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梅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9):2919-2920
目的:观察缬沙坦与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降压疗效.方法:72例临床确诊为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37例)和贝那普利组(35例),分别每日早晨服缬沙坦80 mg,贝那普利10 mg,观察时间为6周.服药后1、4、6周测定血压,入选时与服药后第六周测定血钾、肝功能、肾功能和血脂.结果:服药1,4,6周两组血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到第六周末,缬沙坦组与贝那普利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78.37%与75.75%.与治疗开始前比较,第六周末血钾、肝功能、肾功能无明显改变,缬沙坦组TC、TG、LDL-C较贝那普利组显著降低,HDL-C无明显变化.结论:缬沙坦与贝那普利对老年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均有良好的降压效果,服用安全,缬沙坦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脂质代谢.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28例高血压、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单用缬沙坦;治疗组联合应用贝那普利,共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h尿微量白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血钾及血压变化。结果治疗组24h微量白蛋白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两组内生肌酐清除率及血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贝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应用可明显减少高血压、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的尿白蛋白。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缬沙坦.氢氯噻嗪合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4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血、尿132微球蛋白增高的患者,采用单盲法随机分成2组:缬沙坦-氢氯噻嗪组32例,服用缬沙坦80mg、氢氯噻嗪12.5mg每日一次;缬沙坦组32例,服用缬沙坦80mg,每日一次,疗程为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静态血压和动态血压、血尿素氮、血肌酐、尿α1,微球蛋白、血和尿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单用缬沙坦或缬沙坦.氢氯噻嗪合用后,患者SBP、DBP均显著下降,缬沙坦-氢氯噻嗪组降压幅度比缬沙坦组显著(P〈0.01);两组治疗后血和尿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缬沙坦-氢氯噻嗪组较缬沙坦组下降更显著(P〈0.01);两组血肌酐、血尿素氮、尿α1微球蛋白较治疗前也均有下降(P〈0.05)。结论:缬沙坦-氢氯噻嗪合用与缬沙坦单用均能有效降低血压、血和尿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对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有一定保护作用,合用效果优于单用。  相似文献   

4.
岳艳玮  任建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40(12):1757-1760
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与缬沙坦单用或联用对老年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疗效。方法 入选60例老年DN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贝那普利组、缬沙坦组及联合组,其中贝那普利组(20例)予贝那普利10 mg/d,缬沙坦组(20例)予缬沙坦80 mg/d,联合组(20例)予贝那普利10 mg/d联合缬沙坦80 mg/d。比较3组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MAP)、血脂、常用肾功能指标、尿白蛋白排出量(UAE)、尿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3组血脂水平均无明显变化,MAP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3组血肌酐(Scr)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明显低于贝那普利组和缬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贝那普利组和缬沙坦组血尿酸(UA)无明显变化,联合组UA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低于贝那普利组和缬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血尿素氮(BUN)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3组UAE、TGF-β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明显低于贝那普利组和缬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DN的疗效明显优于两药单用,对血压、肾功能的改善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单用常规剂量贝那普利与小剂量贝那普利和小剂量伊贝沙坦联用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人的降压幅度、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 ,治疗组贝那普利 5mg /日加伊贝沙坦 75mg /日× 8wk ,对照组贝那普利 10mg /日× 8wk。两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 1、4、8wk各测血压一次 ,并与治疗前血压相比较求出血压下降幅度。治疗前及治疗后 4、8wk各测定一次血浆肾上腺素 (E )、去甲肾上腺素 (NE )、醛固酮 (ALD )、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和肾素 (Renin )。 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较 ,治疗组第 8wk收缩压下降幅度为 2 4.5 3± 4.2 6mmHg ,舒张压的下降幅度为 13.12± 2 .74mmHg ;对照组第 8wk收缩压下降幅度为 13.91± 2 .6 9mmHg ,舒张压的下降幅度为 11.82± 2 .31mmHg (P <0 .0 5 )。治疗后 ,E、NE、ALD水平两组无差异 ,Renin、AngⅡ治疗组较对照组增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 2 % ,对照组 14% (P <0 .0 1)。结论 :初步观察小剂量贝那普利和小剂量伊贝沙坦合用较常规剂量贝那普利能提高疗效 ,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口服缬沙坦,80mg/日,一组口服贝那普利10mg/日,共观察8周,用药前后测血压、心率、尿蛋白。结果缬沙坦与贝那普利降压效果无显著差异,但两组对尿微量白蛋白影响有显著差异。结论缬沙坦具有有效、平稳、高效的降压特点,而且可以降低蛋白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缬沙坦的临床降压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102例临床确诊为轻、中度高血压病人选,并随机分为缬沙坦组(55人)和氯沙坦组(47人)。前每日晨服缬沙坦80mg,后每日晨服氯沙坦50mg,总治疗时间为8周。期间定期测定血压,并于治疗开始前与服药第8周测定病人的血钾及肝、肾功能。结果:服药第4周、第8周两组血压均较治疗前显降低(P<0.01)。到第8周末,缬沙坦组与氯沙坦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达91%与87%。与治疗开始前比较,第8周末病人的血钾,肝、肾功能无明显改变。结论:缬沙坦和氯沙坦对轻、中度高血压病人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服用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盐酸贝那普利和非洛地平对狼疮肾炎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136例狼疮肾炎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68例。盐酸贝那普利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10~20mg/d,口服;非洛地平组给予非洛地平5~10mg/d,口服。记录治疗前后血压、尿素氮、血肌酐、白蛋白及24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在临床和组织病理指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盐酸贝那普利组和非洛地平组血压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之间降压作用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尿素氮、血肌酐和24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白蛋白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盐酸贝那普利组24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白蛋白的变化优于非洛地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贝那普利对狼疮肾炎合并高血压病患者降低血压、尿蛋白和保护肾功能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盐酸贝那普利片单用和与氯沙坦钾片联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选择55例CHF患者,NAⅡ~Ⅳ级,随机分为两组:贝那普利组和贝那普利+氯沙坦组。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心胸比率、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两组NA级别改善效果和疗效相似(P>0.05),但对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善的效果贝那普利+氯沙坦组优于贝那普利组(P<0.05)。而且血清钾、肌酐无明显变化,未出现严重副反应。结论联用盐酸贝那普利片和氯沙坦钾片治疗CHF的效果比单用贝那普利好,耐受性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招军  沈琪  杨彤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5):2246-2247
目的 观察盐酸贝那普利联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服用盐酸贝那普利0.1~0.3 mg/(kg·d),泼尼松片2 mg/(kg·d);对照组20例服用泼尼松片2 mg/(kg·d),疗程8周.观察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肝、血清清蛋白及血钾等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血清肌肝及血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贝那普利联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安全,早期有效,其疗效优于单用泼尼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及转换酶抑制剂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运动血压的影响,为选择抗高血压的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4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在用药前及用药后进行运动平板试验,并取运动中最高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进行比较。结果:使用药物治疗至静息血压正常后,各组间运动血压的下降值差异无显著性。同时,有部分患者仍存在运动高血压的情况。结论:缬沙坦与贝那普利均能使高血压患者的运动血压下降,但二者联合使用并不能使高血压患者的运动血压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压和肾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90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贝那普利组、缬沙坦组和联合用药组。3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健康教育指导,包括饮食控制、稳定运动量、戒烟限酒和生活行为习惯指导等,同时通过肌肉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控制空腹血糖小于7.0 mmol/L,餐后2 h血糖小于10mmol/L。在此基础上,贝那普利组患者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片10 mg,口服,每日1次;缬沙坦组患者给予缬沙坦胶囊80 mg,口服,每日1次;联合用药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片(用法用量同贝那普利组)+缬沙坦胶囊(用法用量同缬沙坦组)。3组患者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尿蛋白排出量(UAE)、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β2-微球蛋白、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MAP、UAE、Scr、BUN、UA、Hcy、Cys-C、β2-微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MAP、UAE、Scr、BUN、Hcy、Cys-C、β2-微球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联合用药组低于贝那普利组和缬沙坦组;UA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联合用药组高于贝那普利组和缬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各项指标贝那普利组与缬沙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可显著改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压和肾功能指标的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集的81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随机分成3组各27例,治疗组接受贝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对照组分别接受贝那普利、缬沙坦单独治疗。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血压、24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钾及血糖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各组治疗前后血压及24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明显降低尿蛋白,控制血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缬沙坦和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方法选择本院103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53例)和贝那普利组(50例),缬沙坦组每日晨服缬沙坦80mg;贝那普利组每日晨服10mg,均连续服用12周。实验结束后测定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并检查患者血糖、血脂以及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用药12周后,缬沙坦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明显低于用药前(t=2.73,P=0.0081;t=2.61,P=0.0091),收缩压变化值为(19.6±3.6)mm Hg,舒张压变化值为(13.5±0.7)mm Hg;贝那普利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也明显低于用药前(t=2.68,P=0.0089;t=2.57,P=0.0093),收缩压变化值为(9.7±1.4)mm Hg,舒张压变化值为(9.0±1.0)mmHg。两药用药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变化值比较缬沙坦组均高于贝那普利组(t=2.13,P=0.0280;t=2.14,P=0.0410)。两组总有效率、血糖、血脂及肝肾功能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贝那普利组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结论缬沙坦和贝那普利均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和使用安全性,但缬沙坦的降压效果优于贝那普利,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可作为轻中度高血压一线降压药,且在同类产品中价格较低。  相似文献   

15.
氯沙坦和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对照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氯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81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氯沙坦组(治疗组):41例,(50-100)mg/d,口服;贝那普利组(对照组):40例,(10-20)mg/d,口服:疗程均8周。治疗前后做动态血压,肝、肾功能,血糖等检查。结果: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92.7%,对照组90.0%,两组疗效相似,但氯沙坦24h血压控制优于贝那普利,不良反应前者少于后者。结论:氯沙坦是一种安全、作用持续稳定、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轻微的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新型降压药物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贝那普利与缬沙坦治疗慢性肾病蛋白尿及高血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与缬沙坦单用及联用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蛋白尿及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5例慢性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贝那普利组(n=28)、缬沙坦组(n=26)、贝那普利与缬沙坦联用组(n=21),观察治疗前、治疗第4周和第8周的血压、24 h蛋白尿定量、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和血尿素(SUA)等指标.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和24 h蛋白尿定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联用组较缬沙坦组和贝那普利组降蛋白尿作用更显著(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BUN,Scr无明显变化,但缬沙坦组及联用组治疗后SUA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贝那普利与缬沙坦联用对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具有良好的降蛋白尿和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17.
缬沙坦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观察缬沙坦对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蛋白尿、高血压和肾功能等参数的疗效。方法 :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 70例随机分成 2组。缬沙坦组 3 6例给缬沙坦 80~ 160mg ,贝那普利组 3 4例给贝那普利 10mg ,2药均 po ,qd× 8wk。结果 :2组治疗后 ,病人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 ,4wk时 ,SBP/DBP下降缬沙坦和贝那普利分别为 (3 .7±1.0 ) /(1.9± 0 .9)kPa和 (3 .8± 1.2 ) /(1.8± 1.0 )kPa。治疗前后尿蛋白 2组的差值分别为 (0 .42±0 .2 8) g·2 4h- 1和 (0 .4± 0 .3 ) g·2 4h- 1,蛋白尿有明显改善 (P <0 .0 5 ) ,2组间差别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2组病人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未升高。结论 :口服缬沙坦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有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前瞻性研究贝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135例2型糖尿病并临床白蛋白尿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65例)(贝那普利10 mg/d+缬沙坦80 mg/d)、贝那普利组(37例)(贝那普利10 mg/d)和缬沙坦组(33例)(缬沙坦80 mg/d),观察期1年。治疗前后检测平均动脉压(MAP)、尿白蛋白(UAER)、肾小球滤过率(SCr)、血清尿素氮及肌酐、空腹及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清钾及尿免疫球蛋白M(IgM)。结果:三组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清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血清肌酐、尿白蛋白及尿Ig M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肾小球滤过率明显升高(P<0.05);各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血清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及尿Ig M下降最明显(P<0.01),肾小球滤过率升高最明显(P<0.01);缬沙坦组与贝那普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减轻尿白蛋白及IgM的排泄,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其肾脏保护作用独立于降血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