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抑郁症以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自杀率的特点成为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药物治疗是应对精神疾病的首选方法。基于"单胺类神经递质缺乏"学说发展的抗抑郁西药,在抑郁症治疗上具有重要作用,但因其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延后及副作用大等缺陷限制了应用。中药复方在抑郁症这种多因素、多病理靶点的复杂、难治性疾病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故综述中药复方抗抑郁研究现状,为临床新型抗抑郁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心脾两虚抑郁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应用循证医学方法对符合标准的4项研究进行分析,评价心脾两虚抑郁症在中药联合抗抑郁药物与单一治疗抑郁障碍的症状学变化,有效率、痊愈率以及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1)心脾两虚抑郁症在抗抑郁药物联合中药治疗情况下,症状学改善明显于单一抗抑郁药物(Z=9.87,P<0.01);(2)心脾两虚抑郁症在抗抑郁药物联合中药治疗情况下,合并有效率显著高于单一抗抑郁治疗(114/142v67/117,Z=3.52,P<0.01,OR=2.78,OR95%CI=1.584.92);(3)心脾两虚抑郁症在抗抑郁药物联合中药治疗情况下,合并痊愈率虽高于单一抗抑郁治疗,但是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学的显著行差异(58/142V33/117,Z=1.76,P>0.05,OR=1.63,OR9%CI=0.954.92);(3)心脾两虚抑郁症在抗抑郁药物联合中药治疗情况下,合并痊愈率虽高于单一抗抑郁治疗,但是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学的显著行差异(58/142V33/117,Z=1.76,P>0.05,OR=1.63,OR9%CI=0.952.80)。结论:心脾两虚抑郁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虽然比单一抗抑郁药物治疗某些方面有优势,但是作为抗抑郁治疗目标的痊愈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抑郁症的防治已经引起世界的关注,由于长期服用化学合成抗抑郁药容易产生毒副作用,因此研究作用温和、副作用小的抗抑郁中药成为现代药物研究的一个方向。本文从抑郁症的中医病机、治疗抑郁症的单味中药及有效成分、治疗抑郁症的复方等角度入手,对国内外抗抑郁中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障碍疾病。抗抑郁药物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方式。由于抑郁症病因病机复杂、类型多样、伴发症状多且严重等特点,在抗抑郁药物基础上合理加用其他药物能显著提高抑郁症的治愈率、减轻不良反应、提高患者依从性。因此,联合用药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抑郁症的方法。该文以"抗抑郁""抑郁症""联合用药""协同""增效"为主题,检索了2010至2019近十年的相关文献600余篇。基于此,对现有的抗抑郁药物联合用药进行归纳、分类,从西药联合西药、西药联合中药、中药联合中药等3个角度系统地阐述了抗抑郁药物联合用药的现状,以期为抗抑郁临床选用合理的联合用药方案提供方向、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中化学药物疗效明显,但也存在着抗抑郁谱窄、不良反应大、易复发等缺点。因此,国内外对传统中药抗抑郁作用的研究越来越重视。虽然有不少文献报道很多单味药和复方具有抗抑郁作用,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太深入,并且迄今成功开发的疗效显著的中药抗抑郁新药很少。究其原因,除了抑郁症的发病机理复杂、病因尚未明了之外,与中药抗抑郁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有很大关系。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中药抗抑郁药的现代研究。  相似文献   

6.
抗抑郁中药新药研发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抑郁症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非正常死亡和残疾的第二大原因。目前抑郁症仍以药物为主治疗,但已上市抗抑郁药并不理想,因此开发疗效更高、特点明显、不良反应更少的新型抗抑郁药物是新药研发者追求的目标。该文归纳总结了目前已上市、处于新药研发及新药发现阶段的抗抑郁中药及天然药物,旨在为抗抑郁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抑郁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中药治疗有着不可取代的优势,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致力于研究中药的抗抑郁作用。随着对三七叶越来越深入的研究,人们发现三七叶里的三七叶总皂苷、槲皮素、人参皂苷Rg1、Rb1、Rb3等在小鼠"行为绝望"模型和慢性应激导致的大鼠抑郁模型中,均表现出抗抑郁活性。对其抗抑郁作用的研究已成为近几年的新热点。深入研究三七叶抗抑郁作用的机理和药效学基础,对揭示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开发新的抗抑郁药物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抗抑郁天然药物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康健  李作平 《中成药》2006,28(5):713-716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一些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对于抑郁症的治疗药物主要依靠化学合成,但由于长期服用此类药物会出现严重的毒副作用,许多患者常常被迫停止治疗。因此,从天然药物和中药方剂中寻找和研制理想的抗抑郁剂,愈来愈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从抗抑郁活性成分、单味中药及方剂等三方面综述了近五年来抗抑郁天然药物的研究近况,为天然药物治疗抑郁症提供参考。1抗抑郁活性成分目前天然药物具有明显抗抑郁活性的化学成分主要有:萘并二蒽酮类、间苯三酚类、黄酮类、有机酸、挥发…  相似文献   

9.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危害人类身心健康。药物治疗是应对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手段。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药,大多是化学合成的、以单胺类神经递质为靶点的药物,普遍存在副作用大、起效缓慢、药价高和疗效差等缺点。而中药治疗抑郁症历史悠久,为从中寻找出疗效较好、副作用较小的抗抑郁药提供了可能。具有抗抑郁作用的中药复方主要有疏肝解郁类、养心安神类及理气祛痰与活血化瘀类;单味中药及活性成分根据饮片分类主要有补益类、理气活血类、安神与平肝息风类、清热化湿类及解表止咳类。中药抗抑郁药理学研究的新知见、新成果或对传统辨证论治临证思维及用药习惯带来深刻影响。本文先从与抑郁症发病相关的解剖结构及生化指标两方面进行简要叙述,再对近几年来具有抗抑郁作用的中药进行归纳。拟为中药抗抑郁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抑郁症为心境障碍的一种临床症状,因致病危险因素多、病因不清及发病机制复杂成为精神医学科学界难题。基于"单胺递质缺乏"学说发展的抗抑郁西药在临床抑郁症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因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延后及不良反应大缺陷,限制了应用。单味中药在抗抑郁症治疗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常见抗抑郁单味中药进行简要综述,为指导临床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