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评价内镜隧道式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tunnel dissection,ESTD)用于治疗大面积早期食管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接受内镜下手术治疗的共68例大面积早期食管癌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组45例和ESTD组23例。对比分析ESD组与ESTD组在术中出血、穿孔、剥离速度、治愈性切除率的表现。
结果安全性,ESD组1例(2.2%)术后出现迟发性出血,ESTD组2例(8.7%)发生迟发性出血,该3例出血患者通过热止血钳电凝处理均成功止血,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5)。ESD组无穿孔出现;ESTD组1例发生术中穿孔,以钛夹及生物蛋白胶有效封堵穿孔,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0)。有效性,ESD组40例(88.9%)实现治愈性切除,ESTD组21例(91.3%)达到治愈性切除,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ESD组病变剥离速度为(33.2±13.4)mm2/min,ESTD组病变剥离速度为(41.8±17.3)mm2/min,两组相比,ESTD组要显著快于ESD组(P=0.027)。
结论与传统ESD相比,ESTD对于病变黏膜剥离速度更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大面积早期食管癌的内镜下切除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隧道法在切除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7例术前超声内镜检查判断病变局限于黏膜层,经黏膜活检发现食管上皮局灶癌变或重度不典型增生的患者,采用黏膜下隧道法的内镜下早期癌切除.结果 17例中,术后病理确诊鳞状上皮增生伴黏膜慢性炎4例,重度不典型增生5例,高至中分化鳞癌8例,其中T1a期7例,T1b期1例.有2例切除黏膜边缘重度不典型增生,1例黏膜下层切缘见癌细胞,其余病例均病灶完整切除.术后1例患者因迟发性出血转开胸手术治疗,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 黏膜下隧道法切除黏膜内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安全、有效,更符合直视、充分暴露的外科原则,明显减少出血、穿孔的并发症风险,但其对病灶切除范围判断有一定困难,需在手术中充分注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endoscopy piecemeal mucosal resection,EPMR)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2011年1月,应用EPMR治疗110例111处病灶,病灶直径2~10 cm。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亚甲蓝溶液,病灶充分抬举后,使用透明帽法对病灶进行分片切除。结果上皮内瘤变92处,早期食管癌19处。完全切除96处(86.5%),不完全切除15处(13.5%)。出血率5.4%(6/111),穿孔率6.3%(7/111),不同病变直径、切除标本数量、病变环周范围的出血、穿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食管狭窄8例(7.2%),病变范围>1/3周、标本≥5片的狭窄率更高[病变范围>1/3周vs.≤1/3周:18.2%(6/33)vs.2.6%(2/78),χ2=6.283,P=0.012;标本≥5片vs.2~4片:15.8%(6/38)vs.2.7%(2/73),χ2=4.562,P=0.033]。110例随访6周~5年1个月,其中58例>2年。17处病灶复发(15.3%)。不完全切除、病灶范围>1/3周、标本≥5片的局部复发率更高[不完全切除vs.完全切除:40.0%(6/15)vs.11.5%(11/96),χ2=6.096,P=0.014;病变范围>1/3周vs.≤1/3周:30.3%(10/33)vs.9.0%(7/78),χ2=8.134,P=0.004;标本≥5片vs.2~4片:28.9%(11/38)vs.8.2%(6/73),χ2=8.279,P=0.004]。结论 EPMR适用于食管癌前病变的治疗,对早期食管癌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2月福建省立医院消化内镜中心90例行食管EMR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资料,评价EMR手术的安全性及疗效.结果 90例中食管上段(距门齿15~23 cm)病变16例,食管中段病变(距门齿23 ~ 32 cm)52例,食管下段病变(距门齿32~ 40 cm)22例;病灶平均直径为(2.05±3.12) cm.所有病变均顺利完成EMR.切除标本大小为(3.55±2.71)cm.手术时间为(18 ~ 125) min,出血量为(10 ~70) ml,病灶整块切除率为24.4%(22/90).术中出血4例(4.4%),术后迟发性出血2例(2.2%),无1例食管穿孔发生;术后食管狭窄3例(3.3%),均予保守治疗好转.90例均接受随访,随访时间(4 ~60)个月,术后5年内病变复发5例,总复发率为5.6% (5/90),无癌复发死亡病例.结论 EMR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注射糖皮质激素联合扩张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内镜黏膜下剥离(endosc opic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术后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20例早期食管癌ESD术后狭窄患者资料,内镜黏膜下注射地塞米松5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8ml,分4点注射,每点2m1)联合扩张术(观察组)和单纯扩张术(对照组)各10例,随访6个月,比较2组再狭窄发生的时间。结果2组操作均成功,观察组再狭窄发生时间(41.2±8.9)d,对照组为(28.2±5.8)d(t=3.875,P=0.001)。结论内镜黏膜下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早期食管癌ESD术后狭窄是安全且有效的,可延缓再狭窄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 EMR )和黏膜剥离术(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早期胃癌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安全性。方法2009年2月~2014年4月,对胃镜、色素内镜、内镜窄带成像( narrow band imaging ,NBI)、超声胃镜发现的早期胃癌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85例进行EMR或ESD治疗。16例病变位于黏膜层、病灶<5 mm者行EMR,其余行ESD。结果85例病变均成功切除,其中EMR 16例,ESD 69例。81例(95.3%)整块切除,4例(4.7%)分次切除。80例(94.1%)完整切除,5例(5.9%)病灶残留,其中切缘残留2例,基底部残留3例。手术时间15~69 min,平均40 min。术后病理证实高级别上皮内瘤变34例,黏膜内癌4例,黏膜上皮层癌3例,黏膜固有层癌11例,黏膜肌层癌23例,黏膜下层癌10例。术中出血3例(3.5%),用氩离子凝固(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热活检钳电凝或金属止血夹夹闭处理后成功止血。术中穿孔3例(3.5%),均为ESD治疗者,穿孔直径<10 mm,均用金属夹成功夹闭;术后迟发型出血7例(8.2%),口服肾上腺素盐水及静脉药物止血、抑酸等治疗后缓解,无迟发型大出血。追加外科手术8例(9.4%),其中5例因病灶残留,2例因ESD术后病理结果为病变侵及黏膜下层,无病灶残留,但病理类型为低分化腺癌,1例36岁患者ESD术后病理为中分化腺癌。无死亡病例。结论 EMR、ESD在治疗早期胃癌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中完整切除率高,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内镜发现的19例消化道SMT(食管6例,胃6例,十二指肠1例,乙状结肠1例,直肠5例)进行超声内镜检查(18例病变位于黏膜下层,1例位于固有肌层),应用头端弯曲的针形切开刀进行ESD治疗。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抬高病变,使病变与肌层相分离,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剥离病变下方黏膜下层结缔组织,完整切除病变。结果病变最大直径0.5~3.0cm(平均1.6cm)。18例成功完成ESD治疗,手术时间15~105min(平均45min)。2例ESD术中出现内镜难以控制的大出血,1例成功保守治疗(三腔管食管囊压迫),1例转开腹手术。无术后出血。ESD穿孔3例:2例术中消化道穿孔(十二指肠球部和胃底),应用金属夹缝合成功,未转开腹手术;1例直肠类癌剥离深至肌层,术后出现皮下气肿,保守治疗气肿减退。所有ESD剥离病变包膜完整,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结论ESD治疗消化道SMT安全、有效,可以完整切除消化道黏膜下层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资料。对于来源于固有肌层的SMT,应慎行ESD。 相似文献
8.
大肠癌的癌前疾病是指业已证实与大肠癌发生密切相关的病理变化,包括腺瘤、腺瘤病及炎性肠病相关的异型增生。早期大肠癌是指病变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的结直肠癌,而不论其大小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在日本,ESD已经被确认为内镜治疗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标准方法,但尚未被确定为大肠早期癌和癌前疾病的内镜标准治疗方法,除了大肠ESD操作难度较高外,主要原因是大肠癌的病理学特点与食管癌、胃癌有很大区别。需要更多的临床资料来制定ESD治疗大肠病变的指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直肠广基癌前病变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17例直肠广基癌前病变的患者应用钩刀、IT刀、氩气刀(APC)、内镜注射针、热活检钳等行ESD手术前后实施合理护理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SD,痊愈出院,无1例留下后遗症。术中出血4例,术后延迟性出血3例,均通过热活检钳电凝、APC、钛夹夹闭血管等方法成功止血;术中发生穿孔2例,1例肠镜下钛夹缝合修补成功,另1例直肠因穿孔太大,钛夹无法修补,中转开腹行肠壁修补术。结论ESD是治疗直肠广基癌前病变的新方法,具有微创、治疗效果彻底的优势。术前、术中、术后实施合理的护理是保证ESD治疗成功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在韩国和日本,其适应证不断扩大。本研究旨在评估扩大适应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对治疗早期胃癌(EGC)和癌前病变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EGC和癌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EMR组(32例)和ESD组(28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禁饮禁食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病理、整块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肿瘤局部复发率、肿瘤残留率和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及预后情况。
结果ESD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EMR组[(53.35±7.12)min vs(34.23±5.74)min,t=2.009,P=0.043],术中出血量多于EMR组[(10.26±3.42)ml vs(3.35±0.71)ml,t=2.511,P=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SD组患者病灶整块切除率(92.9% vs 62.5%,χ2=7.693,P=0.006)及治愈性切除率(78.6% vs 43.8%,χ2=7.545,P=0.006)均高于EMR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SD组不良反应率为14.3%(4/28),高于EMR组的3.1%(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65,P=0.001)。两组患者术后2年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3,P=0.423)。
结论与EMR相比,ESD可能是治疗EGC及癌前病变的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治疗结直肠肿瘤发生非整块切除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2022年12月结直肠ESD临床病理资料,经病理证实为腺瘤、锯齿状病变、早期结肠癌共1251例患者1312个病变,比较整块切除组与非整块切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SD非整块切除的影响因素。结果 1312个病变长径(25.8±16.3)mm。腺瘤728个(55.5%),锯齿状病变193个(14.7%),腺癌391个(29.8%)。1306个病变完成ESD治疗,因穿孔或操作困难中止切除6个。病变整块切除率89.5%(1174/1312),完全切除率73.8%(968/1312),治愈性切除率70.6%(926/1312)。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病变长径≥40 mm(OR=6.329,95%CI:4.278~9.384,P<0.001)、抬举征阴性(OR=2.384,95%CI:1.424~3.903,P=0.005)、瘢痕部位病变(OR=2.997,95%CI:...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价值.方法 应用透明帽法对16例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行EMR治疗,应用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残留及复发病灶.术后第3、6及12个月进行内镜复查.结果 16例行EMR治疗的患者,共切除标本21块,完全切除14例(87.5%),分块切除3例(18.7%),不完全切除者2例(12.5%).后者经再次碘染色确定残余病灶,应用氩离子凝固术处理.有3例(18.7%)术后有少许渗血,局部喷洒肾上腺素盐水及用钛夹封闭创面均止血成功,无一例发生食管穿孔及狭窄.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8个月,无复发.结论 EMR是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早期结直肠癌指浸润深度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的任一大小结直肠癌。其中局限于黏膜层的为黏膜内癌,浸润至黏膜下层但未侵犯固有肌层者为黏膜下癌。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指业已证实与结直肠癌发生密切相关的病理变化,包括:腺瘤、腺 相似文献
16.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mucosal dissection,ESD)在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rcinoma,EGC)诊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ESD可整块切除病灶,术后大块病理能精确的对病灶进行组织学分型,协助诊断。随着技术的进步,ESD治疗EGC的适应证不断扩大。其作为一种内镜微创技术,治愈性切除率、5年总生存率可达86%与92.6%。与外科手术相比,ESD并发症少,出血、穿孔常见;但由于保留了胃完整的解剖结构,异时性癌的发生率较高。并且对于同时性多原发癌、早期胃管癌、早期残胃癌及老年人EGC等特殊人群,ESD也可作为新的选择。除此,ESD还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住院花费等。本文现就ESD在EGC诊疗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结直肠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9年9月至2022年7月于我院接受EMR或ESD治疗的早期结直肠癌及结直肠腺瘤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EMR组(44例)和ESD组(42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影响ESD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ESD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EMR组,P<0.05;2组病理组织分型及异型增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ESD组病变组织直径明显大于EMR组,P<0.05;ESD组整块切除病变组织直径≥2 cm者比例及病变组织直径≥2 cm治愈性切除者比例均明显高于EMR组,P<0.05;ESD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3.81%)明显高于EMR组(6.82%),P<0.05。ESD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病变组织大小和医者操作经验,P<0.05。结论:与EMR相比,ESD能更好地切除较大的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但手术时间较长,术后并发症较多。病变组织大小和医者操作经验是ESD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类癌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直肠类癌的应用价值。方法肠镜发现直肠黏膜下肿块后进行微探头超声检查,对诊断为类癌者应用头端弯曲的针形切开刀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1)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抬高病灶,使病灶与肌层分离;(2)预切开病灶周围黏膜;(3)剥离病变下方黏膜下层结缔组织,完整切除病灶。结果5例直肠类癌患者,肿瘤直径0.4~1.2(平均1.1)cm,均成功完成ESD治疗。ESD手术时间(自黏膜下注射至完整剥离病变)20-45(平均35)min;术中创面少量出血,均经电凝、氩离子血浆凝固和止血夹成功止血。不需再次肠镜下止血。1例剥离深至肌层,出现皮下气肿,保守治疗好转。术后全部经病理确诊。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1个月后肠镜复查,创面基本愈合。结论ESD是治疗直肠类癌的新方法.以往需要外科手术切除的肿瘤通过ESD可以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对于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治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应用是目前发展的一个趋势;然而,ESD技术难度高、操作困难、并发症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推广应用,特别是在开展ESD的早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不可避免^[1]。因此.在开展ESD的早期时,如何保障ESD顺利、安全地实施显得十分必要。武警湖北总队医院在早期开展ESD时.通过腹腔镜监控.取得了良好的开展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EGC)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检索多个国内外数据库,收集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合格文献后行Meta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15个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共4 673例患者,其中ESD组2 154例,EMR组2 519例。Meta分析显示,ESD组的手术时间长于EMR组,但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治愈切除率均高于EMR组(均P<0.05);并发症方面,两组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SD组的穿孔发生率高于EMR组(P<0.05);ESD组术后局部复发率低于EMR组(P<0.05)。
结论:ESD治疗EGC切除率高、局部复发率低,但手术时间长、穿孔率高,但以上结论还需要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