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介入治疗在稳定性心绞痛中的作用,分析稳定性心绞痛治疗中该治疗方案的临床意义。方法:择取80例来我院就诊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将患者分介入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每组40例,并对其进行回访调查,回访年限为2009年6月至2014年5月,且对其疼痛缓解率、预防心肌梗死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针对80例患者的5年内回访表明,1年内对患者回访,介入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为65%,药物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为57%;3年内对患者回访,介入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为71%,药物组疼痛缓解率为65%;5年内对患者回访,介入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为75%,药物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为70%;介入治疗组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为11.5%;药物治疗组心肌梗死发病率为1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数据表明,介入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介入治疗在稳定性心绞痛治疗中,缓解了患者的疼痛,预防了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考虑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病房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共536例,分为药物保守治疗组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组.介入治疗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于入院1~10 d行冠状动脉造影,据结果施行介入治疗术.随访患者1~24个月的心绞痛复发率、再次入院率和再次介入治疗率或血管搭桥术(次要终点),以及心源性死亡和(或)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主要终点).结果 260例病人施行介入治疗,276例病人接受药物治疗.在1~24(1,6,12,24)个月随访中,介入治疗组的心源性死亡和(或)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分别为1.2%:4.7%,1.2%:5.8%,1.9%:5.4%,1.5%:6.9%,P均<0.01);心绞痛复发率介入治疗组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6.1%:20.3%,10%:35.5%,11.9%:40.6%,13.5%:44.6%,P均<0.001);再入院率介入治疗组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5%:18.5%,8.1%:32.6%,10.4%:37.3%,10%:42.1%,P均<0.001);再次接受介入治疗或血管搭桥术的病人在介入治疗组亦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1.5%:5.8%,2.3%:8.0%,3.1%:6.5%,3.5%:8.3%,P均<0.01).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显著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优于传统的药物治疗,可作为大多数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老年人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对策。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11月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绞痛患者70例、心肌梗死患者66例,将其分为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分析老年心绞痛、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结果心绞痛组、心肌梗死组患者中分别有65.71%、68.18%的患者因劳累过度而诱发。临床表现不典型,心肌梗死组有56.06%的患者表现为不典型心绞痛,30.30%的患者表现为典型的心绞痛,13.64%表现为非心绞痛性疼痛;心绞痛组有47.14%的患者表现为不典型心绞痛,35.71%的患者表现为典型心绞痛,17.15%的患者表现为非心绞痛性疼痛。发病24h后,心肌梗死组的心肌酶谱明显升高,而心绞痛组均在正常范围。心绞痛患者发作时含服硝酸甘油,缓解期静脉滴注硝酸酯类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高达92.86%。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介入治疗或溶栓治疗,治疗有效率高达87.88%,但临床治疗过程中均有部分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大部分心绞痛、心肌梗死的老年患者均存在一些基础疾病,多种因素可以诱发,硝酸酯类可以显著缓解心绞痛,而心肌梗死患者则应尽早进行介入治疗或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4.
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与心脏事件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16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药物治疗组和介入治疗组,随访两组患者心脏事件(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心绞痛复发)的发生率及再住院、心功能分级情况.结果 6个月随访时,介入组和药物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5.9%和85.3%(P<0.01);再住院患者分别为20.3%和52.9%(P<0.01);12,18个月随访时,介入组和药物组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67.6%和100.0%,78.6%和100.0%,(P<0.05);需再住院患者分别为35.2%和62.5%,37.5%和63.6%,(P<0.05);治疗后介入组心功能分级比药物组好(P<0.05);但两种治疗方法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的发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介入治疗可明显降低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再住院率、使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王雅锋 《当代医学》2011,17(30):10-11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对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心脏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探讨长期疗效。方法本院收治的1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药物治疗组(n=100)给予标准化的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组(n=50)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随访12~56个月,以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观察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分别于12个月、24个月、36个月进行复查,介入治疗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再发心绞痛均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P〈0.05),两组的心血管性死亡率、心肌梗死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进行生活质量评分,介入治疗组患者的SAQ评分情况显著优于药物治疗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治疗心绞痛的疗效优于药物治疗,能够明显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降低心绞痛再发率、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腕踝针对中重度肝癌疼痛的镇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腕踝针对中重度肝癌疼痛的镇痛疗效.方法:将94例肝癌疼痛患者根据疼痛程度分为5组,即中度疼痛2组,重度疼痛3组.中度疼痛分为腕踝针治疗Ⅰ组与可待因治疗组,每组20例;重度疼痛分为腕踝针治疗Ⅱ组16例、美施康定治疗组20例、腕踝针加美施康定治疗组18例.观察各组的镇痛效果、镇痛特点及不良反应.结果:腕踝针治疗对中度疼痛的缓解率为85.0%,对重度疼痛的缓解率为63.0%,腕踝针加美施康定治疗对重度疼痛的缓解率为83.3%.腕踝针治疗具有起效快,持续缓解时间长的特点,对重度疼痛患者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腕踝针治疗中重度肝癌疼痛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心肌梗死的溶栓和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1月至2009年3月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和常规药物对症治疗,判断再通率,观察疗效和急性期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再通82例,再通率68.3%,其中发病6 h以内溶栓再通率为85.7%(48/56),发病6~20 h溶栓再通率53.1%(34/64).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急性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再通组,急性心衰发生率7.1%,心绞痛发生率3.6%,死亡率3.6%;未通组急性心衰发生率18.8%,心绞痛发生率12.5%,死亡率17.9%.两组相比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常规药物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方法,可有效促进心肌功能恢复,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无条件行PCI的医院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延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经临床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4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延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管再闭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心力衰竭10例,严重心律失常2例,梗死后心绞痛6例;3种并发症发生率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事件。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延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与药物保守治疗长期疗效的差异。方法对上述两种方法治愈出院的患者202例进行随访研究,其中介入治疗组99例,药物治疗组103例,随访两组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再住院率、生存率及心功能情况。结果 1年时介入组和药物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9.1%和34.4%,再住院患者分别为26.7%和38.6%;4年随访时介入组和药物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6.7%和38.2%,需再住院患者分别为24.6%和47.0%,4年时介入组和药物组生存率分别是95.6%和90.4%;介入组心功能优于药物组(P〈0.05),其中前壁心肌梗死1年及4年随访时介入与药物组的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5.5%和54.5%,31.0%和59.1%,再住院率分别是31.0%和59.1%,32.0%和67.1%;4年时生存率为91.5%和84.7%;治疗后介入组心功能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介入治疗明显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率,减少再住院率,提高生存率,改善心功能;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介入组和药物组预后差别不大,对于前壁心肌梗死长期结果显示介入治疗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尤其在生存率上和心功能保护方面差别明显。  相似文献   

10.
急诊PCI治疗高危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郁金  孙平  陈刚 《河北医学》2007,13(3):281-284
目的:评价急诊PCI治疗高危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8例高危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急诊入院后随机分为两组:急诊介入组46例,非急诊介入组32例,两组均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对比观察30d内心脏事件(包括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猝死、再次介入治疗及冠脉搭桥手术)的发生率、症状缓解率、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等.结果:急诊介入组与非急诊介入组比较,急诊介入治疗高危不稳定性心绞痛降低了30d内心脏事件(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的发生,p<0.05;缩短了症状缓解及住院时间,P<0.05;而手术的成功率及疗效相似,P>0.05.结论:急诊PCI治疗高危不稳定性心绞痛安全性高,疗效可靠,并可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植入药物洗脱支架远期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相比,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后的远期疗效是否同样显著优于金属裸支架.方法 自2000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3 771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接受择期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并完成1年的临床随访.根据介入治疗的指征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将每组进一步分为药物洗脱支架亚组与金属裸支架亚组.研究终点为死亡、Q波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以及确定的支架内血栓形成.结果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中,药物洗脱支架亚组与金属裸支架亚组相比,随访1年的病死率、Q波心肌梗死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稳定性心绞痛组中,药物洗脱支架亚组的靶血管血运重建率(5.6%)较金属裸支架亚组(11.4%)显著降低(P<0.01);而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中,药物洗脱支架亚组的靶血管血运重建率(8.0%)与金属裸支架亚组(7.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支架内血栓均非常少见,且亚组间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选择药物洗脱支架可显著降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远期靶血管血运重建率,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未能获得相似的疗效.该临床结果可能源于易损粥样斑块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12.
①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早期行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②方法对154例NSTEMI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经过分为两组,其中药物保守治疗组76例和早期介入治疗组78例。观察两组住院期间及6个月内死亡和联合终点发生率。③结果早期介入治疗能减少6个月与1年内心肌梗死发生率及病死率。④结论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介入治疗优于临床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早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联合强化抗拴治疗对高危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5例,在积极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入院后3-7 d行冠状动脉介入检查治疗,35例共75处靶病变,置入61枚支架。支架成功定义为管腔残余狭窄小于30%,TIMI血流3级;出院后随访,观察其病死率、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复发率、再入院率和再次血管重建术。结果35例患者接受PCI 中,34例成功置入支架,血管残余狭窄小于30%,TIMI血流3级,无重大并发症,成功率为97.1%。术后患者胸痛明显缓解,随访时间1-9个月心绞痛复发率20%,再入院率14.5%,再次血管重建率2.9%,非致死性心肌梗死2.9%,病死率2.9%。结论早期PCI联合强化抗栓药物治疗对高危UA患者,风险低收益高,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钙对初发性心绞痛的治疗作用。方法:对5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钙2500单位,每日2次,观察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发生频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频率降低;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心绞痛缓解率提高;心肌梗死发生率较低。结论:低分子量肝素钙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有治疗和预防作用,缓解心绞痛,降低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以及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王成剑  刘东方  梅希  张学翠 《重庆医学》2012,41(20):2036-2037,2040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合并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中,单纯内科治疗与内科联合介入治疗(CABG,PCI等)的预后回顾性研究。方法回顾性调查重庆市中山医院2001~2005年糖尿病合并心绞痛患者148例,内科治疗组68例,联合介入治疗组80例。评价5年内单纯内科治疗与联合介入治疗的临床预后,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心绞痛、因心血管疾病(CVD)住院次数、心力衰竭等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联合介入治疗组的心绞痛、心律失常、因CVD住院临床事件显著低于单纯内科治疗组(P<0.05),而死亡、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年随访发现联合介入组临床预后明显优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介入治疗和药物保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将不稳定心绞痛患者89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药物组(n=52)和介入组(n=37)。介入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于入院后2~5天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行血管重建术。随访患者的心源性病死率和(或)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率(主要终点)、心绞痛复发率、再入院率和再次血管重建率(次要终点)。结果介入组心源性病死率和(或)急性心肌梗塞发生率(5.41%)与药物组(13.46%)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心绞痛复发率(16.22%)和再次血管重建率(13.51%),明显低于药物组(分别为48.08%、40.38%,P均<0.01)。结论介入治疗可减少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复发率和再次血管重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延迟介入治疗和药物保守治疗对急性Q波型前壁心肌梗死心功能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58例急性Q波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PTCA组28例,静脉溶栓再通率50.0%,住院1~2周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relatedartery,IRA)均为前降支,并成功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残余狭窄<10%;非PTCA组30例,静脉溶栓再通率53.3%,内科保守治疗。测量两组随访期3月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观察两组住院期间平均住院天数和随访6个月期间心绞痛、再次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和临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住院和随访期间结果显示,PTCA组比非PTCA组平均住院天数缩短,心绞痛、再次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临床心功能明显改善,LVEF提高(P<0.05)。结论延迟PCI较药物保守治疗可以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减少心绞痛和再次心肌梗死,降低死亡率,改善心功能和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8.
心脏康复应用与发展60多年来,大量临床研究支持心脏病患者从心脏康复治疗中获益。首先,心脏康复能降低急性缺血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率和再住院率,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年内猝死风险降低45%;降低心肌梗死后患者全因死亡率8%~37%,降低心血管病死率7%~38%;其次,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心脏瓣膜置换或修复术后以及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均可从心脏康复运动训练程序中获益,并降低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再住院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黄灵珍  陈翠艳  戴伟丽  龙家玲 《吉林医学》2013,34(10):1931-1933
目的:探讨行为疗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60例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按入院顺序先后随机分为研究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研究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护理的同时给予行为疗法措施干预,对照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只给予常规护理,分别应用90项症状自评表(SCL-90)测定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SCL-90评定总分、总均分和阳性项目数、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等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心绞痛的发生率为21.25%,而对照组患者心绞痛的发生率为43.75%,两组比较,χ2=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行为疗法可明显消除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心理障碍,有效降低患者心绞痛的发生率,从而促进康复,达到最大限度地维护患者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前壁心肌梗死介入与药物治疗长期疗效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前壁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长期疗效与护理。方法对治愈出院的83例病人进行随访研究,其中介入治疗组40例,药物治疗组43例,观察两组患者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再住院率、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等。结果1年时介入组和药物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7.5%和53.5%,再住院率分别为30.0%和58.1%;3年随访时介入组和药物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0.0%和58.1%,再住院率分别为30.0%和65.1%;介入组心功能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3年时介入组和药物组生存率分别是92.5%和83.7%。结论介入治疗明显降低前壁心肌梗死病人的心脏事件发生率,减少再住院率,提高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