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连续6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入院后第1天、3天和7天先后接受两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心包积液的检出率及其临床意义.17例患者检出心包积液(组Ⅰ):少量积液13例,中量积液3例,大量积液伴心包填塞征1例.后一例的超声心动图高度提示心脏破裂(左室后外侧壁基底段).另49例未检出心包积液(组Ⅱ).组Ⅰ和组Ⅱ的年龄(59±10对58±9岁)、性别(男11、女6对男40、女9例)、既往心肌梗塞史(5/17对10/49)、心房颤动(2/17对9/49)和肝素治疗(10/17对31/49)均无显著差别.前壁心肌梗塞心包积液最常见(10/29),下壁心肌梗塞心包积液较  相似文献   

2.
作者选择51.4±11.2岁的79(男59、女20)例首次发生广泛前壁Q波型心肌梗塞的患者,均未经溶栓治疗并于梗塞后2.4±1.7个月进行心导管检查,回顾分析其临床、心血管造影诸变量与左室壁瘤形成之间的关系.依左前降支(LAD)闭塞或/和左室壁瘤形成与否分组:组Ⅰ25例LAD闭塞伴室壁瘤,组Ⅱ27例LAD闭塞但无室壁瘤,组Ⅲ23例LAD畅通且无室壁瘤,组Ⅳ左前降支畅通但有室壁瘤.  相似文献   

3.
日前认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时神经激素的活化水平不仅能反映血流动力学的代偿程度,并可加速心衰的发生和增加并发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因此,对AMI时的神经激素水平进行测评将有助于AMI预后的客观评价。方法研究对象为145例AMI患者(男105例,女40例,均龄68±10岁)。除常规接受溶栓剂、β-阻滞剂、利尿剂与硝酸甘油外,并随机接受依那普利或安慰剂。于AMI 3天后分测各患者的血浆  相似文献   

4.
彩色室壁运动分析技术检测心肌梗塞范围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肌梗塞范围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 ,对临床病情的估计和指导具有重要意义。彩色室壁运动分析技术 ( CK)是一种分析室壁运动的新方法 ,我们用此技术判断心肌梗塞范围 ,认为更客观、准确。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正常对照组 34例 ,男 2 3例 ,女 1 1例 ;平均年龄 40 .4± 1 2 .2岁。心肌梗塞组 42例 ,男 33例 ,女 9例 ;平均年龄 6 3.1±8.5岁。其中急性心肌梗塞 ( AMI) 1 6例 ,均符合 1 979年 WHO制订的 AMI诊断标准。1 .2 方法  1 CK检查 :应用美国 HPSONOS- 2 5 0 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患者取左侧卧位 …  相似文献   

5.
对象为53±8(4~66)岁的 14(男 7、女7)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安慰剂30天后舒张压>12.7kPa,各例均无心脏、神经或肾脏受累,也无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或糖尿病。试验按双盲、交叉和安慰剂对照的方式进行。服30天安慰剂后,随机分为2组。前4周,A组先服bisoprolol(10mg,qd),B组先服安慰剂。后4周,交叉服药。在分组前,第四周末和第八周末(服药后5小时)进行测定。采用二维脉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颈总动脉和肱动脉的血液动力学参数。该超声仪有二个特点:(1)多普勒信号的二维记录,2个探头互成60°角,入射超声和血管轴  相似文献   

6.
对象为无症状的严重左室功能不全患者49(男42,女7)例,年龄56.1±9.9(21至80)岁,心功能NYHAⅠ级或Ⅱ级,左室射血分数≤35%,未接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其中44例缺血性心脏病,5例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随机分组,A组22例采用安慰剂;B组27例采用依那普利作预防性治疗(2.5~10mg Bid)。左室造影法测定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塞(AMI)生存者常用β阻滞剂。虽然室性异位激动(VEA)同死亡率有关已在若干群体中得到证实,但是使用β阻滞剂的AMI生存者VEA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并无资料。β阻滞剂预防心脏病发作试验(BHAT)的3837例AMI患者经随机分组后:1921例使用安慰剂,1916例使用普萘洛尔(60~80mg,tid)。后组中1650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室颤是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早期并发症,在住院病人中有较高的死亡率。但人们很少注意鉴别具有高危室颤的AMI病人。作者采用常规心电图和实验室指标预测Killip’s心功Ⅰ、Ⅱ级AMI病人室颤的发生情况。在近10年1 888名住院的AMI患者中,入院后12小时发生室颤的Killip’s心功能Ⅰ、Ⅱ级患者有85人(男74,女11,平均年龄57岁);对照组为Killip’s心功能Ⅰ、Ⅱ级,发生AMI入院后12小时内没有发生室颤的187名(男169,女18人,平均年龄57岁)。AMI的诊断依据为:①典型胸痛,②十二导心电图特征性改变,③血清CK或CK-MB酶值升高。室颤组从症状发作到住院时间平均为165±162分;对照组为178±154分,两组无显著差异。入院时室颤组收缩压17±3.8KPa(128±29mmHg);  相似文献   

9.
作者对患病一年内、经过确诊的陈旧性前壁(间隔)心肌梗塞58例(男56例,女2例。年龄33—68岁,平均52.6±8.2岁)患者的左心前导联中U波方向与左心功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根据U波的极性分为3组:I组 U波直立(PU组)者14例(均为男性,年龄平均50.3±8.8岁);Ⅱ组 U波平坦(FU组)者30例(男29例,女1例,平均年龄53.5±7.8岁);Ⅲ组 U波倒置(NU组)者14例(男13例,女1例,年龄平均53.1±8.6岁).58例均行心导管检查,冠脉造影、左室造影及测定左室区域面积变化率(RAC.%)与舒张末期内径和收缩末期内径的短缩率(RSR);并与15例无心脏病者作对照(NL组)。  相似文献   

10.
37~76(平均55)岁的93(男78、女15)例劳力型心绞痛患者(其静息两维超声心动图清晰,组Ⅰ)接受(大剂量)潘生丁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DET),以20~25岁的健康成人(组Ⅱ)为对照.试验前15天停用β阻滞剂,试验前48h停用钙拮抗剂或/和硝酸酯.组Ⅰ内17例曾有心肌梗塞;各例均作造影,其中72例至少一支冠状动脉病变明显(管径缩小≥70%).静脉注射潘生丁后出现一过性局部室壁活动失调(原有局部室壁活动减弱、消失甚至出现反常活  相似文献   

11.
双氢呲啶类衍生物Nicardipine是新型钙通道阻滞剂.本文报道39~72(中位数62)岁的63(男58、女5)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和交叉的方式,短期或长期口服Nicardipine30或40mg、tid,并定期进行活动平板试验.本组心功能NYHAⅠ级3例、Ⅱ级45例和Ⅲ级15例;32例有心肌梗塞史;7例曾作冠状动脉搭桥术;心绞痛已有(中位数)6.1年;每周心绞痛发作(中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长期口服维拉帕米或硝苯啶对57.3±10.9(43~75)岁的10(男9、女1)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4.4±4.1年)患者左室功能的影响。本组内4例曾有心肌梗塞史(其中1例曾作冠状动脉搭桥术),无一例有左心衰竭表现,活动平板试验均阳性。随机分组后:一组先服维拉帕米(120mg,tid)4周,继服硝苯啶(20mg,qid)4周;另一组服药顺序相反。其中1例因症状性低血压而仅能服较小剂量硝苯啶(10mg,qid)。服药前、服药第4周和第8周未次服药后3小时,进行静息时和运动时(症状限制性立位  相似文献   

13.
β-阻滞剂对实验性冠状动脉闭塞和急性心肌梗塞的有益作用已被证实.然而,在心肌梗塞后6~24小时内开始使用β-阻滞剂能否预防或减少梗塞的扩展,尚属疑问.本文旨在测定梗塞后24小时内开始给予β-阻滞剂醋丁酰心安对未并发心力衰竭的急性透壁性前壁心肌梗塞患者梗塞范围扩展和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26例急性透壁性前壁心肌梗塞者,随机分成二组:A组12人,年龄29~61岁(平均52岁),仅用肝素治疗,作为对照;B组14人,年龄31~63岁(平均51岁),除肝素外,在起病24小时内用醋丁酰心安(Acebutolol)1毫克/公斤体重滴注,同时监  相似文献   

14.
高芳  薄其兰  王庆斌 《山东医药》2001,41(18):78-78
1996年 12月~ 1999年 12月 ,我院应用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 AMI)患者 62例。现就其溶栓治疗情况分组分析 ,观察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对血管再通的影响。一般资料 :62例患者均有典型胸痛、心电图动态演变和心肌酶谱升高 ,均符合 AMI诊断标准。其中男 4 6例 ,女 16例 ,平均 5 6.8± 11.8岁 ,均具溶栓适应证。随机分为两组 :1早期溶栓组 (发病至就诊溶栓时间在 4小时以内 ) 3 2例。男 2 4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 5 6.2± 11.6岁 ;2中晚期溶栓组 (发病至就诊时间分别为 4~ 6小时和 6~ 12小时 ) 3 0例 ,男 2 2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 5 7.1±…  相似文献   

15.
<正> 室性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塞(AMI)常见的致命性心律失常。由于可以发展为心室颤动(简称室颤),故一直被认为是决定AMI顶后的因素之一。本文对我院收治的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和急性前壁心肌梗塞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例进行了分析。病例系1986年1月~1991年3月收治的AMI62例,发病时间为24±8小时(占同期收治的AMI病人81例中的76.5%)。均符合WHO诊断标准,其中男38例,女24例,年龄41~87(平均60±2)岁。根据临床ECG表现分为:单纯下壁心肌梗塞组(30例);单纯前壁心肌梗塞组(28例);下壁合并前壁心肌梗塞组(4例)。全体病例在CCU中连续监测(第1周内24小时连续监测,第2~4周监测4~8小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先前有心绞痛可降低住院死亡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法 急性心肌梗塞入院者2264例,分两组。(1)第一次心肌梗塞组:没有心绞痛者605例,男455例,女150例,年龄(64±11.6)岁。先前有心绞痛者1032例,男821例,女211例,年龄(63.1±10.6)岁。(2)第二次心肌梗塞组:没有心绞痛者158例,男129例,女29例,年龄(65.8±11.7)岁。先前有心绞痛者469例,男381例,女88例,年龄(64.5±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进展性卒中(progressive stroke,PS)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CD61和CD62P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采用单克隆抗体分子探针分别测定37例PS患者(Ⅰ组)、40例稳定型脑梗死患者(Ⅱ组)和45名对照组(Ⅲ组,为健康体检正常者)外周血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CD61和CD62P的阳性表达率,并进行组间比较。其中Ⅰ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30~73岁;Ⅱ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31~70岁;Ⅲ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28~69岁。结果①Ⅰ组:CD41、CD61和CD62P表达分别为(97±13)%、(86±8)%和(87±6)%;Ⅱ组:CD41、CD61和CD62P表达分别为(92±12)%、(72±6)%和(78±9)%;Ⅲ组:CD41、CD61和CD62P表达分别为(85±10)%、(67±7)%和(67±7)%。②Ⅰ组和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明显高于Ⅱ组;Ⅱ组和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明显高于Ⅲ组。结论PS与血小板膜糖蛋白密切相关,CD41、CD61和CD62P的检测可作为脑血管病发生、发展演变的观察指标,对预后评估及指导治疗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8.
作者在巴西(1980~1982)对54.9±9.1(32~67)岁的连续51(男44、女7)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存活者,于入院第4周进行冠状动脉造影(Senes法).经连续心电图监测,其中58.1±7.0岁的11(男10、女1)例患者于急性期曾有Ⅰ度(2例),Ⅱ度(5例)或Ⅲ度(4例)房室传导阻滞(AVB),持续时间不超过1周.心电图分析认为传导阻塞位于房室  相似文献   

19.
已经证实压力反射敏感性(BRS)对估计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的预后有一定的价值,AMI病人的BRS常常降低,其机制在于交感兴奋性的升高和迷走兴奋性的降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已用于AMI伴有低射血分数的玻健人,但是ACEI均能降低正常人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的BRS。本文旨在研究巯甲丙脯酸对心肌梗塞病人BRS的影响。材料和方法:选择25例心肌梗塞病人(男21、女4;平均年龄52.5±8.9岁),其中前壁梗塞12例,下壁梗塞13例,接受巯甲丙脯酸治疗;另选择20例类似病人(男16、女4,平均年龄51.2±9.1岁),前  相似文献   

20.
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血浆尾加压素Ⅱ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观察了急性心肌梗死 (AMI)和稳定性心绞痛(AP)患者的血浆尾加压素Ⅱ (UrotensinⅡ ,U Ⅱ )水平的变化 ,以探讨U Ⅱ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可能意义。一、资料和方法1 研究对象 :健康对照 2 8例 ,男 16例 ,女 12例 ,平均年龄 (4 7 8± 13 5 )岁 ;AP患者 14例 ,男 9例 ,女 5例 ,年龄(5 2 5± 9 5 )岁 ,全部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存在 >70 %狭窄病变 ;急性Q波心肌梗死患者 33例 ,男 2 2例 ,女 12例 ,平均年龄 (5 7 7± 9 2 )岁 ,根据梗死部位分为前壁组和下壁组 ;根据心功能分为KillipⅠ~Ⅱ级组和KillipⅢ~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