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 分析超声心动图应变率成像对慢性肾衰竭心脏结构及功能的诊治价值.方法 采用传统超声心动图和应变率成像技术测量7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肾衰竭组)与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同一个心动周期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并测算短轴缩短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质量、相对室壁厚度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进入应变率成像模式,得到应变率曲线,计算相关指标.结果 肾衰竭组Ⅳ、Ⅴ期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收缩压、舒张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衰竭组Ⅳ、Ⅴ期患者肌酐清除率(CCr)和血肌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5.67±19.12)、(22.55±6.22)ml/(min·1.73 m2)比(120.55±22.74)ml/(min·1.73 m2)和(122.4±22.7)、(227.5±30.6)μmol/L比(60.1±10.2)μmol/L](P<0.05);肾衰竭组Ⅳ、Ⅴ期患者的LVDd、LVPWT、IVST、LVM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衰竭组Ⅳ、Ⅴ期患者的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和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二尖瓣口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较对照组均降低(P<0.05).结论 应变率能更加敏感地发现慢性肾衰竭患者左室功能障碍,慢性肾衰竭患者左心收缩功能损伤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超声心动图技术探讨家族史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正常子女的左心结构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血压正常者100例,其中无高血压家族史者50例(对照组),有高血压家族史者50例(试验组).分别行M型、二维超声及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检测左心结构及舒张功能,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试验组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及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均高于对照组,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及e与二尖瓣环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比值(e/a)较对照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主动脉根部内径(AO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lDed)、左心房内径(LA)及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左心房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A)、E/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血压患者血压正常子女可以出现左心结构及舒张功能变化.且可在高血压出现之前发生,家族史对其发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超声心动图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心脏形态及心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4月在该院妇产科住院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组,入组患者根据第8版《妇产科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标准分为3组,分别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24例)、轻度子痫前期组(27例)、重度子痫前期组(27例)。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产检的正常妊娠妇女3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各组人群的心脏形态及心功能进行评估。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左室构型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和轻度子痫前期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厚度(LVDd)、左房收缩末期厚度(LA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d)、左室后壁舒张期厚度(LVPWTd)、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及相对室壁厚度(RW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患者舒张早期峰值速度/舒张晚期峰值速度(E/A)和舒张早期快速充盈分数(RFF)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可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心脏形态与心功能,根据结果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不同程度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行经皮穿刺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 选择284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Wilkins超声二尖瓣形态学评分将191例≤8分者归入A组,93例>8分者归为B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改良Inoue球囊法行PBMV.对PBMV成功者术后进行至少48个月的随访,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A组PBMV成功率为97.9%(187/191),显著高于B组的92.5%(86/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各项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与A组比较,B组患者术后6个月各指标与术前变化值中的左心房平均压[(14.31±4.79) mm Hg(1 mm Hg=0.133 kPa)比(15.42±5.14) mm Hg]、跨瓣压差[(9.18±4.66) mm Hg比(10.21±4.38) mm Hg]、肺动脉收缩压[(26.21±8.76) mm Hg比(32.04±9.58)mmHg]及二尖瓣口面积[(1.01±0.16)cm2比(1.21±0.18) cm2]均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PBMV成功的273例患者术后均完成48~92个月的随访,两组患者于随访末的各项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 0.05);与A组比较,B组患者随访末各指标与术前变化值中的左心房平均压[(12.91±5.00) mm Hg比(15.17±5.14) mmHg]、跨瓣压差[(7.26±4.58) mm Hg比(9.63±4.22)mmHg]、肺动脉收缩压[(20.54±7.68) mm Hg比(29.11±8.53)mm Hg]及二尖瓣口面积[(0.92±0.15) cm2比(1.09±0.18)cm2]均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随访期间32例出现再狭窄(11.7%,32/273),其中A组再狭窄率为8.0%(15/187),显著低于B组的19.8%(1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的二尖瓣狭窄程度是决定PBMV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以Wilkins超声二尖瓣形态学评分为评价标准,评分低者的PBMV成功率较高,且术后近、远期疗效均较好,再狭窄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并发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相关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遵义市某医院诊治的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并发心血管疾病分为单纯类风湿关节炎组和并发心血管疾病组,每组50例。分析并发心血管疾病组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种类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并探讨类风湿关节炎并发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并发心血管疾病组患者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为高血压,占比64.00%;最常见的异常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为二尖瓣反流,占比62.00%。单纯类风湿关节炎组和并发心血管疾病组患者性别构成、抗核抗体(ANA)阳性率、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健康评估问卷(HAQ)评分、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水平及空腹血糖(F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心血管疾病组患者患病年龄小于单纯类风湿关节炎组,病程长于单纯类风湿关节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心血管疾病组患者28个关节疾病活动指数(DAS-28)评分、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及总胆固醇(TC)水平均高于单纯类风湿关节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F,CRP及TC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RF,CRP及TC水平越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随之提高。因此,临床上应加强筛查,以尽早发现和有效干预心血管疾病,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1级高血压患者早期心脏结构及功能的改变.方法 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65例1级高血压患者和50例对照者的左房内径、舒张末期左室内径、室壁厚度、重量指数等,评价其收缩及舒张功能.结果 对照组与高血压患者的左房内径分别为(29.86±3.08)mm及(38.06±3.68)mm,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E/A值分别为(1.18±0.08)及(0.72±0.11),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左室内径、室壁厚度、重量指数及收缩功能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及左房增大是1级高血压患者的早期心脏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联合同型半胱氨酸(Hcy)、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检测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53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为观察组,收集同期在本院产检的健康孕妇53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RT-3DE心脏形态学参数、心脏功能指标,检测两组血清Hcy、NT-proBN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左心房内径(LA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相对室壁厚度(RWT)、左心室的重量指数(LVMI)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二尖瓣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二尖瓣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E/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血清Hcy、NT...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脏彩超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肥厚伴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00例,将左心室肥厚伴心力衰竭的患者42例纳入观察组,其余患者58例纳入对照组。使用飞利浦EPIQ5型超声诊断仪检测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房内径,测定左室射血分数;选取心尖四腔切面和心尖两腔切面,测量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峰)、早期峰值流速(E峰),计算E/A值。结果观察组患者左室后壁厚度为(14.69±0.93)mm,左房内径、A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E峰、E/A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A峰、E峰、E/A在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脏彩超对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病情评估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超声心动图在50~60岁社区居民心血管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日-7月15日期间于天津市红桥区芥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50~60岁居民心血管疾病筛查的460例居民为研究对象,所有入组居民均做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检查结果,评估超声心动图在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查中,心脏异常的检出率为58.91%(271/460),以主动脉硬化、左室舒张功能减低、瓣膜反流为多见,且主动脉硬化、左室舒张功能减低的男女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用于50~60岁居民心血管疾病筛查中可尽早诊断心脏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常情况,尤其对于尚未出现明显症状的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早期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多层螺旋CT(MSCT)对伴巨大倒置T波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诊断价值.方法 16例伴巨大倒置T波的AHCM患者(AHCM组)行MSCT、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冠状动脉及左心室造影检查,其MSCT结果与30例无心肌增厚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MSCT均正确诊断AHCM,超声心动图10例漏诊.MSCT图像上AHCM组舒张末期左心室心尖部厚度(LVA)为(21.3±3.6) mm,舒张末期LVA/左心室基底段后壁厚度(LVPW)为2.2±0.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 ± 1.6) mm和0.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SCT能准确诊断伴巨大倒置T波的AHCM,实现了心脏解剖和冠状动脉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围生期窦性心动过速孕妇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住院分娩窦性心动过速孕妇30例(试验组)和健康孕妇30例(对照组),对比两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年龄、孕龄、血压、体质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23.20±13.23)次/min比(86.17±6.78)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左心室后壁厚度及二尖瓣反流、三尖瓣反流、主动脉瓣反流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0.23±1.30) mm比(8.79±1.90) mm,63.33%(19/30)比16.67%(5/30)、66.67%(20/30)比30.00%(9/30)、26.67%(8/30)比6.67% (2/30)],左心室后壁运动幅度低于对照组[(8.07±1.00) mm比(9.26±1.71)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0.05).试验组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0.05).结论 围生期窦性心动过速孕妇多合并超声心动图解剖参数及功能参数的改变,及时行超声心动图监测可以提供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二尖瓣舒张早期峰速度(E)/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Ea)在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方面的应用.方法 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测定30例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DHF组)、30例收缩性心力衰竭(SHF)患者(SHF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射血分数(LVEF)、E与二尖瓣舒张晚期峰速度(A)并计算E/A、E峰减速时间(DT),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测定二尖瓣环纵轴室间隔和左室侧壁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Esep和Elat),计算Ea和E/Ea,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DHF组LAD、lVST明显高于对照组[(44.90±8.31)mm 比 (30.87±3.48) mm、(9.43±2.18) mm 比(8.17±1.12) mm,P<0.05].SHF组LVEDd明显高于对照组和DHF组[(66.30±10.21)mm比(44.77±4.17) mm和(48.60±8.85) mm,P<0.05],LVEF、DT明显低于对照组和DHF组(P<0.05).(2)DHF组和SHF组Esep、Elat、E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E/Esep、E/Elat、E/E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DHF组和SHF组B型钠尿肽(BNP)明显高于对照组[ (477.73±722.76)、(978.60±825.04) ng/L比(29.23±17.84) ng/L,P< 0.05],SHF组BNP明显高于DHF组(P<0.05).(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E/Ea与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和BNP存在相关性(P<0.05).(5)E/Ea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84(95% CI:0.000~1.000),E/Ea鉴别DHF和SHF的AUC为0.857(95% CI:0.773 ~ 0.940),与E/A对比E/Ea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结论 慢性左室收缩功能不全往往合并不同程度的舒张功能异常,结合频谱多普勒和组织多普勒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更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高血压患者应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和实时三维超声研究分析LVEF与MAD的相关性,进一步了解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方法选择2014年2—12月收治的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23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对心切面的心尖四腔进行存图,利用组织二尖瓣环位移(tissue mitral annular displacement,TMAD)软件测量运动曲线。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得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最大充盈速率(peak filling rate,PFR)。记录并比较两组心率、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PFR、二尖瓣环中点处最大位移(mitral annular displacement,MAD)水平。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LVEF与MAD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PFR、MAD分别为(142.28±30.03)ml/s、(8.81±1.84)mm,低于对照组的(177.24±47.29)ml/s、(15.33±1.61)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VEF与MAD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应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和实时三维超声可以准确、方便地评价左室舒张和收缩功能,进而证实LVEF与MAD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白蛋白尿水平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不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与血管内皮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将81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微量白蛋白尿组(UAER 21~199 mg/24h,38例)和大量白蛋白尿组(UAER≥200 mg/24h,43例),另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右前臂桡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内皮舒张功能,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ADMA.结果 三组桡动脉腔内径及内膜-中层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I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0.45±2.58)%、(7.56±2.17)%比(15.72±3.05)%、(15.42±2.71)%、(15.37±2.92)%比(19.31±3.76)%],大量白蛋白尿组EDD明显低于微量白蛋白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血清ADM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63±0.08)、(0.92±0.12)μmol/L比(0.39±0.05)μmol/L],大量白蛋白尿组明显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ADMA与EDD呈负相关(r=-0.81,P=0.020),与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r=0.75,P=0.034).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ADMA显著升高,其升高与动脉内皮功能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白蛋白尿时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520例,依据8h尿白蛋白排泄率水平分为三组,正常白蛋白尿组424例,微量白蛋白尿组75例,大量白蛋白尿组21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评价各组心脏结构和功能.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白蛋白尿后,特别是大量白蛋白尿组,收缩末期左心房前后径[(34.39±3.46)mm]、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10.34±1.05)mm]、相对室壁厚度(0.46±0.05)、室间隔厚度[(10.49±1.07)mm]、左心室质量[(167.37±32.12)g]、左心室质量指数[(87.62±12.16)g/m2]明显升高,左心室舒张早期及舒张晚期二尖瓣最大血流速度比值(0.82±0.19)明显降低,与健康对照组的(32.59±2.71)mm、(9.30±0.77)mm、0.42±0.04、(9.75±0.81)mm、(147.33±27.23)g、(80.14±13.81)g/m2、1.21±0.1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白蛋白尿时,其心脏结构和功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其异常程度随着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增加而加重,提示发生糖尿病心肌病的可能性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构型的改变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选择江汉油田总医院高血压门诊及体检中心诊断的原发性高血压未行降压治疗的20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研究对象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动态血压监测,查空腹血糖、血脂、尿酸及胰岛素,依超声心动图指标对左室构型进行分组,分为正常组、向心性重构组、向心性肥厚组及离心性肥厚组.结果 (1)各组间的空腹胰岛素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血压、空腹血糖及血脂等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正常组比较,向心性重构组的室间隔厚度、相对室壁厚度及总室壁厚度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向心性肥厚组超声心动图全部指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心性肥厚组左室舒张末期直径及左室质量指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分析表明,室间隔厚度、相对室壁厚度及总室壁厚度均与空腹胰岛素水平及HOMA-IR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未经降压治疗的1、2级高血压患者中,经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室构型异常的比例较高(65.12%).在左室构型异常的诊断中,室间隔厚度及相对室壁厚度为早期指标,结合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质量指数及左室舒张末期直径可提高左室构型异常诊断的敏感性.对左室构型异常的患者应关注HOMA-IR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经阴道三维超声对绝经后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本院进行住院治疗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92例(均经病例手术确诊),应用经阴道三维超声进行检查,比较经阴道超声和病理检查结果,同时按病理结果分成良性组和恶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子宫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内膜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en)、内膜动脉阻力指数(RIen)及血流显示率,计量资料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经阴道多普勒超声检查子宫内膜阳性患者共23例,均显示为子宫内膜不均匀增厚,且厚度超过10 mm,内部和肌层周边显示有杂乱的血流信号。经阴道超声检查的正确率为91.30%,灵敏度为92.00%,特异度为91.04%,良、恶性组患者检查的PSVen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患者的RIen和血流显示均较恶性组差别显著[(0.45±0.10)、(0.37±0.05)、17.91%、96.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患者的内膜厚度显著厚于良性组[(11.33±2.42)、(8.65±1.92)mm],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PSV和RI的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阴道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绝经后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性质上有着较高的正确率和灵敏度,同时诊断子宫内膜恶性病变的特征对临床有着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利水方配合西药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功能及血清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6年8月慢性心衰患者86例,随机数表法分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予以益气活血利水方配合西药治疗,益气活血利水方200 ml/d,分2次服用,两组均治疗4周。统计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包括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峰速度/舒张早期二尖瓣舒张速度(early diastolic mitral flow velocity/peak early diastolic mitral diastolic velocity,E/E′)、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及血清NT-proBNP变化情况。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前,两组E/E′、LVEF及血清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E/E′、血清NT-proBNP均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11.23±2.26)、(231.17±44.18)pg/ml、(45.63±6.85)%、(14.41±2.13)、(376.35±47.63)pg/ml、(38.36±9.08)%],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益气活血利水方配合西药能明显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降低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UA、心脏超声参数、BUN、Cr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明确慢性心衰患者UA水平对心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标准分为心功能Ⅱ级组24例、心功能Ⅲ级组17例、心功能Ⅳ级组15例;依照患者UA水平分为UA正常组和高UA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次日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UA、BUN、Cr等水平,利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LVED)。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患者的UA、BUN、Cr水平[(328.16±77.60)、(437.76±100.10)、(512.26±147.80)μmol/L、(6.50±1.60)、(7.76±3.00)、(9.71±4.50)、(80.76±17.24)、(95.55±37.12)、(112.34±60.11)m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UA组UA、LVEF、LVED水平分别为(536.48±110.24)μmol/L、(35.90±4.55)%、(64.53±7.32)mm,与UA正常组的(339.57±53.35)μmol/L、(38.55±5.80)%、(60.17±7.28)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脏收缩情况直接影响患者的肾功能,UA水平可作为客观指标评价患者心功能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对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34例本院在2013年6月-2016年5月接收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受检对象均实施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分析检查情况。结果:经检查分析,34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主动脉根部平均内径为31.23±4.01mm,左心室收缩末期平均内径为28.31±7.12mm,左心房平均内径为40.92±6.59mm,前间隔厚度为19.41±4.02mm,左心室射血分数为68.45±11.32%,左心室舒张末期平均内径为43.51±11.32mm,左心室后壁厚度为11.98±1.93mm。通过比较检验,梗阻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峰值平均流速和左室流出道最大压差之间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诊断中实施超声心动图检查,操作简单便捷,创伤小,可提供合理且有力的参考依据给疾病的诊治,使用价值,推荐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