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2 毫秒
1.
膀胱癌作为我国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在临床上一直存在难诊断、易复发的特点,且发病率呈逐年增高。尽早发现肿瘤、明确诊断以及术后复查对于其治疗及预后有着巨大的影响。膀胱癌现有的诊断方式主要有:影像学检查、膀胱镜检查及活检、尿细胞学检查以及尿肿瘤标志物检查,三者各有优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尿肿瘤标志物检查技术日趋成熟、膀胱镜检技术更新都在促进膀胱癌尽早被诊断。该文就目前膀胱肿瘤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对联苯胺作业膀胱癌高发人群实行医学监护的方法和结果。指出定期进行尿液脱落细胞检查,并对其中巴氏分级Ⅲ级以上者做膀胱镜检查,不但可以早期发现膀胱肿瘤,同时也可以对尿路粘膜上皮组织炎症及增生等病变作出一定的诊断。有利于早期治疗。尿液脱落细胞检查方法简便易行,对病人安全无痛苦,并可重复检验,诊断肿瘤的阳性率较高,可以作为普查和职业人群医学监护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自我保健》2010,(2):55-55
仅需50毫升尿液,就可以进行膀胱癌诊断和术后的随访。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泌尿外科联手检验科,在国内率先开展一种基于DNA分子水平尿液检查的膀胱癌检测技术,为担心接受膀胱镜检查所带来痛苦的患者提供了一个更人性化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全身十大常见肿瘤之一。膀胱癌在男性中更为常见,男女发病比例一般为4∶1,是男性第六大常见肿瘤,占所有男性肿瘤新发病例的4.4%左右,也是男性第九大肿瘤致死原因,占所有男性肿瘤致死病例的2.9%左右。膀胱是人体储存尿液的器官,一般在排空尿液后,膀胱比一个成年人的拳头还小些。膀胱壁主要由移形上皮细胞组成,由于这种特殊结构,膀胱充满尿液后可以扩张到300—500毫升。膀胱癌可能是由于遗传、接触有害物质、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导致,  相似文献   

5.
对膀胱癌的传统诊断方法是:B超、CT扫描、静脉尿路造影、膀胱镜检查及组织活检等,其中膀胱镜检查是诊断和治疗后随访的主要手段,但这些检查方法均会给病人带来痛苦。因此,人们一直期望能用简单、方便、有效的尿液检查来诊断膀胱癌及判断是否复发。而上述传统的检查方法,其诊断符合率只有22%~62%。随着免疫学及细胞分子生物学等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对肿瘤本质的认识更加深入,不断有新的肿瘤标记物被发现,并得到很好的发展,有的甚至已经制成商品化试剂盒。于  相似文献   

6.
检测核基质蛋白22对膀胱癌早期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丘世飏  周成 《中国医师杂志》2003,5(8):1116-1117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 ,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对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 ,核基质蛋白2 2 (nuclearmatrixprotein 2 2 ,NMP2 2 )作为一种新的膀胱癌特异性肿瘤标志物检测 ,已逐渐应用于临床。我们对本院 35例膀胱癌患者尿液进行了NMP2 2检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及方法1·1 研究对象 湘雅医院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6月住院的膀胱癌病人 35例 ,均经病理确诊 ,分别于膀胱镜检当日收集晨尿标本和癌切除术后第 7d收集尿标本[1] ;其它恶性肿瘤患者 1 0例 (肺癌 4例、肝癌 4例、前列腺癌 2例 ) ;良性泌尿系统疾病患者 35例 (…  相似文献   

7.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膀胱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应用染色体特异性探针对尿脱落细胞进行FISH分析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染色体畸变.方法 选用3、7、9、17号染色体特异性探针对5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尿液的脱落细胞进行荧光原位杂交研究,并同时做细胞学检查.结果 膀胱癌患者尿液脱落细胞中3、7、9、17号染色体数目畸变阳性率分别为28%、32%、56%和38%,其中9号染色体畸变率较高,但与膀胱癌的分级无明显相关关系;3、7和17号染色体数日畸变与膀胱癌的分期密切相关.结论 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与染色体的畸变有关,应用FISH检测膀胱癌患者尿液细胞染色体数目畸变,可以作为膀胱癌诊断、预后判断的一项辅助方法,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肾脏是产生尿液的器官。那么,肾里产生的尿最后去了哪里呢?它会流到哪儿,在哪个地方待着呢?膀胱。而这个地方的癌症就是膀胱癌。膀胱是贮存尿的器官,可以说它是一个尿囊。它的样子好像一个皮口袋,里面装的都是尿液。这个道理一说就明白了:膀胱为什么会长癌?主要是尿里面有毒物质长期浓度高造成的。尿液中含有大量人体新陈代谢剩下的废物和毒素,如果长时间憋尿会严重危害膀胱健康,甚至导致膀胱癌,所以有尿意的时候应尽快排泄出来。尿是身体里面的废物、毒物溶解在水里,通过  相似文献   

9.
对59名膀胱癌患者在膀胱镜检,膀胱灌洗及活检前24小时内,收集三份连续排出尿进行流式细胞计数。32名活检证实的膀胱癌患者三份排出尿样本发现膀胱癌的敏感性在尿流式细胞计数分别为29%,35%,41%,而尿细胞学分别为44%,53%,57%,膀胱灌洗液流式细胞计数的敏感性为76%。80名泌尿科阴性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膀胱癌的临床及X线表现.材料与方法:搜集2001~2006年间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膀胱癌23例.结果:膀胱癌X线表现为膀胱内充盈缺损16例,癌肿侵犯膀胱壁5例,膀胱显影未见异常2例.结论:X线检查,在诊断膀胱癌中有其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膀胱癌的临床及X线表现。材料与方法:搜集2001-2006年间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膀胱癌23例。结果:膀胱癌X线表现为膀胱内充盈缺损16例,癌肿侵犯膀胱壁5例,膀胱显影未见异常2例。结论:X线检查,在诊断膀胱癌中有其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健康新知     
我国首创用尿液确诊膀胱癌 我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只需一次尿液检查,就能准确诊断是否患有膀胱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教授沈周俊领导的课题组,成功地在尿液中发现一种与膀胱癌密切相关的特殊蛋白。不但可以凭这种特殊蛋白浓度确诊患者有没有膀胱癌,而且可以判断癌症发  相似文献   

13.
尿常规是医学检验"三大常规"项目之一,通常由尿液物理、化学成分检测和有形成分检测几部分组成。尿液有形成分检测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尿沉渣镜检。它可以对泌尿系统疾病作出辅助诊断及鉴别诊断,对预后判断也有重要意义。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快速发展,尿液自动化分析已成为尿常规检测的最主要手段,但由于尿液标本中有形成分种类和形态的复杂性及现有技术的局限性,目前临床实验室使用的尿有形成分全自动分析仪还都属于筛选类检测仪器,不能够完全替代人工显微镜镜检。针对如何充分利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结果结合尿液干化学检测结果找出最需要镜检的标本,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又可保证检验质量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应用尿液分析自动化流水线检测技术检测尿液中的有形成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更好服务于临床、准确诊断疾病、评估疗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前还没有任何可靠的生物标志物来帮助诊断膀胱癌。此前有研究表明.膀胱癌患者尿液中有某些特定成分.从这点出发,利物浦大学和西英格兰大学(UWE)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新装置,可以读取尿液的气体成分.以帮助诊断患者是否有患膀胱癌的早期迹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尿沉渣镜检法与干化学法检测尿液中红细胞及白细胞结果的相关性,探讨两种方法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尿沉渣镜检法和干化学法检测490例患者尿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比对分析两种方法的结果。结果干化学法红细胞阳性率略高于尿沉渣镜检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沉渣镜检法白细胞阳性率略高于干化学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检测红细胞和白细胞阴性、阳性结果之间均互有交叉现象。结论尿沉渣镜检法与干化学法检测尿液中红细胞及白细胞各有优缺点,联合应用沉渣镜检法和干化学法测定尿液红细胞及白细胞有利于临床疾患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尿液透明质酸酶(HYAL)活性检测在膀胱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75例膀胱癌患者(恶性组)、53例泌尿系统良性疾病患者(良性组)和40例健康体检人群(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尿液HYAL活性。结果恶性组尿液HYAL活性显著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P<0.01),良性组尿液HYAL活性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膀胱癌患者尿液HYAL活性与淋巴结转移、复发和病理分期有关。尿液HYAL活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5(P<0.01)。尿液HYAL活性和尿脱落细胞学的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83.8%,特异度为98.3%。结论 HYAL可能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有关,尿液HYAL活性的检测可以用于膀胱癌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7.
肾脏是产生尿液的器官。那么,肾里产生的尿最后去了哪里呢?它会流到哪儿,在哪个地方待着呢?膀胱。而这个地方的癌症就是膀胱癌。膀胱是贮存尿的器官,可以说它是一个尿囊。它的样子好像一个皮口袋,里面装的都是尿液。这个道理一说就明白了:膀胱为什么会长癌?主要是尿里面有毒物质长期浓度高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摘要: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发病率居泌尿系肿瘤的第一位。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主要诊断和治疗方法,术后辅以膀胱灌注治疗可以有效杀灭残存肿瘤和降低膀胱癌的复发率。但术后膀胱癌存在较高的复发率,至今最佳的膀胱灌注药物、剂量、灌注方案等仍然存在争议。膀胱癌术后及时进行正确、规律和个性化的膀胱灌注对预防复发和进展有着重要意义,而近期出现的膀胱灌注新的药物和灌注方式也为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膀胱癌是泌尿生殖系统的常见肿瘤,其发病隐匿,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血尿[1]。膀胱癌患者大部分为移行细胞癌,在初次诊疗之后的复发率可高达70%,因此,做好膀胱癌的早期诊断,对提高膀胱癌的治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2]。目前,膀胱癌的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活组织检查和膀胱镜检查,这种诊断方法为创伤性检查,并且难以发现微小和隐匿性病变[3]。  相似文献   

20.
在国内外,膀胱肿瘤的发病率在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均居于前列,近几年有上升之势[1]。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全部尿路从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及前列腺和尿道均为移行上皮所覆盖,故膀胱肿瘤绝大多数为移行上皮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TCC),少数为鳞癌和腺癌。其诊断主要依赖于尿常规分析、尿液脱落细胞检查、膀胱镜及影像学检查等。膀胱镜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可以直接观察到肿瘤所在部位、大小、数目、形态、蒂部情况和基底浸润程度,但该检查属侵害性检查且可能会导致尿路感染。尿常规分析对肿瘤性血尿的检出率很高,但指示膀胱癌的特异性很低。尿液脱落细胞检查在肿瘤早期由于炎症或放化疗使细胞形态改变可导致假阳性。美国食品与药物委员会(FDA)已将膀胱肿瘤抗原(BTA)、核基质蛋白22(NMP22)、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B/FDP)列为膀胱肿瘤检查的生物标志物[2]。现仅就有关临床实验室检查可用膀胱肿瘤尿标志物综述如下。1膀胱肿瘤抗原(BTA)膀胱癌细胞的生长可使正常的粘膜上皮退缩,其外层的基底膜暴露。癌细胞分泌的蛋白水解酶可降解基底膜的蛋白成分,产生16kD~165kD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