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的丙型肝炎初查(摘要)陈莹黄惠民缪慧萍沈霞胡洁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中,由于失血、出血过多,往往需要多次输血,致使输血后肝炎发病率明显增加。近年来发现,输血后肝炎中,丙型肝炎占80%~90%,而国内...  相似文献   

2.
1985年1月至1993年5月,我们施行非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105例,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105例中,男47例,女58例;年龄3.5~45岁,体重10~65kg。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67例,其中合并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3例、合并左上腔静脉引流至冠状静脉窦2例、单纯性肺动脉瓣狭窄(PS)31例、法乐氏三联症7例。ASD采用右胸前外侧切口进胸,PS及法乐氏三联症采用正中劈开胸骨进路。ASD直径1.2~2.9cm者43例,3.0~4.0cm者24例。  相似文献   

3.
电极法乳酸测定技术的问世,使微量、快速、准确测定乳酸成为现实。血乳酸的连续测定已成为急重症患者和手术期间与术后监测、判断预后、指导治疗的一项有价值的检测项目。本文对我院83例接受心脏(先心病)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乳酸进行动态监测,探讨动态血乳酸水平与心内直视手术患儿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意义和手术适应征.方法 心脏不停跳法:阻断上下腔、不阻断冠脉循环,不用心脏停搏液;鼻咽温缓慢降至(33±1)℃,在心脏有节律的空跳中完成手术操作.主动脉瓣置换等要切开主动脉根部的手术,经冠状静脉窦持续逆行灌注.心脏停跳法:降温至32~28℃±1℃,阻断主动脉后从其根部灌注4℃晶体或15℃血K+心停跳液,每间隔30 min复灌1次.室缺补片修补等心内操作完毕开放主动脉阻断,心脏复跳后完成其余手术操作.结果 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8例(0.74%),血红蛋白尿46例(4.19%),急性肾功能衰竭7例(0.64%),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0.09%),精神症状7例(0.64%),消化道出血1例(0.09%),死亡28例(死亡率2.55%).结论 心脏不停跳法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新方法,获得较理想的临床效果,可适用于绝大部分常规心内直视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老年人长时间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的管理经验。方法2003年9月至2005年9月老年人长时间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36例,其中采用深低温停循环2例、中度低温34例。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辅助7例,离心泵左心辅助循环4例,应用改良超滤(MUF)8例,心肌保护应用氧合血心肌停搏液。根据病情选用顺灌、逆灌、桥灌及顺灌逆灌间断灌注的灌注方法。实施血液保护、脑保护、心肌保护、肺保护、肾保护。结果1例冠状动脉移植合并室壁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其余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体外循环中采用综合性措施是老年人长时间心内直视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孟莉莉 《山东医药》2007,47(36):56-56
1996年5月-2007年9月,我们对2166例接受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进行输血,均未发生输血反应和输血责任问题。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体外循环手术配合经验。方法:密切配合手术治疗。结果:通过密切配合,保证了整个手术的顺利进行,并缩短了手术时间。结论:应做好病人心理护理,努力配合体外循环手术进行。  相似文献   

8.
1993~1995年,我们对56例患者于体外循环(CPB)下施行心内直视手术。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20例,女36例;年龄3~58岁;体重12~77kg,体表面积0.58~1.82m~2。术后诊断为室间隔缺损(VSD)28例,肺动脉狭窄(PS)2例(合并导管1例),右室双出口2例,法乐氏三联征(F_3)1例,法乐氏四联征(F_4)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2例,二尖瓣置换术(MVR)16例,MVR+AVR(主动脉瓣置换术)5例。手术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经胸正中切口显露心脏,肝素化后经升主动脉和上 、下腔静脉插管建立CPB,中度血液稀释。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院成功地施行体外循环心内宜视手术22例。病人年龄平均18岁;体重平均32kg;心功能NYHA分级Ⅰ级7例,Ⅱ级12例,Ⅲ级2例,Ⅳ级1例。其中室缺9例,房缺3例,室缺伴肺动脉瓣狭窄2例,法乐氏四联症4例,房缺伴异位肺静脉引流、肺动脉瓣狭窄、二尖瓣宜视扩张、三尖瓣环缩及二尖辦置换各1例。均用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深度低温,血液稀释度约20%,灌注流量约90ml/(kg·min),平均灌注压为10kPa,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32分,平均体外循环时向47分。术后心脏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77~1980年施行心内直视手术44例,现将其麻醉处理作一初步总结。临床资料。男25例,女19例。年龄7~42岁。15岁以内者15例,体重20~40公斤;16岁以上者29例,体重37~69.5公斤。肺动脉瓣狭窄、  相似文献   

11.
薛红漫 《山东医药》2003,43(8):48-48
1996~2001年我院共实施心内直视手术5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术中体外循环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997年1月~1999年3月,我院实施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220例,其中66例在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实施了心内直视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男30例,女36例;年龄1岁7个月~47岁,体重9~49kg,体外循环转流时间17~58分钟。其中房间隔缺损35例,室间隔缺损8例,动脉导管未闭3例,肺动脉瓣狭窄6例,右室双腔心3例,法乐氏三联症4例,部分心内膜垫缺损3例,二尖瓣置换4例。1.2 手术方法和步骤 经前正中切口进胸,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并行循环后鼻咽降温至34°C。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升主动脉,不灌注心脏停跳液,在心脏跳动下…  相似文献   

13.
1996年 1 1月~ 2 0 0 0年 3月 ,我们施行右胸外侧小切口入胸、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 346例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男 1 82例 ,女 1 64例 ;年龄 1 .5~ 65岁 ,平均1 3.9岁 ;体重 9~ 72 kg,平均 30 kg;心胸比 0 .48~0 .70 ,平均 0 .58。其中单纯房间隔缺损 (ASD) 93例 ,室间隔缺损 (VSD) 2 0 7例 (膜周部缺损 2 0 4例 ,干下型缺损 3例 ) ,ASD并 VSD2例 ,ASD并发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3例 ,ASD并发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心内型 ) 1例 ,三房心 1例 ,部分性心内膜垫缺损 4例 ,左房粘液瘤 7例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相似文献   

14.
蒋正怀 《山东医药》2003,43(3):31-31
1998~2001年,我们在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进行各种心内直视手术30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我院与北京阜外医院协作,自1990年5月至1991年3月,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25例,现重点讨论基层医院开展此类手术的体会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25例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4~41岁,体重12.5~50kg。先天性心脏病21例,其中房间隔缺损1例,房间隔缺损并右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室间隔缺损13例(伴有肺动脉高压者2例),肺动脉瓣狭窄2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2例,法乐氏四联症2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损害4例。  相似文献   

16.
10kg以下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婴幼儿不仅体重小,且有其独特的解剖生理特点,因此施行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和心肌保护与成人有别。2002年2月至2004年12月,我们对39例10kg以下婴幼儿施行心内直视手术。现报告如下,并总结手术的体外循环(CPB)管理及心肌保护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建立兔无血预充体外循环术后成活模型的实验方法.方法 实验动物为12只纯种新西兰大白兔,经颈动、静脉插管,无血预充,建立体外循环模型,术后成活饲养.结果 术中及术后监测显示血红蛋白偏低,动脉血气多数偏酸,血压在正常范围.1只兔体外循环过程中因急性左心衰死亡,其余11只均成功建立体外循环并在术后成活饲养24 h.结论 闭胸兔体外循环术后成活模型建立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18.
超声技术在手术室中应用 ,主要为心外膜超声检查 (IEE)及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 (TEE)。检查内容包括二维显像、脉冲波及连续波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将超声探头与超声显像仪相连 ,在手术室内能立即看到正在检查的超声图像并测得数据 ,亦能作录像记录供以后研究。本文将近年来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超声监测的有关文献作一简介。1 IEEIEE广泛应用于心瓣膜病、各种先天性心脏病及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等。其检查方法是将原用于经胸壁检查的超声探头 ,涂上消毒的超声耦合剂 ,放入塑料容器消毒外套中 ,将此探头直接放在心脏表面 ,探头…  相似文献   

19.
389例先天性心脏病右外侧小切口剖胸心内直视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经右胸外侧小切口体外循环下行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经验。方法:1996年1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室应用右胸小切口完成各类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心内直视手术389例。年龄1.5~57岁,平均13.5岁。体质量7.6~68 kg,平均24.5 kg。手术切口后缘自右腋中线第3肋间处,向前下斜行达锁骨中线第6肋间处做8~12 cm弧形切口,第4肋间入胸。手术方式:房间隔缺损修补157例,室间隔缺损修补150例,部分房室隔缺损矫治8例;右心室流出道疏通术24例;法洛三联症矫治32例,法洛四联症矫治5例以及其他畸形矫治13例。随机选择同期常规手术(胸正中切口)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术后引流量都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监护时间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手术死亡4例(1.03%),2例死于术后脑栓塞,另外2例死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结论:右胸小切口手术入路,可安全有效地行常见先心病的矫治。该技术创伤小、恢复快、美观,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优点。方法2001年1月至2005年2月共完成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76例,包括房间隔缺损48例、室间隔缺损22例、肺动脉狭窄4例、单心房2例。合并畸形包括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等。结果本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43.1±12.4)min,术后机械通气时间(3.0±1.1)h,术后引流量(3.2±1.5)ml/kg,术后住院(7.2±1.1)d。全组无1例死亡。所有患者随访14~65个月,无并发症。结论小切口剖胸矫治先天性心脏病具有创伤小、不破坏胸廓的完整性、切口隐蔽美观、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