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创解剖钢板内固定与传统手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09年9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解剖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少,踝关节评分明显较高,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 <0.05)。结论:微创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效果显著,术中出血量较少,骨折愈合时间短,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2.
龙江 《大家健康》2013,(12):122
目的:研究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胫骨远端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观察组和给予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观察术后骨折断端愈合情况、负重下地时间以及踝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影像学愈合时间、完全负重下地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影像学愈合例数、Baird踝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能够促进骨折断端的愈合和踝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1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的58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并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采用单侧外固定架超踝固定治疗的58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踝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9.66%,对照组为74.1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外侧锁定钢板微创治疗与传统观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09~2013-06间我院收治的38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26例,女12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采用外侧锁定钢板微创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观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治疗后关节功能比较、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等。结果:观察组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手术时间以及出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外侧锁定钢板微创治疗与传统观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相比,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术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时间短,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8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切开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踝关节功能、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影像学完全愈合时间、完全负重下地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及优良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2.5%)(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0%)显著低于对照组(30.0%)(P<0.01)。结论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有助于减小手术创伤、促进骨折愈合、改善踝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均为5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方案,观察组则给予微创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方案,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60.1 ±15.4分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50.2 ±30.1ml,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8.9 ±0.7天,短于对照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3.8 ±8.7周,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软组织感染1例,延迟愈合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微创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治疗方案,疗效确切,且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小,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与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闭合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闭合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抽样,选取5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治疗组(n=30),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治疗组采取微创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优者12例(40%),良者14例(46.66%),优良率86.66%;对照组优者9例(32.14%),良者6例(21.43%),优良率53.57%。治疗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内固定治疗闭合胫骨远端骨折效果显著,术中出血量少,踝关节功能恢复快,并发症较少,可作为闭合胫骨远端骨折治疗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与研究MIPPO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共110例纳入研究,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骨折X线愈合时间及住院天数观察组少于对照组,以上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PO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微创钢板接骨术(MIPO)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62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实施MIPO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和膝踝关节功能Johner-Wruhs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O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优于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胫骨远端内侧锁定钢板微创手术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闭合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闭合性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分两组,其中微创组36例,其中男16例,女20例,年龄18~75岁,平均40.2岁,粉碎性骨折19例,简单骨折17例;对照组35例,其中男17例,女18例,年龄20~78岁,平均39.1岁,粉碎性骨折20例,简单骨折15例。微创组采用胫骨远端内侧锁定钢板微创手术治疗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胫骨前外侧锁定钢板或普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总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切口甲级愈合率、并发症、踝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切口甲级愈合率、总并发症例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踝关节功能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胫骨远端内侧锁定钢板微创手术是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闭合性骨折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时间缩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刘波 《求医问药》2014,(18):286-287
目的 :探讨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8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40例患者。为A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法进行手术治疗,为B组患者采用经皮微创插入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手术治疗,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出血量、发生术后疼痛的程度,恢复工作的时间、骨折愈合的时间、踝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 :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发生术后疼痛的程度较轻,术后出血量较少,恢复工作的时间及骨折愈合的时间较早,发生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几率较低,患侧踝关节的功能较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经皮微创插入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确切,创伤性较小,可使患者在术后更快地恢复,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超远端交锁髓内钉固定与微创钢板内固定在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进行胫骨骨折治疗的1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0例。对照组9例。观察组给予超远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对照组给予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有效比例、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最大背伸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远端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疗效佳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观察微创内固定技术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行微创内固定技术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33例作为微创组,抽取同期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33例胫骨远端骨折作为切开组,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微创组和切开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优良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微创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切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相比,微创内固定技术的创伤更小,更有利于术后患者的康复,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解剖型钢板内固定对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到本院就治的46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20例实施内侧固定,26例实施外侧固定,手术均采取微创操作,随访6-18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46例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平均时间(11.4±3.4)周;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1.30%.结论 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显著,术后操作方便,内固定牢靠,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锁定钢板小切口微创内固定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宜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钢板组与微创组,各30例。给予钢板组钢板内固定治疗,给予微创组锁定钢板小切口微创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皮肤坏死、内固定松动、感染、内固定断裂)发生率。结果微创组出血量少于钢板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短于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29/30)]高于钢板组[76.67%(2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3/30)]低于钢板组[33.33%(1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钢板内固定相比,锁定钢板小切口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术中出血量较少,可缩短手术用时及康复进程,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6.
刘景锋 《吉林医学》2013,34(24):5003-5003
目的:探讨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解剖型钢板,观察内固定手术后骨折愈合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术后跟踪随访8~12个月疗效评定采用Ovadia等制定的踝关节症状功能评价为标准,优46例,良26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为90.0%。结论:对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塑型良好的胫骨远端内、外侧解剖型钢板治疗,手术操作相对容易,内固定钢板符合胫骨远端解剖特点,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疗效好,符合现代微创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比较研究交锁髓内钉和解剖钢板治疗骨折线距踝关节面5cm以内的胫骨远端A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12月~2007年12月,内固定治疗骨折线距踝关节面5cm以内的胫骨远端A型骨折57例,其中远端应用1枚锁钉的交锁髓内钉辅助石膏托外固定治疗32例,使用解剖钢板治疗25例。两组各失访1例,其余55例获得12~33个月随访,平均25个月。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及骨折延迟愈合发生率、内固定并发症发生率、踝关节畸形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交锁髓内钉固定组手术及住院时间较解剖钢板固定组显著缩短、皮肤切口坏死发生率也较低。结论:交锁髓内钉和解剖钢板治疗距踝关节面5cm以内的胫骨远端A型骨折各有利弊。对于合并软组织损伤的病例,交锁髓内钉治疗更为适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与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观察组给予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将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畸形愈合及膝关节疼痛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畸形愈合、膝关节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临床疗效优与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相当,临床应根据患者软组织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胫骨远端骨折应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7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原则分组,各纳入35例。切开复位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微创组应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比较两组胫骨远端骨折治疗优良率;手术过程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微创组胫骨远端骨折治疗优良率高于切开复位组,P0.05;微创组手术过程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低于切开复位组,P0.05;干预前两组踝关节功能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微创组踝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切开复位组,P0.05。结论胫骨远端骨折应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效果优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效果,可减少出血,缩短操作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改善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内侧与外侧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A型闭合性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76例A型闭合性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行经皮微创钢板接骨术(MIPPO)与锁定加压钢板(LCP)联合内固定治疗,将内侧固定者作为研究组(38例),将外侧固定者作对照组(38例),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AOFAS踝-后足评分。结果:研究组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型闭合性胫骨远端骨折行内侧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