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京指南(2007)》(TG07)是国际上最早发布,也是最被广泛认可的急性胆道感染诊治指南。其分别于2013年(TG13)和2018年(TG18)进行修订。TG13与TG18在急性胆囊炎和急性胆管炎的诊断上并无改动,而在治疗上,微创技术在急性胆道感染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高。TG18急性胆囊炎治疗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完全取代了开放手术,并且在手术应用范围(包括可实施手术时间和胆囊炎严重程度)上均有突破;在急性胆管炎治疗中ERCP完全取代了开放手术减黄,应用范围的较TG13也有突破。TG18更加符合最新的临床实际,对于临床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急性胆道感染是由胆道系统的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类疾病,主要包括急性胆囊炎和急性胆管炎,多与胆石症共同存在,互为因果。急性胆道感染是急腹症常见的病因之一,为外科常见、多发、难治性的一类疾病,重症感染时可并发胆囊穿孔、肝脓肿、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等。因此,规范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减少急性胆道感染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东京指南(2007)》(TG07)是国际上首部被大家  相似文献   

3.
为规范和提高我国急性胆道系统感染诊断和治疗水平,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依据最新文献和循证医学证据更新修订了《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11版)》。本指南阐述了急性胆道系统感染发病的危险因素及诊断和严重程度分级标准,并明确了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治疗方法,希望能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急性胆道系统感染...  相似文献   

4.
《日本急性胰腺炎治疗指南》发表于2006年,2010年进行了修订。结合2013年对亚特拉大分类重新评价的国际共识,2015年日本再次对其指南进行了更新修订。《日本急性胰腺炎治疗指南(2015)》针对17项与诊治相关的临床领域,以循证医学为指导原则,设计了39个临床具体问题及43条推荐意见。针对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胰管支架留置在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后胰腺炎中的作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在预防ERCP后胰腺炎中的作用、腹腔灌洗对改善病人预后的作用等4个课题重新进行了荟萃分析。《日本急性胰腺炎治疗指南(2015)》较为全面地总结概括了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治的指导原则,反映了急性胰腺炎治疗现状与进展,值得参考、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急性胆道系统感染主要包括急性胆囊炎和急性胆管炎.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全球5%~15%的人群存在胆道系统结石,其中每年有1%~3%的患者因为胆道系统结石而引起急性胆囊炎或急性胆管炎等胆道系统感染.我国胆道系统结石患者约占同期总住院人数的11.5%[1-2].目前,国内尚未制订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为规范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制订了本指南,旨在为急性胆道系统感染提供合理与规范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6.
急性胆管炎是一种严重的胆道感染性疾患,临床上分无胆道梗阻型和胆道梗阻型两种,前者常继发于胆道结石和蛔虫,也可由上行性感染或化脓性胆囊炎蔓延而来,后者称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前者病程的延续和严重状态。病变进一步加重时即为重症急性胆管炎,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我院1991年以来共收治90例急性胆管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了病程,减少了并发症,部分病人避免了手术,提高了治愈率,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组60例,男性23例,女性37例。年龄17~77岁。30例对照组,男性1…  相似文献   

7.
胆道感染及其处理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道感染(biliary tract infection,BTI)按发病部位分为胆囊炎及不同部位的胆管炎,根据发病急缓和病程经过又可以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炎症。胆道感染主要是因胆道梗阻、胆汁淤滞造成,其中胆道结石是导致梗阻的最主要原因,反复引起感染又促进了结石的形成,从而更进一步加重了胆道梗阻;而各种急性胆道感染如急性胆囊炎和急性胆管炎临床症状严重,可导致多个脏器功能严重损害甚至衰竭,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揭示C-反应蛋白与《东京指南》评分的相关关系及其对急性胆囊炎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符合《东京指南》标准的急性胆囊炎患者739例.根据标准进行严重程度分级分组,分别为Ⅰ级(450例)、Ⅱ级(260例)、Ⅲ级(29例)患者.自入院收治以来,测量并记录患者C-反应蛋白值,并与分组级别做相关分析.结果 急性胆囊炎各个分组间C-反应蛋白值平均值差异显著,3个组的C-反应蛋白值分别为18.74 mg/L、135.67 mg/L和257.43 mg/L,Ⅱ级患者与Ⅰ级患者的边界值为72.54 mg/L,Ⅲ级患者与Ⅱ级患者的边界值为195.85 mg/L,且C-反应蛋白值随着急性胆囊炎级别的增加而增加,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在排除其他危险因素影响后,C-反应蛋白与急性胆囊炎分级相关(P<0.01).结论 C-反应蛋白可作为急性胆囊炎分级的相关预测指标,Ⅱ级患者与Ⅰ级患者的C-反应蛋白边界值为72.54 mg/L,Ⅲ级患者与Ⅱ级患者的C-反应蛋白边界值为195.85 mg/L,为《东京指南》评判临床急性胆囊炎的分级提供了评判辅助,为指导临床治疗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亮菌甲素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 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20例,其中急性结石性胆囊炎77例(含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23例,急性胆管炎19例,胆道蛔虫合并感染1例。按治疗方法将病历病例随机分组,常规治疗组55例,亮菌甲素治疗组65例。结果亮菌甲素治疗组的患者平均退热时间、血象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期间使用解痉止痛药次数均少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数据采用t检验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亮菌甲素治疗较常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胆道感染,减轻病情危重程度,缓解腹痛作用明显,减轻患者痛苦及较少住院时间。未发现其有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胆管炎血清CA19-9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 放免法检测45例老年人胆道生疾病病人血CA19-9水平,将其分为三组;(1)慢 性胆囊炎且囊结石18例;(2)急性胆管炎14例。结果 12例急性胆管炎病人CA19-9有不同程度升高(85.7%),正常值为低于30Ku/L,最高值达500Ku/L,而急性胆囊炎病人中仅1例升高(7.7%),慢性胆囊炎胆囊村石病人中无1例升高。结论 CA1  相似文献   

11.
�������ڵ�����Ƽ�֢�е�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胆道外科急症中最常见的疾病是胆道感染 ,包括急性胆囊炎和急性胆管炎 ,是普外科急诊中的常见病。胆道感染的抗生素应用实属治疗性应用范畴。目前 ,在胆道外科急症中无原则地应用抗生素的现象非常严重 ,由此导致致病菌的变迁和耐药性的迅速增长 ,严重影响了感染的发生和转归。因此 ,应重视抗生素在胆道外科急症中的合理应用。合理应用的前提是必须了解胆道感染致病菌菌群分布特点和菌株变迁的现状 ,同时熟悉抗生素的抗菌特性与其药代动力学特点以及治疗性应用的原则。1 急性胆道感染的病理特点与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急性胆囊炎发作时 ,存在…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我国疝和腹壁外科的诊疗水平,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与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医师委员会互相协作,从2013年着手准备,于2014年初组织修订,经过反复讨论,最终完成《成人腹股沟疝诊疗指南(2014年版)》(以下简称为“指南”)。本“指南”的前身为《成人腹股沟疝诊疗指南(2012版)》,本次修订依据国内外近年有关学科的进展和我国的国情,增添了一些条款,还增加了“指南”中的部分附件(腹股沟疝的常规修补方法和腔镜修补方法),目的在于强调腹股沟疝外科治疗的专业化和规范化,进一步提高我国疝外科的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3.
肝内胆管结石合并急性重症胆管炎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急性重症胆管炎行胆道减压手术时是否可同时处理并发的肝内胆管结石。方法肝内胆管结石合并急性重症胆管炎共85例,分为单纯胆道减压67例(减压组),胆道减压并同时处理肝内胆管结石18例(减压取石组)。结果减压取石组有更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结论对于肝内胆管结石合并急性重症胆管炎需要急诊手术者,应以胆道减压、缓解病情为首要目的,一般不要同时处理肝内胆管结石。  相似文献   

14.
急性胆管炎治疗选择与诊断、分级密切相关。中、重度急性胆管炎须立即行胆道引流,国内外指南均推荐首选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与外科手术为备选治疗方案。在对急性胆管炎准确分级前提下,行急诊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引起的轻、中度急性胆管炎安全可靠。急诊行LCBDE时,轻度胆管炎病人的术中情况与择期手术基本相同,特殊情况少见;中度胆管炎病人可能发生出血量偏大、胆管壁菲薄或偏厚缝合困难等情况,须酌情处理,必要时中转开腹手术。对于重度胆管炎病人,应尽可能避免手术引流,如果ENBD和PTCD失败或存在禁忌证时,可考虑行开腹胆道引流术。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已有50余年的历史,AP已成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领域的优势专病病种,在多年的临床应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完备的治疗体系。基于此,2022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医学会和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在《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的团体标准》基础上,更新并制订了《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该指南凝练了25个重要的临床问题,以此为导向,具体阐述了AP的诊断和治疗,重点阐释了AP的中医分期与辨证、早期液体疗法、疼痛管理、器官支持等早期诊疗时中西医结合的具体方式、手段和作用,强调了中医药的早期优势及尽早干预的时机问题,并就营养支持、病因的管理、后期局部并发症及感染的处理,以及预防复发、远期并发症的随访策略方面提出建议。本文就该指南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二镜联合(十二指肠镜、胆道镜)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分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采取二镜联合分期治疗48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期和平稳期治疗情况.结果 急性期:48例患者成功行十二指肠镜诊治,手术方式包括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经内镜胆管/胰管塑料支架内引流术(ERBD/ERPD)、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平稳期:根据患者条件和结石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原则,包括十二指肠镜下取石或开腹胆道镜取石,治愈41例,好转5例,死亡2例.结论 对AOSC患者采取二镜联合(十二指肠镜和胆道镜)分期治疗符合损伤控制性外科(DCS)理念,是内镜微创技术的优势所在,可大大降低手术风险,值得推广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胆道系统外科感染主要是急性胆囊炎和胆管炎。无论是否需要手术,使用抗菌药物均是治疗的基本措施。胆道系统感染的细菌学,正常胆汁是无菌的,但如果胆道系统存在阻塞或异物(如胆石症、胆管狭窄、胆管内支架),或抗反流机制被削弱(如施行0ddi括约肌切开术或胆肠吻合术后),胆汁便会带菌并容易引起感染。另外,胆道系统的有创性操作,如进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有时也会导致胆道感染。胆道感染的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也会有革兰阳性球菌和(或)厌氧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源头控制原则在中重度急性胆道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4年6月应用外科源头控制原则处理的48例因胆石病、胆道肿瘤所致中重度急性胆道感染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胆囊炎20例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急性胆管炎28例中6例行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21例行ENBD,1例行胆管内支架置入术。引流术后病人寒战、发热、腹痛、腹膜炎等症状、体征迅速缓解,感染中毒症状得到有效控制,肝功能渐趋正常。全组未出现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应用源头控制原则处理中重度急性胆道感染安全、微创、有效、并发症少,为后续进一步治疗创造了有利条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自从2002年国际胰腺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ancreatology,IAP)颁布急性胰腺炎处理指南以来,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在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国际胰腺协会(IAP)及美国胰腺协会(American Pancreatic Association,APA)合作制订了最新版急性胰腺炎处理指南(IAP/APA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全文刊登于2013年7月《Pancreatology》电子版(Pancreatology 13 (2013) e1-e15).该指南在当前循证医学证据基础上针对急性胰腺炎临床处理的关键方面提供了相应的推荐意见,现就指南中的主要内容做出解读,并建议将这些推荐意见作为当前急性胰腺炎处理的参考标准并指导今后的临床研究.由于篇幅较长,本指南解读拟分3期刊出,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日本《胃癌处理规约》及《胃癌治疗指南)(以下分别简称“规约”、“指南”)与时俱进,迅速筛选汲取新研究、新理念,及时进行充实修订,对全球胃癌诊治具有重大影响。“第88届日本胃癌学会年会”对“规约”和“指南”修订要点进行了讨论。“规约”将对胃区域淋巴结的亚组分类、胃癌腹膜转移程度判定标准、病理学分类等相关内容进行补充和修订。“指南”部分主要集中在化学疗法(推荐新的药物及化疗方案)、内镜治疗(内镜切除适应证范围扩大)和指南的文书形式方面。修订后新版“规约”及“指南”将于2017年出版。此次修订汇集了当今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 将对胃癌临床诊疗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