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评价外科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各种术式的疗效。方法 回顾30年外科治疗门静脉高压373例中术后再出血66斧正临床资料。其中首次手术方式分别有单纯脾切除术、门奇静脉断流术、各类非选择性分流术、联合手术(断流加分流),术后再出血率分别为26.67%、17.86%、14.58%和4.35%,再手术组55例中食管下段胃底切除42例,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分流(MCS)11例,再断流2例,非手术组11例。结果 食管下段胃底切除组手术死亡率9.52%(4/42),随访平均11年,再出血率9.52%(4.42),脑病发生率14.29%(6/42);再断流组2例术后1个月内死亡;MCS组11例无手术死亡,随访平均7.5年,无再出血,脑病发生率9.09%(1/11);非手术组11例均为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结论 联合手术能有效减少门静脉高压术后再出血,MCS是目前治疗再出血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断流手术和脾切除脾肾静脉分流加断流联合手术后自由门静脉压(FPP)与术后再出血以及肝性脑病的关系,探讨术中FPP动态变化对术式选择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接受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脾肾静脉分流术(联合组)患者170例的临床资料.断流组患者断流术后FPP值≥22 mm Hg(1 mm Hg=0.133 kPa)为高压组(60例),<22 mm Hg为低压组(43例),联合组共67例.三组患者术前Child-Push评分和FPP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三组患者术中不同时间点FPP变化、以及三组患者术后再出血和肝性脑病发生率.结果 高压组、低压组和联合组术后FPP值分别为(27.1±1.9)mm Hg、(20.8±1.8)mm Hg和(21.5±2.2)mm Hg,再出血率分别为%、4.6%和4.5%.再出血率在高压组显著高于低压组和联合组(P<0.05).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联合组(10.4%)虽然高于低压组(7.0%)和高压组(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脾切除断流术后FPP值可以作为选择手术方式的依据,如FPP值≥22mm Hg应加行脾肾静脉分流术.  相似文献   

3.
最初18年期间(1946~1964年)的经验,经食管结扎、胃血管断流和脾切除术主要用于2组病人:(1)低危组:肝脏正常,脾静脉或门静脉血栓形成.(2)高危组:做门体分流术失败病人与肝功能差的病人,后者行分流术被认为危险,肝硬化病人比正常肝脏和肝前阻塞的病人有较高手术死亡率,再出血发生率和后期死亡率.基于此经验,作者开始对大多数硬化引起的门静脉高压行门体静脉分流术.这一时期全部分流术都是完全分流,端侧或侧侧门腔静脉分流术、肠系膜腔静脉分流、或近端脾肾静脉分流.这些病人发病率和死亡率显示:肝功能好(ChildA/B)的病人,选择性分流而非急诊手术者比肝功能差者(Child C)或因未控制或持续出血而施行的急症分流手术者有较低手术死亡率.1965~1980年开始对分流手术选择病人,避免肝功能差和必需急症手术者行分流手术.门静脉血栓形成,肝脏正常的病人施行血管离断术后5年生存率仍很高(75%),而肝硬化病人有较高手术死亡率,5年生存率仅40%.二组再出血率均高,平均为47%,脑病仅见于肝硬化病人.全部手术死亡率是13%.全部5年生存率提高至54%,再出血率为10%,脑病  相似文献   

4.
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的救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的救治北京医院(100730)曹金铎朱明炜目前,外科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术式繁多,诸如各种分流术、断流术、联合性手术(分流术加断流术)以及单纯性脾切除术等。其主要目的在于处理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和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等,而对引起...  相似文献   

5.
门脉高压症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以下简称再出血)的发生率较高。据报道,脾肾静脉分流术后及门体断流术后的再出血率分别为23%和29%,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10年再出血率为17%。再出血的原因复杂,处理困难,病死率高。本文回顾我们30年来的工作,探索再出血的原因及较为合理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门体分流术或门奇断流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但远期效果仍不十分满意,术后再出血率高达20~45.5%。对于再出血的病人一般均应首先采用综合的止血措施,如三腔管压迫、冰水洗胃、中药止血、选择性血管收缩剂局部灌注以及胃冠状静脉栓塞等。近年来经内窥镜注射血管硬化剂止血效果显著,止血后择期手术,可以降低手术死亡率。董方中等报告62例,其中38例(61.3%)为脾切除、门奇断流及分流术后再出血的病例,急症注射一次止血率高达80.6%,有效地减少因出血期延长而带来的肝功能损害,以及长时间用三腔管压迫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选择性远端脾腔静脉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断流术后再出血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18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复发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前经Doppler及CT证实脾静脉无血栓,用远端脾静脉-腔静脉直接吻合分流.结果 在分流术后,本组18例患者的自由门静脉压从术前的(35.6±3.8) cm H2O下降至(26.9±2.7)cm H2O,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6,P<0.01.近期手术死亡率为0.术后第2天肝功能较术前发生显著性变化,但术后第7天恢复到术前水平.本组再出血率为17%,腹水发生率为44%,有2例发生肝性脑病,2年生存率为94%.结论 远端脾腔静脉分流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断流术后再出血的选择性分流术式,但前提是远离脾脏的脾静脉无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前门静脉高压症仍为外科治疗的难点,如断流术后再发出血率偏高,而分流术有损于肝脏血供,术后不能有效地控制肝性脑病发生;另外Warren于1967年提出的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虽然在术后再发出血和肝性脑病发生率较低,但难以有效地缓解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1].为此,我院在多年的临床经验上于2000年提出选择性脾胃区减断分流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门奇断流术和联合术(门奇断流术加脾肾分流术)治疗食道静脉破裂出血(EVB)的效果.方法将1995年10月~2000年10月入院的28例EV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施行联合术(14例)和断流术(14例),通过术中测自由门静脉压(FPP)和手术前后测量门静脉血流量(PVF)、术后食道吞钡摄片及疗效观察进行比较.结果断流术与联合术后FPP平均降低分别为(4.81±7.26) cmH2O和(10.03±2.66) cmH2O,联合组手术前后比较和两组术式比较均有显著意义(均P<0.05);PVF断流术后平均增加(92±64) ml/min,联合术后平均降低(130±82) ml/min,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联合术组前后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均P<0.05).联合术组近期出血率,肝性脑病发生率及远期出血率、食道静脉曲张和临床疗效均好于断流术组.结论联合术既保留了断流术和分流术二者的优点,又克服了二者的缺点,具有止血效果确切,作用持久,再出血率、肝性脑病发生率及病死率低等优点,是一种治疗EVB合理而可行的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脾肾分流术和传统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1年11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行脾肾分流术和传统断流术109例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分流组手术时间长于断流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8±43)min比(172±53)min, t=-3.677, P<0.05];分流组与断流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31±89)ml比(164±109)ml, t=1.621, P>0.05;(21±6)d比(21±8)d, t=-0.403, P>0.05]。术后两组中重度腹水、腹腔出血和肝性脑病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973、0.830、0.095, 均P>0.05)。分流组术后再出血率低于断流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比28%, χ2=5.280, P<0.05)。手术方式是再出血的独立预测因素。分流组1、2、3、5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5%、94%、91%、88%, 断流组分别为95%、88%、85%、73%。再出血是影响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脾肾分流术比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式断流术加脾肾分流术联合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采用改良式断流术加脾肾分流术(联合组),并与20例改良式断流术(断流组)比较术前肝功能、术中测定自由门静脉压、术后14~21 d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门静脉血流速度、吻合口情况的回顾性分析。结果联合组无手术死亡、再出血及肝性脑病发生,联合组术后18个月因肺炎死亡1例,断流组术后35个月出血3例,术后1,3年生存率100%及95.5%。结论改良式断流术加脾肾分流术,既保留了幽门收缩功能及断流术的优点,又降低了门静脉压力,并能保持一定量的向肝血流量,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及腹水的消失。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外科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65例门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的治疗情况。结果:47例采用了不同术式的外科治疗,其中行肠腔侧侧分流术29例,肠系膜下静脉腔静脉分.流术6例,肠系膜上静脉属支腔静脉分流术4例,肠系膜上静脉属支左肾静脉分流术2例,断流术6例,手术死亡5例,结论:外科治疗目前仍是治疗门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的主要手段,且以择期手术为宜,其中肠腔侧侧分流术是断流术后再出血治疗的首选术式,选择性分流术(DSRS,DSCS)术后再出血的外科治疗主要采用脾切除加断流术,当肠腔分流术后再出血时,行肠系膜下静脉左肾静脉分流术或肠系膜上静脉属支腔静脉分流术是可行的,手术创伤小,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以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为主要依据选择合理的术式是提高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效果的关键.门静脉已成为流出道或门静脉入肝血量大量减少者,可行全门体静脉分流术;门静脉入肝血流量中等量减少,则几乎可施行各种分流手术和断流手术;门静脉入肝血流少量减少者可用脾切除断流术治疗.脾切除断流术后自由门静脉压力(FPP)值可以作为选择手术方式的依据.脾动脉结扎后FPP的变化最大.根据FPP下降的绝对值和幅度基本上能判断是行断流术或分流术,如下降不明显,表明肝内阻力高.需行分流或分流加断流术;如下降明显,FPP<22mmHg(1mmHg=0.133kPa)时,可行断流术.脾肾静脉分流加断流的联合手术有诸多优点.应作为治疗肝硬化PHT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随机对照选择性断流加大网膜包肾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评估.方法 回顾1998年至2004年间,我院行门静脉高压症手术510例,其中选择性断流术式200例(即高选择离断穿支血管),断流术式160例,缝扎术式140例,脾肾分流术式10例,对照各种术式患者手术前、后门静脉血流量(PVF),自由门静脉压力(FPP).观察近期术后出血、肝性脑病、腹腔感染情况.5年后,随访再出血率、门静脉高压性胃病、肝纤维化指标(PCⅢ)、腹水发生率、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结果 选择性断流加大网膜包肾术治疗效果较其他术式的PVF、FPP显著降低(P<0.01),近期出血、肝性脑病发生率下降(P<0.05),腹腔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年后,复发出血、门静脉高压性胃病、门静脉血栓发生率均显著下降(P<0.0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腹水情况,肝纤维化指标(PCⅢ)、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选择性断流加大网膜包肾术既可高选择离断穿支血管止血彻底,术后复发出血率低,又可保留机体自发性分流,兼有分流术及断流术的特点,且手术操作简单.术后随访,远期疗效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ž�����ѹ֢�����ٳ�Ѫ���������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众所周知 ,门静脉高压症 (PHT)在行第一次手术前必须详细研究病人的门静脉系统解剖和血流动力学变化 ,以供选择最合理的手术方法。尽管如此 ,目前所施行的各种手术 ,包括各种门体静脉分流术、门奇静脉断流术和 (或 )分流加断流的联合手术均有一定的术后再出血率。PHT术后再出血可发生于手术后早期或后期。早期出血多与手术操作失误有关 ,如断流术漏扎高位食管支 ,分流术早期吻合口栓塞所致。后期出血 ,断流术者多与新的侧支循环形成有关 ,而分流术者与吻合口狭窄或闭塞有关。此外 ,尚有多种病变可引起术后再出血。术后出血一旦发生 ,…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交流断流术加脾肾分流术联合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体会。方法:对我院1994~2000年采用断流术加脾肾分流术联合治疗的12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结果:全组病例均获随访,除1例在术后15个月因肝癌死亡外,其余11例均健在,其中10例生活质量良好。并恢复原来工作。生存时间最短15个月,最长8年,中位生存时间4年。术后均无出血和肝性脑病发生。结论:应用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避免了单一断流术、分流术及脾切除术的缺点.具有术后再出血率低,患者生存质量高及远期生存率高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7.
除肝移植外,当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的外科治疗主要是针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传统分流术的远期止血效果好,但其过度降低了自由门静脉压(FPP),减少了门静脉向肝血流,从而使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高;而断流术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干扰轻,但术后易形成新的门奇间侧支,加之断流术可加重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故存在术后再出血率高的弊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未合并肝癌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术后反复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对未合并肝癌或胆管癌的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行脾切除术后复发出血患者行TIPS术治疗,并随访1~5年(平均3.2年)的资料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 36例脾切除术后再出血者行TIPS术,手术均获成功,围手术期死亡率为2.78%(1/36),死亡原因是肝性脑病。随访期间患者术后再次复发出血率为5.71%(2/35)。结论 TIPS对脾切除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后反复出血病例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分流与断流联合手术在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期以来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PHT)外科治疗的方法分为分流术和断流术两大类。分流术是最早用于治疗 PHT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手术方法 ,它具有降压效果满意 ,食管静脉曲张的消失率、止血率以及腹水消失率高等优点。但它可发生二个严重并发症 :1分流性脑病 ,严重影响病  相似文献   

20.
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22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观察断流加分流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 ,总结采用联合断流加脾肾静脉分流术(即联合术 )治疗 2 2例门静脉高压症的经验。均行择期手术 ,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 18例 ,再出血 1例 ,肝性脑病 1例。术前自由门静脉压 (FPP)为 ( 3.96± 0 .39)kPa ,脾肾分流术后FPP为 ( 2 .2 8± 0 .35)kPa ,断流术后FPP为 ( 2 .71± 0 .38)kPa。断流加分流术既保留了断流术的优点 ,又降低了门静脉压力 ,同时还有利于门静脉向肝的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