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2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肘外侧或肘后正中切口,清理骨折断端,用2枚克氏针交叉固定,1根钢丝“8”字缠绕固定于桡侧两个针尾。结果32例患儿骨折均I期愈合。随访6~12个月,优良率94%,无肘内翻发生。结论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固定可靠,能有效防止肘内翻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入路、固定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采用经肘关节后外侧入路,直视下复位骨折,利用克氏针交叉、辅以"8"字张力带固定。结果32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随访结果:①均取得骨性愈合;②外观及功能优良;③患儿监护人满意;④无一例骨化性肌炎发生。Broberg-Moreey肘关节评分:优30例,良2例,可0例,差0例。发生轻度肘内翻2例。结论后外侧克氏针张力带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满意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肘内翻畸形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其治疗的基本原则为肱骨髁上截骨矫形,恢复患侧正常的外翻提携角。截骨后的固定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钢板或克氏针辅助下的张力带钢丝固定,但这些方法一般均需第2次手术取出内固定。自2005至2008年6月,我们在行肱骨髁上楔形截骨后,使用克氏针交叉加石膏托固定方法治疗该病患者18例,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11年1月对172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行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仅6例并发肘内翻畸形(〈10°)(3.4%),肘内翻畸形发生率显著降低,治疗满意。结论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操作简单,固定牢靠确切,便于早期功能锻炼,既能良好恢复关节功能,又能有效防止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肘前外侧切口及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对75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采用肘前外侧切口及克氏针固定治疗。结果经3~12月随访,骨折愈合良好,且肘关节功能均在3月内恢复,75例中优64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96%。结论采用肘前外侧切口及克氏针内固定方法治疗儿童Ⅲ肱骨髁上骨折具有组织损伤小,利于解剖复位及术后肘关节屈伸功能恢复的优点,此外还可以有效防止肘内翻畸形的发生,加速骨折愈合,有效预防神经、血管并发症。是治疗儿童新鲜的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侧楔形截骨矫正儿童肘内翻畸形手术中不同内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5年6月至2013年8月收治73例(78肘)肘内翻畸形患儿。根据术前在肘关节伸直正位X线片上测量计算的矫正截骨角度(肘内翻角+正常提携角)进行肱骨外侧楔形截骨。截骨完成后,对于年龄较小、术前肘关节活动度较好的患者,采用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或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对于年龄较大、病程较长、肘关节活动度差甚至僵硬或肱骨髁部畸形的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观察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截骨愈合情况,拆除内固定后3个月评价患侧肘关节活动度,并采用Jupiter等制定的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肘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肱骨外侧楔形截骨术,其中27例(30肘)行交叉克氏针内固定(交叉克氏针组)、21例(21肘)行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克氏针张力带组)、25例(27肘)行钢板内固定(钢板组)。术后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60个月,中位数18个月。3组患者截骨处均获骨性愈合。内固定拆除后3个月,交叉克氏针组、克氏针张力带组和钢板组患者的肘关节活动度分别为132.4°±10.2°,132.5°±9.5°,131.9°±6.8°;按照Jupiter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肘关节功能,交叉克氏针组优18肘、良9肘、中3肘,克氏针张力带组优13肘、良6肘、中2肘,钢板组优16肘、良8肘、中3肘。至随访结束时,3组各有1肘发生尺神经损伤,交叉克氏针组2肘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克氏针张力带组1肘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采用肱骨外侧楔形截骨术矫正儿童肘内翻畸形时,根据患儿的年龄、病程及术前肘关节活动度分别选择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或钢板内固定,术后肱骨截骨处愈合好,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克氏针交叉固定加张力钢丝治疗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肱骨髁上骨折临床上常见,治疗上仍存在较多并发症,如肘内翻、肘关节屈伸受限等,自1999—2006年,作者采用克氏针交叉固定加张力钢丝治疗肱骨髁上骨折25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肱骨髁上骨折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肘关节外侧切口入路,以克氏针粗丝线张力带加压内固定不稳定型肱骨髁上骨折治疗42例,经6个月~7年随访观察,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5.2%,肘内翻发生率为4.8%。与传统法比较,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肱骨髁上骨折效果满意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加钢丝内固定的方法治疗手法整复失败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12例。经平均5年3个月的随访,优良率达73.2%,肘内翻发生率为12.5%。结果表明该治疗方法对预防肘内翻的发生有显著作用。结合临床和有关文献对肘内翻的发生机制和预防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克氏针加钢丝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加钢丝内固定的方法治疗手法整复失败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12例。经平均5年3个月的随访,优良率达73.2%,肘内翻发生率为12.5%。结果表明该治疗方法对预防肘内翻的发生有显著作用。结合临床和有关文献对肘内翻的发生机制和预防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一种肘外侧入路外侧进针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本组77例肱骨髁上骨折,采用肘外侧切口,用两枚克氏针从外侧进针作交叉内固定。结果参照Flynn临床评定标准评定,结果优49例,良24例,一般3例,差1例,优良率94.8%,2例出现较健侧〈8°的肘内翻。结论肘外侧入路外侧进针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有创伤小、复位满意、固定可靠、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肘内翻发生率低,并可避免医源性尺神经损伤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张力交叉克氏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曲风鸣  张卫国  孟玲 《中医正骨》2004,16(12):55-55
克氏针交叉内固定并石膏托外固定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常用方法,还有人采用钢丝张力带克氏针以增强其稳定性[1].近年来,我们采用张力交叉克氏针技术治疗需手术的肱骨髁上骨折,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田野 《亚太传统医药》2012,8(3):134-135
目的:探讨肘内小切口治疗儿童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72例,麻醉后,均采取肘内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早期石膏托外固定治疗。结果:随访12~42个月切口全部一期愈合。评定术后肘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7.3%,且无一例出现肘内翻畸形。结论:采取肘内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早期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儿童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切口隐蔽不影响外观、避免医源性尺神经损伤、防止术后并发肘内翻畸形、早期恢复肘关节功能四重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内外侧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32例用骨折闭合手法复位经皮内外侧髁部穿克氏针加石膏托外固定4周,4周后去除石膏、拔除克氏针。结果:随访4个月~2年,优21例,良6例,可3例,差1例。1例出现轻度肘内翻。结论:闭合手法复位经皮内外侧髁部穿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伸直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分别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与石膏托固定、牵引或切开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143例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优良率95%,石膏托固定优良率70%,牵引治疗优良率63%,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优良率71%。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有较好的优良率及较低的肘内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自2000年1月-2004年1月,作者采用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并桡侧“8”字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肘内外侧切口切开复位联合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65例,采用肘内外侧联合切口切开复位、内外侧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术后观察骨折复位、愈合情况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65例患儿均获得随访,随访6~24个月,骨折1~5个月后临床愈合。术后无缺血性挛缩,1例发生轻度肘内翻,1例出现正中神经麻痹,1个半月后自行恢复。参照Flynn临床评定标准,优51例,良10例,一般4例。结论:肘内外侧切口切开复位联合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骨折复位、固定可靠,能避免骨折远端向尺侧再移位或旋转移位,消除了肘内翻形成的因素,创伤小,并发症少,外固定时间短,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8.
肱骨髁上骨折是小儿骨科的常见病,若治疗不及时或复位、固定不佳,极易发生肘内翻畸形。我院1999—2005年采用手法复位、经皮内外髁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208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经肘外侧小切口、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对91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经肘外侧小切口、克氏针内固定方法治疗。结果经3~12个月随访,骨折愈合良好,愈合时间6~8周,平均7周,无切口感染及volkmann挛缩发生,肘关节功能均在3个月内恢复,优45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8%。结论采用肘关节外侧小切口、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组织损伤小、利于解剖复位、内固定稳定性好、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手术不需要特殊器械设备等优点,值得各级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夹板固定、石膏托固定、骨牵引、切开克氏针固定4种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探讨肘内翻的发生机制以预防其发生。方法:采用这4种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43例,6个月后初步评定疗效,1年半后进行随访。结果:夹板固定者,优良和良好65.1%,不良6.3%;石膏固定者,优良和良好42.6%,不良40.4%;牵引治疗者,优良和良好63.2%,不良10.5%;切开克氏针固定者,优良和良好50.0%,不良28.6%。肘内翻的发生率,尺侧嵌插和尺侧偏移者为75.0%,桡侧嵌插和桡侧偏移者为21.4%。结论:夹板固定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最优的固定方法;明确肘内翻的发生机制,准确分析骨折时暴力方向及移位情况,才能把握好复位原则,有效预防肘内翻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