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比较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和常规手术近期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9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普外二科收治的56例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乳腺癌患者,比较腔镜组和常规组的近期临床疗效。结果与常规组相比较,腔镜组平均手术出血量较少(44.3 ml vs 89.4 ml,P〈0.05)、平均手术时间较长(92.5 min vs70.5 min,P〈0.05),但平均淋巴结数和平均阳性淋巴结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1 vs 16.9,3.5 vs 3.8;P〉0.05)。术后并发症中腔镜组有一例出现术后伤口感染,常规组有两例出现术后淋巴瘘。结论乳腺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与传统手术相比较不但同样能彻底的清扫腋窝淋巴结,同时具有微创、美容、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腔镜技术用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方法 15例乳腺癌患者行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记录淋巴结清扫数目,了解清扫效果;腔镜手术结束后,行常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验证腔镜手术清扫效果.结果 15例腔镜手术时间46~138 min,平均74 min,前期手术时间较长,后期手术技术熟练后时间明显缩短.腔镜下每例取出淋巴结11~26个,平均13.6个,其中6例发现1~5个转移淋巴结;后行常规清扫手术每例取出淋巴结0~6个,平均2.6个,未发现转移淋巴结.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出血很少,未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 借助腔镜器械,通过腋窝处微小隐蔽切口能比较顺利地完成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微创清扫,手术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3.
刘军  魏树新  鲁明 《现代保健》2011,(20):25-26
目的探讨腔镜技术用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方法24例乳腺癌患者行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记录淋巴结清扫数目,了解清扫效果。结果24例腔镜,平均取出腋窝淋巴结15.5枚;所有患者术中均未出现腋静脉、胸长神经、胸背神经损伤,未发生大出血、脂肪栓塞,1例出现皮下气肿。平均引流量350ml,术后4~5d拔除引流管。结论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已完全能够达到常规手术清扫腋窝淋巴结的技术要求,并在减少术后并发症、进一步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上显示特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同时行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 30例符合保乳手术指征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均行保乳手术,再分别行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和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观察比较两组的近期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88.0±18.0)min,明显长于对照组的(68.0±12.5)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上肢水肿发生率[6.7%(1/15)]及肋间臂神经损伤发生率(0)较对照组[60.0%(9/15)、40.0%(6/15)]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22),而两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除数目、术后总引流量、术野残留癌细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0±12.2) ml比(21.3±9.0) ml;( 14.6±5.0)枚比(16.4±3.6)枚;(87.9±25.1) ml比(86.3±13.8) ml;6.7%(1/15)比13.3%(2/15)](P>0.05).结论 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能获得与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相当的淋巴结清除数目,术后不良反应少,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腔镜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脱落细胞检查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腔镜乳腺癌淋巴结清扫手术腋窝冲洗液细胞学检查结果,并为其安全性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66例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手术患者腋窝冲洗液进行细胞学检查,其中腔镜组32例、常规组34例,并将其结果与临床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脱落癌细胞阳性率,腔镜组与常规组分别为37.5%、29.6%(P〉0.05);经过局部热低渗化疗后,其阳性率下降为6.25%(腔镜组)、2.94%(常规组)(P〉0.05);在淋巴结转移〉3枚患者中,腔镜组脱落癌细胞阳性率(56.2%)明显高于〈3枚组(18.7%)(P〈0.05)。结论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微创、美观、安全性大,但随着淋巴结转移数量增多,脱落癌细胞检出率亦增加,腋窝创面采用杀灭脱落癌细胞的措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9月4日,安徽省立新安医院普外科成功完成了首例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成为省内首批开展此项新技术的医院。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腔镜乳腺癌淋巴结清扫手术腋窝冲洗液细胞学检查结果,并为其安全性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66例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手术患者腋窝冲洗液进行细胞学检查,其中腔镜组32例、常规组34例,并将其结果与临床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脱落癌细胞阳性率,腔镜组与常规组分别为37.5%、29.6%(P>0.05);经过局部热低渗化疗后,其阳性率下降为6.25%(腔镜组)、2.94%(常规组)(P>0.05);在淋巴结转移>3枚患者中,腔镜组脱落癌细胞阳性率(56.2%)明显高于<3枚组(18.7%)(P<0.05)。结论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微创、美观、安全性大,但随着淋巴结转移数量增多,脱落癌细胞检出率亦增加,腋窝创面采用杀灭脱落癌细胞的措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早期乳腺癌采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效果,以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兴化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97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48例)、B组(49例)。给予A组患者乳房切除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给予B组患者乳房切除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1周免疫功能指标及上肢功能恢复程度,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患者的腋窝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A组,腋窝引流量显著少于A组(均P<0.05);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术后1年两组患者CD4+百分比、CD4+/CD8+比值均显著升高,CD8+百分比均显著降低,两组相比,B组CD4+百分比、CD4+/CD8+比值升高幅度更大,CD8+百分比降低幅度更大;与术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活性碳微粒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方法  4 6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2 5例活性碳组病人于改良根治术前 4 8~ 72h在瘤床或肿瘤周围腺体内注射活性碳微粒 ,2 1例对照组直接行改良根治术 ,常规清扫腋窝至胸小肌内侧LevelⅢ组淋巴结。结果 活性碳组平均清扫 16 .32个腋窝淋巴结 ,明显多于对照组的 12 .0 0个 (P <0 .0 5 ) ;活性碳组腋窝淋巴结染黑率为 88.8% ( 36 0 4 2 8) ,黑染淋巴结癌转移率明显高于未黑染淋巴结 (P <0 .0 5 ) ,肿瘤直径≤ 1.0cm的淋巴结黑染率明显高于直径 >1.0cm的淋巴结 (P <0 .0 5 )。结论 活性碳微粒能使较小和已有癌转移的淋巴结更易染色 ,从而更有效地提高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清除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腔镜微创技术应用于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腋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资料。均行腔镜腋淋巴结清扫术,腔镜手术结束后,17例行患乳全切,1例作包块切除并术中冰冻后保乳。[结果]18例的腔镜手术时间52~184min,平均72min。前3例手术时间较长,后15例明显缩短。术中出血少,无一例因不能控制出血而中转开放手术。腔镜下平均每例取出淋巴结6~19个,平均10.83个,其中6例发现2~10个转移淋巴结,1例发现1个淋巴结呈明显反应性增生;17例腔镜术后行全乳切除时再常规清扫腋窝,仅有1例取出1个淋巴结,未发现转移。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至今,无上肢肿胀、腋窝复发及Trocar处种植情况。[结论]基于脂肪抽吸的乳腔镜腋淋巴结清扫术在临床应用上安全可行,不仅微创又保留了功能和美观。  相似文献   

11.
王勇  黄鑫  唐恬 《现代保健》2014,(17):141-144
目的:研究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28例行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于术前2~4 h在肿瘤下方或瘤床内注射0.4 mL/37MBq放射性物质99mTc_DX,术中用r探测仪定位并切除前哨淋巴结(SLN),再行乳腺肿瘤切除及腋窝淋巴结(ALN)清扫。首先对SLN及ALN进行常规HE检测,再行免疫组织化学(1HC)检测及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角蛋白19(CKl9)mRNA的表达以检测淋巴结的微转移。结果:本次研究的检出率为100%,共检出43枚前哨淋巴结。18例患者有1枚,5例2枚、5例3枚。腋窝淋巴结共检出67枚。患者经HE染色检测后发现4例发生转移;利用印片细胞学对患者前哨淋巴结的阴阳性进行判断,经检查后发现阳性5例,阴性23例。结论:乳腺癌SLNB是可行的,SLN可以预测ALN的转移情况,它在保乳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有利于判断是否为患者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寻找术中注射生物染料检测乳腺癌哨兵淋巴结(sentinel 1ymph rlode,SLN)方法,并研究哨兵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预测腋窝淋巴结状况的准确性。方法 对71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了术中注射亚甲蓝染色法检测SLN,与腋窝淋巴结切除术(axi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后的淋巴结转移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全部病例经病理证实。结果 71例患者中成功检测出SLN 70例,成功率为97%。共检出SLN 188个,每例SLNl~4个,平均每例检出SLN 2.7个。本研究分别出现1例假阴性结果,假阴性率为2%(1/42)。70例患者中有28例SLN阳性,阳性率为40%;共检测出SLN76个,其中57个为转移癌,转移率为75%(57/76)。SLNB预测ALN的灵敏度为96%,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97%。结论 术中注射亚甲蓝染色检测乳腺癌SLN经济实用,可以较准确地预测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的乳腺肿块及腋窝淋巴结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3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84例作为调查对象,术前对所有患者落实高频二维超声以及多普勒彩色超声的检验,检查患者的乳腺肿块情况,并对患者腋窝淋巴结进行检验,对超声声像图表现加以记录.对所有患者术中进行淋巴结清扫,并对超声检验结果和淋巴结清扫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本文84例患者经病理检验均明确得到确诊,经淋巴结清扫得出45例患者存在淋巴结转移,39例患者没有淋巴结转移,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图像的毛刺相对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而言更加的突出,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流分级比无淋巴结转移更高,P<0.05;经超声判断可疑淋巴结转移患者高于非转移者,P<0.05.结论:通过超声手段检验乳腺癌患者的乳腺肿块和腋窝淋巴结,肿块,毛刺真和血流分级等都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腋窝淋巴结的转移,能够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术前预测提供科学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扩散加权成像及ADC值的测量对腋窝良恶性淋巴结鉴别的价值.方法:收集2006-06-2008-02在我院进行乳腺动态增强扫描及扩散加权成像,有明确手术病理结果和/或针吸活检病理结果的56例共217个痛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DWI可以准确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47例乳腺癌中出现163个淋巴结转移,与对照组9例54个良性病变反应增生性淋巴结在DWI均表现为高信号,随b值增加信号不减低,但前者信号高于后者;前者ADC值为(1.017±0.114)×10-3mm2/s,后者ADC值为(1.905±0.136)×10-3mm2/s,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R动态增强减影技术对乳腺良恶性病灶具有较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DWI和ADC值测量是一种安全、无创、准确、快速的诊断腋窝转移性淋巴结和良性反应增生性淋巴结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比较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8年3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01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所行术式不同随机分为研究组(53例)和对照组(48例).研究组施行保乳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施行改良根治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分别为(117.0±25.7) min, (142.4±35.0) mL, (8.2±4.6)d,对照组患者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分别(169.5±24.3) min, (217.5±43.1) mL, (13.1±5.3)d,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随访期间出现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患者比例分别为7.55%和3.77%,对照组随访期间出现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患者比例分别为6.25%和8.33%,两组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乳房美观效果的优良率为71.70%,对照组为0,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在远期疗效方面与改良根治术相当,但在保持乳房美观效果方面明显优于改良根治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鉴别良恶性腋窝淋巴结肿大的价值。方法将乳腺癌伴同侧淋巴结肿大的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根据淋巴结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比较腋窝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结果良性组淋巴结的长短径比L/S多大于2.0(82.9%),皮质均匀性增厚(66.7%),形态多扁平(96.7%),内部回声呈环形或“C”型低回声(93.3%),皮髓质清晰(86.7%),血流不丰富(66.7%),淋巴结门中心性(93.3eo);恶性淋巴组L/S多小于2.0(73.3%).多为偏心性增厚(88.6%),形态类圆形或融合(97.1%),内部回声多呈均匀低回声(94.3%),皮髓质多不清晰(91.4%),血流丰富(65-7%),淋巴结门消失或偏心性(85.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12.821,19.372,57.201,49.901,39.870,6.777,40.385,P〈O.05)。结论良恶性腋窝淋巴结的超声特征不同,联合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鉴别乳腺癌良恶性腋窝淋巴结肿大有积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宫颈癌术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在我院行宫颈癌根治术的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盆腔淋巴结转移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采用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宫颈癌术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 108例宫颈癌患者术后盆腔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21.30%。发生组的肿瘤直径≥4 cm、病理类型为腺癌、脉管浸润比例均显著高于未发生组(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4 cm、病理类型为腺癌、脉管浸润均为宫颈癌术后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OR>1, P <0.05)。结论 肿瘤直径≥4 cm、病理类型为腺癌、脉管浸润为宫颈癌术后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杨洲 《现代保健》2013,(16):97-99
目的:观察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后放射治疗的疗效、美容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对4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术后联合放射治疗,采用全乳切线野照射50Gy/25Fx,后瘤床补量14or/7Fx。腋窝淋巴结阳性者,患侧锁骨上x线和电子线混合照射50G弘结果:随访12~62个月,1年生存率100%,3年生存率95%,5年生存率92.5%。近期美容效果患者自评满意度佳、良者92.5%。无局部复发。3例远处转移,3例放射性肺炎,9例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无Ⅲ-Ⅳ度骨髓抑制。结论:放射治疗可使早期乳腺癌保乳患者术后获得满意的生存率和美容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前哨淋巴结(sentinellymph node,SLN)是肿瘤转移的第一站,通过前哨淋巴结的转移状态可以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ary lymph nodesdissection,ALND)。本研究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R)技术在术中对前哨淋巴结进行快速检测,通过分析细胞角蛋白(CK19)基因、泌乳素诱导蛋白(PIP)基因和胆色素原脱氨酶(PBGD)基因的存在与否,来判断前哨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与GeneSearch法判断的结果一致,LAMPR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等优点,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