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一种以二甲基硅油、甘油、羧甲基纤维素钠为成分的肠镜润滑消泡剂进行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评价,为这种肠镜润滑消泡剂在临床使用提供生物安全依据。方法 选择琼脂扩散试验对肠镜润滑消泡剂进行体外细胞毒性检测,选择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用小鼠淋巴瘤细胞进行的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MLA试验)、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进行遗传毒性检测。细胞毒试验,将样品放置在固化的琼脂层上与L929细胞间接接触24 h,用中性红对细胞进行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毒性。Ames试验选用TA97a、TA98、TA100、TA102、TA1535五种组氨酸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株,观察肠镜润滑消泡剂对细菌回复突变率的影响;MLA试验采用小鼠淋巴瘤细胞与样品溶液接触3 h和24 h,通过计算其平板效率和大小集落形成数目计算突变频率,判断受试样品对小鼠淋巴瘤细胞突变率的影响;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使样品溶液与中华地鼠肺细胞(CHL细胞)接触6 h和24 h,通过对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CHL细胞的染色体畸变情况进行分析,评价肠镜润滑消泡剂对CHL细胞潜在的致突变性。结果 在细胞毒试验中,受试样品与阴性对照相比,细胞数量相对较少且受试样品显微镜下观察有少量畸形和退化的细胞,为轻微的细胞毒性;Ames试验样品组回变菌落数均未比阴性对照回变菌落数增加1倍或者1倍以上且无重复性;MLA试验样品组MF值与阴性对照相比无超过126×10-6的增长;染色体畸变试验受试样品组染色体结构畸变率与阴性对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二甲基硅油、甘油、羧甲基纤维素钠为成分的肠镜润滑消泡剂无潜在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可进一步用于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一种宫内节育器的体外细胞的染色体畸变作为遗传毒性评价的一部分.方法 在加和不加S9活化系统条件下,试验组用三种不同浓度的节育器浸提液处理CHL细胞20h,对照组分别加入阴性、阳性进行交换,各组置37℃培养箱中培养.24h后采集细胞并分析中期细胞染色体畸变情况,计算染色体畸变率.结果 在4g/20mL的浓度下受试物对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其稀释浸提液的畸变率与阴性对照相比,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该试验条件下,受试物稀释浸提液未诱发CHL细胞染色体畸变.  相似文献   

3.
背景:目前大量动物来源的医疗器械产品,尤其是与人体直接接触的产品,应明确其力学性能、生物降解行为和生物相容性、细胞毒性、遗传毒性、免疫原性等是否符合临床要求。 目的:评价动物源性材料的体外遗传毒性,比较非活化和活化、短期和长期胸苷激酶基因突变实验的异同。 方法:按照GBT16886-12(1)制备可吸收性硬脑膜补片(马胶原)和人工生物心脏瓣膜(牛心包片)浸提液,以两种浸提液处理L5178Y小鼠淋巴瘤细胞3,24 h后,采用微孔板法行胸苷激酶基因突变实验,计算接种效率、相对悬浮生长、相对存活率、相对总生长及突变频率等指标,并比较短期和长期,非活化和活化处理的结果。 结果与结论:两种生物材料浸提液处理小鼠淋巴瘤细胞3 h或24 h,在活化及非活化条件下,胸苷激酶基因突变实验结果均为阴性。表明在体外遗传毒性实验中未发现可吸收性硬脑膜补片和人工生物心脏瓣膜致L5178Y细胞基因突变的作用,无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4.
评价新型医用钛合金Ti-6Al-4V基体/羟基磷灰石涂层复合材料的生物安全性。通过遗传毒性试验、细胞毒性试验、骨植入实验和迟发型超敏试验,对Ti-6Al-4V基体/HA涂层复合材料进行安全性研究。该复合物试样在Ames实验中无诱变性,对体外CHL细胞不诱发染色体畸变,不引起体外V79细胞的基因突变,无体外细胞毒性。该检品在骨植入试验中,对局部组织无刺激。最大剂量试验法迟发型超敏试验显示,该检品无致敏性。该复合材料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羟基磷灰石涂层钛合金材料生物相容性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代骨材料--羟基磷灰石涂层的钛合金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制备羟基磷灰石涂层钛合金材料浸提液后,采用细胞毒性实验以观察实验样品浸提液对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的毒性反应;通过对小鼠尾静脉及腹腔注射试验样品浸提液后,观察其对小鼠的急性全身毒性反应;Ames实验及迟发型超敏反应实验对其遗传毒性及致敏性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羟基磷灰石涂层钛合金材料浸提液对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的相对增殖率(RGR)为96.9%,细胞毒性反应为1级,无细胞毒性反应;对小鼠亦无明显的急性全身毒性作用,实验样品组与阴性对照组动物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遗传毒性Ames实验表明,在活化与非活化条件下,该材料浸提液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株的回变菌落数与对照组比均未增加2倍,对该菌株无诱变性;迟发型超敏反应实验显示,该材料浸提液无潜在的皮肤接触致敏性。结论羟基磷灰石涂层的钛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6.
交联透明质酸凝胶膜的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备交联透明质酸凝胶膜并评价其生物相容性.本研究采用己二酸二酰肼作为交联剂制备交联透明质酸凝胶膜,并采用GB/T16886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规定的方法,对凝胶膜进行体外溶血试验、细胞毒性试验、急性毒性试验、眼刺激试验、皮内反应试验、致敏试验以及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等三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交联透明质酸凝胶膜无溶血性、无眼刺激作用、无皮内刺激和致敏作用,未见急性毒性反应,细胞毒性0~1级;三项遗传毒性试验均为阴性.交联透明质酸凝胶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一种理想的医用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7.
背景: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被纳入口腔领域应用的视野,对生物材料进行生物相容性评价是进入临床试验前的重点研究内容。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评价自制牙体修复性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方法:根据ISO标准,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行体外细胞毒性实验,阴性对照组为DMEM培养液,阳性对照组为含有0.1%苯酚的DMEM培养液,实验组为受试材料的浸提液。测试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在牙体修复性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浸提液中培养1,3,5 d的吸光度值,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计算细胞相对增殖率,判断细胞毒性的级别。 结果与结论:实验组体外细胞毒性实验吸光度值均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与阳性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自制牙体修复性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体外细胞毒性级别为0~1级,初步认为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8.
甲壳素短纤维增强聚己内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生物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共混法制备甲壳察短纤维增强聚己内酯复合材料,并对纯聚己内酯和甲壳察短纤维增强聚己内酯复合材料进行体外细胞毒性和生物相容性评价,为临床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实验依据。对该两种材料进行体外细胞毒性试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溶血试验、热源试验和过敏试验。结果显示受试材料最终细胞毒性级为0级,对细胞生长和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材料中不存在潜在致敏性物质,浸提液无溶血反应和急性全身毒性反应,无热源反应,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和组织相容性,其作为胸壁缺损修补材料应用于临床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具药新生儿脐带敷料的细胞毒性试验是用细胞培养方法进行毒理学风险评价。此研究是按国际标准ISO10993—5《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的规定进行的。测试执行方法为ISO10993—5体外细胞毒性试验浸提液法,依据USP24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定量化,更精确地反应产品的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浸提介质对一次性使用球囊扩张导管体外细胞毒性评价的影响。采用不同的浸提介质制备了一次性使用球囊扩张导管浸提液,以MTT法评价浸提液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活性与增殖的影响,计算相对增殖率(RGR)。一次性使用球囊扩张导管不同浸提液之间的OD值存在差异,四种浸提液的RGR值均〉80%,细胞毒性均为1级。选择含血清的MEM是评价介入类医疗器械体外细胞毒性实验的理想浸提介质。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不同浸提介质对一次性使用球囊扩张导管体外细胞毒性评价的影响。采用不同的浸提介质制备了一次性使用球囊扩张导管浸提液,以MTT法评价浸提液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活性与增殖的影响,计算相对增殖率(RGR)。一次性使用球囊扩张导管不同浸提液之间的OD值存在差异,四种浸提液的RGR值均>80%,细胞毒性均为1级。选择含血清的MEM是评价介入类医疗器械体外细胞毒性实验的理想浸提介质。  相似文献   

12.
脱细胞软骨生物支架材料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脱细胞软骨生物支架材料(ACM)在细胞毒性、溶血试验、急性全身毒性等方面的生物学特性:方法①ACM的制备:猪膝关节软骨冻干加工为粉末,胰酶消化,曲拉通洗脱,蒸馏水洗净冻干,紫外线照射(UVI)后成型;③细胞毒性测定:材料浸提液培养细胞进行细胞形态人体观察,MTT法观察细胞活性;③急性全身毒性反应:材料浸提液注射入SD大鼠腹腔观察材料对动物表现及体重变化的影响;④溶血试验:材料浸提液与稀释动物鲜血混合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492nm下检测OD值计算相对溶血率;结果 ①细胞毒性试验:24h、48h、72h各时间段内三组细胞OD值两两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ACM细胞毒性为0级;②动物急性毒性实验:Ⅰ生物材料处理组和Ⅱ生理盐水处理组对动物体重影响没有差异(P〉0.05),Ⅰ生物材料处珊组和Ⅲ苯酚处理组对动物体重有显著差异(P〈0.05);③溶血试验:材料相对溶血率为2.92%,低于5%的标准,尢明显溶血现象;结论ACM存细胞毒性、溶血实验、动物急性毒件反应方面符合软骨组织工程中对于支架材料的要求,提示支架材料何良好的牛物相容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聚乙交酯-丙交酯(PGLA)牙周再生片及其降解产物的细胞相容性。采用不同浸提温度、不同授提时间和不同授提比例对PGLA牙周再生片材料的细胞增殖情况进行实验研究I同时用材料在2、4、6、8、10周时的体外障解液与培养细胞接触,观察不同降解周期其降解产物对培养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浸提比例为0.1g/ml时,37℃下其畏提时间长短对材料的细胞毒性无明显影响l授提比例为O.1cm^2/ml时,随着浸提温度的升高(50℃或70℃),材料出现了轻度对细胞毒性反应;浸提比例为O.5cm^2/ml时,37℃浸提72h可引起细胞增殖率下降;浸提比例为6cm^2/ml时,即使是37℃、24h,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细胞毒性。材料浸泡2、4周,其降解产物对细胞无明显的毒性作用,材料浸泡后6周起,降解液对细胞相对增殖率作用明显降低。由此提示:在体外评价试验中,试样表面积(重量)/浸提介质的比例大小、浸提温度高低、浸提时间长短以及降解产物在浸提介质中的积聚等因素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细胞生长。该PGLA牙周再生片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本研究既为PGLA牙周再生片材料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又为生物降解类材料的生物安全性评价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医用可降解Mg-Zn-Sr合金材料的体内外生物安全性,初步探讨其作为骨科植入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参照国际ISO 10993标准和国内GB/T16886标准,对Mg-Zn-Sr合金进行小鼠体内急性全身毒性试验和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研究,记为合金组,对照组自小鼠尾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结果 Mg-Zn-Sr合金浸提液经静脉注射后,在即时、4、24、48、72 h后动物一般状态均良好,未见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合金组和对照组体质量相对增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各浓度浸提液组细胞生长状况良好,细胞数目和形态与阴性对照组相似,各浓度浸提液组A值与阴性对照组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细胞相对增值率(RGR值)介于(90.98%~107.15%)之间,毒性评价为0~1级。结论 Mg-Zn-Sr合金无急性全身毒性反应,无细胞毒性作用,符合医用生物材料安全性要求,有望成为新型骨科植入材料。  相似文献   

15.
活性炭纤维因其高效吸附特性而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我们设计不同的浸提液制备方法,通过MTT法评价该浸提液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活性及增殖的影响,以寻找适合评价含活性炭产品体外细胞毒性的浸提方法。结果显示,由于活性碳纤维的强吸附性,相对于传统的含血清细胞培养基直接作为浸提介质,采用无血清培养基浸提,试验前在浸提液中加入10%血清更适合评价含活性炭产品的体外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6.
背景:前期实验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纯钛片表面制备了纳米TiO2:C薄膜涂层。 目的:评估纳米TiO2:C薄膜涂层的生物相容性。 方法:①溶血实验:取新西兰大白兔静脉血,分别加到TiO2-生理盐水、TiO2:C-生理盐水、蒸馏水和生理盐水中。②细胞毒性实验:将TiO2:C浸提液加入对数生长期的L929 细胞培养基中。③短期全身毒性实验:将60只BALB/C小白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灌胃给予TiO2浸提液、TiO2:C浸提液及生理盐水。④口腔黏膜刺激实验:将牙胶圆片与TiO2:C纳米薄膜涂片分别缝合固定于仓地鼠颊黏膜上。 结果与结论:纳米TiO2:C涂层未引起急性溶血,毒性等级为0-1 级,未对细胞产生明显毒性,细胞周期未见明显异常;TiO2:C浸提液对小鼠无短期全身毒性;对仓鼠口腔黏膜无刺激性。表明纳米TiO2:C薄膜涂层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文题释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海螵蛸支架:以中药海螵蛸为载体支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种子细胞,二者共同培养构建复合生物支架,经过各项生物安全性测评后应用于骨缺损的治疗。制作过程为:选用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0.25%胰酶消化制成细胞悬液,将细胞浓度调整为5×108 L-1,用移液枪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缓慢逐滴滴加于24孔板中的海螵蛸上,200 μL/孔,分2次缓慢接种,尽量不使细胞从材料上溢出,置于培养箱中培养4 h,待细胞充分黏附于海螵蛸支架材料后,缓慢逐滴加入培养液700 μL,将支架与细胞复合培养8 d,两三天换液1次。细胞毒性评估:是采用受试物与细胞共同培养的方法,对样品进行毒理学风险评估。生物材料应用于体内后,可能与体内细胞的细胞膜、细胞器、蛋白质合成、DNA合成等相互作用,产生细胞毒性。根据ISO10993-5标准,在复合支架应用于临床治疗前,需通过复合材料浸提液试验以测定其对细胞活性、功能、遗传的影响。  摘要背景:作为骨组织工程的修复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降解吸收性,许多学者在此方面也做了较深入的研究,但中药复合细胞生物支架的研究较少。目的:参照《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海螵蛸生物复合支架进行体外细胞毒性检测,评估复合支架的毒性等级,为临床应用生物支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依照ISO标准按“材料面积∶浸提介质体积=3-6 cm2∶1 mL”制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海螵蛸生物复合支架材料浸提液。制备L-929细胞悬液,将细胞浓度调整至1×107 L-1进行接种培养,设置阳性对照组(含苯酚的DMEM培养液)、实验组(材料浸提液)、阴性对照组(新鲜DMEM培养液)。培养24,48,72 h采用MTT法检测L-929细胞吸光度值,计算各组细胞的相对增殖率,评估复合支架毒性等级。结果与结论:实验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吸光度值在不同时间点不完全相同(P=0.000 < 0.01),各时间点内比较,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吸光度值均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P < 0.01);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海螵蛸生物支架细胞毒性为1级。结果说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海螵蛸生物支架无明显毒性作用,符合生物材料应用要求。  ORCID: 0000-0002-0003-6228(彭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8.
为了考察海藻酸钙/聚组氨酸微胶囊的毒性特征,我们利用MTT比色法和小鼠尾静脉注射法,分别考察了该微胶囊的细胞毒性和急性全身毒性。结果表明:微胶囊浓度≤1.0mg/mL时,材料对L929细胞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微胶囊浸提液即使在高浸提比(10.0mg/mL)下,浸提产物也无细胞毒性作用。急性全身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微胶囊浸提液不引起急性全身毒性反应,表明微胶囊浸提液无有毒的沥滤物和降解产物产生。说明海藻酸钙/聚组氨酸微胶囊无明显毒性。  相似文献   

19.
MTT法评价肝素涂层医用聚氯乙稀的细胞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测 3种肝素涂层医用聚氯乙稀材料的细胞毒性。方法 采用肝素氯烃基二甲基代苯甲胺复合物(HBC)、肝素苯扎溴胺复合物 (HBB)和肝素聚乙烯亚胺复合物 (HPEI) 3种方法对医用聚氯乙稀材料进行肝素涂层 ;根据国家标准提取各种材料的浸提液 ;通过体外细胞培养 ,四唑盐 (MTT)比色法评价各种涂层材料的细胞毒性。结果 HBC和HBB方法涂层的医用聚氯乙稀材料具有较低的光吸收 (OD)值 ,而HPEI方法涂层的医用聚氯乙稀材料OD值高于其它 2组 (P <0 .0 1) ,并随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结论 HBC和HBB 2种方法涂层的医用聚氯乙稀材料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 ,而HPEI方法处理的聚氯乙稀材料细胞相容性好 ,具有进一步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背景:Triton X-100、环氧氯丙烷联合改性处理戊二醛固定的牛颈静脉管道是一种新型抗钙化右心管道材料,其生物相容性方面的研究较少。 目的:评价新型抗钙化牛颈静脉管道的体外细胞毒性。 方法:通过CCK-8法检测新型抗钙化牛颈静脉管道(实验组)及单纯戊二醛处理牛颈静脉管道材料浸提液(对照组)对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的毒性作用,以第2,4天为检测时间点,计算细胞相对增殖率、对材料毒性进行分级。 结果与结论:CCK-8法细胞毒性试验显示新型抗钙化牛颈静脉管道材料浸提液第2,4天L-929细胞增殖率均在85%以上,毒性分级为1级,无细胞毒性,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提示经戊二醛、Triton X-100、环氧氯丙烷联合处理制备的新型抗钙化牛颈静脉管道材料无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