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氯米芬(CC)和来曲唑(LE)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微刺激促排卵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4年2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治疗的230例PCOS不育患者,于月经第3~5天应用CC(CC组82例)或LE(LE组148例)。CC组每日50mg,连服5日;LE组随机分两组,一组(85例)每日2.5 mg,连服7日,另一组(63例)每日5.0mg,连服5日。月经第10日开始定期经阴道超声监测各组子宫内膜和卵泡。对各组获得平均直径≥18 mm卵泡数、诱发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和每个平均直径≥18 mm卵泡产生的E2量、周期妊娠率等进行统计比较。结果:1230例PCOS患者促排卵230个周期,CC组促排卵82个周期;LE 2.5 mg组促排卵85个周期;LE 5.0 mg组促排卵63个周期。CC组、LE 2.5 mg组及LE5.0 mg组周期妊娠率分别为7.3%、20.0%、31.7%,3组周期妊娠率比较,CC组与LE 2.5 mg组及LE 5.0 m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CC组、LE 2.5 mg组及LE 5.0 mg组促排卵应用HMG率分别为26.8%、43.5%、44.4%。CC组与LE 2.5 mg组及LE 5.0 mg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C组、LE 2.5 mg组及LE 5.0 mg组促排卵应用戊酸雌二醇率分别为72.0%、44.7%、33.3%。CC组与LE 2.5 mg组及LE 5.0 mg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诱发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CC组较LE 2.5 mg组及LE 5.0 mg组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诱发排卵日E2量CC组大于LE 2.5 mg组及LE 5.0 m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COS微刺激促排卵应用LE较CC对子宫内膜影响小、周期妊娠率高。  相似文献   

2.
来曲唑等4种促排卵药物用于宫腔内人工授精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来曲唑等4种促排卵药物用于宫腔内人工授精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南方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采用自然周期(NC)和来曲唑(LE)、氯米芬(CC)、尿促性素(HMG)、尿促卵泡素(u-FSH)4种促排卵药物用于夫精宫腔内人工受精(IUI),共565个周期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5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1%、13.4%、8.7%、16.1%、13.8%,促排卵各组妊娠率均高于自然周期组(P均<0.05)。各促排卵组之间,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组优势卵泡数、排卵数及绒促性素(HCG)日子宫内膜厚度与N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排卵治疗增加IUI妊娠率。LE促排卵作用温和,妊娠率与低剂量HMG和u-FSH方案相当,用于IUI促排卵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来曲唑和克罗米芬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促排卵治疗中的效果和妊娠结局。方法:选取拟行促排卵治疗的PCOS患者136例,随机分为来曲唑组(LE)68例和克罗米芬组(CC)68例。HCG注射日观察平均直径14~18mm的卵泡数、平均直径≥18mm的卵泡数、子宫内膜厚度和血清E2水平;比较两组HMG用量、排卵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畸形率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率。结果:LE组HCG注射日平均直径14~18mm卵泡数、E2水平显著低于CC组(P<0.05),子宫内膜厚度及单卵泡排卵率显著高于CC组(P<0.05);LE组HCG日注射日平均直径≥18mm卵泡数略低于CC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CC组OHSS发生率为7.4%,LE组无OHSS发生,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组临床妊娠率略高于C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曲唑用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的无排卵性不孕,单卵泡排卵率和临床妊娠率良好,临床应用前景较好,有可能成为新一代一线促排卵药物。  相似文献   

4.
来曲唑对大鼠子宫内膜α_vβ_3和HOXA10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来曲唑促排卵对大鼠围着床期子宫内膜整合素αvβ3和HOXA1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雌鼠随机等分为3组:来曲唑组(letrozole,LE组),克罗米芬组(clomiphenecitrate,CC组),生理盐水组(NS组),分别进行促排卵。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围着床期子宫内膜腺上皮整合素αvβ3的表达变化;应用RT-PCR和Westenblot方法观察大鼠围着床期子宫内膜HOXA10表达情况。结果:LE组大鼠子宫内膜αvβ3表达与NS组无差异(P>0.05),但LE组显著高于CC组(P>0.01);NS组HOXA10表达高于LE组(P>0.05),LE组HOXA10表达高于CC组(P>0.01)。结论:来曲唑促排卵对大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抑制作用比克罗米芬小,有可能成为较为合适的促排卵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来曲唑(LE)微刺激方案和克罗米芬(CC)微刺激方案与低剂量促性腺激素(Gn)促排卵方案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6~2017年于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接受IVF治疗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的299个周期的资料,其中LE微刺激组105个周期,CC微刺激组130个周期,Gn组64个周期,比较3组的IVF-ET结局。结果:LE微刺激组的HCG日雌激素水平低于CC微刺激组和Gn组[(292.83±191.96)pg/ml vs (1024.00±560.39)pg/ml、(937.62±937.84)pg/ml,P<0.05)];CC微刺激组HCG日内膜厚度薄于LE微刺激组和Gn组[(0.63±0.19)cm vs (0.90±0.19)cm、(0.92±0.22)cm,P<0.05)];LE微刺激组的妊娠率高于Gn组(41.38%vs 16.00%,P<0.05),与CC微刺激组比较无差异(41.38%vs 26.19%,P>0.05)。3组的Gn天数、Gn总量、获卵数、优胚数、着床率、活产率、累积妊娠率、累积活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刺激方案与低剂量Gn促排卵方案相比可获得相似促排卵效果,LE可能对改善临床结局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芳香酶抑制剂——来曲唑促排卵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李莉  章汉旺 《生殖与避孕》2006,26(8):486-490
随着人工助孕技术的广泛应用,促排卵治疗也成为是辅助生殖技术中首要而关键的一步。然而临床上常用的促排卵药物克罗米酚及促性腺激素类药物(主要FSH)等引起一些副作用,致使临床妊娠率一直徘徊不前,新的促排卵药物的诞生已成为必然。现许多学者发现治疗雌激素依赖性疾病的芳香酶抑制剂-来曲唑(LE)用于促排卵后,无类似克罗米酚的抗雌激素作用,促排卵效果好,对宫颈黏液、子宫内膜、性激素水平等影响小,发生流产、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多胎妊娠的危险低,同时可提高卵巢反应不良患者对促排卵药物的敏感性,减少联合使用的促性腺激素类药物的剂量,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因此LE可能成为新一代一线促排卵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来曲唑(LE)序贯氯米芬(CC)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促排卵效果。方法:分析PCOS患者共62例,72个促排周期。按促排卵方案分为LE序贯尿促性素(HMG)组和LE序贯CC组,比较两组单卵泡率、HCG日子宫内膜厚度、未成熟卵泡率、排卵率、卵泡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临床妊娠率、多胎妊娠率及用药时间、费用的差异。结果:LE序贯HMG组和LE序贯CC组的单卵泡率分别为78.95%、88.24%,未成熟卵泡率为7.89%、2.94%,排卵率分别为89.47%、97.06%,OHSS发生率分别为5.26%、0,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3.16%、11.76%,多胎妊娠率分别为5.26%、2.9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E序贯HMG组HGC日子宫内膜厚度(10.27±1.92 mm)明显厚于LE序贯CC组(9.13±2.32 mm)(P0.05)。LE序贯CC组用药时间(10.00±0.00天)明显少于LE序贯HMG组(12.16±1.98天)(P0.05)。LE序贯HMG组的费用明显高于LE序贯CC组。结论:LE序贯CC与LE序贯HMG的排卵效果及妊娠率近似,OHSS发生率无明显差别,LE序贯CC用药时间更短,费用更低,但HCG日子宫内膜更薄,应用中应适当补充雌激素促进内膜生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来曲唑(LE)联合克罗米芬(CC)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120例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单一CC治疗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而联合组(60例)给予LE+CC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月经情况、性激素水平[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记录两组患者的排卵、妊娠情况。结果 联合组成熟卵泡个数、子宫内膜厚度、月经周期、月经量、早期流产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联合组E2、LH、P分泌水平及排卵率、妊娠率、双胎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LE联合CC治疗PCOS患者可取得较好的促排卵助孕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无排卵性不孕症最常见的原因,对于有生育要求的PCOS患者,促排卵是其首选治疗方案。枸橼酸氯米芬(clomiphene citrate,CC)是目前国内外指南推荐治疗PCOS不孕症的传统一线促排卵药物,但CC的治疗反应性个体差异显著,其中约40%的患者对CC不反应,即CC抵抗。综述近年来CC抵抗的PCOS患者预测指标及替代的促排卵策略的研究进展,主要从表型、生化特征和基因组学角度阐述PCOS不孕症患者CC抵抗预测指标,从来曲唑(Letrozole,LE)、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腹腔镜卵巢打孔术(laparoscopic ovarian drilling,LOD)、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及中医辅助治疗等治疗方式中选用单一或联合的方案阐述其替代促排卵策略,并比较各种方案或方案组合的优势与潜在不足,以期为临床PCOS不孕症患者提供更加精准、个体化的促排卵方案。  相似文献   

10.
来曲唑和克罗米酚对小鼠着床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来曲唑和克罗米酚对小鼠着床期胞饮泡和白血病抑制因子(LI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来曲唑(LE)组(n=10)、克罗米酚(CC)组(n=10)及对照组(n=10)。促排卵后妊娠d4.5取小鼠子宫,采用扫描电镜观察3组子宫内膜胞饮突的变化以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子宫内膜LIF的表达强弱。结果:在3组妊娠天数一致的情况下,LE组中无论是子宫内膜胞饮突,还是LIF的表达,均与对照组相似。而CC组的表达显著弱于前二组。结论:与CC促排卵相比,LE不影响小鼠着床期子宫内膜超微结构和相关基因LIF的表达,然而CC组子宫的容受性呈现一定的抑制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来曲唑在促排卵过程中的功效。方法:100例不孕症常规检查确诊为女性排卵障碍并接受超促排卵及IUI的不孕患者,随机分为A组(50例):口服来曲唑(LE)+hMG,B组(50例):口服氯米芬(CC)+hMG,分别监测hCG注射日子宫内膜的厚度、形态、血E2、P水平,分别统计排卵率及妊娠率。结果:A组血清中雌激素水平明显较低,hCG注射日子宫内膜较厚。直径>17mm卵泡数组间无明显差异,临床妊娠率也无明显差异。结论:对因女性排卵障碍引起的不孕,用LE或CC促排卵,其获卵数和临床妊娠率无差异,但用LE促排卵,可以减少CC抗雌激素样作用对子宫内膜的不良影响,使子宫内膜有较好的容受性,有利于妊娠。  相似文献   

12.
陈小莉  郑志群  叶琴 《生殖与避孕》2011,31(12):838-842,852
目的:探讨2种剂量来曲唑(LE)与克罗米芬(CC)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卵巢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种剂量LE与CC治疗90例PCOS不孕症患者,随机分CC组(A组,n=32,50 mg/d)、低剂量LE组(B组,n=30,2.5 mg/d)和高剂量LE组(C组,n=28,5.0 mg/d)。同时以28例正常育龄妇女作为对照组(D组)。经阴道超声监测子宫卵巢血流的参数,比较排卵率、妊娠率。结果:①LE的2个剂量组子宫卵巢血流均出现类似正常育龄妇女的周期性血流变化;②C组方案治疗PCOS有较高的排卵率和妊娠率。结论:来曲唑改善了PCOS患者的子宫卵巢血流供应,5.0 mg可能有更好的促排卵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来曲唑(LE)联合尿促性腺素(HMG)治疗高龄不明原因不孕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不孕患者138例,将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用HMG促排卵,观察组用LE联合HMG促排卵,比较两组患者促排卵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用药时间、HMG用药量、HCG子宫内膜的厚度、HCG宫颈黏液评分、单卵泡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患者,对照组OHSS发生率为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联合HMG治疗高龄不明原因不孕患者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颜妍  苑文军  刘铭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1,37(7):510-512
正子宫颈机能不全(cervical incompetence, CI)又称子宫颈口松弛症,指子宫颈解剖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足月妊娠前出现进行性、无痛性子宫颈缩短、扩张,是造成反复孕中期流产及早产的原因之一~([1])。子宫颈环扎术(cervical cerclage, CC)最早由Shirodkar教授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是治疗CI自发性早产的唯一有效术式~([2])。由于CI是一种临床性诊断,缺乏诊断金标准,目前主要根据回顾性病史分析、  相似文献   

15.
正乳腺癌是女性全身恶性肿瘤发病率第1位的肿瘤,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近几年,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中国乳腺癌发病率年增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每年新增乳腺癌病例约30.4万,中位诊断年龄为48岁,比西方国家提前10~15年,接近3/5的患者在诊断时为绝经前状态~([2])。治疗乳腺癌首选手术,术后内分泌治疗已经成为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3])。2017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指出: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指征为雌激素受体(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4])。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大约60%~75%的乳腺癌患者表现为ER和(或)PR阳性,是最为常见的乳腺癌类型。对于这类肿瘤  相似文献   

16.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辅助生殖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辅助生殖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方案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1月间,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PCOS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药物治疗[分别用来曲唑(LE组,58个周期)或枸橼酸氯米芬(CC组,45个周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经阴道B超未成熟卵泡穿刺治疗、未成熟卵体外成熟(IVM)治疗等方案,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 (1)药物治疗者中,LE组排卵率为66%(38/58),Cc组为47%(21/45);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平均子宫内膜厚度,LE组为(0.89±0.13)cm,CC组为(0.78±0.08)cm;hCG注射日宫颈黏液评分,LE组为(11.9±1.8)分,CC组为(9.9±1.8)分;平均成熟卵泡数,LE组为(1.08±0.28)个,CC组为(1.73±0.59)个;hCG注射日平均雌二醇水平,LE组为(983±138)pmol/L,CC组为(1676±372)pmol/L,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E组周期妊娠率为14%(8/58),CC组为13%(6/4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IVF-ET治疗者中,1584例PCOS不孕患者(PCOS组)促性腺激素(Gn)总用量[(980±1192)IU]低于对照组[(1194±1389)IU,同期因输卵管因素行IVF-ET治疗者1615例],但两组使用Gn平均天数[分别为(9.6±1.8)、(9.5±1.8)d]、hCG注射日平均雌二醇水平[分别为(15 752±6206)、(9675±4818)pmol/L]、平均获卵数[分别为(21±6)、(9±3)个]、平均受精数[分别为(15±6)、(7±3)个]、平均卵裂数[分别为(12.9±5.7)、(5.7±2.8)个]和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分别为4.86%、1.67%)比较,PCOS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4.7%、4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109例经阴道B超未成熟卵泡穿刺治疗患者的睾酮和黄体生成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卵巢基础窦卵泡计数随穿刺次数增加而减少.穿刺治疗后应用尿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治疗时,OHSS发生率很低,穿刺治疗后妊娠率达50%以上.(4)IVM治疗的286例PCOS不孕患者,取卵周期304个,平均每周期取卵12.3个,有76例患者获得临床妊娠.结论 PCOS不孕患者治疗的选择方案较多,上述4种治疗方案均有效,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给予个体化处理.  相似文献   

17.
辅助生殖技术(ART)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促排卵治疗,其应用改善了临床妊娠率,但多胎妊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等并发症发生几率较高。促排卵最常用药物为克罗米芬(CC),芳香化酶抑制剂、促性腺激素(Gn)类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 RHa),包括激动剂(Gn RH-a)和拮抗剂(Gn RH-A)近年来的应用也逐渐增加。各种药物有不同的适应证、禁忌证和用药方案,另外还可使用其他促排卵辅助药物,如口服避孕药(OC)、二甲双胍、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这些促排卵治疗效果可通过常用的疗效评估指标及计算方法来统计。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部分专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对促排卵药物在ART中的应用达成共识,以指导规范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临床治疗不孕症中,因克罗米酚(CC)具有高排卵率、低受孕率的临床特点作为治疗排卵障碍的一线药物已多年,CC具有外周抗雌效应,影响了子官内膜的发育及官颈粘液的形成.他莫昔芬(TMX)是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结构类似CC.我们试用TMX和CC促排卵治疗不育各60例,比较了二者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控制性超促排卵中克罗米芬(CC)联合高孕激素促排卵方案抑制早发LH峰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6名行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取卵周期的患者,分为CC联合高孕激素促排卵组(试验组,n=63)和短方案治疗组(对照组,n=63)。观察过早LH峰发生率、促排卵中Gn用量和用药天数、获卵数、成熟卵数、内分泌及胚胎试验室结果。结果:试验组获卵数、成熟卵数、有效胚胎数、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对象在促排卵过程中未监测到早发LH峰,试验组月经第9~10日和诱发排卵日LH水平与基础值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Gn用量和用药天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C联合高孕激素促排卵方案可以有效抑制早发LH峰,促排卵过程中LH水平平稳,且可以获得有发育潜能的胚胎。  相似文献   

20.
EZH2基因是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的人同源物,作为一种转录抑制因子参与基因沉默,在细胞生长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研究发现,EZH2基因可以抑制相关癌基因的活性,在前列腺癌~([2])、乳腺癌~([3])和胰腺癌~([4])等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高表达,促进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然而迄今为止,对EZH2基因参与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化疗耐药及其机制的研究鲜见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