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代妇产科进展》2015,(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59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治疗,其中术后自愿接受GnRH-a治疗的38例患者为实验组,未接受GnRH-a治疗的21例患者为对照组。首次用药(术后第1个月)后1、3、6、12个月监测子宫体积、痛经程度、月经量、血清CA125水平、血红蛋白(Hb)量及副反应的发生。结果:对照组随访至12个月时,痛经改善情况较随访第1个月时显著减弱(χ2=4.50,P=0.034),但与术前痛经情况比较仍有显著改善(χ2=4.20,P=0.040)。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子宫体积在随访6、12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量过多及痛经改善情况在随访12个月时出现显著性差异(χ12=4.89,P1=0.027;χ2=8.76,P=0.033),而CA125水平在随访3个月时已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贫血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实验组需反向添加治疗患者共17例,添加治疗后,E2水平均维持在110~165pmol/L,潮热出汗、骨关节痛等围绝经期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术后联合GnRH-a治疗后可获得更满意的近期效果,且用药后出现的围绝经期症状经反向添加治疗后均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对子宫腺肌症合并不孕的疗效.方法对12例子宫腺肌症合并不孕者行GnRH-a治疗,同时加用甾体激素"反加疗法”,部分病例应用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前后用B超、核磁共振(MRI)、血清CA125和生殖激素(FSH、LH、E2)及骨密度(BMD)测定.结果治疗后痛经等症状缓解,B超和MRI提示子宫腺肌病病灶基本消退,子宫大小83.33%(10/12)恢复正常,血CA125、FSH、LH、E2水平显著降低(P<0.01),腰椎BMD无明显变化(P>0.05),妊娠率达75.0%.结论GnRH-a是治疗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不孕症合并子宫腺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对不孕症合并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方法 对12例不孕症合并子宫腺肌病行GnRH-a治疗,每月肌注抑那通3.75mg,连用6个月,同时加用利维爱作“反向添加治疗法”;停用GnRH-a后,部分病例应用促排卵和官腔内受精(IUI)。治疗前、后分别进行B超、核磁共振(MRI)检查,血清CA_(125)、生殖激素(FSH、LH、E_2)及骨密度(BMD)测定。结果 治疗后痛经等症状缓解,B超和MRI提示子宫腺肌病病灶基本消退,子宫大小恢复正常占83.33%(10/12),血CA_(125)、FSH、LH、E_2水平显著降低(P<0.01),腰椎BMD无明显变化(P>0.05),妊娠率达75.0%。结论 CnRH-α是治疗不孕症合并子宫腺肌病的一种有效方法,辅助诱导排卵和IUI,妊娠率进一步提高;应用GnRH-α时,可加用适量的激素补充疗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内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北京安贞医院2010年1-12月收治的198例内异症患者,分成3组,腹腔镜组52例,单纯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亮丙瑞林组76例,腹腔镜手术后加用国产醋酸亮丙瑞林(其他名称:贝依)3.75 mg/28 d × 3;戈舍瑞林组70例,腹腔镜手术后加用进口醋酸戈舍瑞林(其他名称:诺雷德)3.6 mg/28 d×3.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妊娠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198例患者中13例失访,其中腹腔镜组3例,亮丙瑞林组6例,戈舍瑞林组4例.(1)有效率:临床有效率腹腔镜组为47%(23/49)、亮丙瑞林组为77% (54/70)、戈舍瑞林组为74% (49/66),亮丙瑞林组和戈舍瑞林组临床有效率均明显高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亮丙瑞林组和戈舍瑞林组间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复发率:复发率腹腔镜组33% (16/49)、亮丙瑞林组为13%(9/70)、戈舍瑞林组为12% (8/66),亮丙瑞林组和戈舍瑞林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亮丙瑞林组和戈舍瑞林组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妊娠率:腹腔镜组、亮丙瑞林组、戈舍瑞林组中有生育要求者分别为28例、39例和35例.术后随访2年,亮丙瑞林组、戈舍瑞林组的总妊娠率高于腹腔镜组[分别为62%(24/39)、60% (21/35)、39%(11/28)],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低雌激素症状及初始效应(阴道不规则出血),发生率亮丙瑞林组为21% (15/70)、戈舍瑞林组为20%(13/6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腹腔镜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治疗内异症能提高总的临床有效率和妊娠率,降低复发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国产醋酸亮丙瑞林治疗内异症安全、有效,与进口制剂相比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促性腺激素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对子宫腺肌症合并不孕的方法。方法:对12例子宫腺肌症合并不孕者行GnRH-a治疗,同时加用甾体激素“反加疗法”,部分病例应用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前后用B超、核磁共振(MRI)、血清CA125和生殖激素(FSH、LH、E2)及骨密度(BMD)测定。结果:治疗后痛经症状缓解,B超和MRI提示子宫肌腺病病灶基本消退,子宫大小83.33%(10/12)恢复正常,血CA125、FSH、LH、E2水平显著降低(P<0.01),腰椎BMD无明显变化(P>0.05),妊娠率达75.0%。结论GnRH-a是治疗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腺肌病2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04年1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对2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予GnRHa3.6mg皮下注射,每4周1次,同时加用利维爱1.25mg/d口服,两者均连用6个月。治疗前后观察月经量、痛经程度及子宫体积等变化,并进行血癌抗原(CA125)、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及性激素水平测定。结果治疗后随访6个月,26例患者中20例月经量明显减少;痛经程度分级明显降低,痛经缓解率达100%;子宫体积平均缩小56%;血清CA125、EMAb及性激素水平均显著降低;10例不孕患者中治疗后,妊娠率达50%。结论GnRHa能有效控制子宫腺肌病症状,提高妊娠率,并可诱导围绝经期妇女闭经。 相似文献
7.
8.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6,(6)
正子宫腺肌病是以子宫内膜组织侵入子宫肌层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痛经、异常子宫出血及不孕。子宫腺肌病是导致不孕与流产相对常见的病因,但准确诊断较为困难,该病的病理机制尚未研究透彻。目前尚不明确子宫腺肌病是否影响体外受精(IVF)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的结局,迄今仅有数量有限的小样本研究,或未发现存在影响,或发现此病患者结局不良。本文旨在介绍并讨论子宫腺肌病的病理生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治疗,术后观察患者痛经程度、月经周期、经量、经期和贫血情况的变化.结果:术后3月共有16例(88.89%)的患者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术后6月随访16例,有4例症状完全缓解,8例症状明显缓解;术后12月随访9例,有6例症状明显缓解.8例月经过多患者7例术后月经量明显减少(P<0.05),月经周期和经期无明显改变(P>0.05),8例贫血患者术后3月血红蛋白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近期疗效确切,对于年轻、希望保留子宫的患者是一种可选择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延长用药间隔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中的作用以及延长用药间隔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内异症、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延长用药间隔组(E组,30例)与常规用药组(C组,40例),分别用曲普瑞林3·75mg肌内注射4次(间隔6周)或6次(间隔4周),疗程均为24周,比较用药前后症状、子宫体积和病灶体积、血清生殖激素水平变化。结果E、C两组中内异症和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痛经缓解率均为100%;药物治疗结束时子宫体积平均缩小35%和37%,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前后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水平,E组从用药前的(6·7±1·4)U/L、(4·713±1·048)U/L、(209±29)pmol/L,下降到第1次用药后6周的(2·1±0·5)U/L、(0·496±0·212)U/L、(95±18)pmol/L,分别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及第1次用药后12、24、28周,E、C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nRHa通过降低血清FSH、LH和雌二醇水平而缓解痛经、缩小病灶;大多数患者用药间隔延长至6周对疗效无影响,并且可降低医疗费用,可在有血清生殖激素监测条件下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1.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GnRH及GnRH激动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是由下丘脑促垂体区肽能神经元分泌的十肽激素,由神经突触末端释放进入垂体门脉系统,刺激垂体前叶细胞分泌FSH、LH。1971年,Schally等成功从猪的下丘脑中分离出GnRH,再经6年研究才阐明其一级结构的氨基酸顺序[1]。GnRH的第5~6,6~7和9~10位氨基酸链稳定性差,极易受肽链内切酶作用而裂解,因而在体内血浆半衰期仅为2~4min。通过将其第6位和第10位氨基酸进行置换或去除,而得到一种9肽化合物,其化学结构与GnRH极为相似… 相似文献
12.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9)
目的观察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2例,随机将其分成A1组以及A2组,各51例。A1组:选择腹腔镜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进行治疗;A2组:单纯选择腹腔镜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术后复发率以及疼痛缓解率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治疗后,A1组在复发率、远期疼痛发生率、盆腔疼痛缓解率以及痛经缓解率等方面,显著优于A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选择腹腔镜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进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术后疾病复发率,提高术后疼痛缓解率,最终显著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王赞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2):68-68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方法对10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基础资料收集整合并纳入研究对象,参照区组随机设计原则划分本组患者为两组,即参照组54例、研究组54例。前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后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进行治疗,统计整合两组与治疗的相关数据指标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经治疗后FSH、LH、E2指标数值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PRL指标数值与参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受孕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方法,治疗效果佳,复发率低,患者在治疗后受孕率有所提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对74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术后定期随访患者,观察临床疗效,包括痛经程度、月经情况(周期、经期、经量)、贫血及子宫体积的变化。结果:术后1、3、6、12、24个月痛经消失和明显缓解的患者分别为64例(86.5%)、68例(91.9%)、60例(81.1%)、51例(68.9%)和31例(41.9%);术前53例月经过多患者中45例术后月经量明显减少(P0.05);术前45例贫血患者,术后血红蛋白明显升高(P0.05);术后患者子宫体积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术后患者月经周期和经期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近期疗效明确,对年轻希望生育或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腺肌病患者可作为一种可选择的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WeeksAD,etalAmJObstetGynecol,1999,180(1):8为了评价非纤维瘤所致子宫出血行子宫切除术妇女中子宫容积和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动剂治疗的反应。作者对51例因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待行子宫全... 相似文献
17.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9)
目的探究腹腔镜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 RH-a)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EMT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手术前使用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B组、C组,各22例。对三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三组患者通过治疗后,其A组患者的复发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B组以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Gn RH-a对EMT患者进行治疗,其疗效良好,复发率较低,在短期内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