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灯盏花素、丹参在体外对血小板活化抑制作用观察,分析血小板相关活化指标的变化情况,为中医优选活血化瘀药物提供客观理论依据。方法用三色流式细胞术法分析灯盏花素、丹参在体外对血小板活化指标血小板膜表面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和P-选择素(CD62P)抑制的变化。结果灯盏花素、丹参对ADP活化的血小板膜表面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和血小板内P-选择素(CD62P)表达都有抑制作用,并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丹参能显著抑制PAC-1和CD62P两者的表达;灯盏花素抑制PAC-1表达的作用显著,但对CD62P表达的抑制较小。结论与灯盏花素相比,丹参是一种较强的抗血小板活化药物,既可抑制PAC-1的表达而降低血小板的聚集性,又可抑制血小板的释放而降低其促凝血活性,在血栓性疾病的防治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木瓜蛋白酶体外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洗涤血小板为模型,观察木瓜蛋白酶在体外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以探讨其抗血栓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不同剂量木瓜蛋白酶与洗涤血小板作用,以血小板聚集分析仪检测ADP、花生四烯酸(AA)、胶原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以流式细胞仪检测活化血小板膜纤维蛋白原受体(FIB-R)和P-选择素表达水平,以SDS-PAGE分析血小板肌动蛋白聚合体的变化。检测ADP诱导的原发性高血压(PH)及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和FIB-R表达水平。结果:木瓜蛋白酶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小板最大聚集水平,血小板聚集水平与木瓜蛋白酶剂量呈负相关(P〈0.01)。木瓜蛋白酶剂量依赖性地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FIB-R表达,降低FIB-R表达水平(P〈0.01)。木瓜蛋白酶降低ADP诱导的血小板膜P-选择素表达水平和抑制肌动蛋白聚合体增加(P〈0.01)。木瓜蛋白酶抑制PH及AMI患者血小板聚集和FIB-R表达(P〈0.01)。结论:木瓜蛋白酶通过抑制活化血小板膜纤维蛋白原受体的表达,并抑制肌动蛋白聚合以及释放反应从而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反应,有抗血栓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常人周围血中血小板表面纤维蛋白原活化率很低(2%左右)。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却明显增加,ADP刺激后,血小板表面纤维蛋白原受体活性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ehrohie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GMP-140的变化及其与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的关系。方法用三色全血流式细胞术测定38例老年AECOPD患者及38例缓解期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GPⅡb/Ⅲa、GMP-140的表达水平,并检测患者FG水平,与30例老年健康对照者及30例非老年健康对照者比较。结果老年AECOPD组GPⅡb/Ⅲa、GMP-140、FG均明显高于缓解期组、老年健康对照组及非老年健康对照组(P〈0.01)。老年AECOPD组GPⅡb/Ⅲaa、GMP-140与FG均呈正相关。结论老年AECOPD患者血小板明显活化,其活化程度与FG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谭劼  韩君勇  张红雨 《中国医药》2010,5(9):788-789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小板活化分子标记物血小板激活复合物1(PAC-1)、CD62p的变化及其与纤维蛋白原(Fg)的关系.方法 用三色全血流式细胞术测定36例AMI患者(AMI组)外周血中血小板PAC-1、CD62p的表达水平,并检测患者Fg水平,与32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的相关项目进行比较.结果 AMI组PAC-1、CD62p、Fg均高于健康对照组[(79.53±11.23)%比(47.02±5.98)%,(44.76±6.85)%比(29.13±4.38)%,(4.72±0.98)g/L比(3.38±0.48)g/L,P<0.01].AMI组PAC-1与Fg呈正相关(r=0.56,P<0.01),CD62p与Fg呈正相关(r=0.42,P<0.05).结论 AMI患者血清Fg增加、血小板明显活化,其血小板活化程度与Fg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化痰祛瘀法改善痰瘀阻络型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小板P-选择素水平的影响。方法临床选取中医辩证为痰瘀阻络型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中药治疗前、治疗15 d及30 d血小板P-选择素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小板P选-择素水平均能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中药治疗组患者P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化痰祛瘀法能提高痰浊瘀阻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与对照组比较,能更有效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小板P选-择素水平,提示具有抗血小板活化,防治血栓形成的功效,这可能是该法有效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木瓜蛋白酶对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物(MPA)形成及其诱导的单核细胞活化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单核细胞和富血小板血浆(PRP),将实验分为3组:0、20、80U/L木瓜蛋白酶组,分别测定不同浓度木瓜蛋白酶与单核细胞和血小板(PLT)共孵育后以及木瓜蛋白酶与血小板单独孵育后MPA形成、P-选择素和CD11b表达水平,木瓜蛋白酶与单核细胞孵育后的MPA形成和CD11b表达水平,计算各浓度木瓜蛋白酶对MPA和CD11b的抑制率。结果:随药物浓度增加,木瓜蛋白酶与单核和PLT共孵育后以及木瓜蛋白酶与血小板单独孵育后MPA形成、P-选择素和CD11b表达水平显著降低,木瓜蛋白酶与单核细胞单独孵育后MPA形成和CD11b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01)。各处理组中,80U/L组对MPA和CD11b的抑制率均显著高于20U/L组(P<0.01),木瓜蛋白酶与血小板和单核细胞共孵育组MPA和CD11b抑制率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木瓜蛋白酶可通过抑制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和单核细胞与血小板结合途径而对MPA形成及其诱导的单核细胞活化有抑制作用,这可能作为其可应用于抗血栓和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表面活化标志物的表达以及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α基因的变异,探讨血栓性疾病血小板体内活化与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以流式细胞术(FCM)测定102例脑梗死患者血小板GPIb、P-选择素的表达及纤维蛋白原的结合,同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结合限制性内切酶分析研究GPIbα基因血小板同种抗原(HPA)-2和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多态性与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特点,并与相应正常人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脑梗死患者P-选择素及纤原结合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GPIb表达低于正常组(P<0.05);而GPIbαHPA-2、VNTR基因多态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脑梗死患者体内存在血小板活化,但与GPIbαHPA-2及VNTR基因多态性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发病不同时期中血小板的活化状态以及各项检测指标的相互关系与临床意义。方法采用FCM测定52例脑梗死患者发病的急性期(发病1~3d)和稳定期(治疗的10~14d)血小板CD62p和CD63表达率,用玻球法测定PAdT,智能血液凝集仪测定PAgT,同时检测正常对照组30例。结果脑梗死急性期CD62p和CD63表达率较稳定期及正常对照组显著上调(P<0.01);待病情稳定时两者表达均明显下降,但亦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1),且CD62p和CD63表达呈著正相关(r=0.788,P=0.003);PAdT和PAgT在脑梗死急性期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稳定期则降至正常水平。结论 CD62p、CD63的表达与PAdT、PAgT随脑梗死病情演变而变化,两者呈一致性,共同参与脑梗死发生、发展病理过程;CD62p、CD63表达比PAdT、PAgT能更加敏感而准确地反映出血小板活化状态,且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作为ACI诊断、病情监测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病血小板活化标志物P-选择素(CD62P)、溶酶体颗粒糖蛋白(CD63)及内皮素(ET)-1的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组)、30例无糖尿病肾病的糖尿病患者(无糖尿病肾病的糖尿病组)及3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并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CD62P、CD63及E...  相似文献   

11.
韩伟  赵松峰 《中国医药》2010,5(10):910-912
目的 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延缓大鼠衰老的作用.方法 取健康6个月龄雄性Wistar大鼠100只,完全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衰老模型组、阳性对照药(维生素E 200 mg/kg)组、丹参多酚酸盐30.0 mg/kg和15.0 mg/kg两个剂量组,每组20只.采用皮下注射5.0%D-半乳糖的方法制作大鼠衰老模型,观察给药后大鼠大脑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含量以及大脑蒲肯野细胞的凋亡指数.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衰老模型组大鼠大脑组织SOD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加、蒲肯野细胞的凋亡指数增加[SOD:(140.60±2.67)U/mgprot比(189.00±3.95)U/mgprot;丙二醛:(0.83±0.04)nmol/mgprot比(0.38±0.04)nmoL/mgprot凋亡指数:(18.53±1.64)%比(6.00±0.38)%;P<0.01];维生素E 100 mg/kg组、丹参多酚酸盐30.0 mg/kg和15.0 mg/kg两个剂量组与衰老模型组相比,大脑组织SOD活性均明显增加[(157.21±3.12)、(159.33±3.99)、(149.36±2.72)U/mgprot,均P<0.01]、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0.5999±0.030)、(0.606±0.042)、(0.657±0.046),均P<0.01,蒲肯野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36.24±1.76)%,(38.97±1.81)%,(45.70±1.96)%,均P<0.01].丹参多酚酸盐30.0 mg/kg组与维生素E200 mg/kg组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丹参多酚酸盐15.0 mg/kg组与前两者的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具有延缓大鼠大脑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郝建秀  崔永强 《齐鲁药事》2011,30(9):499-500
目的观察一次慢速静脉注射给予不同剂量的一种丹参制剂对犬心血管系统有无明显影响,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数.方法丹参制剂按4.0mL·kg-1、2.0mL·kg-1和1.0mL·kg-1静脉推注给药.结果和结论除大剂量一次静脉给药对犬血压有短暂影响外,对犬心血管系统其他指标均未见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丹参制剂在治疗心脑血管系统、肾功能衰竭、肝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胰腺炎、器官移植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恢复、恶性肿瘤等方面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并且已经取得很好的疗效。本研究通过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资料,对丹参制剂的临床研究及其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为临床合理使用丹参制剂提供依据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复方丹参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防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鼠视网膜的影响。方法应用前房灌注液体升高眼压的方法建立大鼠RIR模型,并随机分为防护组和对照组,防护组大鼠损伤前30min静脉注射复方丹参0.05ml,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05ml,两组均缺血90min后,分别在恢复灌注30min、24h和72h后进行检测视网膜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并进行视网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的组织学观察。结果再灌注30min、24h、72h后防护组与对照组相比,防护组视网膜中MD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病理损害明显减轻。结论复方丹参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有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丹参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的肾保护作用.方法 63例CRF患者随机分为埘照组(31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用厄贝沙坦治疗,治疗组用丹参+厄贝沙坦洽疗,疗程均为6个月.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的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总胆同醇(TC),甘油三酯(TG)和尿蛋白.结果 两组患者的肾功能、尿蛋白和血脂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丹参能够有效的降低CRF患者的尿蛋门水平,改善血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6.
韩乃巍 《中国基层医药》2014,(24):3732-3734
目的:观察丹参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健康雄性大鼠150只,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五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丹参高剂量组(100 mg/kg)、中剂量组(30 mg/kg)、低剂量组(10 mg/kg)。丹参组分别于术前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3 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以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采用在体大鼠结扎冠状动脉30 min然后松扎冠状动脉180 min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心肌梗死范围,测定血清磷酸肌酸激酶( CK)、乳酸脱氢酶( LDH)。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肌梗死范围及血清CK、LDH活性均显著增加(t=14.382、21.460,均P<0.05)。不同剂量丹参组均能明显缩小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梗死范围,明显降低血清CK,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7.426、6.891、11.274,均P<0.05)。不同剂量丹参组均能明显降低血清LDH,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2.436、10.843、16.252,均P<0.05)。结论丹参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具有抗氧化应激的作用,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丹参联合激素对狼疮性肾炎患者的血清IL-6及临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36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丹参联合激素组)及对照组(强的松组)。对照组患者予强的松,连续治疗8周。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患者服药8周前后的血清IL-6、肌酐、血清尿素氮和24h尿蛋白定量的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肌酐、血清尿素氮和24h尿蛋白定量指标均有明显降低(P〈0.05),且两组患者之间治疗后血清IL-6、肌酐、血清尿素氮和24h尿蛋白定量均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丹参联合激素治疗较常规激素对于狼疮性肾炎有更明显的改善治疗作用。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IL-6与狼疮性肾炎患者的发生发展有关,并可作为病情及疗效判断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丹参辅助治疗急性肺损伤的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急性肺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乌司他丁3000U/(kg·d)、丹参注射液30ml/d静脉注射。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及治疗前、后血浆乳酸、超敏c反应蛋白0IS—CRP)含量、血浆肿瘤坏死因子-d(TNF-理)、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和血气分析变化。治疗7d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_6.775,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乳酸、hs—CRP、TNF-α、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乳酸、hs—CRP、TNF—d、IL_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呼吸频率(RR)均明显下降,氧合指数(Pa02/FiO:)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显著上升,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丹参辅助治疗急性肺损伤可以显著改善急性肺损伤患者预后,降低炎l生反应程度,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丹参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炎症因子hs-CRP、sICAM-1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8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丹参组(41例),治疗14d后,采用放免法测定CGRP,6-Keto-PGFlα,ET-1,TXB2;ELISA法检测血清sICAM-1;激光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结果丹参组治疗后炎症因子hs-CRP、sICAM-1下降明显;血浆ET-1、TXB2下降,CGRP,6-Keto.PGFlα上升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orP〈0.05)。结论丹参能够明显减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炎症反应,抑制ET、TXA2和提高血管内皮CGRP、PGl2的作用,其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丹参注射液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流动力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及治疗HIE的作用机制。方法:74例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丹参注射液;在生后1、2、3、7日龄用超声多普勒检测两侧大脑前动脉(A鄄CA)、大脑中动脉(MCA)和大脑后动脉(PCA)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1日龄时,HIE患儿脑血流变化特点为舒张末血流速度降低,其中以左侧ACA、PCA的血流速度降低最为明显,2、3日龄时HIE治疗组患儿左侧MCA的Vs、Ved及Vm均较HIE对照组有所改善(P<0.05);7日龄时治疗组患儿两侧ACA、MCA、PCA的Vs、Ved及Vm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HIE患儿的两侧A鄄CA、MCA、PCA血流速度普遍降低;丹参注射液能明显改善HIE患儿的脑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