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确定广东籍汉族白癜风发病与HLA-Ⅱ类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57例广东籍汉族各型白癜风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静脉血样本HLA-DR,DQ等位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白癜风患者DR7(DRB1*0701)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升高(RR=6.213,Pc0.05),DRw52(DRB3*0101/02 DRB3*0201 DRB3*0301),DRw53(DRB4*0101/03/05)和DRw51(DRB5*0101/02 DRB5*0202)基因频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以上三者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c0.05)。白癜风患者DQ5(DQB1*0501-04)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c0.05);DQ4(DQB1*0401/02)基因频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c0.05)。结论:提示HLA-DR7(DRB1*0701)等位基因可能与广东籍汉族白癜风的发病有关。DRw52(DRB3*0101/02 DRB3*0201 DRB3*0301),DRw53(DRB4*0101/03/05)和DRw51(DRB5*0101/02 DRB5*0202)对白癜风发病可能有一定保护作用。DQ5(DQB1*0501-04)可能为白癜风患者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壮、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HLA-DR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一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分别对52例SLE壮族患者和70名壮族健康人,45例SLE汉族患者和60名汉族健康人的HLA-DRB1等位基因进行研究。结果:壮族SLE患者HLA-DRB1^*1401及DRB1^*16两个等位基因的频率低于正常对照组(RR=0.2813,χ^2=5.0024,P=0.0252及RR=0.3889,χ^2=3.9527,P=0.0466),患者组和对照组均未检出HLA-DRB1^*08、DRB1^*11和DRB1^*13等位基因;汉族SLE患者HLA-DRB1^*15等位基因的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RR=2.5333,χ^2=8.4006,P=0.00371,患者组未检出HLA-DRB1^*11、DRB1^*13等位基因,对照组亦未检出HLA-DRB1^*13等位基因。结论:提示HLA-DRB1^*1401及DRB1^*16等位基因可能是广西地区壮族人SLE的保护基因,未发现易感基因。提示HLA-DRB1^*15等位基因可能是广西地区汉族人SLE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3.
HLA-Ⅱ类基因与大疱性类天疱疮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大疱性类天疱疮(BP)与HLA-Ⅱ类基因的相关性,BP的免疫遗传发病背景。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寡核苷酸探针(PCR-SSOP)方法对上海地区汉族56例类天疱疮患者和150例健康对照进行了HLA-DRB1、DQA1、DQB1位点等位基因分型。结果 发现HLA-DRB1*1001与DQB1*0501紧密连锁,其基因频率在BP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与BP的临床特征黏膜损害正相关,与靶抗原BP230抗体正相关:DRB1*04与DQB1*0302紧密连锁,其基因频率在BP组与对照组比较也明显增高,与靶抗原BP180正相关:DRB1*12基因频率BP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07,RR=0.358),与BP的年龄因素和对皮质类固醇的治疗反应负相关。结论 DRB1*1001、DRB1*04可能为上海地区BP患者的易感基因,而DRB1*12(*1201,*1202)可能为上海地区汉族BP患者的保护基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HLA-DQ/DP等位基因与粤籍汉族斑秃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分型技术,对51例粤籍汉族斑秃患者的HLA-DQ/DP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并与110名粤籍汉族健康人群进行对照。结果 HLA-DQA1*0201、DQA1*0601、DQB1*0501、DQB1*0602、DPA1*0103基因频率斑秃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DQB1*0301、DPA1*0201基因频率斑秃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DQA1*0301气血两虚证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其他证型(P0.05)。结论 HLA-DQA1*0201、DQA1*0601、DQB1*0501、DQB1*0602、DPA1*0103可能是斑秃的易感基因,DQB1*0301、DPA1*0201可能是斑秃的保护基因,DQB1*0301主要与重型组有关,DQB1*0501、DPA1*0103则与轻型组相关,DQA1*0301可能是气血两虚证的易感基础。  相似文献   

5.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HLA—DRB1,DQB1易感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 探索 HL A-DRB1、DQ 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SL E)的易感性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 (PCR-SSP)方法 ,对 10 4例健康人和 32例 SL E患者的 HL A -DRB1、DRB3、DRB4、DQB1等位基因进行研究。结果和结论  SL E患者中基因频率升高的有 HL A-DRB1* 15 (P<0 .0 5 ,RR=2 .3) ,H L A-DRB1* 16 (P<0 .0 5 ,RR=4.86 ) ,而 DRB1* 0 4明显低于对照组 ;未发现DQB1* 0 4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6.
广西壮族系统性红斑狼疮与HLA-DRB1等位基因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广西壮族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HLA-DRB1基因的相关性。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对52例SLE壮族患者和70例壮族健康人的HLA-DRB1基因进行研究。结果 SLE患者HLA-DRB1*1401及DRB1*16两个等位基因的频率低于正常对照组(RR=0.28,χ2=5.00,P=0.02及RR=0.39,χ2=3.95,P=0.05),患者组和对照组均未检出HLA-DRB1*08、DRB1*11和DRB1*13等位基因。结论 提示HLA-DRB1*1401及DRB1*16等位基因可能是广西壮族人SLE的保护基因,未发现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疆维吾尔族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HLA-DQA1的相关性。 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对56例SLE维吾尔族患者和54例维吾尔族健康对照者的HLA-DQA1基因进行研究。 结果 SLE组DQA1* 0302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 = 10.032,P = 0.004),而SLE组DQA1* 0101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 = 5.676,P = 0.017)。 结论 HLA-DQA1* 0302可能是新疆维吾尔族SLE的易感基因,HLA-DQA1* 0101可能是新疆维吾尔族SLE的保护基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HLA DR位点基因在寻常型天疱疮 (PV)易感性中的作用以及DR基因与PV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 用序列特异性引物 聚合酶链反应 (PCR SSP)方法 ,对 61例PV患者和 5 7例正常对照者进行了HLA DR等位基因的分型 ,并分析了DR基因在两组中的分布 ;对 5 6例临床资料完整的PV患者进行了临床特征与HLA DR基因相关性的研究。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PV患者组DR4、DRB1 14 ( 14 0 1、 14 0 4、 14 0 5 )基因频率明显增高 (校正P值分别 <0 .0 5及 <0 .0 1) ;对DR4阳性样本的组内基因亚型分型结果发现 ,PV组中DRB1 0 40 3、DRB1 0 40 6频率显著增高 (校正P值 <0 .0 5 )。重度皮损的患者中HLA DR4频率较轻度患者显著增高 (P <0 .0 1) ;高抗体滴度组患者中DRB1 14频率比低滴度组患者显著增高 (P <0 .0 1)。女性患者中DR4基因频率较男性患者显著增高 (P <0 .0 5 )。结论 DR4、DRB1 14基因可能是PV的易感基因 ;DR4、DRB1 14基因可能是反映PV病情轻重的一种标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HLA-DR,DQB1位点基因在大疱性类天疱疮(BP)易感性中的作用。方法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对49例BP患者及7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了HLA-DR,DQB1等位基因的分型,并分析了上述基因在两组中的分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BP患者组DRB1*10基因频率明显增高(校正P值<0.05);DRB1*04-DQB1*0302连锁体频率、DRB1*10-DQB1*0501连锁体频率在BP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DRB1*04在黏膜损害及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用量组显著增高。结论HLA-DR10(DRB1*10)可能是中国汉族BP的易感基因。DRB1*04-DQB1*0302连锁体、DRB1*10-DQB1*0501连锁体可能为汉族BP的易感连锁体。  相似文献   

10.
20062700中国北方汉族寻常型天疱疮与HLA-Ⅱ类基因单倍型的相关性研究/耿龙(中国医大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翟宁,韩秀萍…∥中国免疫学杂志.-2006,22(5).-453~455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对27例中国东北汉族PV患者的HLA-DRB1、DQB1等位基因测定,进行单倍型分析,并与99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寻常型天疱疮患者组中单倍型DRB1*140×-DQB1*0503、DRB1*140×-DQB1*0201、DRB1*120×-DQB1*0503和DRB1*140×-DRB1*0302的频率明显增高,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提示特异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云南汉族多形性日光疹(PLE)患者的HLA-DPA1、DPB1和DRB1等位基因和单倍型的多态性,探讨多形性日光疹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PCR-SBT法检测云南汉族PLE患者和健康人群HLA-DPA1、DPB1和DRB1基因分布,比较两组间等位基因和单倍型频率,分析其与PLE发病的相关性。结果 HLA-DPA1~*02:02:03、DPB1~*05:01:01、DPB1~*14:01:01,DRB1~*08:03:02等位基因和DPA1~*02:02:03-DPB1~*05:01:01单倍型在病例组中频率明显升高,HLA-DPA1~*02:01:02,DPA1~*02:02:02、DRB1~*03:01:01、DRB1~*11:01:01、DRB1~*12:02:01等位基因和DPA1~*02:02:02-DRB1~*03:01:01单倍型在病例组中频率明显降低,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三位点单倍型。结论 HLA-DPA1、DPB1和DRB1与云南汉族多形性日光疹发病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探讨广西地区汉族婴幼儿脉管性疾病与HLA-DRB1等位基因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方法 广西地区汉族婴幼儿脉管性疾病145例(血管瘤组99例、脉管畸形组46例),健康对照组105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对3组HLA-DRB1等位基因进行分型,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DRB1基因在3个组中的分布。 结果 DRB1*0901、*1401、*16等位基因在血管瘤组、脉管畸形组、对照组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13.05,P < 0.01;χ2 = 12.79,P < 0.01;χ2 = 10.36,P < 0.01)。进一步在各组间进行两两比较,DRB1*0901等位基因频率在血管瘤组与脉管畸形组间(RR = 4.84,P < 0.01)及血管瘤组与对照组组间(RR = 3.21,P < 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RB1*16等位基因频率在血管瘤组与对照组组间(RR = 2.25,P < 0.01)及脉管畸形组与对照组间(RR = 2.60,P < 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管瘤组中DRB1*1401等位基因频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RR = 0.30,P < 0.01)。 结论 DRB1*0901等位基因可能为广西地区汉族婴幼儿血管瘤的易感基因,而DRB1*1401等位基因可能是其拮抗基因。HLA-DRB1*16等位基因可能为广西地区汉族脉管性疾病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3.
广东籍汉人HLA-DQA DQB基因与SLE的易感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SLE患者遗传易感性与HLA DQ基因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以广东籍健康者及SLE患者全血为研究标本 ,DNA的提取用快速盐析法 ,HLA DQ基因分型用序列特异性引物 (SSP)法。结果 SLE患者组中DQA1 0 10 1等位基因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组 (RR =3 .12 ,Pc =0 .0 3 6) ,DQA1 0 3 0 2等位基因的检出率则明显低于正常组(RR =0 .0 9,Pc =0 .0 45 ) ;SLE患者组中DQB1 0 3 0 1的检出率明显低于正常组 ,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广东籍汉族SLE与HLA DQ的相关性方面 ,DQA1 0 10 1起主导作用 ;广东籍汉族SLE患者中 ,疾病的保护性基因在本研究中表现为DQA1 0 3 0 2、DQB1 0 3 0 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HLA-DRB1和DQB1位点基因与汉族特应性皮炎的相关性。方法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对59例特应性皮炎患者(来自27个家系)和6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了HLA-DRB1和DQB1等位基因的分型,并分析了DRB1和DQB1基因在各组中的分布。结果特应性皮炎患者组DRB1*15,DR7,DQB1*0601等位基因频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特应性皮炎患者组DQB1*0302频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特应性皮炎家系成员中对屋尘螨抗原皮试阳性者HLA-DR7等位基因频率较皮试阴性者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特应性皮炎的发病可能与DRB1*15,DR7,DQB1*0601相关;DQB1*0302对特应性皮炎的发病可能起保护作用。HLA-DR7在限定对屋尘螨抗原特异性IgE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江苏、安徽籍汉族天疱疮患者HLA-DR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HLA-DR位点基因在天疱疮易感性中的作用。方法 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对61例寻常型天疱疮(PV)、37例红斑型天疱疮(PE)患者及57例正常对照者进行了HLA-DR等位基因的分型,并分析了DR基因在两组中的分布。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V患者组DR4、DRB1*14(*1401、*1404、*1405)基因频率明显增高,校正P值分别为<0.05及<0.01;PE患者组DR4、DRB1*14基因频率比对照组也显着增高,校正P值<0.05.对DR4阳性标本的组内基因亚型分型结果发现,PV组中DRB1*0403、DRB1*0406频率显着增高,校正P值<0.05;PE中DRB1*0406频率显着增高,校正P值<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DR4、DRB1*14基因可能是PV和PE的易感基因;HLA-DR基因在PV和PE的易感性方面所起的作用可能相似。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HLA-DRE1基因与类天疱疮(BP)的相关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CR-SSOP方法对上海地区汉族56个BP患者和150名健康对照进行了HLA-DRB1基因分型。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BP患者HLA-DRBI*10(DRB1*1001)基因频率明显增高(Pc=0.022,RR=6.466)。结果提示HLA-DRB1*10(DRB1*1001)可能是我国上海地区汉族BP患者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与HLA-DR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方法,检测慢性荨麻疹(CU)患者组144例(汉族64例,壮族80例)和正常对照组199例(汉族95例,壮族104例)的HLA-DRB1等位基因频率,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在检测的16个位点中,DRB1*12和*1401等位基因频率在汉族患者组与汉族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0.001,RR=6.715;Pc<0.001,RR=28.776);DRB1*1401等位基因频率在壮族患者组与壮族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0.002,RR=4.526)。DRB1*12等位基因频率在汉族患者组与壮族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0.001)。结论 DRB1*12和*1401等位基因可能与汉族CU有相关性;DRB1*1401等位基因可能与壮族CU有相关性;DRB1基因多态性在汉、壮族间分布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HLA-DRB1,DQA1等位基因与广西壮族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器官系统损害的相关性。探讨广西壮族SLE从基因到临床表达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检测128例确诊的SLE患者的HLA-DRB1,DQA1等位基因,并与患者的各种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蛋白尿与DRB1*15和DRB1*16负相关,与DQA1*0301正相关;血尿素氮增高与DRB1*1401和DQA1*0501负相关;C3降低与DRB1*1401负相关,与DQA1*0101正相关;白细胞减少与DRB1*16负相关;贫血和淋巴细胞减少与DQA1*0102正相关;血小板减少与DQA1*0301负相关;面部红斑与DQA1*0101负相关;关节痛与DQA1*0104正相关。结论多个HLA-DRB1,DQA1等位基因与广西壮族SLE临床表现有相关性。广西壮族SLE遗传背景与其他人种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云南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U1RNP抗体与HLA-DRB1、DQA1、DQB1等3位基因及单体型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63例云南汉族SLE患者进行DRB1、DQA1、DQB1基因分型。结果 抗U1RNP抗体阳性的SLE病人中DQA1*0101及DR15-DQA1*0102-DQB1*0601单体型频率亦显著增高(P=0.040,P=0.000)。结论 云南汉族SLE抗U1RNP抗体的产生与DQA1*0101等位基因及DR15-DQA1*0102-DQB1*0601单体型相关。  相似文献   

20.
广东汉族斑秃及其中医证型与HLA-DRB1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广东汉族斑秃及其中医证型与HLA-DRB1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广东汉族51例斑秃患者的HLA-DRB1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并对斑秃中医证型与HLA-DRB1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HLA-DR7、HLA-DR9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0.036,P=0.004)。DR12(DRB1*12)血热风燥型基因频率较其它斑秃中医证型显著升高(P=0.01)。结论:广东汉族斑秃与HLA-DRB1相关联,斑秃中医证型可能有其一定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