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探讨低分子肝素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肾组织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建立大鼠IRI模型,健康WistaI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未治疗组、LMWH治疗组,后两组又分别分为术后1、3、6、24h组。检测各组血清肌酐(Scr)水平及中性粒细胞(PMNs)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通过光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形态学及趋化因子NF-κB表达变化。结果表明:(1)肾缺血再灌注未治疗组造模后1h,Scr水平虽然没有明显变化,但ICAM-1、NF-κB表达增多,肾小管坏死积分值亦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1);(2)缺血再灌注6h以后,两组Scr浓度明显增高(P〈0.01),但LMWH治疗组SCr、ICAM-1、NF-κB表达水平及肾小管坏死积分值均明显低于模型未治疗组(P〈0.05);(3)肾组织中NF-κB表达与肾小管损伤积分值呈现良好的相关性(r=0.71,P〈0、01);而NF-κB与ICAM-1间则呈现显著正相关(r=0.62,P〈0.05)。由此说明:(1)ICAM-1、NF-κB在肾缺血再灌注早期的瞬时表达,可能参与了炎症早期的白细胞迁移与浸润,与肾损伤的发生密切相关;(2)LMWH可通过减少ICAM-1及NF-κB的表达,阻抑炎症反应过程,减轻肾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ConA诱导的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4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EGCG对照组、ConA模型组及EGCG+ConA组。采用HE法检测小鼠肝脏形态学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ALT、AST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中TNF-α与IL-17的变化。结果 ConA模型组ALT、AST的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升高(0.05),EGCG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变化(0.05),EGCG+ConA组比ConA模型组含量下降(0.05)。ConA模型组小鼠肝脏显示较多肝细胞坏死,正常对照组和EGCG对照组小鼠肝脏正常,EGCG+ConA组肝细胞炎症坏死程度较ConA模型组有所减轻。ConA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TNF-α与IL-17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和EGCG对照组明显升高(0.05),EGCG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0.05),EGCG+ConA组比ConA模型组下降(0.05)。结论 EGCG对ConA所致小鼠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炎性因子TNF-α与IL-17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肝细胞核因子-κB(NF-κB)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的作用,并探讨丹参注射液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16周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并用丹参注射液5ml/(kg·d)进行干预治疗,观察其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细胞核因子-κB表达及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丹参治疗组血清ALT、AST分别为(87.6±13.4)、(160.7±32.5)U/L,较模型组的(102.1±31.1)、(210.3±30.2)U/L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肝组织出现重度脂肪变性,不同程度的炎细胞浸润及坏死,丹参治疗组肝组织炎症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丹参组炎症计分(4.85±0.39),模型组炎症记分(6.30±0.51)(P〈0.05)。丹参治疗组NF-κB表达为(1.77±1.07),较模型组的(5.63±1.45)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细胞核因子.xB表达增强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生密切相关,丹参注射液能抑制肝细胞核因子.KB表达而达到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大鼠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中HSP 72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亚砷酸钠(Sodium Arsenite,SA)诱导热休克蛋白72(HSP72)在大鼠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肝脏部分热缺血.再灌注模型,预先给予SA(6mg/ml),24h后阻断肝脏中、左叶血供90min,再灌注3、6h,分别用Western blot检测肝脏中的热休克蛋白72(HSP72)、核转录因子-κB(NF-κB);外周血测定ALT、AST、LDH、TNF-α、CINC、MIP-2;组织学作HE染色、HSP72、NF-κB免疫组化。观察7d存活率。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A组均有HSP72表达,对照组则无表达。对照组有NF-κB表达,SA组则无表达。SA组血清ALT、AST、LDH、TNF-α、CINC、MIP-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病理观察结果显示,对照组可见肝实质细胞浊肿、空泡样变性、肝窦内中性粒细胞浸润。SA组肝实质细胞无明显损伤。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A组肝细胞胞浆、核均有较显著的HSP72表达,对照组基本无表达。对照组肝实质细胞核内有较显著的NF-κB的表达,SA组则基本无表达。SA组7d生存率为87.5%(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5%(3/8)(P〈0.05)。结论SA可诱导大鼠肝脏产生HSP 72,在肝脏热缺血-再灌注中抑制NF-κB的活性,减轻肝脏炎症反应,对肝实质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4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EGCG对照组、ConA模型组及EGCG+ConA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ALT、AST、TNF-α、IFN-γ、IL-4及IL-6的变化,HE法检测小鼠肝脏形态学改变。结果 ConA模型组小鼠血清转氨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GCG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变化(P>0.05)。与ConA模型组相比,EGCG+ConA组小鼠血清转氨酶水平下降(P<0.05)。ConA模型组小鼠肝脏病理切片示较多肝细胞坏死,对照组和EGCG对照组小鼠肝脏形态学基本正常,EGCG+ConA组示肝细胞炎症坏死程度较ConA模型组有所减轻。ConA模型组小鼠血清TNF-α、IFN-γ、IL-4及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GCG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EGCG+ConA组小鼠血清TNF-α、IFN-γ、IL-4及IL-6水平均下降,与ConA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EGCG对ConA所致小鼠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对炎性因子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6.
吲哚美辛(消炎痛)预处理能诱导大鼠对四氯化碳性和半乳糖胺性肝损伤及能诱导小鼠对醋氨酚性肝损伤产生明显的保护作用。本实验观察了吲哚美辛是否对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肝损伤也有保护作用。用Balb/c雄性小白鼠24只,随机分为3组,实验前16h开始禁食,自由饮水。吲哚美辛浓度0.5mg/1ml,在肝损伤模型制备前12h皮下注射一次(10mg/kg),而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制备采用ConA尾静脉注射20mg/kg,0.3ml/只;以无菌磷酸盐缓冲液0.3ml/只同法注射为正常对照。在小鼠注射ConA或磷酸盐缓冲液后Zh各组随机抽取2只鼠按常规方法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NBD多肽预处理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缺血皮质细胞内核因子-κB活化的影响。方法将SD健康雄性大鼠(280~300g)共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模型组(n=15)、药物组(n=15)。缺血模型制备前2h经右侧侧脑室注射NBD多肽25μl进行预处理。运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大鼠模型。运用免疫组化检测再灌注后72hNF-κBp65在胞浆/胞核的蛋白表达变化;运用免疫荧光定位及Western印迹(半定量)检测NF-κB p65及IκBα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再灌注72h模型组胞浆/胞核内NF-κB p65大量表达(P〈0.05);NBD多肽预处理后NF-κB p65主要在胞浆表达,胞核内表达明显减少(P〈0.05);免疫荧光双标定位及Western印迹半定量检测显示模型组胞浆/胞核内NF-κB p65蛋白均大量表达(P〈0.05),IκBα蛋白呈现低表达(P〈0.05);NBD多肽预处理后胞核内NF-κB p65蛋白表达明显减少,主要以胞浆表达为主(P〈0.05),IκBα胞浆/胞核内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局灶脑缺血再灌注72hNF-κB p65蛋白胞核表达明显增加.NF-κB核转位/活化过程被激活:NBD多肽预处理后通过增加胞核/胞浆内IκBα表达有效阻止NF-κB的核转位/活化过程,从而有效地减轻再灌注后72h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对脑组织的损害。  相似文献   

8.
给小鼠用刀豆蛋白以O,YIAWkg)尾静脉注射,复制实验性急性肝损伤模型,通过检测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肿瘤坏死因子.a(’FNF-a)、光镜和电镜观察下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评价肝损伤。雄性国出VCjJ’鼠,体重20-3(),6-7周龄,实验前16h禁食,动物由湖北省医科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将实验小鼠分为对照组(n=8)、o)’lrt组(n=8)和二氧化硅(Stq)+(ConA组(n=8)。对照组尾静脉注射无菌磷酸盐缓冲液(PBS)0.3ml/只,ConA组尾静脉注射见onA20mg/kg,SiO2+ConA组在静脉注射haA20lug/kg前18h分别向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出血后炎症反应机制及核因子-κB(NF-κB)与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间表达的关系。方法: 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及过氧化氢损伤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模型,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免疫细胞化学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观察NF-κB和ICAM-1的表达。结果: 大鼠脑出血后NF-κB 及ICAM-1表达均增强,ICAM-1的表达高峰(1 d)先于NF-κB(4 d),但在体外实验中,过氧化氢损伤后即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NF-κB表达即增加,2 h后ICAM-1表达也上调,NF-κB的抑制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PDTC)可下调NF-κB及ICAM-1表达。结论: 在活性氧损伤中NF-κB作为ICAM-1的活化因子,可上调ICAM-1表达,但在脑出血这一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中,尚有其它因素参与对NF-κB 及ICAM-1表达的调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NF-κB的活性及其mRNA表达与IL-β、IL-6、TNF-α mRNA表达的相互关系,为临床应用NF-κB调节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NF-κB活性ELISA试剂盒,检测精神分裂症组和健康对照组PBMC中NF-κB活性,并采用RT-PCR方法,测定两组PBMC中NF-κB mRNA表达及IL-1β、IL-6、TNF-α mRNA表达。结果:①精神分裂症组PBMC中NF-κB的活性及NF-κB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精神分裂症组PBMC中IL-1β、IL-6、TNF-α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③在精神分裂症组及对照组中,PBMC中NF-κB的活性与其mRNA表达量无明显相关(均P〉0.05);④在精神分裂症组和对照组中,PBMC中NF-κB的活性与IL-1β、TNF-α mRNA均呈正相关(均P〈0.05);无论是在精神分裂症组或对照组中,PBMC中NF-κB的活性与IL-6 mRNA均无明显相关(均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PBMC中NF-κB mRNA表达及活性均增高,对NF-κB活性的检测更能反映NF-κB的转录调控功能情况;活化的NF-κB对IL-1β、TNF-α的基因转录起了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大鼠体外循环(CPB)术致急性肾损伤时肾脏核转录因子-κB( NF-κB )P65和内皮细胞表面黏附分子-1(ICAM-1)表达水平变化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其的抑制作用。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n=10):Sham组、CPB组和EPO组, Sham组建立CPB模型,不行体外转流,其余2组行体外转流,EPO组于转流前在预充液中加入3 000U/kg的EPO。分别于肝素化后转流前 (T0)和转流结束后(T1)、术后0.5 (T2)、1 (T3)、2 ( T4)和24 h (T5)检测血清肌酐水平, 术后24h取肾脏组织,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并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NF-κB P65和ICAM-1表达。结果 术后CPB组各时间点与sham组比较血清肌酐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CPB组相比,EPO组的肌酐水平明显下降(P<0.05);CPB组肾组织中NF-κB p65及ICAM-1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sham组(P<0.05),EPO组NF-κB p65及ICAM-1表达水平均低于CPB组(P<0.05);病理学检查显示EPO组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胞质内空泡形成、间质出血明显减轻。结论EPO可抑制大鼠体外循环后肾脏NF-κB P65及ICAM-1表达,从而减轻大鼠体外循环引起的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12.
周丹  于洋  安洋  周南 《解剖学研究》2020,42(1):38-43
目的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免疫性肝炎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C57B6小鼠45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ontrol)、EGCG药物干预组(EGCG)、免疫性肝炎模型组(AIH),采用ConA诱导性肝损伤法建立AIH模型,EGCG组小鼠予以EGCG(100 mg/kg)灌胃,余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28 d,ELISA检测各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变化,苏木精-伊红(HE)染色染色及PAS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病理学变化及糖原表达,Western blot、qPCR法检测肝脏组织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因子Wnt1、β-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果 ConA诱导性肝损伤法可以明显导致小鼠肝功能损伤,血浆总ALT、AST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病理学可见肝脏组织广泛被破坏,细胞排列紊乱,界线模糊不清,汇管区可见大量条索状胶原纤维增生向肝小叶内延伸,分割破坏肝小叶结构,PAS染色可见糖原表达较低。经EGCG干预后,小鼠肝功能明显得到改善,血浆总ALT、AST表达显著降低,病理学可见肝细胞结构较完整,界线清楚,细胞排列基本有序,部分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及假小叶形成,PAS染色显著得到改善,且EGCG可以明显下调肝脏组织中Wnt1、β-catenin表达(P0.05)。结论 EGCG可以明显改善免疫性肝炎小鼠肝功能,减轻肝细胞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介导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核因子-κB(NF-κB).DNA结合活性与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表达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降脂效应以外的抗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机制。方法36只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被随机分为低脂对照组(LC)、高脂对照组(HC)和辛伐他汀组(HC+S)。实验中动态观察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实验结束时,用电泳移动迁移技术(EMSA)检测三组兔主动脉组织中NF-κB-DNA结合活性;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各组血管组织中MCP-1的表达;显微镜下测定各组主动脉内膜厚度与粥样斑块面积。结果实验结束时,HC+S与LC组的TC、TG、LDL-C水平、NF-κB-DNA结合活性、MCP-1表达、主动脉内膜厚度和粥样斑块面积均明显小于HC组(P〈0.05);HC+S组的的TC、TG和LDL-C水平与LC组相比虽无明显差异(P〉0.05),但其NF-κB-DNA结合活性、MCP-1表达、内膜厚度和粥样斑块面积均小于LC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以通过抑制NF-κB-DNA结合活性、减弱MCP-1表达而减轻AS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核因子-KB(NF-KB)在二烯丙基三硫(DATS)抑制脂多糖(LPS)致急性肺损伤(Au)小鼠IL-1β表达中的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LI组、DATS组、DATS预防组和DATS治疗组。RT.PCR检测肺组织中IL-1βmRNA表达。电泳迁移率改变(EMSA)检测肺组织NF—KB活性,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磷酸化及非磷酸化IKB的表达。结果Au组小鼠肺组织中IL-1β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NF-KB活性及磷酸化IKB表达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DATS预防组可显著抑制肺组织中IL-1βmRNA表达(P〈0.05)、NF—KB活性及磷酸化IKB表达(P〈0.05),但DATS治疗组的抑制效果不明显。结论DATS可通过抑制LPS诱导的IKB磷酸化及随后的NF-KB活化,进而抑制ALI小鼠肺组织IL-1βmRNA表达,这是DATS发挥抗ALI作用的信号传导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伊贝沙坦联合舒洛地特对大鼠糖尿病肾脏协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糖尿病模型组(D)、伊贝沙坦组(I)、舒洛地特组(S)及伊贝沙坦与舒洛地特联合给药组(I+S),糖尿病大鼠模型用STZ诱导。 12周后观察尿白蛋白的排泄率(UAER),做肾组织病理检查,测定肾组织中MDA含量与SOD、CAT、GSH-PX的活性变化。RT-PCR法检测肾组织中ICAM-1 mRNA的表达。EMSA 检测NF-κB的活性。结果:各给药组均可抑制糖尿病大鼠UAER的增加及肾组织病理结构损害,联合组优于单独给药组。对肾组织MDA含量增加及抗氧化应激的SOD、CAT、GSH-PX活性降低的改善作用,联合组优于单给药组。各给药组均可抑制肾组织NF-κB活性,以联合组最明显;糖尿病大鼠肾组织ICAM-1 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各给药组肾组织ICAM-1 mRNA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其中以联合组最明显。 结论:伊贝沙坦与舒洛地特联合用药对糖尿病肾脏保护作用优于任一单种用药,其机制可能部分是通过对糖尿病肾组织氧化应激、NF-κB 活性及 ICAM-1 mRNA表达协同抑制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中转移相关因子与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特点及相互关系。方法 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肠癌及正常组织中NF-κB、环氧合酶-2(COX-2)、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结果 (1) 大肠癌组织中,NF-κB活性升高(P<0.05);(2) 在NF-κB表达升高的肿瘤组织中,COX-2、ICAM-1和VCAM-1表达升高的比例约占75%。(3) 大肠癌组织中MMP-9与其抑制蛋白SM22α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大肠癌组织中转移相关因子的表达与NF-κB活性呈正相关,与肿瘤的进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褪黑素能否减轻吸烟大鼠颈动脉的氧化损伤。方法将2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吸烟组(建立大鼠吸烟模型)和褪黑素(5 mg/kg)干预组。7 d后取颈动脉,荧光探针2',7'-DCFH-DA检测颈动脉内活性氧(ROS)含量;Western blot检测颈动脉内NF-κB、eNOS、MCP-1、VCAM-1和ICAM-1的表达。结果吸烟能明显诱导大鼠颈动脉内ROS的增加(P<0.01);褪黑素干预组ROS含量明显回降(P<0.01);吸烟组颈动脉内eNOS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褪黑素干预组颈动脉内eNOS的表达明显回升(P<0.01);吸烟组颈动脉内的NF-κB、MCP-1、VCAM-1和ICAM-1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褪黑素干预组的NF-κB、MCP-1、VCAM-1和ICAM-1的表达明显回降(P<0.05)。结论吸烟能明显诱导大鼠颈动脉内ROS的增多及氧化损伤,褪黑素能通过NF-κB通路减轻吸烟大鼠颈动脉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Gp96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影响。 方法 健康雄性C57BL/6 J小鼠22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10),生理盐水+酒精诱导纤维化组(n=70)。尾静脉注射CRISPR表达质粒Gp96-sgRNA3+酒精诱导肝纤维化组(n=70),腹腔注射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PDTC+酒精诱导肝纤维化组(n=70)。于酒精诱导第8周眼球取血后处死各组小鼠,测定各组小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HE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肝脏病理变化,天狼猩红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肝纤维化情况,过碘酸-雪夫(PAS)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肝糖原变化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肝脏Gp96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变化。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其余3组AST酶活性显著上升,肝纤维化加重,糖原显著减少(P<0.01);与生理盐水+酒精组相比,注射质粒Gp96-sgRNA3+酒精组和注射NF-κB抑制剂+酒精组AST上升更为明显,肝纤维化更严重,糖原减少更多,Gp96表达显著下降,TGF-β1表达显著增加(P<0.01或 P<0.05)。 结论 尾静脉注射CRISPR表达质粒Gp96-sgRNA3显著抑制了小鼠肝脏Gp96的表达,促进了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程度,NF-κB信号通路对Gp96的表达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次小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小鼠中T、B淋巴细胞功能的变化及可能的机制,为小鼠糖尿病模型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①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昆明小鼠糖尿病作为动物模型。⑤用ConA和Insulin分别刺激脾和胸腺T细胞,采用MTT法检测成熟与未成熟T细胞对于丝裂原和特异性抗原的增殖转化能力。③采用ELISA间接法测定血清中Insulin自身抗体(IAA)的水平。④采用ELISA夹心法测定小鼠脾细胞及胸腺细胞培养上清的IL-4与IFN-γ的含量。结果:①糖尿病模型组血清中Insulin自身抗体(IA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②模型组成熟T细胞(脾脏细胞)对于ConA刺激的增殖能力较弱(P〈0.05),对于Insulin刺激的增殖能力与正常组没有显著差别(P〉0.05);模型组未成熟T细胞(胸腺细胞)对于ConA刺激的增殖能力与正常组没有显著差别(P〉0.05),而对于Insulin刺激的增殖能力较高(P〈0.05)。③模型组脾细胞培养上清的IFN-γ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胸腺细胞培养上清中IFN-1的含量在模型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IL-4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未检出。结论:多次小剂量注射STZ诱导糖尿病小鼠模型是自身免疫应答所导致;自身免疫性T、B细胞的功能及自身抗体均有增强;Th1介导的细胞免疫在STZ诱导的糖尿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探讨Colgalt2基因介导的胶原Glcα1,2 Galβ1?糖基化修饰在急性肝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60只Colgalt2+/+小鼠和60只Colgalt2-/-小鼠进行急性肝损伤实验,雌雄各半。每组随机选取20只小鼠腹腔注射CCl4(CCl4∶橄榄油=2∶7,20 ml/kg)。观察小鼠死亡情况,并绘制生存曲线。每组剩余40只小鼠随机分为0、4、8、12 h组,每组10只,腹腔注射CCl4(剂量同上)。分别于0、4及8 h各处死6只小鼠,之后将4及8 h组剩余的小鼠均纳入12 h组( Colgalt2+/+小鼠, n=14; Colgalt2-/-小鼠, n=16),并于12 h处死小鼠。 HE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取血清进行生化指标ALT、 AST测定。利用qRT?PCR和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小鼠Colgalt2在基因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Colgalt2基因在Col?galt2+/+小鼠肝组织内表达,而在Colgalt2-/-小鼠肝组织内不表达。注射CCl4后10 h, Colgalt2+/+小鼠死亡率为35%, Colgalt2-/-小鼠死亡率为70%,两组小鼠死亡率差异显著(P<0.05)。注射CCl4后12 h, Colgalt2+/+小鼠死亡率达50%, Colgalt2-/-小鼠死亡率为70%,差异不显著(P>0.05)。肝功检测及HE染色结果均提示,与Colgalt2+/+小鼠相比, Colgalt2-/-小鼠肝损伤较重。注射CCl4后,野生型小鼠Colgalt2在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下调。结论 Colgalt2基因敲除在一定程度上可加重小鼠急性肝损伤。该观察结果提示, Colgalt2基因介导的胶原Glcα1,2 Galβ1?糖基化修饰可能与肝损伤的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