面分析阴阳升降对临床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治疗中有效对策。方法结合近代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研究现状部分问题,运用中医辨证和辨病论治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方法,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结果中西医结合防治此病有效。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和辨病结合论治防治此病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从中医精气神辨识角度认识虚劳病,总结虚劳病病因病机。通过观察面容、形态、神色、五官、舌象、脉象等辨识精气神状态,确立虚劳病精气神调治原则。在精气神辨识理论指导下,对《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相关条文、方药进行解析,总结虚劳病相关治则治法。根据精气神调养原则,为虚劳病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血液的生成与五脏关系密切,据此确立五脏补血法:养心补血法、健脾补血法、润肺补血法、滋肝补血法、益肾补血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梳理古本草文献中全蝎、蜂房的有关记载和现代临床对该药对的配伍应用,探讨并阐释该药对祛风攻毒增效的作用机制,认为全蝎配蜂房,药力迅捷,内走脏腑,外达肢节,透骨搜风,既可祛风通络止痛,又可攻毒散结消痈.尤其适宜于治疗风湿顽痹、痈疽恶疮、癌肿等.  相似文献   

17.
《辽宁中医杂志》2013,(6):1123-1124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诊临床治疗中有效对策。方法:结合近代高脂血症诊治疗研究现状部分问题,运用中医辨证和辨病论治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方法,防治高脂血症。结果:中西医结合防治此病有效。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和辨病结合论治防治此病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从“方药离合”看中医学的方药共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舟 《江苏中医药》2007,39(6):8-10
通过对历代方剂与本草的应用演变和发展过程的论述,揭示了中医方药共荣关系,并以黄柏、升麻等药为例,强调方药配伍运用是方药共荣的核心环节.随后,结合中医发展的现实环境,分析了坚持方药共荣的正确方向,对于防止重药轻方的错误倾向,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启迪现代研究思路,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丹栀逍遥散原方及提取物镇静催眠作用。方法将小鼠分为14组,正常对照组、原方组及各组分低中高剂量组,通过测定小鼠自主活动次数,采用戊巴比妥钠延长睡眠时间实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镇静催眠协同作用实验观察丹栀逍遥散原方及各提取物镇静催眠作用。结果丹栀逍遥散原方及提取物均无改变小鼠自主活动的功能,表明均无中枢兴奋性作用;丹栀逍遥散石油醚提取液高、中剂量具有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的作用(P<0.01或P<0.05),石油醚提取液高剂量能明显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睡眠小鼠个数(P<0.01)。结论丹栀逍遥散石油醚提取部位可能为丹栀逍遥散的中枢抑制作用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20.
小青龙汤为温阳宣肺、蠲痰涤饮之剂,凡见哮喘、咳嗽、痰、饱胀、喘息和四肢水肿等因"外感风寒,内有寒饮"所致者,均可辨证应用小青龙汤。临证应用时注意:①寒邪不必拘泥外感;②"三水"的变化要审清;③但见寒饮,有无表证均可用此方;④注意痰饮在临床上的变化;⑤临床见喘未必治喘,要临证辨别。用此方,要抓住以下临床指征:①面色:"三水"之面色--黧黑之色;②脉象:弦脉或浮紧;③舌象:舌苔多水滑;④痰涎:咳痰较爽,痰涎清稀,泡沫状。以上"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有效之后,应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