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MMP-9在骨巨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MMP-9在36例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临床病理资料及Jaffe分级、Enneking分期和复发的关系。结果:MMP-9在骨巨细胞瘤中阳性表达率为63.8%,但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等因素无关;在Jaffe分级中Ⅱ、Ⅲ级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级,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按Enneking分期随级别升高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复发组的MMP-9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明显(P<0.01)。结论:MMP-9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与肿瘤的En-neking分级及肿瘤的复发有一定的关系,MMP-9过表达可作为预测骨巨细胞瘤复发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骨巨细胞瘤中CD105、MMP-2和MMP-9的表达及与肿瘤复发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105、MMP-2和MMP-9在38例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分析它们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及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 (1)CD105标记的肿瘤内MVD均值为9.70±2.34,浸润型肿瘤的MVD值明显高于静止型(P〈0.05),复发组MVD值显著高于未复发组(P〈0.01),而与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2)MMP-2的阳性表达率为47.37%,其表达与复发有关(P〈(1.05),而与组织学分级、X线分型无关(P〉0.05)。(3)MMP-9的阳性表达率为6(1.53%,与组织学分级无关(P〉(1.05),与X线分型和复发有关(P〈0.01)。(4)MMP-2、MMP-9阳性组的MVD值分别高于相应的阴性组(P〈0.01)。结论 CD105标记的MVD值和MMP-2、MMP-9过表达可作为预测骨巨细胞瘤复发的客观依据。MMP2、MMP-9过表达与肿瘤内新生血管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3.
骨巨细胞瘤基质金属蛋白酶系统的表达及其与复发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曾弘  文剑明  董书坤  谢丹  李海刚  罗灿峤 《癌症》2001,20(10):1049-1052
目的:研究骨巨细胞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MMP-9)及其特异性抑制剂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2(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TIMP-1和TIMP-2)和尿激酶型纤溶蛋白酶原激活物(urokinas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的表达与肿瘤复发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45例骨巨细胞瘤组织中MMP2、MMP-9、TIMP-1、TIMP-2和uPA蛋白和RNA的表达,计算MMP-2/TIMP-2和MMP-9/TIMP-1的比值,对比肿瘤复发组和非复发组的差异。结果:骨巨细胞瘤组织有高水平的MMP-2、MMP-9、TIMP-1、TIMP-2和uPA表达,但与肿瘤的形态分级无关。复发组MMP-2、MMP-9和MMP-2/TIMP-2、MMP-9/TIMP-1比值以及uPA表达均比非复发组明显增高,高水平MMP-2、MMP-9、MMP2/TIMP-2、MMP-9/TIMP-1表达的病例复发时间较早,复发风险较高。结论:骨巨细胞瘤的复发与基质金属蛋白酶和酶激活物表达增高,酶抑制剂表达减低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RECK基因以及金属蛋白酶-2 (MMP-2)在骨巨细胞瘤(GCT)以及骨软骨瘤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RECK基因的表达与GCT的发生、生长以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30例GCT和10例骨软骨瘤肿瘤组织中RECK与MMP-2的表达,进而分析RECK、MMP-2在上述肿瘤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和比较RECK基因在不同外科学分期、影像学分级GCT肿瘤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性,了解RECK基因的表达与GCT预后(复发率)之间有无关系.结果 RECK基因在GCT肿瘤组织中表达较对照组(骨软骨瘤)阳性率低(P<0.05),并且在不同外科学分期和影像学分级的GCT肿瘤组织,表达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RECK基因与MMP-2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性.RECK基因的表达与GCT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等无显著相关性,与肿瘤的预后(术后复发率)有相关性,但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ECK及MMP-2均不是GCT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手术方式是GCT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GCT肿瘤组织中RECK基因低表达、MMP-2高表达.RECK基因可能在骨巨细胞瘤的发生、生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以为GCT的预后判断及分子靶向药物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促凋亡基因bax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促凋亡基因bax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Jaffe分级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兔抗人Bax多克隆抗体及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结果73例骨巨细胞瘤中,Bax阳性47例,其中Jaffe病理分级Ⅰ级27例中,阳性22例,Ⅱ级38例中阳性23例,  相似文献   

6.
庞健  徐钢 《中国肿瘤临床》1997,24(12):899-902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32便骨巨细胞瘤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元原(PCNA)的检测分析,探讨PCNA在骨巨细胞瘤的表达分布及与Jaffe病理分级和复发的关系。结果显示,PCNA的阳性反应只在骨巨细胞瘤波形蛋白阳性的单核基质细胞的胞核中出现,而多核巨细胞均无阳性表达;PCNA在骨巨细胞瘤中的增殖指数虽随Jaffe病理分级增高有呈递增趋势,但各级相互之间在交叉重叠现象;PCNA增殖指数低即低度增生的骨巨细胞瘤复发率低,PCNA增殖指数高即中度和重度增生者复发率明显增高。本文结果进一步支持单核基质细胞是骨巨细胞瘤的主要肿瘤细胞成份的观点,并提示PCNA的表达与Jaffe病理分级不完全一致,但PCNA是判断骨巨细胞瘤预后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3(TIMP-3)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38例骨巨细胞瘤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骨巨细胞瘤标本中的MMP-7、TIMP-3和CD34的表达,观察其在非复发肿瘤组和复发肿瘤组中的变化。分组统计学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在骨巨细胞瘤中,MMP-7和TIMP-3阳性率分别为97.0%和95.0%。MMP-7的表达和MVD在复发组和非复发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7与微血管密度(MVD)存在正相关性(P<0.05),但TIMP-3的表达在复发组和非复发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P-7和组织学分级(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P>0.05)不存在相关意义,TIMP-3、MVD和组织学分级(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P<0.05)存在相关意义。结论 MMP-7和TIMP-3在骨巨细胞瘤中高度表达,MMP-7可能会加速肿瘤血管形成、细胞增殖并影响骨巨细胞瘤的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骨巨细胞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Ki-67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0例骨巨细胞瘤和50例正常骨组织中MMP-2、Ki-67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骨巨细胞瘤组织中MMP-2、Ki-67的阳性率均高于正常骨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骨巨细胞瘤组织中MMP-2、Ki-67的表达均与患者的Jaffe分级、临床分期、是否复发有关(P<0.05).骨巨细胞瘤组织中MMP-2、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r =0.554,P<0.05).结论 骨巨细胞瘤组织中存在高表达的MMP-2、Ki-67,两者的联合检测可用于骨巨细胞瘤的临床诊断、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53和p21在骨巨细胞瘤(GCT)的表达及与GCT病理分级和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3,p21在52例GCT中的表达。结果:52例样本中,P53和P21的是性表达率分别为26.9%(14/52)和13.5%(7/52),两者与病理分级无关(P值分别为0.6999,0.658),在复发病例中,P53和P21的阳性率分别为46.2%和20.5%,在无复发病例中两者分别为23.1%和10.3%,两者同时表达阳性的有2例,p53和p21同时过表达与GCT复发有显著相关性(P=0\042),结论:p53和p21在GCT中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无关,与复发相关。  相似文献   

10.
胃癌MMP-2、MMP-9表达及对微血管生成和肿瘤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胃腺癌基质金属蛋白酶 2、9(MMP -2、MMP -9)表达及对微血管生成和转移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 ,检测 87例胃腺癌组织中MMP -2、MMP -9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胃腺癌组织MMP -2和MMP -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9.8% (5 2 / 87)和 41.4% (3 6/ 87)。MMP -2、MMP -9的表达、MVD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 (P <0 .0 5 ,P <0 .0 1)。MMP -2的阳性表达与胃腺癌病理分期有关。结论 MMP -2、MMP -9与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及转移密切相关 ,是判断胃癌转移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CD147在骨巨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147在36例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临床病理资料及Jaffe分级、En-neking分期和复发的关系。结果:CD147的阳性表达率为47.2%,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等因素无关。在Jaffe分级中随着级别的增高,阳性表达率也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按Enneking分期Ⅱ、Ⅲ期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复发组的CD147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CD147与骨巨细胞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CD147可作为评价骨巨细胞瘤恶性程度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骨巨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牛晓辉 《癌症进展》2005,3(4):316-319,398
骨巨细胞瘤是一高侵袭性良性肿瘤,主要发生于年轻人中,骨端发病.典型的影像学表现是骨端完全溶骨的膨胀性改变,多不伴有骨膜反应及软组织包块.CT及MRI可以很好地显示肿瘤的侵及范围,X线平片最具诊断意义.圆形及卵圆形基质细胞及多核巨细胞是骨巨细胞瘤的基本组织构成成分.刮除术是治疗骨巨细胞瘤的基本外科手段,但其复发率较高,应加用物理及化学的方法扩大至边缘或广泛的外科治疗边界.放疗可用于治疗难以手术的病例,但可致肉瘤变.化疗对于骨巨细胞瘤基本无效.骨巨细胞瘤的转移及恶变可能与以往治疗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膦酸盐对骨巨细胞瘤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及细胞组织学变化。方法:取我院收治的7例双膦酸盐(唑来膦酸)治疗前后的患者肿瘤组织切片进行了透视电镜观察和TUNEL凋亡染色及图像分析。结果:双膦酸盐(唑来膦酸)治疗后的肿瘤组织切片中透视电镜下多核巨细胞和基质细胞出现了明显的凋亡表现,细胞质变化的特点是大量扩张紊乱的粗面内质网及分散于细胞质中包含于囊泡中央的高电子密度核。线粒体水肿或空泡化。巨细胞核变化的特点是形成致密的染色质材料分散于细胞核中,核膜增厚或分离,部分核碎裂和形成凋亡小体;双膦酸盐(唑来膦酸)治疗后的肿瘤组织切片中TUNEL染色强烈阳性,基质细胞凋亡率从治疗前的1.31%至治疗后的33.4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8),多核巨细胞凋亡率从治疗前的8.41%至治疗后的56.8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8)。结论:双膦酸盐可以诱导骨巨细胞瘤基质细胞和多核巨细胞的凋亡。从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水平证实双膦酸盐作为骨巨细胞瘤辅助治疗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We investigated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soft-tissue recurrence in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 (GCTB). Among 106 cases with GCTB in our hospital, there were 2 cases occurring soft-tissue recurrence which histories were reported. These two soft-tissue recurrences occurred with the interval of 6.9 years and 2.5 years respectively from primary diagnosis. 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 was nonspecific masses in soft tissue. Radiographic ossification was not found at periphery or within the masses. Through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peripheral ossification was found in 1 case and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ccurred in the other case. Through retrieving and reviewing literatures in PubMed, 19 cases of soft-tissue recurrence with detailed material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Soft-tissue recurrence of GCTB is a rare episode which reflects its locally aggressive nature, the reasons of which are tumor cells implantation and tumor residual. Ossification at periphery or in the masses can be considered as a pathognomonic character of this episode in radiographic and patho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The prevention lies in determining tumor extension preoperatively, proper non-tumor manipulations, removing the tumor and irrigating operative wound as completely as possible.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对骨巨细胞瘤(GCT)的传统组织学分级与其生物学行为不甚相符的原因进行了研究。采用51例GCT为研究对象,以13例骨囊肿(良性)和15例骨肉瘤(恶性)为对照组,采用图像分析仪(IAT)对细胞核(GCT取基质细胞核),进行了形态计量研究(8项参量),DNA含量,DNA倍体类型研究,及术后复发病例的DNA倍性与其传统分级的比较研究。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发现GCTⅠ级和Ⅱ级之间无显著差别,且它们的生物学属性在潜在恶性和低度恶性范畴。研究还揭示GCT的DNA≥5c细胞数超过7%者系术后复发、转移的高危病例。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he aim of the research was to study the clinical feasibility of autograft-prosthesis composite for aggressive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 around knee.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48例骨巨细胞瘤,用病灶彻底刮除、液氮灌注冷冻及自身髂骨植骨治疗。经随访2年3个月~17年4个月,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双膦酸盐作为辅助治疗方法降低四肢骨巨细胞瘤复发率的可行性。方法:2001年2月~2007年8月我院及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收治的39例四肢骨巨细胞瘤患者,男性28例,女性11例,年龄18~45岁。肿瘤影像学分级按Campanacci分级标准,其中Ⅱ级18例,Ⅲ级21例。所有患者治疗前均经过病理活检诊断为骨巨细胞瘤。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0例患者,未予双膦酸盐治疗。治疗组19例患者,于手术前给予1~3疗程的双膦酸盐治疗(唑来膦酸4mg,2~3周1次),术后继续给予3个疗程以上的双膦酸盐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囊内切除+骨水泥或骨移植重建,瘤段切除+骨移植或人工关节重建。结果:随访19~34个月。双膦酸盐治疗后患者疼痛减轻,VAS疼痛评分由8.19±1.33减轻至2.42±1.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5.304P=0.000)。78.9%的患者肿胀减轻,63.2%的患者在唑来膦酸治疗2~3疗程后X线片上肿瘤内出现明显的骨矿化增加或骨生成。治疗组的复发率为5.3%,低于对照组3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284,P=0.022)。3级骨巨细胞瘤对照组的复发率为50.0%,治疗组为9.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4.295,P=0.038)。结论:双膦酸盐作为辅助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四肢骨巨细胞瘤的复发率。用药后症状与体征的改善,影像学中骨矿化或骨生成都可作为双膦酸盐疗效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