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肝脏是结直肠癌最常见、最易发生转移的靶器官。肝转移也是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40%~50%的结直肠癌最终发生同时或异时性肝转移.其中75%的转移灶局限于肝脏。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患者仅10%~25%适合手术切除,其中位生存期为35~40个月;而无法手术且未接受其它治疗患者中位生存期仅6.9个月。早期诊断并积极治疗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提高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及治疗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10月至2020年11月我科收治的52例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癌组)和同期45名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受试者均接受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和血清癌胚抗原(CEA)检测.比较2组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及... 相似文献
5.
端粒酶(telomerase)是一种逆转录酶,它以自身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端粒DNA,可以避免因DNA复制时端粒缩短所致的细胞衰亡,使细胞获得无限增殖的能力。大多数恶性肿瘤中可检测到端粒酶的活性,而正常体细胞不表达或微弱表达端粒酶活性,可知端粒酶激活是肿瘤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1]。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血清可溶性CD2(6sCD26)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59例结直肠癌患者、51例结直肠良性疾病患者和41例健康对照患者的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sCD26浓度。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法评价血清sCD26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对结直肠癌的关系是否独立于癌胚抗原(CEA)。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清sCD26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和结直肠良性疾病组患者增高(P<0.01),但sCD26在Dukes不同分期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sCD26诊断结直肠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72〔95%可信区间(CI)为0.63~0.82,P<0.01〕,最佳诊断界值为526μg/L。sCD26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59(95%CI为0.48~0.72)和0.80(95%CI为0.67~0.90)。在包含了CEA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中,sCD26阳性(≥526μg/L)的优势比为5.17(95%CI为1.72~15.53,P<0.01)。DukesA期结直肠癌患者sCD26较CEA具有更高的阳性率(P=0.03),但Dukes B、C和D期结直肠癌患者sCD26的阳性率均低于CEA(P<0.05)。结论sCD26对结直肠癌具有较高且独立于CEA的诊断价值。与CEA相比,sCD26更具有成为结直肠癌早期标志物的潜质。 相似文献
7.
结直肠癌是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恶性肿瘤中均居前几位.早期结直肠癌患者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仅表现为腹痛、腹胀和腹泻等,加之患者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多数患者临床确诊时病情已发展至晚期,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是改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键.肿瘤标志物不仅能反映疾病严重程度,还能预测疾... 相似文献
8.
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筛查的转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树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0,13(1):4-6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在子宫颈癌、食管癌、鼻咽癌与胃癌死亡率明显下降的同时,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却明显上升。根据我国160个县市登记资料.结直肠癌位居癌症死亡的第5位。 相似文献
9.
微卫星DNA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DNA标记系统,其串联重复序列数目的改变构成了丰富的群体多态体,近年的研究进展表明,癌的发生需要若干抑制癌基因的纯合缺失和癌基因的激活。如果在肿瘤标本等一染色体位点检测出频发的杂合性缺失,则可能在此位点存在的抑癌基因。目前采用微卫星不稳定性(MI)和杂合性缺失(LOH)作为膀胱癌早期诊断的一种方法,其阳性率细胞学检查有明显的提高,且具有无创,早期,快速,节约费用 相似文献
10.
循环游离DNA(cfDNA)是一种存在于多种体液中的小分子DNA片段。在前列腺癌患者中,cfDNA主要由肿瘤细胞凋亡后释放入外周血。cfDNA的浓度、基因甲基化突变以及雄激素受体拷贝数变异等特征,都对前列腺癌患者的早期筛查与诊断、预后及耐药性的评估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cfDNA应用于前列腺癌诊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诊断结直肠癌的价值,选取2017-2018年在我院治疗的67例结直肠癌患者为观察组,并以同期健康体检者67名为对照组,观察2组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CA72-4)、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CYFRA211)的表达水平、不同分期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检测灵敏度与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对早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下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接收治疗的104例早期结直肠癌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早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下手术进行治疗,能够降低并发症,加快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术后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3,(8):767-767
miR-21和miR-31是发挥抑癌作用的基因,它们在血清中的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本研究首先通过PCR的方法在两株肠癌细胞、12例结直肠癌患者及对照组中对miR-21进行初步研究;然后,在186例结直肠癌患者、60例术后患者、43例腺瘤患者及53例对照组中进行进一步验证。对其生存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miR-21在两株肠癌细胞中及12例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量上调,但结直肠癌患者与对照组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瘤患者及术前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的miR.21表达量增高,并显著高于对照组[(AUC=O.919,95%CI:0.867±0.958)和(AUC=0.813,95%CI:0.691~0.910)1;术后患者miR-21的表达量则降低。miR一21在血清及组织中的高表达与肿瘤大小、远处转移及预后相关。此 相似文献
15.
虽然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某些国家近年来稳步下降.但在世界范围内,胃癌仍然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在肿瘤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中.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从分子水平发现基因结构或功能的改变以及具有一定生物学功能的基因产物的非正常表达均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往往先于肿瘤的发生.所以测定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其产物可能成为早期诊断和控制胃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早期经口进食在结直肠癌术后快速流程模式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术后早期经口进食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术后早期康复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 年1~6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中心结直肠外科专业组收治的12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56 例为早期经口进食(early oral feeding,EOF)组,72 例为传统进食(traditional feeding,TF)组.比较2组病例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以及胃潴留、肠梗阻、重度腹泻、肺部感染、伤口感染、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EOF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短于T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EOF组胃潴留发生率高于T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肠梗阻、重度腹泻、肺部感染、伤口感染及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经口进食耐受率可达89.29%(50/56).结论 结直肠癌术后行早期经口进食是安全、可行的,能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诊断结直肠癌和提高该人群预后的临床诊疗方法。方法对门诊531例申请结肠镜检查者,进行结肠镜检查及内镜下微波治疗仪切除结肠息肉,并统计结肠癌患者人数,与临床结合,得出预后结论。结果本组531例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中,检查结果为正常结肠黏膜的253例,结肠息肉134例,结肠炎52例,结肠癌47例,溃疡性结肠炎38例,结肠黑变病4例,结肠憩室2例,缺血性结肠炎1例(3年间仅发现此1例)。其中47例结肠直癌患者中≥55岁31例,55岁16例。发现结肠癌患者47例均在我院外科或上级医院行手术治疗。结论结直肠癌患病率高,重视结直肠癌筛查工作并早期实施手术切除等不同治疗方法对提高早期诊断结直肠癌和改善预后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miR-141对结直肠癌(CRC)的诊断价值及根治性切除术后水平的变化。方法 收集2019年4月~2021年3月我院75例CRC病人(CRC组)和20例因腹股沟疝而接受计划手术病人(非癌对照组)的手术组织和血清样本,进行miRNA微阵列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术前和术后第3天时血清样本中miR-141的表达水平。结果 经miRNA微阵列分析,与非癌对照组比较,CRC组病人组织和血清样本中有12种miRNAs同时表达上调,其中miR-141上调最显著。经qRT-PCR法检测,CRC组病人术前血清miR-141相对表达量高于非癌对照组[2.50(1.06,3.12)vs.0.97(0.68,1.21),Z=-5.842,P<0.05]。经ROC曲线分析,术前血清miR-141用于诊断CRC的AUC值为0.927(95%CI:0.862~0.992),当血清miR-141≥1.418时,用于区分CRC组和非癌对照组人群时的准确性为90.53%。联合检测血清miR-141可将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的临床诊断AUC值提高至0.944(95%CI:...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结直肠癌是男性和女性中的第三大肿瘤,并且是第二主要的癌症死亡原因。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一种创新的用于治疗浅表性胃肠肿瘤的先进内镜治疗方法,其在亚洲正迅速成为标准的治疗方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最先用于早期胃癌的切除;在最近几年,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结肠肿瘤治疗方面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对于常规内镜切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