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在临时血液透析导管护理中应用抗生素,探讨其对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1-2012年临时置管患者80例为实验组,2010~2011年临时置管患者80例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百多邦软膏涂沫导管口、肝素加五水头孢唑啉钠进行封管。结果实验组的导管留置时间明显延长,导管口的感染率明显减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明显下降,导管尖端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下降。结论采用百多邦软膏涂沫导管口、肝素加五水头孢唑啉钠封管能有效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影响。方法:对133例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工作理念,以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及患者的全程教育,规范置管操作与导管维护,选择合适导管材料及导管穿刺位置,尽可能缩短留置时间等全程护理干预方法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结果:133例PICC置管患者中有1例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其余132例患者在PICC留置期间无血行感染的临床表现,排除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结论:全程护理干预有利于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旨在找出消化道肿瘤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相关性血流感染(central venous access porte 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VAP-BSI)的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对有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相关性血流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方法采取前瞻性观察研究的方法,纳入2014年2月~2015年7月的肿瘤患者191例,分析患者一般资料和置管资料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之间的关系。得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并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91例患者共发生38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13.06%)。其中,胰腺癌、KPS评分、PN、每月导管使用天数是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葡萄球菌是CVAP-BSI的主要致病菌群。结论胰腺癌,置管天数,患者活动状态,管道是否输注了营养液被认为是消化道肿瘤患者CVAP-BS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减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PDCA循环法防控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方法通过分阶段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某医院血液透析患者,对实施管理前后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相关血流感染进行统计分析,作出比较。结果应用PDCA循环法后,半永久颈内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降低了67%,临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总体发生率也显著降低。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可以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相似文献   

5.
门海燕  苏春燕 《护士进修杂志》2020,35(12):1116-1120
血液透析治疗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血管通路首选自体动静脉内瘘或移植血管内瘘,中心静脉导管通常是血透患者最后的通路选择。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是较严重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引起菌血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有效预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非常重要。本文对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及减少感染预防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有效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减少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行血液透析治疗的256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CVC)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制定标准化中心静脉导管上下机操作流程,并对护士进行严格、规范的操作培训,注重无菌观念及加强健康宣教等方法,减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开始监测时中心静脉导管均无细菌定植,计算2013年CRBSI发生率。结果:1~6月监测100例有3例患者存在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总导管使用天数6 721 d,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为0.446‰;7~12月监测156例总导管使用天数7 334 d,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为0.0%;全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为0.213‰,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5‰~5.5‰)。结论:通过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导管护理操作流程,加强健康宣教,可明显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选择静脉置管后并发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5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未并发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5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合并皮肤破溃例数、留置导管时间、多腔留置导管例数、医护人员操作不当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年龄过大、合并皮肤破溃、留置导管时间过长、采用多腔留置导管、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均是引起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需采取相应的临床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血透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包括患者个人、导管、置管者检验、置管部位、导管留置时间等因素,提出以下几种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置管时的护理干预;操作过程的护理干预;导管维护的护理干预;定期培训医护人员;密切监测患者导管留置期间的感染症状.在国家方针政策大力扶持慢性病的今天,如何使罹患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高质量的生存下去,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对于医务人员来说任重而道远.针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积极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CRBSI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维持血透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14年3月~2018年11月本院910例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患病率情况、病原菌分布、死亡情况以及临床危险因素进行整理。结果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共56例次,患病率为6.15%,死亡2例,死亡率为3.57%;56例次发生相关感染的外周血以及导管血培养发现,革兰阴性菌共10株,占17.86%;革兰阳性菌46株,占82.14%;导管相关性感染与患者血红蛋白、年龄、白蛋白、导管留置时间、基础原发病有关(OR=0.166、2.809、0.162、6.873、4.187,P0.05)。结论对于维持血透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应针对药敏情况积极给予抗生素等治疗,控制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0.
郑秋霞  彭根英  杨峰桃   《护理与康复》2017,16(8):894-896
目的观察多维度干预在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中的效果。方法对2015年537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行多维度干预,分别从建立组织安全文化,建立静脉置管、导管维护标准化制度、流程,加强监督评估,提高患者免疫力等方面开展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防控措施。与2014年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495例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指标进行对比并对同期医护人员单个实践技能合格率进行测评。结果实施多维度干预后,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率由61.56%下降至46.61%(x~2=346.35,P0.01);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由3.79‰下降至1.68‰(x~2=4.453,P0.01);医护人员单个实践技能除血培养留取的正确率外均有明显提升。结论多维度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预防危重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ICU 508例深静脉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第一阶段2013年7月至12月282例3 012个导管日采用传统管理方法为对照组;第二阶段20l4年1月至6月226例2 760个导管日采用偱证护理管理方法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及入住ICU时间,所获数据采用t检验和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6例,每千个导管日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为2.17‰,对照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17例,每千个导管日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为5.64‰,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住ICU时间为(20.92±4.52)d,对照组为(27.39±9.89)d,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循证护理管理能有效预防危重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恶性肿瘤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的方法,对本医院住院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恶性肿瘤患者血流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2008年全年住院801例中心静脉置管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血流感染69例,日感染率为3.8‰,例数感染率为8.6%。引起恶性肿瘤患者血流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抗肿瘤治疗、侵袭性操作、抗生素的使用以及血管内留置导管时间等。选用适宜导管并尽早拔除、加强穿刺技术的规范性、无菌隔离技术、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强化局部护理等措施,可有效降低感染率。结论恶性肿瘤病人血管留置导管血流感染诱发因素主要是侵袭性操作、抗肿瘤药物应用以及置管时间等,可通过加强导管技术和无菌隔离技术以及正确护理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的预警性护理对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40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ICU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循证的预警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入住ICU时间、导管留置时间、护理满意度、患者的护理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循证的预警性护理对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具有良好效果,降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缩短入住ICU时间与导管留置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措施预防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9月收治的287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1~9月收治的342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重症患者为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导管留置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短,两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导管留置时间也比对照组患者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预防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进一步优化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抗生素锁封技术对植入静脉输液港肿瘤化疗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4例发生静脉输液港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例。对照组根据药敏试验常规接受外周静脉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静脉输液港采用抗生素锁封技术,锁定时间2 h,连续7 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3、5、7 d体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 d后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和静脉血培养转阴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第1天体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5、7 d观察组患者体温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PCT、CRP、WBC下降程度及静脉血培养转阴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抗生素锁封技术治疗静脉输液港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安全有效,能显著缓解患者感染症状,对加快患者转归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研究进展,包括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定义、诊断、以及预防措施三个方面。认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是可预防的疾病,通过提高医护人员预防感染的意识,加强专业培训,建立完善的感染监测系统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相似文献   

17.
通过总结8例化疗间歇期患者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观察和护理体会,发现这些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临床表现并不典型,临床上需要及时与感冒、输液反应等进行鉴别.高度重视携带PICC的肿瘤患者每一个感染征兆,正确采集血培养标本,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熟练掌握不同类型PICC导管的维护技巧,加强输液护理中的无菌操作和环节管理,是预防和治疗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关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分析感染监控护士在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SRBSL)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ICU病房收治的静脉留置导管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等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安排感染控制护士实施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不同模式护理后的相关性血流感染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过程中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相关导管感染知识知晓率明显超过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安排感染控制护士实施ICU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对于保障患者正常接受治疗、促进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我院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ICU于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62例患者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的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感染发生与各项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与有无合并基础疾病无相关性(P0.05),而患者来源科别、导管留置时间、固定方式、穿刺部位及患者年龄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显著相关(P0.05)。结论:合并基础疾病、外科来源的患者、留置导管时间过长、缝线固定、非锁骨下置管、年龄偏高等因素可能是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相关医护人员需要依据这些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提高患者在中心静脉置管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运用PDCA循环管理程序,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进行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138例并纳入对照组,2016年3月~2017年2月在进行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150例并纳入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PDCA管理。比较2组血流感染发生率、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提升中心静脉导管护理质量,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事件发生率,为血液透析患者提供了血管通路保障,提高了血液透析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