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腔内后装与体外照射配合治疗宫颈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颈癌是妇女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腔内后装与体外全盆照射配合治疗,是目前子宫颈癌治疗的基本疗法。所谓后装治疗是指先把不带放射源的容器置入治疗部位,再与后装机传送管道接通,然后在防护良好的控制室内,远距离操作,将放射源送入治疗容器,治疗结束时放射源亦自动返回。所谓体外照射是指电子束治疗或高能X线治疗。我科自 1997年 3月至 1999年 12月共为 30例宫颈癌 Ⅱ b~Ⅲ b病人进行治疗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 30例宫颈癌,其中 Ⅱb期…  相似文献   

2.
宫颈癌根治术后有不同程度的膀胱功能障碍,如处理不当,可致膀胱麻痹,泌尿系感染,甚至顽固性尿潴留。因此,术后促进膀胱功能康复是护理工作的重点,术后我们早期实施有效综合的护理干预和膀胱功能康复锻炼,使大多数患者术后7~10d恢复排尿功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术后尿路感染及尿潴留。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病例52例,为2001年元月~2001年12月住院宫颈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在33~67岁,其中,24例Ⅰa~Ⅱa期,其中28例为Ⅱb~Ⅲa期,并且术前接受全量放疗或介入治疗,52例均行盆腔腹膜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3.
纤维支气管镜早期诊断吸入性损伤(附2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入性损伤的严重程度直接影响烧伤治疗效果,早期确诊对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现将我们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1993年10月~1995年10月收治烧伤患者721例,合并吸入性损伤者61例,其中41例为早期临床诊断(病史、症状、体征及血...  相似文献   

4.
广泛性子宫切除术与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即宫颈癌根治术 ,已成为早期宫颈癌的有效治疗方法。尿潴留是宫颈癌根治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影响手术疗效 ,延长治愈时间 ,为解除患者的身心痛苦 ,改善其生活质量 ,我们对 19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进行综合治疗及护理。采用 1∶5 0 0 0高锰酸钾液冲洗膀胱和坐浴 ,获得了较好的疗效。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7年 4月~ 2 0 0 0年 4月我院共收治宫颈癌根治术患者 19例 ,年龄最大 62岁 ,最小 3 6岁 ,平均 49 5岁。宫颈癌Ⅰb期 11例 ,Ⅱa期 8例 ,其中子宫颈磷状上皮癌 12例 ,子宫颈腺癌 7例 ,以上…  相似文献   

5.
刘淑芳 《妇幼护理》2022,2(9):1989-1991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宫颈癌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21 年 1 月至 11 月治疗的 62 例宫颈癌患 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护理满意度、 生活质量和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临床指标、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在 围手术期接受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促进术后康复,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我院于1997年11月~1998年5月应用维奥欣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64例,现就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64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连续观察病例,其中男45例,女19例,年龄31~61岁。其中Ⅰ期高血压39例、Ⅱ期25例。所有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浓度水平与宫颈癌发生、预后及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抽取正常对照组人群(n=12)、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组患者(n=16)治疗前、宫颈癌组患者(n=45)治疗前及宫颈癌组13例治疗后6个月患者与20例宫颈癌治疗后12-18个月患者肘静脉血,共获得106份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GF-Ⅱ浓度.结果 宫颈癌组患者血清IGF-Ⅱ浓度比CIN组及对照组人群血清IGF-Ⅱ浓度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且宫颈癌患者血清IGF-Ⅱ浓度水平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宫颈癌患者治疗后血清IGF-Ⅱ浓度比治疗前明显降低.结论 血清IGF-Ⅱ浓度水平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并且可以用于判断宫颈癌预后及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8.
1 引 言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胸腺扩大切除术被认为是治疗重症肌无力较有效的外科方法。我院自1978年1月至1998年6月,对175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施行胸腺扩大切除术,并对158例作了随诊,结果满意。现总结如下。2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68例,女性107例(占61%)。年龄5~63岁,其中14岁以下者48例,占27.4%。病程3个月至10年。按照改良的Ossermam分型[1]:限于眼肌者为Ⅰ型62例,轻度累及全身者为Ⅱa型58例,严重累及全身者为Ⅱb型43例,急性暴发者为Ⅲ型12例。全部…  相似文献   

9.
张莉  刘冬  彭顺平  刘娟 《妇幼护理》2023,3(4):767-769
目的 探讨安全护理模式应用在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室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0 月就治 于我院的宫颈癌根治术患者 50 例做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 50 例宫颈癌根治术病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 25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式手术室照护法,试验组遵安全护理模式施行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和自护能 力。结果 试验组宫颈癌根治术病例手术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 验组自护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实施安全护理模式,能够优化手术指标、减少并发症、 促升自护能力。  相似文献   

10.
1资料与方法本组30例病例皆为宫颈癌行放射治疗结束半年后出现尿频、尿急、尿短、尿道涩痛 ,血尿或排尿困难等症状 ,并已排除肿瘤膀胱转移放射性膀胱炎。其中诊为宫颈癌ⅡA者5例 ,宫颈癌ⅡB者15例 ,宫颈癌ⅢA者7例 ,宫颈癌ⅢB者3例。年龄31~40岁2例 ,41~50岁10例 ,51~60岁12例 ,61~70岁4例 ,71~80岁2例。平均年龄58岁。发病后经用抗炎、止血、灌肠等方法治疗者25例 ,未经治疗者5例。症状发生在放疗后康复期间6~12个月者22例 ,13~18个月者6例 ,19~24个月者2例。病程最短…  相似文献   

11.
目的实施针对护理,提高宫颈癌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宫颈癌患者行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加强病人围手术期护理。结果化疗后1周复查B超,20例病例介入术后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的退缩,病例分期别逆转,均圆满完成切除手术,且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结论对宫颈癌患者手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效果显著,为手术创造了条件,增加了手术的可行性及彻底性,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二次手术顺利进行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1996年6月~1999年3月我们引进长春市朝阳医用电子公司生产的CYZ-Ⅱ型氧透射载体治疗仪,用5%葡萄糖液作为载体,进行紫外线光敏透射治疗冠心病,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100例冠心病中劳累恶化型心绞痛病人,病例符合WHO的冠心病诊断标准[1],男性48例,女性52例;年龄35~61岁,平均47岁。本组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构成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两组患者采用综合…  相似文献   

13.
宫颈癌根治术是治疗宫颈癌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 ,以往传统的根治术所致的膀胱、输尿管阴道瘘等并发症的发生 ,给宫颈癌病人的愈后带来新的痛苦和烦恼。据资料报道 ,膀胱输尿管阴道瘘的发生率占其根治术的 10 %左右。我科陈惠祯教授对此手术方式进行了技术改进 ,即在宫颈癌根治术的同时 ,实施阴道部分重建术 ,从而有效地减少了膀胱和输尿管阴道瘘的发生 ,提高了宫颈癌根治术后病人的生存质量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 1995年 2月至 1999年 8月共收治宫颈癌Ⅱb~Ⅱa期病人 5 8例 ;其中鳞癌 5 0例 ,腺癌 8例 ;年龄 32~ 6 0…  相似文献   

14.
宫颈癌患者治疗后性生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治疗后性生活恢复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宫颈癌患者治疗后性生活康复指导提供临床资料。方法:选择本院2004年3月~2005年3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91例,进行治疗结束后跟踪6、12、24个月,对其性生活状况进行随访调查。分别对治疗后性生活满意度、性生活频率及夫妻感情变化等方面进行初步评估;观察不同临床分期宫颈癌患者治疗后的性生活恢复状况。结果:91例宫颈癌患者按临床分期划分,其中0期(CIS)11例;Ⅰ期51例;Ⅱ期21例及Ⅲ期8例。其性生活平均恢复时间分别为(3.5±1.3)月(、4.3±3.2)月、(4.9±2.7)月、(6.5±5.3)月;性生活满意率分别为72.7%、41.2%、38.1%、37.5%;性生活频率减少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36.4%、62.7%、61.9%及75%。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治疗后性生活影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方式对宫颈癌患者治疗后性生活有影响,正确的健康教育可以改善宫颈癌患者治疗后的性生活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电化学治疗体表恶性肿瘤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通过对53例患者,共61个体表恶性瘤体进行电化学治疗的护理,认为治疗前应详细介绍电化学治疗的有关知识,解除患者的紧张心理;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瘤体的变化,并及时进行处理,以减轻疼痛或避免皮肤灼伤;治疗后应重点注意对皮肤创面的护理,对治疗后的创面采用每日或隔日清洁换药,不需应用抗生素,均能愈合。  相似文献   

16.
陆云  陆云燕  许燕  鞠小梅 《全科护理》2013,(25):2355-2356
[目的]总结妊娠相关性宫颈癌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妊娠相关性宫颈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病人平均年龄34.8岁。临床表现:异常阴道流血5例和阴道排液2例;病理组织学类型:6例为鳞状细胞癌,1例术前为小细胞恶性肿瘤,术后病理为低分化鳞癌;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Ⅰb2期4例,Ⅱa2期3例;7例妊娠相关性宫颈癌分化程度低,发现时病期较晚,病情发展较快,2例6个月内死亡,1例12个月死亡,1例17个月死亡。[结论]妊娠相关性宫颈癌预后差,早期诊断很重要,治疗方案应个性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增加妊娠相关性宫颈癌病人治疗的依从性,使其顺利完成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17.
再生障碍性贫血(下称再障)病人在无条件进行骨髓移植治疗时,可选用抗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McAb-T)治疗,以改善症状。我院自1996年10月—1997年11月采用McAb-T治疗15例,效果均满意。现将护理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5例,男10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和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03年7月至2010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微创外科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的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2例宫颈癌患者均择期行腹腔镜手术,其中16例患者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51±29)min,术中出血60~4 000 ml,平均(525.36±510.24)ml,术后发生伤口感染者2例,尿潴留者7例;术后中位住院天数为12.29d;截至2011年12月,中位随访时间40个月(12~96个月),存活88例(78.6%)。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技术正在不断推广应用,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患者的特点,做好心理护理,落实健康教育内容,抓好围术期的观察与护理,并充分调动其社会支持系统的功能,以确保宫颈癌手术的顺利进行,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9.
邸晓君  李永菊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0):2000-2000
2004年7月~2005年12月,我们对45例宫颈癌患者行术前介入治疗。根据患者的健康状态,制定护理计划,做好介入前的准备及术后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45例,28~62岁,均确诊为宫颈癌患者。其中宫颈癌Ⅱa期8例,Ⅱb期20例,Ⅲb期14例,Ⅳ期3例。均用博莱霉素、顺铂行术前介入治疗。1.2方法在局部麻醉下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髂内动脉造影,明确病灶供血动脉,经导管灌注化疗药物。2结果除1例因造影剂过敏放弃治疗,1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并发肺动脉栓塞,2例阴道流血量减少,包块缩小,达到治疗效果,余41例成功接受了…  相似文献   

20.
居玲玲 《妇幼护理》2021,1(2):246-248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路径在宫颈癌放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10 月收治宫颈癌放疗 患者 78 例,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放疗护理,和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路径干预。对比两 组临床综合护理有效率,宫颈癌放疗并发症和临床相关指标。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综合有效率分别为 92.31%和 71.79%(P< 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疾 病认知、自我护理等能力均有提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路径可提升宫颈癌放疗 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