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伊马替尼新辅助治疗结合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EM)局部切除治疗直肠间质瘤(GIS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组13例直肠GIST患者,先予以伊马替尼治疗30~90 d,肿瘤退缩后予以TEM局部切除肿瘤,分析患者术前临床病理资料、新辅助治疗反应性及相关手术指标。结果:接受伊马替尼新辅助治疗3个月内所有患者均出现缓解,肿瘤降期显著。所有患者除1例改行腔镜下经腹直肠局部切除外,均行TEM局部切除,其中9例的患者(70%)在接受伊马替尼治疗2个月内进行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5 min,平均术后住院时间6.7 d。11例患者(85%)手术出血少于20 m L,无术后严重出血或感染病例。无治疗相关死亡或其他严重不良事件。12例TEM患者随期无复发或死亡。结论:部分局部进展期直肠GIST,伊马替尼新辅助治疗后结合TEM能够获得理想的手术效果,安全性高,手术创伤小,是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
胃肠间质瘤(GIST)具有潜在的恶性倾向,易转移、复发,规范化治疗后的GIST病人需要进行系统性的随访,尤其是复发风险度为中、高危者,手术或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者。伊马替尼是治疗复发性GIST的首选药物,治疗过程中可切除者应争取手术切除,其关键的环节在于判断药物治疗后的GIST能否达到可切除标准,而可切除标准不等同于疗效的评价。术后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可以进一步改善预后,对标准化治疗失败者,增加伊马替尼剂量或以舒尼替尼、瑞格非尼等药物继续治疗仍可取得疗效。  相似文献   

3.
胃肠间质瘤(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来源肿瘤。目前伊马替尼是转移或不可切除GIST的标准一线治疗药物。近10年随着伊马替尼进入GIST的治疗领域,以往不可治愈GIST病人的预后得到明显改善。然而,多数伊马替尼初始治疗有效的晚期GIST,会在2~3年内发展成伊马替尼继发耐药,原因可能与肿瘤中存在继发c-kit基因突变的多细胞克隆有关。舒尼替尼和新近的瑞格非尼均已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分别用于伊马替尼治疗失败的GIST二线和三线治疗,从而拓展了伊马替尼耐药GIST的治疗选择。对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基础上出现局部进展的转移GIST,减瘤手术可使病人获益。对于伴发急性肠梗阻、穿孔或出血的晚期GIST,手术可减轻病人症状。  相似文献   

4.
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改变了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治疗模式.伊马替尼400 mg/d被推荐为转移性GIST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伊马替尼标准剂量治疗失败后,增加伊马替尼剂量或换用舒尼替尼治疗可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同时新的分子靶向药物显示出了治疗GIST的潜在活性.GIST完整切除术后,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可改善中高度复发风险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伊马替尼术前治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率,但是否使患者生存获益尚未得到最终证实.c-kit和(或)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基因突变可以预测伊马替尼与舒尼替尼的疗效,同时亦有助于辅助治疗获益人群的筛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对伊马替尼继发耐药的复发和转移的晚期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的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0—2009年对伊马替尼继发耐药的复发和转移的晚期8例GIST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人均行手术治疗,完整切除原发肿瘤后,肿瘤复发和(或)转移,口服伊马替尼治疗产生继发耐药,采取手术切除复发和转移灶(特别是耐药病灶)联合伊马替尼等靶向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均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1例死亡,存活96个月;其余7例仍存活,目前存活时间65~145个月,平均98.6个月。结论 伊马替尼继发耐药的复发和转移的晚期GIST,选择手术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靶向治疗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参考肿瘤的基因状态,采取个体化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伊马替尼继发耐药的复发和转移的晚期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0—2009年对伊马替尼继发耐药的复发和转移的晚期8例GIST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人均行手术治疗,完整切除原发肿瘤后,肿瘤复发和(或)转移,口服伊马替尼治疗产生继发耐药,采取手术切除复发和转移灶(特别是耐药病灶)联合伊马替尼等靶向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均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1例死亡,存活96个月;其余7例仍存活,目前存活时间65~145个月,平均98.6个月。结论伊马替尼继发耐药的复发和转移的晚期GIST,选择手术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靶向治疗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参考肿瘤的基因状态,采取个体化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随着对胃肠间质瘤(GIST)认识的提高。临床上诊断为GIST患者的比例逐年升高。早期GIST行手术完整切除预后良好,而进展期GIST无论是在单纯手术治疗阶段、单纯伊马替尼靶向治疗阶段还是手术联合伊马替尼治疗阶段,手术后再复发、伊马替尼耐药和靶向药物多重耐药等问题仍然是目前治疗的难点。大量的临床证据显示.合理的治疗策略可以改善进展期GIST患者的预后。进展期GIST绝不能单纯认为是内科或者外科疾病,需要包括肿瘤外科、肿瘤内科、病理科、影像科和介入科等多学科协作组的综合诊疗。本文结合目前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和笔者经验.提出进展期GIST的合理诊疗策略.以期达到早期发现、初期预防和恰当管理的目标.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肝转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12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16例GIST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行根治性切除术,2例行姑息性切除术.3例根治性切除术及2例姑息性切除术患者术后服用伊马替尼治疗.术后随访时间3~161个月,14例根治性切除患者中共8例复发、转移.其中7例肝转移,3例采用肝动脉栓塞治疗,1例服用伊马替尼,2例手术切除,1例未治疗;1例腹壁转移,行手术切除.本组16例患者1、3年生存率分别为92%和74%.结论 GIST肝转移术后复发率高,手术治疗GIST肝转移及术后复发、转移效果较好,联合服用伊马替尼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伊马替尼等靶向药物改变了胃肠间质瘤(GIST)病人的治疗策略。但目前伊马替尼等的应用已从单纯药物治疗模式向与外科治疗联合应用的模式转变。PET?CT显像结果与临床症状缓解相一致,可早期评价GIST病人的疗效。动态增强超声造影已成为GIST靶向药物治疗疗效评价新的功能成像方法。对于高危的GIST病人,术后应采用伊马替尼辅助治疗1~2年。新辅助治疗在GIST中的应用已被广泛接受。目前认为对于伊马替尼耐药的病例,应用舒尼替尼治疗是安全可接受的。  相似文献   

10.
对于原发性局限性胃肠间质瘤(GIST).外科手术结合术后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已成为中高危患者的治疗共识。而对于一些手术切除困难、部位特殊或需要联合脏器切除的原发局限性GIST.术前伊马替尼治疗可以使肿瘤降期而降低手术风险.提高切除率.甚至保留脏器功能。而对于进展期GIST,靶向药物是治疗的首选,外科手术干预尽管在一些回顾性的病例分析中显示出一定的效果.但仍缺乏前瞻性对照试验的证据支持。如何在两类患者中更好地结合靶向治疗和外科手术已成为GIST综合治疗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复发转移性胃肠间质瘤(GIST)的处理是目前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国际上一些大型临床试验显示.伊马替尼治疗可显著改善复发转移GIST患者的生存期。而手术联合伊马替尼已成为转移GIST的理想治疗方法。然而.两者如何联合应用尚存在争议。伊马替尼可能影响凝血机制.因此,建议术前1周停药。细胞减灭术在复发转移性GIST中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可与靶向药物联合应用。而复发转移GIST的临床试验尚需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12.
靶向药物是治疗复发转移胃肠间质瘤(GIST)的首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伊马替尼耐药后,特别是外显子9突变者接受舒尼替尼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疾病控制率。TKI联合手术切除可能延长GIST肝转移患者的生存期。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TKI联合手术可能是目前治疗复发转移GIST的最佳模式。多激酶抑制剂regorafenib和帕唑帕尼(pazopanib)对标准治疗失败的GIST患者仍可获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伊马替尼术前治疗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作用。 方法 采用文献复习的方法,对研究伊马替尼术前治疗GIST的文献加以综述。 结果 伊马替尼术前治疗是进展期GIST的有效治疗手段,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手术切除率,延长总体生存时间。 结论 术前伊马替尼治疗转移性或局部进展期GIST疗效较好,应参考GIST基因分型结果个体化术前给药,值得进一步深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伊马替尼治疗高危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56例接受伊马替尼靶向治疗的高危GIST患者临床资料,并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19例无手术切除机会的患者经伊马替尼(400 mg/d)治疗6~8个月后,无完全缓解(CR)者,部分缓解(PR)14例,疾病稳定(SD)4例,疾病进展(PD)1例;7例(36.8%)PR患者获得手术切除机会。35例行手术切除后服用伊马替尼(400 mg/d)1年,随访3例复发,1年复发率8.6%;2例终断服药,无法评估疗效。结论:伊马替尼治疗GIST疗效肯定,对于高危GIST患者,术前新辅助化疗能让无法手术切除的肿瘤获得手术机会,术后辅助化疗可能提高无瘤生存率,不良反应较轻能够耐受。  相似文献   

15.
梁寒 《腹部外科》2013,(6):369-370
影像学检查是复发转移GIST最常用的诊断方法.Chio标准更能客观反映靶向治疗后肿瘤的有效率.PET和MRI的扩散加权成像可以用于早期评估靶向治疗的疗效.靶向药物是复发转移GIST的首选,伊马替尼耐药后,特别是外显子9突变者接受舒尼替尼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疾病控制率.荟萃分析显示晚期GIST靶向治疗进展者接受手术治疗仍可延长生存,手术切除可能是可以手术的GIST肝转移病例最佳选择,射频治疗的效果次之.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手术可能是目前治疗转移复发GIST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6.
胃肠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来源肿瘤。大部分患者存在c-kit或PDGFRa基因突变。手术根治性切除是治疗胃肠间质瘤的基石,但是术后复发率较高。近年来,以伊马替尼为代表的靶向治疗大大提高了GIST治疗效果。对于手术可以切除的患者,手术切除联合新辅助或辅助治疗改善了高危患者的预后:对于手术不可切除的患者,靶向治疗也有效地抑制、延缓了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对传统放疗或化疗几乎无效。伊马替尼作为进展或不可切除GIST治疗的一线药物,有较好的疗效。但研究显示,GIST患者对伊马替尼存在广泛的继发耐药现象。探索伊马替尼的继发耐药机制,是目前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术对于伊马替尼治疗后晚期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术前予以伊马替尼治疗,然后接受手术切除的晚期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伊马替尼治疗后手术切除的患者中,有3例为局部晚期原发肿瘤,10例为复发或转移患者。治疗有效(RD组)的5例中有4例、疾病进展(PD组)的8例中有1例共计5例(38.5%)患者肿瘤获得完全切除。RD组无疾病进展生存(PFS)为24.8个月,PD组的PFS为2.8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D组和PD组患者的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伊马替尼治疗有效的晚期GIST患者中,伊马替尼治疗后再行外科手术切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胃肠间质瘤(GIS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间叶源性肿瘤.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等小分子靶向药物是除手术外治疗GIST有效治疗方法。然而部分肿瘤对伊马替尼和(或)舒尼替尼存在原发性或继发性耐药。基因突变类型的差异以及继发基因突变是导致耐药的主要原因。临床上一旦出现肿瘤耐药.应根据耐药种类、耐药原因以及肿瘤具体情况.制订合理而个体化的治疗策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进展期胃肠间质瘤(GIST)的诊断及治疗进展。方法通过检索相关文献资料,就近年来关于进展期GIST的诊断及治疗进展情况进行综述。结果进展期GIST的诊断主要依靠CT、MRI等影像学以及内镜或超声内镜等辅助检查,考虑术前行伊马替尼治疗的GIST患者可以行穿刺活检确定诊断。目前,对于进展期GIST患者来说,伊马替尼为一线靶向治疗药物,其次为舒尼替尼和其他新型靶向药物。在靶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手术、射频消融、栓塞化疗等多学科综合治疗能给进展期GIST患者带来更多的临床获益。结论 GIST易转移,临床医生应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在靶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