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些流行病学调查证实血清总胆固醇和冠心病的倾向呈正关,但也有不同的报道。已证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冠心病呈反相关。本工作的目的是观察心肌梗塞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动态变化,并与健康人做比较,以试图了解血清TC、HDL-C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 测定对象:心肌梗塞患者23例,女5例,男18例,年龄46~77岁,为北医三院住院幸存的患者(诊断心肌梗塞的根据是心电图及血清酶学改变)。正常人组30例,男14例、女16例,为北医工作人员,年龄40~65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C/HDL-C)、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HDL-C)比值与高密度脂蛋白(HDL)亚类组成及含量关系。 方法: 采用双向电泳-免疫印迹检测法分析了292例受试者血清HDL亚类的组成及含量。 结果: 随血清TC/HDL-C比值增大,preβ1-HDL、HDL3a含量升高,HDL2b、HDL2a含量降低。preβ1-HDL(P<0.01,高比值组及中间组)、HDL3a(P<0.05,高比值组)含量显著高于低比值组,而HDL2b(P<0.01,高比值组及中间组)、HDL2a(P<0.01,高比值组)含量显著低于低比值组;此外,高比值组preβ1-HDL、HDL3a含量显著高于中间组(P<0.01,P<0.05),而HDL2a、HDL2b含量显著低于中间组(P<0.01,P<0.01)。随血清TG/HDL-C比值增大,preβ1-HDL、HDL3a含量升高,HDL2b、HDL2a含量降低。preβ1-HDL、HDL3a(P<0.01,P<0.05,高比值组)含量显著高于低比值组,而HDL2b、HDL2a(P<0.01,P<0.01,高比值组及中间组)含量显著低于低比值组;此外,高比值组preβ1-HDL、HDL3a含量显著高于中间组(P<0.01,P<0.05),而HDL2a、HDL2b含量显著低于中间组(P<0.01,P<0.01)。相关分析发现,血清TC、TG、TC/HDL-C、TG/HDL-C与小颗粒preβ1-HDL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P<0.01,P<0.01,P<0.01),与大颗粒HDL2b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P<0.01,P<0.01);HDL-C与小颗粒preβ1-HDL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大颗粒HDL2b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 结论: 血清TC/HDL-C>5或TG/HDL-C>2.2时,小颗粒HDL含量明显增加而大颗粒HDL含量明显减少,表明HDL成熟代谢过程受阻,胆固醇逆向转运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由人体血清分离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对前列腺素I_2(PGI_2)合成酶活性的影响。用猪主动脉的微粒体部份作为酶制剂,用前列腺素H_2作底物。用气-液层析法分析产物6-氧代-前列腺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乏脂血清(LPDS)介导的细胞内胆固醇外流变化。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3例和正常对照组17例,分离HDL和LPDS。利用人皮肤纤维母细胞(HSF)和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为实验细胞系,测定ATP结合盒受体A1(ABCA1)、ATP结合盒受体G1(ABCG1)和清道夫受体B1(SR-B1)的mRNA和蛋白表达。以HDL、LPDS为接受体测定3H胆固醇在上述细胞的胆固醇流出率。 结果HepG2 细胞高表达SR-B1;HSF经22-羟基胆固醇刺激后高表达ABCA1。2型糖尿病患者的HDL诱导HepG2细胞的胆固醇流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而LPDS介导的HSF细胞的胆固醇外流率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HDL诱导HepG2细胞的胆固醇外流功能明显降低,提示HDL功能异常在糖尿病患者的细胞内胆固醇积聚及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炎症因子水平与非狭窄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连续入选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入院后行床边心电图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后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心电图心肌缺血部位与狭窄冠状动脉供血范围不一致时行相应非狭窄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检测,测量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并将患者分为低IMR组50例与高IMR组55例,另选同期在体检中心做健康体检的45名健康者作对照组.采用电化学法检测血清HDL-C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IL-8、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高IMR组患者血清HDL-C水平[(1.08±0.13)mmol/L]明显低于低IMR组[(1.21±0.19)mmol/L]和对照组[(1.34±0.26)mmol/L],血清IL-8[(21.53±3.68)μg/L]、TNF-α[(79.35±2.81)μg/L]、hs-CRP[3.88±1.12)mg/L]明显高于低IMR组[分别为(18.74±2.91)μg/L、(77.61±2.46)μg/L、(3.04±0.95)mg/L]和对照组[分别为(13.96±2.45)μg/L、(75.48±2.32)μg/L、(2.76±0.51)mg/L](P<0.05).低IMR组患者血清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IL-8、TNF-α和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IMR组和低IMR组患者血清HDL-C水平和血清IL-8、TNF-α、hs-CRP水平均呈负相关(r=-0.467,P=0.002;r=-0.380,P=0.016;r=-0.634,P=0.000;r=-0.357,P=0.024;r=-0.419,P=0.007;r=-0.436,P=0.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血清HDL-C水平降低、血清IL-8升高、血清TNF-α升高、血清hs-CRP水平升高为加重冠心病患者非狭窄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OR=3.238,95%CI:1.309-8.012,P=0.011;OR=5.145,95%CI:1.687-15.689,P=0.004;OR=6.827,95%CI:2.173-21.455,P=0.001;OR=4.697,95%CI:1.528-14.439,P=0.007;OR=3.815,95%CI:1.576-9.235,P=0.003).结论 HDL-C水平降低是促使冠心病患者非狭窄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形成的重要因素,HDL-C水平降低导致患者体内炎症状态增强可能是增加冠心病患者非狭窄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是一种以糖代谢为主要表现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系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或利用缺陷引起。Ⅰ型糖尿病又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IDDM),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症状典型、病情较重,易出现酮症酸中毒,甚至昏迷,直接威胁生命。检测IDDM患者空腹血糖(FBG)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在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101 例冠心病患者血浆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 LDL) ,血浆内皮素(ET)和血小板α- 颗粒膜蛋白(GMP- 140) 水平变化的研究,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 形成的机制, 为冠心病的预防、早期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抗OX- LDL单克隆抗体, 酶标多克隆抗体夹心和放射免疫分析的方法, 对血浆中OX- LDL、ET、GMP- 140 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除隐匿型外, 对照组与冠心病组之间的比较和冠心病组各型之间的比较, 血浆中OX- LDL、ET、GMP-140 水平均有显著差异( P< 0 .001 或P< 0 .01) ;测定三项指标其波动范围及OX- LDL/ET、GMP- 140/ET的比值分析, 前者以隐匿型和心肌梗塞型最显著(2 .27 ,1 .23),后者以心肌梗塞和心绞痛最明显(0 .71 ,0 .75) 。由此认为: OX- LDL、ET GMP- 140 参与了AS的发生发展, 为冠心病的预防,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患者血浆唾液酸浓度和血液流变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患者血浆唾液酸浓度和血液流变性的相关性郑均*孟泽尽管糖尿病(DM)的病因及代谢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但现在一致认为DM病程中有严重的血液流变性改变,不仅血液粘滞等诸因素受到影响,而且血管亦会受累、损伤[1],进一步的研究亦证实DM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101例冠心病患者血浆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浆内皮素(ET)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水平变化的研究,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机制,为冠心病的预防,早期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抗OX-LDL单克隆抗体,酶标多克酶抗体夹心和放射免疫分析的方法,对血浆中OX-LDL,ET,GMP-140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除隐匿型外,对照组与冠心病组之间的比较和冠心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肠易激综合征 (IBS)活动期及缓解期的血浆 5 羟色胺 (5 HT)及其代谢产物 5 羟吲哚乙酸浓度的差异。方法 参照罗马Ⅱ诊断标准 ,选取腹泻型IBS患者 14例及便秘型 11例 ,正常对照组 12例。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定IBS患者缓解期和活动期及健康对照组的血浆 5 HT、5 HIAA浓度。结果 活动期腹泻型及便秘型IBS患者血浆 5 HT、5 HIAA浓度均升高 ,和正常对照组比分别升高2 6倍和 2 2倍及 4 9和 3 9倍 ;差异有显著性 (均为P <0 0 1)。两型IBS患者之间无论活动期或缓解期血浆 5 HT、5 HIAA浓度均无显著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颅脑外伤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总胆固醇(TC)水平变化。方法:将颅脑外伤后24h患者按GCS计分法分为轻型组(n=45)、中型组(n=38)和重型组(n=29),分别测定各组WBC、hs-CRP及TC浓度,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重型组及中型组WBC、hs-CRP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均<0.01);重型组、中型组及轻型组TC浓度均较正常对照组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P<0.05)。结论:WBC、hs-CRP及TC测定可作为颅脑外伤患者病情观察和预后判断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2.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浆5-HT、5-HIAA浓度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浆5-HT、5-HIAA浓度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血栓病程与血浆C型利钠多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CNP),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30例脑血栓患者发病后1-3天、7-14天、21-28天时的血浆CNP含量。结果:脑血栓发生后1-3天血浆CNP含量较正常对照组略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后7-14天血浆CNP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发病后21-28天CNP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发病后的三组间血浆CNP含量差异显著(P<0.01)。结论:血浆CNP参与了脑血栓发生后不同阶段的病理过程,CNP含量的监测可作为动态观察脑血栓病理生理变化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探讨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血浆孤啡肽(OFQ)水平.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法分别测定26例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和31例正常人血浆OFQ浓度.结果:躁狂组血浆OFQ水平[(11.29±3.28)pg/ml]低于对照组[(13.92±4.53)pg/ml],P<0-05.躁狂组OFQ水平与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总分呈负相关(r=-0.75,P<0.01).血浆OFQ水平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工作、接触、敌意/破坏行为、性兴趣、睡眠、意念飘忽、患者的受教育程度(β=-1.121,-0.969,0.265,0.455,0.407,0.333,-0.123;P均<0.01).结论:孤啡肽可能参与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活动期及缓解期的血浆5-羟色胺(5-HT)及其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浓度的差异. 方法参照罗马Ⅱ诊断标准,选取腹泻型IBS患者14例及便秘型11例,正常对照组12例.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定IBS患者缓解期和活动期及健康对照组的血浆5-HT、5-HIAA浓度.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车代步,运动量减少,脂肪肝患病率大幅增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脂肪肝大都起病隐匿,其临床表现轻微且无特异性。因此其流行病学调查受到普遍关注,其中肥胖和高脂血症是目前较为明确的脂肪肝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与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imer)含量,探讨其在CH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CHD患者125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组)4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4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8例.同期体检健康人群(对照组)45例.平行检测各组及CHD组中不同分支病变病人血清sd LDL-C、Hcy、D-dimer含量.结果 对照组、SAP组、UAP组、AMI组血清sd LDL-C、Hcy、D-dimer含量依次增高,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CHD患者血清sd LDL-C、Hcy、D-dimer含量呈正相关(r=0.647,0.542,0.736,P均<0.01).CHD患者冠状动脉3支病变与2支病变组血清sdLDL-C、Hcy、D-dimer含量均高于1支病变组(P均<0.01).血清sd LDL-C、Hcy、D-dimer含量与CHD患者病变支数均呈正相关(r=0.547,0.631,0.482,P均<0.01).结论 对CHD患者行血清sd LDL-C、Hcy、D-dimer含量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临床分型及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浆抵抗素和瘦素浓度的影响,探讨丹红注射液用于脑梗死治疗的机制.方法:8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接受常规治疗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静脉血在入院时、入院后第1、2、3、7和14d获得,ELISA测定血浆抵抗素和瘦素浓度.结果:治疗前,治疗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入院时,治疗组血浆抵抗素和瘦素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院后第1、2、3、7和14d,治疗组血浆抵抗素和瘦素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脑梗死后炎性反应,从而达到改善神经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脑出血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1].D-二聚体(D-D)是纤溶酶水解交联纤维蛋白后形成的特异性降解产物,是体内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2].脑出血可触发凝血级联反应,产生大量凝血酶,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D-D生成增多,从而刺激单核细胞的生成和白介素-6的释放,诱发细胞死亡或凋亡,进而影响脑出血预后[3].本文分析血浆D-D浓度与血肿体积、脑水肿程度、脑室出血和脑积水的关系,从而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炎症反应在CHD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过程中扮有重要的作用,也成为临床干预的目标。丹红注射液为丹参、红花等提取物的中药注射剂,主要成份有丹参酮、丹参酸、丹参酚酸及红花黄色素等化学成分,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等功能,已用于CHD的治疗。最近研究显示,丹红具有抗炎作用。本文观察丹红注射液对CHD患者血浆抵抗素和瘦素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