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磁性纳米探针在MR分子影像学领域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并且有着宽广的前景,而各种新型纳米探针的研发尤其是靶向纳米探针的研制与临床应用,有利于各种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本研究回顾分析近年来分子影像学的发展及影像探针的应用,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大量文献报道,总结分析分子影像学进展、纳米探针的研发及临床应用现状,以提高对磁性纳米探针在MR分子影像学领域的重要应用价值的认识,实现疾病治疗的实时监测及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分子影像学的概念、原理及其与传统影像学的区别,阐述了其在疾病早期诊断、治疗方面所表现出的重要价值和对人类健康的巨大意义.以分子影像技术的3大要素:分子探针、信号放大、探测技术为主线,全面分析了核医学分子影像技术、磁共振分子影像技术以及光学分子影像技术在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方面的现状和进展.指出了分子影像学在几个重大研究领域里所展示出来的发展前号和需要着力解决的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分子成像探针的研制开发,磁共振在分子影像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就磁共振在分子影像学中的成像技术及应用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4.
分子影像学是近年来兴起的涉及影像学与现代分子生物学,及其他学科的新的边缘学科。本文针对分子影像学所需的三种探针和成像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分子(或靶向)诊断成像已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和核医学(PET和SPECT)。近几年来人们对医用超声的分子成像做了大量的研究。超声的靶向成像之所以受到医学界的关注是因为作为诊断成像技术,超声比磁共振、CT和核医学成像更普及,更方便并且更安全——对人体几乎没有任何伤害性。由于超声对超声微泡造影剂高度的敏感性使其成为继核医学之后最有发展前途的分子成像技术。本篇综述将介绍一些有关超声分子成像的基础知识、目前的研究方向以及未来在临床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健康生活》2013,(7):37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申宝忠教授"肿瘤标志物靶向分子成像在疾病早期诊断及治疗疗效监测中的应用"项目,近日被授予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申宝忠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基于肿瘤标志物的"系统性可视化"理论,开创了抗肿瘤药物筛选及疗效评价新模式,为实现肿瘤活体状态下,可视化分子基因水平的"早早期"诊断提供了新途径。肿瘤标志物是肿瘤是否存在及其性质的重要表达,如能精确揭示其存在及变化,将对肿瘤诊断及治疗产生重大影响。申宝忠介绍,该项目以严重危害国人健康的肺癌和乳腺癌为研究  相似文献   

7.
研究MR分子影像学必须从二方面进行,一是开发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MR设备,二是建立特异性MRI分子探针。MRI活体、无辐射、无损伤的优势必将成为未来分子影像学和最具发展前景的设备。MRI分子探针必须具备生物学兼容性,能够在人体内参与正常生理代谢过程,不影响生理功能,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包括本身和遗传、致畸;必须能够克服体内生理屏障,如血脑屏障、血管壁、细胞膜等.靶分子结合必须具有高度的灵敏度、特异性,容易解离,方法简单.容易成像,便于观察和监测。  相似文献   

8.
半导体量子点(QDs)是一类可发荧光的纳米粒子,由于其独特的光学和电子特性,已被广泛用于生物医学成像。与传统的有机染料和荧光蛋白相比,它们的发射光谱可随尺寸大小调节,有很强的信号亮度,且可抵抗光漂白效应,并且可以同时激发多种颜色的荧光。当与靶向配体,如抗体,多肽或小分子偶联时,量子点可被用于靶向肿瘤标志物和肿瘤血管系统,具有很高的亲和力和特异性。本文主要综述了量子点在癌症成像方面的应用,同时也讨论了量子点应用于临床的局限性,并对其未来应用进行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9.
核酸探针技术也称基因诊断或基因探针技术。它不仅是研究核酸结构与功能的重要手段,还为传染病的诊断、流行病调查、食品卫生检验及肿瘤和遗传病的早期诊断等打开了一个新的突破口。1 探针标记 在核酸杂交分析中,制备特异、灵敏的标记探针是该技术成功关键。放射性同位素标  相似文献   

10.
随着分子/细胞生物学技术的进展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非侵袭性、高分辨率、在体分子/基因显像技术凸现其重要性,分子影像学应运而生。广义上,分子影像学(molecular imaging)是一门活体内在细胞与分子水平对生物过程进行描述与测量的新兴交叉学科。其目的是通过研究和测试新的成像工具、试剂、方法,对活体内的重要分子,特别是对一些疾病的产生、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分子及其传导途径进行成像,以便早期诊断疾病、在体筛选活性药物及直接评价治疗效果。它一改传统影像学基于解剖组织结构改变诊断疾病的模式,直接研究活体内对疾病的产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基因或分子及传导途径的成像方法,使影像学超过了原有的解剖和病理学范畴,将影像学诊断引入分子/基因水平。医学影像学迎来了发展史上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1.
目的:针对超宽带微波检测的需要,研制了一种可用于早期乳腺癌检测应用的超宽带微波探头。方法:利用微波检测早期乳腺癌具有相对简便、安全、准确、费用低、便于常规普及等优点,使用超宽带微波检测技术,可以兼顾早期乳腺癌检测所需的高成像分辨率和高灵敏度要求。采用指数渐变TEM喇叭配以角锥背腔结构。TEM喇叭结构保证探头的超宽带特性,角锥背腔结构有助于减小背向和侧向辐射泄漏。另外,该探头设计中还配以电阻加载回路以增强天线探头的低频微波辐射能力,并辅以匹配介质块,进一步拓展工作带宽。结果:该探头结构紧凑,利用美国Agilent矢量网络分析仪E8362B对该探头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探头的-10dB带宽范围为1.36~20GHz。结论:该探关具有超宽带工作特性,可以满足超宽带微波早期乳腺癌检测及其他超宽带微波近场探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临床诊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是一类高度恶性的妇科肿瘤,也是临床上治愈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及治疗仍是改善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关键所在.随着实验室诊断技术的发展和各种检测设备的完善,人们对这类疾病的认识也逐步深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已不再是临床诊断中唯一的肿瘤标志物,对其相关分子的研究使其测定值具有了更精确的意义,先进的影像学设备的应用能够发现较隐蔽的微小病灶.对这类疾病形态学及分子水平方面所做的研究,能对这类疾病能够作出早期而准确的诊断,现就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临床诊断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超声三维成像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领域。三维超声成像技术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和重建后处理两部分,本文提出了三维数据采集技术的四个发展阶段:自由臂、辅助装置、机械容积探头、电子面阵探头。然后对各个阶段的各项采集技术分别进行描述,并归纳了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4.
子宫肉瘤(uterine sarcoma,US)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具有早期诊断困难、恶性程度高、易远处转移、易复发、预后差等特点。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因素,因此术前对子宫肉瘤的诊断和分期有重大的临床意义。子宫肉瘤无特异的临床表现,单一的术前检查,如血清CA125或乳酸脱氢酶(LDH)值升高,对子宫肉瘤有提示意义,但无法明确诊断。当子宫肉瘤凸向宫腔时,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可有阳性发现。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成像与弥散加权成像相结合有助于区分子宫肉瘤与子宫良性肿瘤,但仍需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可以获得较为可靠的病理结果,但由于相关风险及并发症并不作为常规术前检查手段。通过将临床体征、生物学标记物及影像学检查相结合构建的综合术前预测系统可以显著提高子宫肉瘤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分子影像是一门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的学科领域,它使疾病在分子、基因水平上的早期诊断和监测以及进一步地评价疗效成为可能,正电子断层显像(PET)就是分子影像发展的一个代表.本文简要介绍了PET在肿瘤诊断方面的应用,同时对重离子治疗及PET在重离子治疗疗效监测方面的应用作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例病人的各种影像学特征及各期的影像学表现。结果综合影像学所见,病人分为Ⅰ期3例,Ⅱ期7例,Ⅲ期6例,Ⅳ期4例。结论结合影像学特征对本病作出早期诊断至关重要,以利于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声微探头(UMP)在大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UMP(Olympus UM-2R,12MHz)术前检测61例大肠癌患者,根据UMP下胃肠壁结构层次和邻近器官浸润情况判断肿瘤侵犯的深度进行T分期.所有病例术后均行病理检查,并与UMP分期进行比较.结果 UMP对大肠癌侵犯管壁深度(T分期)诊断的总准确率为86.9%(53/61),早期癌诊断准确率高达100.0%(3/3).UMP分期与TNM分期进行一致性检验,Kappa=0.790,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 UMP能够比较准确地判断大肠癌浸润深度,对大肠癌术前T分期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为大肠癌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间质性肺炎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经开胸肺活检或临床综合诊断证实的10例AIP系列影像资料。结果 AIP的影像学表现为:早期主要表现为两肺对称性分布磨玻璃影;中期主要表现为两肺弥漫分布磨玻璃影及实变影,但实变影不如磨玻璃影常见,可见小叶间隔增厚;晚期主要表现为牵拉性支气管扩张、蜂窝状影、肺气肿。结论急性间质性肺炎相对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为进行性间质纤维化和急进性肺结构的破坏。  相似文献   

19.
刘冰  荣阳  胡晓丹 《现代保健》2013,(13):79-80
目的:对不同时期的周围型肺癌X线影像进行分析,以提高早期影像诊断水平。方法:收集有较完整X线随访资料的52例周围型肺癌患者资料,着重总结其早期征象。结果:早期征象表现为肺内单发结节状病灶,平均直径为15mm,中等密度;病灶内部构造,早期者可见空泡征,进展期可见细小钙化病灶,空洞则多见于进展期;边缘情况:毛刺、分叶征、兔耳征以及胸膜萎缩征等,进展期明显多于早期。结论:直径15mm以内,边缘有毛刺、分叶征及胸膜萎缩征等,留内有空泡征,无论临床有无症状,均提示早期周围型肺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