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蛋白尿的关系.方法 T2DM患者344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145例)、微量蛋白尿组(30 mg/g≤UACR<300 mg/g)和大量蛋白尿组(UACR≥300 mg/g),比较三组间25(OH)D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绝经期T2DM患者合并微量白蛋白尿影响骨密度(BMD)及血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于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绝经期T2DM患者89例,根据UACR分为单纯T2DM组(T2DM,n=56),合并微量白蛋白尿组(UAlb,n=33),比较两组生化指标、BMD及25(OH)D。结果两间25(OH)D、B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lb组血钙低于T2DM组[(2.23±0.21)vs(2.29±0.13)mmol/L,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BMD与BMI呈正相关(r=0.363,P<0.01),与年龄呈负相关(r=-0.380,P<0.01)。25(OH)D与FPG、HbA1c呈负相关(r=-0.228、-0.360,P<0.05或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HbA1c是BMD的影响因素,HbA1c是25(OH)D的影响因素。结论绝经期T2DM患者合并微量白蛋白尿BMD、25(OH)D无明显降低。HbA1c水平升高可能引起BMD、25(OH)D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DKD患者血清miR-92a表达及与病程进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T2DM患者381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145)、微量白蛋白尿组(n=131)和临床蛋白尿组(n=105)。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70名作为对照组(NC)。RT-PCR检测血清中miR-92a表达。结果临床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正常白蛋白尿组和NC组血清中miR-92a相对表达量依次降低[(2.39±0.14)vs(1.86±0.10)vs(1.37±0.09)vs(1.00±0.03),F=3403.185,P=0.000];miR-92a相对表达量与病程、BMI、FPG、HbA_1c、FIns、HOMA-IR、TC、TG、LDL-C、Scr、SUA、BUN和UACR呈正相关(r=0.651、0.104、0.136、0.242、0.556、0.492、0.257、0.440、0.162、0.463、0.370、0.490和0.856,P0.05),与HDL-C、eGFR呈负相关(r=-0.254、-0.787,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病程、FPG、HbA_1c、FIns、HOMA-IR、TG、HDL-C、Scr、BUN、UACR是影响患者血清miR-92a表达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miR-92a在T2DM患者血清中表达升高,且与DKD病程进展有关,可能参与了DKD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生化指标在2型糖尿病(T2DM)并发糖尿病早期性肾病(DKD)患者中的变化及应用价值。方法依据尿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ACR),将2021年1—5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和大量蛋白尿组;另选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无肾病单纯糖尿病组、微量蛋白尿组和大量蛋白尿组及对照组的各生化指标水平,研究各指标水平与DKD的相关性,并对有统计差异的指标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DKD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 C肽、空腹血糖、三酰甘油、尿素、肌酐、光抑素C、肾小球滤过率、尿微量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UACR与T2DM、DKD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素、肾小球滤过率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对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存在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尿素、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肾病及其进展的危险因素,肾小球滤过率为保护因素,这3个指标对DKD有重要的诊断和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T2DM患者尿白蛋白/肌酐(UACR)与下肢动脉病变(PAD)患病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福田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619例T2DM患者,依据UACR水平分为尿白蛋白正常(NAU)组、临界白蛋白尿(10≤UACR30 mg/g)组、微量白蛋白尿(30≤UACR300 mg/g)组和大量白蛋白尿(UACR≥300 mg/g)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下肢动脉,将双下肢动脉任一节段狭窄率≥50%或闭塞定义为PAD。结果(1)T2DM住院患者PAD的患病率为17.4%(108/619)。各组PAD患病率依次为8.5%(25/293)、18.2%(27/148)、24.2%(30/124)、48.1%(26/54);(2)各组年龄、糖尿病病程、SBP、DBP、TG、FPG、SUA、口服ACEI/ARB类降压药物百分比、高血压患病率和PAD患病率逐渐升高(P0.01或P0.05),eGFR逐渐降低(P0.01);(3)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校正年龄、性别、血压、血糖、血脂、eGFR、口服ACEI/ARB类降压药物百分比和他汀类降脂药百分比等混杂因素,结果显示,UACR是PAD的危险因素;与NAU组比较,10≤UACR30mg/g组、30≤UACR300 mg/g组及UACR≥300 mg/g组PAD患病率逐渐升高,OR及95%CI分别为2.04(1.06~3.95)vs 2.33(1.17~4.66)vs 5.61(2.35~13.36)(P0.01)。结论 PAD患病率随UACR的升高而升高。当T2DM患者UACR≥10 mg/g,PAD患病率已经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DKD患者血清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和12(CTRP12)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161例,根据UACR分为单纯T2DM组(T2DM,n=71)、微量白蛋白尿组(MAU,n=60)及大量蛋白尿组(CAU,n=30);同期另选取本院体检中心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人群70名为正常对照组(NC)。检测各组血清CTRP9、CTRP12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NC、T2DM、MAU及CAU组血清CTRP9、CTRP12逐渐降低[(182.79±48.05)vs(143.10±45.0)vs(115.87±58.90)vs(81.34±40.47)ng/ml(,3.97±1.22)vs(2.63±1.19)vs(2.33±1.14)vs(1.79±1.19)ng/ml,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TRP9与eGFR呈正相关(r=0.228,P0.05),与DM病程、BMI、SBP、FPG、HbA1c、TG、TC、FIns、HOMA-IR、UACR呈负相关(P0.05);CTRP12与HDL-C呈正相关(P0.05),与BMI、HbA1c、TG及UACR呈负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TRP9是T2DM患者UACR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水平CTRP9增加T2DM患者发生DKD的风险(P0.05)。结论 DKD患者血清CTRP9、CTRP12明显降低;低水平CTRP9可能参与DK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脂肪分泌因子Metrnl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KD)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搜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T2DM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其中正常蛋白尿组UACR<30 mg/g,微量蛋白尿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水平变化,并探讨CTRP9与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69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UACR)水平分为单纯糖尿病88例(T2DM组,UACR<30 mg/g)和早期DN 81例(DN组,UACR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T2DM合并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的变化。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221例,根据头颅CT或MRI结果分为单纯T2DM组(T2DM,n=110)及T2DM合并LI组(DLI,n=111),比较两组血清25(OH)D水平与其他临床指标。根据血清25(OH)D水平三分位数由低至高分为7. 92~27. 34 nmol/L组、27. 34~37. 53 nmol/L组及37. 53~67. 74 nmol/L组,分析各组临床指标变化。结果 DLI组血清25(OH)D水平低于T2DM组[(29. 10±10. 42)vs(36. 76±11. 60)nmol/L],年龄[(67. 42±8. 20)vs(61. 94±9. 81)]岁、血清碱性磷酸酶[(66. 42±19. 17)vs(61. 08±15. 13)IU/L]、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41. 78±21. 04)vs(35. 09±14. 23)pg/ml]、10月至次年3月入院的患者比例(60. 36%vs 46. 36%)及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比例(73. 87%vs 57. 27%)高于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T2DM患者LI患病率随血清25(OH)D水平升高而下降(68. 5%vs 45. 3%vs 37. 0%)。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25(OH)D水平与日照呈正相关(r=0. 141,P=0. 037),与SUA、TC、LDL-C及PTH呈负相关(r=―0. 255、―0. 227、―0. 198、―0. 234,P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清25(OH)D水平是T2DM患者发生LI的影响因素。结论 T2DM患者常存在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低血清25(OH)D水平可能与T2DM患者发生LI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UAER的相关性。方法160例T2DM患者按照25(OH)D3水平分组,比较各组间hsC-RP、UAER、甲状旁腺激素(PTH)和生化指标的结果。结果UAER水平在25(OH)D310ng/ml组、25(OH)D310~19ng/ml组和25(OH)D3≥20ng/ml组逐渐降低[(72.17±64.15)vs(55.35±30.35)vs(11.11±7.66)mg/L,P0.01];hsC-RP水平亦逐渐降低[(4.70±4.39)vs(4.60±6.45)vs(4.40±5.72)mg/L,P0.05]。相关分析显示,25(OH)D3与UAER、hsC-RP呈负相关(r=-0.472,-0.228,P0.01),与eGFR呈正相关(r=0.172,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UAER(β=-0.101,P0.01)、hsC-RP(β=-0.306,P0.01)是25(OH)D3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T2DM患者大多存在血清25(OH)D3的缺乏,hsC-RP、UAER可能是影响血清25(OH)D3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缺乏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关系.方法 DPN患者(DPN组)76例、T2DM未合并DPN患者(T2DM组)70例以及正常对照者(NC组)50名.采用ECLIA测定血清25(OH)D水平,并进行3组间比较. 结果 DPN组25(OH)D水平(30.55±8.95) nmol/L低于T2DM组(58.86±15.79) nmol/L和NC组(60.10±6.63) nmol/L(P<0.01).相关分析显示,HbA1 c、TC、LDL-C与25(OH)D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5(OH)D缺乏与DPN相关(OR=1.212,P=0.000). 结论 25(OH)D缺乏是DPN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胱抑素C、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血清25(OH)D水平。根据25(OH)D水平将患者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25(OH)D50 nmol/L(20μg/L),n=408]和维生素D非缺乏组[25(OH)D≥50 nmol/L,n=102],比较两组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胱抑素C、eGFR的差异。结果维生素D缺乏组的尿微量白蛋白[3.96(0~28.76)比0(0~12.44) mg/L,P0.05],胱抑素C[0.81(0.73~0.90)比0.75(0.65~0.83)mg/L,P0.05]高于维生素D非缺乏组;eGFR低于维生素D非缺乏组[96.4(90.3~101.2)比110.8(106.4~120.0) mL/(min·1.73 m~2),P0.05];两组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维生素D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呈负相关,与eGFR呈正相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25(OH)D、24 h心率和空腹血糖是尿微量白蛋白的独立相关因素(β=-0.105,0.184,0.198;均P0.01),25(OH)D、年龄和24 h心率是胱抑素C的独立相关因素(β=0.169,-0.237,0.213;均P0.01),25(OH)D、年龄是eGFR的独立相关因素(均P0.01)。进一步按年龄分组后,发现年龄60岁人群,25(OH)D、饮酒、24 h心率是尿微量白蛋白的独立相关因素,25(OH)D、平均收缩压是胱抑素C的独立相关因素,25(OH)D是eGFR的独立相关因素(均P0.05)。年龄≥60岁人群,24 h心率、饮酒、空腹血糖、25(OH)D是尿微量白蛋白的独立相关因素,25(OH)D、24 h心率、吸烟、饮酒是胱抑素C的独立相关因素,25(OH)D是eGFR的独立相关因素(均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维生素D缺乏普遍存在,且与肾脏损害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T2DM患者尿液Smad1的表达及其与肾脏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T2DM患者(T2DM组)118例及正常对照(NC)组28名,按照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64例,微量白蛋白尿组36例及大量白蛋白尿组18例。应用ELISA法测定各组尿液Smad1的含量,常规方法测定Cr、胱抑素C(CysC)、FPG、HbA1c、C-P等临床指标,以Macisaac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GFR),分析尿Smad1含量与常用临床指标的相关。结果 T2DM组尿Smad1含量高于NC组,与UACR呈正相关(R=0.412,P=0.000),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尿Smad1含量呈递增改变;相关分析显示Smad1与FPG、HbA1c呈正相关,与FC-P肽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尿液Smad1是T2DM患者肾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尿液Smad1可反映DN损伤程度并与DN分期相关;尿液Smad1的检测对DN患者病情观察、疗效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NAG)在T2DM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SAS)患者中的变化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于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T2DM患者259例,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分为SAS组149例和单纯T2DM组(T2DM)110例。收集临床资料并检测生化指标、UNAG及UACR。结果SAS组UNAG、UACR高于T2DM组[20.00(15.50,28.00)vs 7.50(5.00,12.05)U/L;7.81(4.39,14.46)vs 4.72(2.79,8.81)mg/g,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UANG与TC、LDL-C、FPG、2 h PG、HbA1c、UACR呈正相关(r=0.123、0.166、0.208、0.155、0.206、0.243,P<0.05);UACR与年龄、BMI、WC、SBP、DBP、UNAG呈正相关(r=0.186、0.153、0.184、0.207、0.151、0.288,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史、UNAG、UACR是SAS的影响因素。UNAG、UACR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02、0.685,约登指数为0.691、0.314,敏感度为84.6%、70.5%,特异度为84.5%、60.9%。结论UNAG可能与T2DM患者SAS发生发展相关。UNAG预测T2DM合并SAS的切点为13.75 U/L。UNAG不受BP影响,相比UACR能更好地预测T2DM患者SAS。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与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糖代谢和相关生化指标的关系,以及其对进展性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采集T2DM合并NAFLD患者(NAFLD组,n=380)、单纯T2DM患者(T2DM组,n=130)及体检健康者(NC组,n=130)临床资料及血清25(OH)D,计算NAFLD组肝纤维化评分(NFS),同时测定血糖参数。结果 NAFLD组血清25(OH)D低于T2DM组及NC组[(11.95±6.46)vs(13.95±7.06)vs(18.58±3.71)ng/L,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NAFLD组尿素是25(OH)D的独立保护因素,AST/ALT、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MAU)是其独立危险因素。除NFS公式中所含因素外,25(OH)D、ALT是进展性肝纤维化的独立保护因素,Scr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与T2DM患者和健康人群比较,T2DM合并NAFLD患者血清25(OH)D更低,且存在更高发生进展性肝纤维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与尿维生素 D 结合蛋白(VDBP)浓度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 ELISA 法检测102名健康对照组、106例2型糖尿病组患者血清 VDBP、尿 VDBP 与尿肌酐(Cr)比值及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ACR)。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与血糖控制不佳组,正常白蛋白尿组与微量白蛋白尿组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血清 VDBP 的正常参考上限为60.6μg/ ml,尿 VDBP/ Cr 的正常参考上限7.76 mg/ g。2型糖尿病组血清 VDBP 及尿 VDBP/ Cr 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血:(44.83±6.65)μg/ ml 对(330.92±49.28)μg/ ml,尿:(5.55±2.89) mg/ g 对(15.19±6.38) mg/ g,均 P<0.01],其中血糖控制不佳组血清 VDBP 及尿 VDBP/ Cr 水平显著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组(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尿 VDBP/ Cr 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1)。尿 VDBP/ Cr 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敏感性为96.4%,特异性为68%,准确性为83%。结论检测血清 VDBP 水平对于评估糖尿病病情有一定参考价值,联合检测尿 VDBP/ Cr 与 UACR 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T2DM患者微量尿白蛋白(U-mAlb)、尿白蛋白/尿肌酐(UACR)与振动感觉阈值(VPT)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T2DM患者540例,根据UACR分为正常尿白蛋白(NAU)组、微量尿白蛋白(MAU)组和大量尿白蛋白(OAU)组。测定各组VPT、HbA1c等指标。结果MAU组和OAU组糖尿病病程、UACR、HbA1c和VPT高于NAU组(P=0.000、0.008、0.000)。UACR与VPT、糖尿病病程、HbA1c呈正相关(P=0.002、0.003、0.004)。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和HbA1c是UAC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5、0.011)。结论糖尿病病程是UACR的独立危险因素,随蛋白尿程度加重,VPT异常的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96例T2DM患者,测定血清25(OH)D水平、CIMT以及HbA_1c、血脂、肝肾功能、血钙、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根据血清25(OH)D水平的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4组,比较4组间CIMT差异,分析影响CIMT的相关因素。结果25(OH)D水平较低组的CIMT高于25(OH)D水平较高组[(0.98±0.13)vs(0.96±0.13)vs(0.93±0.13)vs(0.91±0.12)mm,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IMT影响因素为年龄、25(OH)D、糖尿病病程、hsC-RP、吸烟、BMI、LDL-C(β分别为0.691、-0.627、0.356、0.217、0.190、0.162、0.132,P0.05或P0.01)。结论在T2DM患者中,CIMT的增加与血清25(OH)D的缺乏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DK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于我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300例。根据UACR分为单纯T2DM组(T2DM)204例(UACR30 mg/g)和DKD组96例(UACR≥30 mg/g)。另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人群80名作为正常对照(NC)组。Pearson相关分析BDNF与各指标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DKD的影响因素。结果 NC组、T2DM组、DKD组BDNF水平依次降低[(8. 43±1. 05)vs(6. 21±1. 01)vs(4. 98±0. 75)ng/ml,P0. 01],DKD组糖尿病病程、HbA1c、TC、LDL-C水平高于T2DM组(P0. 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BDNF水平与年龄、HbA1c、TC、LDL-C、UACR呈负相关(P0. 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HbA1c、LDL-C是DKD的影响因素(P0. 01)。结论T2DM患者血清BDNF水平降低,与DKD发生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尿白蛋白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中老年男性患者骨骼肌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于包钢医院住院且糖尿病病程<1年的新诊断T2DM的96例中老年(年龄≥45岁)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白蛋白尿,分为无白蛋白尿组(n=50)和白蛋白尿组(n=46)。测定2组患者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清肌酐(SCr)、四肢肌量及四肢骨骼肌量指数(ASMI)等临床指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尿白蛋白与ASMI的独立相关性。结果 白蛋白尿组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SC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均高于无白蛋白尿组(t=2.762~13.343, 均P<0.05);四肢肌量、ASMI及肾小球滤过滤(GFR)低于无白蛋白尿组(t=5.539~6.953, 均P<0.05)。UACR与HOMA-IR、UA、SCr呈正相关(r= 0.223~0.426,均P<0.05);与四肢肌量、ASMI及GFR呈负相关(r=-0.287~-0.490,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ASMI的独立影响因素为UACR(β=0.389,P=0.014)。结论 UACR与中老年男性T2DM患者ASMI呈负相关,尿白蛋白是新诊断T2DM中老年男性患者ASMI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