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宫内节育器(IUD)异位是放置IUD的并发症之一,其中子宫外异位较严重,甚至可危及生命.高危因素包括子宫特殊的生理状态、形态异常、子宫疾病和服务提供者经验不足等.因IUD异位的临床症状不明显,且不具特异性,故临床上IUD异位的诊断以辅助检查为主,其中超声及X线平片(透视)简便、费用低、非创伤,均可作为IUD异位的常规诊断手段,联合使用效果更好.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技术(CT)检查费用昂贵,可作为一种可选择的补充诊断方法.宫腹腔镜可在直视下精确定位,但不适合单纯进行诊断,更适于在诊断的同时,取出异位的IUD.综述IUD异位的辅助诊断方法,并概述产生异位的原因、临床表现及相关知识,旨在提高基层计划生育服务提供者对诊断IUD异位的准确性,促进妇女群众生殖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在困难取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膀胱适度充盈,对20例取器困难的妇女进行超声监测,观察节育器与子宫形态超声表现,在超声引导下取出宫内节育器,取器成功率100%。结果与结论超声引导是取器困难时有效的取出节育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比较CT和超声对卵巢肿瘤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提高卵巢肿瘤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0例卵巢肿瘤的CT和超声影像资料。结果:卵巢肿瘤CT诊断符合率高于超声。其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囊腺瘤、成熟性囊性畸胎瘤的CT表现具有特异性。结论:卵巢肿瘤的CT诊断准确性优于超声。  相似文献   

4.
徐彬 《现代保健》2010,(6):127-128
目的探讨异常宫内节育器的X线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顺分析笔者所在医院经手术病理及B超证实的71例异常宫内节育器患者的X线影像表现。结果71例节育器形态异常和(或)位置异常的患者中3例节育器穿透子宫进入腹腔,9例节育器嵌入子宫肌肉层或部分穿通,2例节育器嵌入子宫内膜,34例节育器扭曲、变形,5例带节育器妊娠,15例节育器下移到子宫颈管,3例节育器下移到阴道。结论X线检查能明确宫内节育器的形态异常和(或)位置异常,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向太权 《现代保健》2011,(5):172-173
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IUD)致子宫穿孔的原因、治疗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IUD致子宫穿孔12例的病历资料。结果本站发生3例,乡镇计生服务所及卫生院转入9例;产后哺乳期8例,多次流产史5例,双角子宫1例;7例单纯穿孔,腹腔内无出血者,严密观察下保守治疗,5例复合损伤者剖腹探查,取出IUD、缝合、修补,经治疗未遗留后遗症,均痊愈出院。结论术前应详细了解病史,高度重视哺乳期、反复人工流产者;做好术前检查,查清子宫的位置;操作轻柔、仔细,进入宫腔的手术器械方向必须与宫腔的方向、子宫屈度一致,如遇阻力需查清原因,且勿用力过猛地操作,是预防IUD致子宫穿孔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6.
7.
宫内节育器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正> 宫内节育器是一种常用的节育器具,我国育龄妇女使用者占全世界的80%以上,是目前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避孕工具。目前对节育器的检查有X线、宫腔镜及超声诊断。但X线检查只能显示节育器存在于盆腔内,而不能反映在宫腔内的准确位置及与宫壁关系;宫腔镜只可直接观察节育器在宫腔的情况,但节育器全部埋入宫壁则很难发现。而超声能直观地显示节育器与子宫的确切关系,因此超声现已成为检测节育器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人工流产及放置宫内节育器致子宫穿孔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人工流产(简称人流)及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时并发子宫穿孔若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后果严重。本文将我院收治的子宫穿孔病例报道如下,并对其发生原因及防治加以探讨。 临床资料 一、对象 1987年3月~1995年6月我科共收治子宫穿孔病人19例,其中发生在本院3例,基层卫生院转入16例,年龄在22~36岁。 二、引起子宫穿孔的手术种类 放置IUD6例,负压吸引人工流产9例,不全流  相似文献   

9.
由于宫内节育器 (IUD)的广泛使用 ,对放、取操作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现对本科 4 8例 IUD穿孔、嵌顿处理分析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 :1995年 8月至 2 0 0 3年 3月来本科进行宫内节育器摘取发生穿孔、嵌顿的 4 8例患者。患者年龄 2 9~ 30岁占 6 .3% (3/ 4 8) ,4 0~ 4 8岁占 31.3% (15 / 4 8) ,5 0~ 6 1岁占 6 2 .5 % (30 / 4 8) ,平均 4 3.2岁 ;其中农民占 4 1.7% (2 0 /4 8) ;哺乳期放置占 2 5 .0 % (12 / 4 8) ,月经后放置占 6 6 .7%(32 / 4 8) ,人工流产后放置占 8.3% (4 / 4 8) ,放置年限最短3年 ,最长 2 0年 ,平均 15 .8年。所…  相似文献   

10.
超声检查以其动态、实时、直观的图像,清晰地显示IUD的形状、位置有无异常等,同时还可了解有无其他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故有重要的实用意义。本文对超声诊断IUD位置异常资料进行分析报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子宫外异位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使用IUD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纳入56例IUD子宫外异位,分析其临床特征和相关因素。结果:56例IUD子宫外异位者中20例(35.71%)为哺乳期放置,24例(42.86%)为首次放置。发现IUD异位时有腹痛症状者25例(55.36%)。IUD异位到膀胱者最多,为10例(17.86%),通过腹腔镜取出IUD者22例(39.29%)。结论:IUD子宫外异位可能与IUD构型、使用时间及首次使用有关。首次使用IUD者日常要规范随访,早发现IUD子宫外异位并予以处理。IUD使用者的随访中,要特别注意是否有腹痛症状。  相似文献   

12.
陈洁 《临床医学工程》2012,19(3):410-41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宫内节育器(IUD)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中山市服务中心放置IUD的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实施IUD置入术,对照组不应用超声引导,随访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异位率为1.00%,对照组为15.0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脱落率为9.00%,对照组为21.0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宫内节育器(IUD)植入术能明显地减少异位及脱落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与CT对小儿卵巢肿瘤蒂扭转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儿卵巢肿瘤蒂扭转38例,并对其超声及CT图像进行分析。结果38例患者平均年龄12岁(9~15岁)。其中黏液性囊腺瘤10例,浆液性囊腺瘤8例,畸胎瘤12例,单纯性囊肿5例,内胚窦瘤2例,多囊卵泡1例,均合并蒂扭转(90°~1080°),这些肿瘤都有其各自的超声和CT表现特点。超声对蒂扭转诊断的准确性为63.2%,38例中20例(52.6%)CT提示有蒂扭转的可能。结论B型超声及CT为诊断本病的重要影像检查手段,超声检查是小儿卵巢肿瘤蒂扭转简便有效的首选方法,CT对卵巢肿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及组织病理学证实的腮腺腺淋巴瘤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影像学分析包括病灶数目、部位、大小、形态、密度。结果:13例患者中男10例,女3例,平均年龄53.6岁。13例患者共18个病灶,其中多发者4例,位于双侧者2例,位于腮腺浅叶者12个病灶,病灶均为类圆形,边界清楚,密度多均匀,增强后CT值平均增加30~45 HU,其中6个病灶局部密度不均,内见斑点状或小囊状低密度灶。结论:腮腺腺淋巴瘤为良性肿瘤,常见于中老男性,好发于浅叶,病灶可多发及双侧发病,多中度不均匀强化,故MS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螺旋CT增强扫描及超声鉴别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良、恶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研究术前均经螺旋CT增强扫描及超声诊断并经病理证实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18例患者的影像表现与病理结果,包括良性病变:胆囊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厚壁性胆囊炎、胆囊腺肌症、胆囊腺瘤;恶性病变:胆囊腺癌、小胆囊癌。结果 18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恶性占7例,良性占11例;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恶变6例,定性准确率85.71%(6/7),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恶变5例,定性准确率71.43%(5/7);在11例良性病变中,螺旋CT增强扫描与病理诊断符合7例,准确率63.64%(7/11),超声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10例,准确率90.91%(10/11)。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恶变有优势,优于超声检查,但两者都不能确定其组织学类型;而超声检查对胆囊息肉样病变良性病变的分型优于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胆囊胆固醇性息肉的诊断更具特征性。  相似文献   

16.
唐志明  冉强  邹习忠  黄微 《临床医学工程》2012,19(10):1650-1652
目的探讨CT平扫及增强检查对腮腺常见良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良性肿瘤CT平扫及增强扫描资料,其中腮腺多形性腺瘤18例、腮腺腺淋巴瘤9例、基底细胞瘤5例,分析内容包括肿瘤部位、边界、CT平扫及增强特征等。结果腮腺多形性腺瘤18例,位于腮腺浅叶12例,后下象限5例;腮腺腺淋巴瘤9例位于腮腺浅叶后下象限8例,3例多发;基底细胞瘤5例,均位于浅叶,3例位于前下,2例位于后下。所有肿瘤边界均清晰。腮腺多形性腺瘤、腮腺腺淋巴瘤、基底细胞瘤动脉期强化CT值分别为(54.8±6.6,84.6±13.7,109.5±12.5)HU,多形性腺瘤与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静脉期强化CT值分别为(49.3±6.4,71.7±14.8,92.5±11.9)HU,腮腺基底细胞瘤与前两者静脉期强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腮腺常见良性肿瘤的CT征象具有一定特征性,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于腮腺良性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腰椎管狭窄患者的CT表现。结果:椎间盘突出41例(其中L3-4 17例,L4-5 37例,L5-S1 32例),伴有左侧突21例,右侧突18例,23例L3-S1椎小关节增生、内突,35例黄韧带肥厚,两者并存19例;腰椎间盘突出伴有黄韧带肥厚27例,L3-S1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15例(其中L4 12例);L3-5椎体压缩性骨折7例,L4-5椎体滑脱14例(其中L4 9例,L5 5例)。结论:CT检查可以明确腰椎管狭窄的原因、部位、程度、范围,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的钙化特点对其良恶性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37例经病理和多层螺旋CT(MSCT)检查证实的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状腺结节MSCT的钙化检出率为21.60%(35/162),良性结节为15.45%(19/123),显著低于癌性结节的41.03%(16/39);良性钙化粗大钙化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恶性结节,而良性结节微小钙化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恶性结节(P〈0.05),但钙化灶数目与甲状腺恶性结节无显著性关系。结论甲状腺结节伴有钙化尤其是微小钙化灶是诊断甲状腺癌的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19.
刘正  王晓 《现代保健》2014,(4):120-121
目的:探讨以视功能障碍为主垂体腺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视功能障碍为主垂体腺瘤的临床表现及CT征象。结果:26例均主要表现为视功能障碍症状,并有鞍区占位的特定CT征象,均诊断为垂体大腺瘤。结论:要提高对视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垂体腺瘤的认识,鞍区CT检查对其具有明显的诊断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入IUD时宫腔内压的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 106例行人工流产术后置入宫内节育器避孕的已婚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成功组与失败组放置IUD前后的IUP变化,及年龄、月经量、痛经等因素对IUP变化的影响.结果 106例研究对象中,成功90例,失败16例 放置IUD前IUP成功组(72.34±41.54)mm Hg与失败组(63.57±25.38)mm Hg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放置IUD后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83.76±45.92 Vs 106.64±15.17) mm Hg(P〈0.05) 失败组研究对象大部分(75.0%)集中在30~36岁,这一年龄段放置IUD前后的IUP差异成功组与失败组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成功组、失败组放置IUD前后的月经量均与IUP负相关(P〈0.05) 在有痛经者中成功组放置IUD前后的IUP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失败组放置IUD前后的IUP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UP在一些相关影响因素的作用下导致IUD下移乃至脱落 其中年龄、痛经与否、月经量对IUP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