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卵泡液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含量与IVF-ET结局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治疗,采用黄体期长方案进行控制性超排卵临床妊娠病例73例,未妊娠57例,放免法检测取卵日收集的卵泡液中雌二醇(E2)、孕酮(P)和TGF-α水平,分析各项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患者降调节剂量、降调节天数、促性腺激素(Gn)总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血清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泡液TGF-α、E2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妊娠组呈增高趋势,卵泡液P值妊娠组显著低于未妊娠组(P<0.05);获卵率、MII卵率、受精率和卵裂率妊娠组高于未妊娠组(P<0.05)。结论:卵泡液中TGF-α能够协调卵泡液局部E2/P比值,从而获得高质量卵子,改善治疗结局。  相似文献   

2.
程萍  张昌军  王华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9):1346-1351
目的:研究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患者血清及卵泡液中抗苗勒激素(AMH)、抑制素B(IN-HB)与卵泡发育、卵巢反应能力、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24例因输卵管因素行IVF-ET患者(24个周期)卵泡早期(月经第3天)、卵泡中期、取卵日(OPU日)、胚胎移植日(ET日)和胚胎移植后3天(ET+3)血清中AMH、INHB水平及取卵日卵泡液中AMH、INHB水平,了解其与卵泡发育、卵巢反应能力、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①随着卵泡的发育,血清INHB水平逐渐升高,AMH水平逐渐降低(P均<0.001);②取卵日卵泡中的INHB、AMH水平显著高于血清水平(分别为P<0.001及P<0.05);③在超促排卵过程中,各个时期的血清INHB水平随着获卵数的增加而明显升高(P均<0.05),卵泡液AMH水平随获卵数不同而变化,获卵数0~9个时最低,10~15个时达最大值,≥16个时浓度明显降低(P均<0.05);④高质量胚胎比≥0.5组卵泡液AMH水平较高质量胚胎比<0.5组显著升高(P<0.05);⑤在妊娠组与非妊娠组之间,卵泡早期、卵泡中期、取卵日、胚胎移植日和胚胎移植后3天血清中INHB、AMH水平及取卵日卵泡液中INHB水平无差异(P>0.05),妊娠组卵泡液AMH水平明显高于非妊娠组(P<0.05)。结论:IVF超促排卵过程各个时期的血清INHB水平只能反映卵巢的反应能力,不能预测IVF-ET妊娠结局;取卵日卵泡液中INHB水平与妊娠结局无相关性。各个时期的血清AMH水平不能预测IVF-ET妊娠结局,取卵日卵泡液中AMH水平可以作为IVF-ET妊娠结局的预测因子。泡液中AMH可能通过改变局部微环境引起胚胎质量的改变,进而影响IVF-ET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卵泡液和胚胎培养液中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的表达水平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关系.方法 收集取卵日卵泡液、胚胎移植及冷冻后胚胎培养液,检测卵泡液中LIF、雌二醇(E2)、孕酮(P)和胚胎培养液中LIF的水平,分析卵泡液和胚胎培养液LIF与卵子质量、胚胎质量及临床结局的关系.结果 妊娠组胚胎培养液中LIF浓度显著高于未妊娠组(t=5.785,P<0.05),而妊娠组卵泡液P浓度显著低于未妊娠组(t=4.475,P<0.05).两组卵泡液LIF、E2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05、0.680,均P>0.05).卵泡液LIF浓度与获卵数、成熟卵子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E2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285、0.394、0.302、0.387、0.476,均P<0.05),卵泡液LIF与受精率、卵泡液P无显著相关性(r值分别为0.050、0.243,均P >0.05).卵泡液LIF与移植胚胎胚胎培养液中LIF无显著相关性(r=0.107,P>0.05).优质胚胎培养液中LIF水平显著高于劣质胚胎培养液中LIF水平(t=8.334,P<0.05).结论 卵泡液中LIF与E2、卵母细胞质量有关,可以根据卵泡液中LIF评估卵母细胞的质量.胚胎培养液中LIF可以作为预测胚胎质量和妊娠结局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时血清和卵泡液中睾酮浓度与IVF-ET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5—8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中心接受IVF-ET或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ET治疗的患者43例,检测患者基础血清及控制性超促排卵(COH)时血清和卵泡液中睾酮水平。①按获卵数分3组,低反应(L)组(1~5个)、正常反应(M)组(6~15个)、高反应(H)组(>15个),分析各组血清和卵泡液中睾酮浓度及各组受精率和妊娠率。②按临床妊娠情况分为妊娠组与未妊娠组,比较2组间睾酮的差异。结果:①不同获卵数3组间卵泡液中睾酮水平和基础睾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3组血清睾酮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组高于M组及L组(P分别为0.010和0.001);COH中其余时间点睾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3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妊娠组各阶段血清睾酮水平仅在取卵日时高于未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卵泡液中睾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F-ET治疗时基础血清睾酮水平不能预测卵巢反应和妊娠结局,但hCG日睾酮水平可能预测卵巢反应;取卵日血清睾酮与妊娠有关;卵泡液中睾酮对妊娠结局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在静脉全麻取卵术中卵泡液丙泊酚浓度的变化及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年3~l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取卵的体外受精(IVF)和卵胞浆单精子注射(ICSI)的患者.静脉复合麻醉(A组)81例,静脉缓慢注入芬太尼0.05 mg和丙泊酚2mg/kg,以丙泊酚8~12mg/(kg·h)静脉维持;对照(B组)30例,术前静脉注射哌替啶50mg.取卵术毕留取所有患者卵泡液和静脉血浆,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患者卵泡液和血浆丙泊酚浓度,观察卵泡液、血浆丙泊酚浓度与麻醉时间的关系,比较A、B两组及不同卵泡液丙泊酚浓度组获卵率、受精率、卵裂率、可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活产率、出生缺陷率.结果:麻醉持续时间为6 ~35(19.04 ±9.87) min,卵泡液中丙泊酚浓度与麻醉持续时间呈正相关关系(r =0.981,P<0.05).A、B组及不同卵泡液丙泊酚浓度组获卵率、受精率、卵裂率、可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活产率、出生缺陷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泡液丙泊酚浓度随麻醉时间延长而增加,丙泊酚浓度在0.002 ~0.460(0.125±0.062)μg/ml范围内不影响IVF-ET的妊娠结局,但仍建议静脉全麻取卵术中尽量缩短麻醉时间,控制丙泊酚使用剂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卵泡液中促性腺激素平抑因子(GnSAF)水平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相关性。方法:42例接受IVF-ET治疗周期的患者取卵后留取卵泡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SIA)测定卵泡液内GnSAF水平,测定HCG日血E2水平、记录获卵数。将患者按照妊娠组、非妊娠组及卵巢低反应组(获卵数≤4个)、正常反应组(获卵数≥5个)分别进行GnSAF水平与HCG日E2、卵巢反应性、妊娠率等相关性分析。结果:共收集42例患者42个IVF-ET周期42份卵泡液,卵泡液中GnSAF水平在妊娠组与未妊娠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卵巢反应性低与卵巢正常反应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卵巢正常反应组中与HCG日E2呈明显的负相关性(r=-0.402,P<0.05)。结论:卵泡液GnSAF水平与卵巢反应性、HCG日E2、获卵数、优质胚胎数等均有相关性,但未见明显影响妊娠结局。卵巢反应性低的患者卵泡液GnSAF含量明显低于卵巢正常反应的患者,可作为早期预测IVF治疗中卵巢反应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胡毅娜  靳镭  余凡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6):3702-3705
目的:通过检测以经控制性超排卵后(COH)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与卵泡液抑制素B(INHB)水平,探讨INHB水平在PCOS患者的卵子发育和成熟中的影响,及可能存在的IN-HB水平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VF周期中71例患者采卵日卵泡液及血清中INHB水平,用化学发光法测定采卵日生殖激素水平,分析其与妊娠结局包括促性腺激素(Gn)用量、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数、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等的相关性及意义。结果:PCOS肥胖组及对照肥胖组卵泡液中INHB水平均低于PCOS非肥胖组(P<0.05),PCOS患者中,妊娠者卵泡液中INHB含量高于未妊娠者,但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卵泡液INHB水平与BMI呈显著负相关,INHB与血清FSH、E2、P、T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获卵数、受精数及子宫内膜厚度等未发现相关性。结论:PCOS患者体内较高水平的INHB提示INHB可能参与了PCOS发病机制的某些环节,最终导致PCOS排卵障碍的发生,INHB水平的降低可能会影响卵子的回收,而影响IVF-ET的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血清瘦素(Leptin)、脂联素水平与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该院诊治的126例肥胖型PCOS不孕患者为肥胖型PCOS组,132例非肥胖型PCOS不孕患者为非肥胖型PCOS组,130例因输卵管因素于该院行IVF-ET治疗的继发不孕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一般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清Leptin、脂联素水平; Pearson法分析肥胖型PCOS患者血清Leptin、脂联素水平与空腹胰岛素(FINS)及稳定型评价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相关性;比较各组IVF-ET结局; Logistic回归分析PCOS不孕患者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肥胖型PCOS组体质指数(BMI)、睾酮(T)、FINS、HOMAIR及血清Leptin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肥胖型PCOS组、对照组(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临床妊娠率、着床率均明显低于非肥胖型PCOS组、对照组(P0.05),非肥胖型PCOS组雄激素(T)、促黄体生成素、FINS、HOMA-IR及血清Leptin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临床妊娠率及着床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肥胖型PCOS患者血清Leptin水平与FINS、HOMA-IR呈正相关,脂联素水平与FINS、HOMA-IR呈负相关(P0.05); BMI、FINS、HOMA-IR及Leptin为PCOS患者IVF-ET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脂联素是PCOS患者IVF-ET妊娠结局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肥胖型PCOS不孕患者血清Leptin呈高水平,脂联素呈低水平,Leptin、脂联素可能在PCOS不孕疾病进展中发挥一定作用,两者均可能与IVF-ET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尿源性促卵泡素与重组促卵泡素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IVF-ET长方案助孕患者755例,其中尿源性促卵泡素(uFSH)组314例,重组促卵泡生成素(rFSH)组4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基础FSH、LH、E2值,GN用量及时间、获卵数、MII数、卵裂数、胚胎数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基础FSH、LH、E2值及GN用量及时间、获卵数、MII数、卵裂数、胚胎数、移植胚胎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在受精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上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uFSH组患者不孕年限长于rFS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FSH组移植优胚数多于uFSH组,优胚率、着床率也高于uFS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VF-ET周期中,应用uFSH与rFSH超促排卵可获得同样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且uFSH组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观认知疗法对首次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临床指标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12月行IVF-ET助孕的109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内观认知疗法组,56例)及对照组(常规支持性心理护理组,53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支持性心理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为期1周的半封闭内观认知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行IVF-ET助孕的相关临床指标,并分析其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的促排卵天数,促性腺激素(Gn)用量,扳机日14 mm卵泡、17 mm卵泡、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孕酮(P)水平,获卵数,成熟卵数,2原核(PN)数,2PN卵裂数,冷冻胚胎数,可用胚胎数,优质胚胎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首次行IVF-ET助孕患者实施1周的内观认知疗法不能对其助孕相关指标和妊娠结局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测定育龄期不孕妇女卵泡早期、采卵日、黄体中期血清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的含量,阐明LIF在血清中的变化规律,探讨血清中LIF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揭示LIF在胚胎种植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机制,进而为提高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在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首次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的不孕症妇女48例,采集同一患者自然周期卵泡早期、黄体中期血清以及IVF-ET周期中采卵日的血清及卵泡液,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及卵泡液中LIF的含量。结果:卵泡早期、采卵日、黄体中期血清LIF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卵日血清LIF含量明显高于卵泡早期和黄体中期,黄体中期血清LIF含量略高于卵泡早期;妊娠组采卵日血清LIF含量比卵泡早期血清LIF含量的增加值明显高于非妊娠组(P<0.05)。结论:卵泡早期、采卵日、黄体中期血清LIF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月经周期中血清LIF来源的部位随时相而异;IVF-ET周期中采卵日血清LIF主要来源于卵巢;卵泡早期血清LIF及采卵日血清LIF的增加幅度可能预测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复合维生素片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女性血清和卵泡液中微量元素以及叶酸含量的影响,以明确服用复合维生素片后是否对IVF-ET助孕结局有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该院进行IVF-ET助孕的患者39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均口服多维元素片1片/d,共90 d,对照组患者未服用复合维生素片等相关药物。分别测定两组血清和卵泡液中铜、锌、钙、铁、镁、叶酸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含量。结果试验组锌与叶酸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妊娠率略有增高,且流产率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维生素的摄入可以平衡女性血清及卵泡液中微量元素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注射日血清孕酮(P)水平上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1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h CG注射日血清P水平分为升高组(48例)和未升高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基础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基础血清黄体生成素(LH)水平、基础血清P水平、促性腺激素(Gn)启动剂量、Gn总用量,h CG注射日的血清LH、雌二醇(E2)水平与卵泡数,妊娠结局(正常受精率、胚胎着床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分析h CG注射日血清P水平升高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h CG注射日的血清LH、E2水平与卵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两组患者正常受精率、生化妊娠率、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升高组患者胚胎着床率与临床妊娠率均显著低于未升高组(均P0. 05)。基础血清P水平、h CG注射日血清E2水平与h CG注射日卵泡数为血清P水平升高的影响因素(P0. 05)。结论 h CG注射日血清P水平升高不利于妊娠结局,临床可通过促排卵前评估卵巢反应、积极监测基础血清P水平等措施进行应对,以改善IVF-ET患者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血清及卵泡液中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的水平与卵巢反应性、卵子发育潜能及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3~5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生殖医学科接受超排卵治疗的58例患者取卵日血清和卵泡液,并用酶联免疫法检测M-CSF水平。结果:①取卵日卯泡液中的M-CSF水平显著高于血清中M~CSF的水平(P<0.01);②随着获卯数的增加,血清M-CSF水平显著上升(P<0.01),年龄<35岁组血清中的M-CSF水平明显高于年龄≥35岁组(P<0.05),Gn支数<25支组血清中的M-CSF水平高于Gn支数≥25支组(P<0.05);③卯母细胞成熟度高组和可利用胚胎率高组,卯泡液M-CSF水平显著高于卵母细胞成熟度低组和可利用胚胎率低组(P均<0.05);④妊娠组血清M-CSF水平显著高于未妊娠组(P<0.01),不同妊娠结局血清M-CSF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泡液中存在较高水平的M-CSF,血清M-CSF水平与卵巢反应性有一定关系,M-CSF水平可能影响卵子的发育、胚胎质量,参与胚胎的植入,进而影响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血清抗苗勒管激素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85例进行IVF-ET治疗的患者,于月经第2~4天测定血清促卵泡刺激素(FSH)、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和血清雌二醇(E_2)水平,同时用超声行卵巢窦卵泡计数(AFC);在超促排卵治疗前测定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根据新鲜周期和冷冻胚胎复苏周期移植妊娠结局分组比较各观察指标。结果 1血清AMH与获卵数、成熟卵数、受精卵数、可移植胚胎数和优质胚胎数均有显著相关性(P0.001)。2血清AMH与临床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新鲜周期移植中,血清AMH与临床妊娠率呈正相关(P0.05),有统计学意义。3血清AMH不能预测IVF-ET的妊娠结局(ROC-AUC=0.483)。结论 1血清AMH与获卵数、成熟卵数、受精卵数、可移植胚胎数和优质胚胎数有显著相关性。2血清AMH不能预测IVF-ET的妊娠结局,在新鲜周期移植中,血清AMH与年龄较小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固肾安胎丸联合黄体酮和单纯使用黄体酮两种不同方法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患者的疗效比较。方法将2015年3-8月该院生殖中心IVF-ET术后288例患者,按固肾安胎丸联合黄体酮和单纯使用黄体酮两种不同黄体支持方案分成观察组141例(固肾安胎丸+黄体酮)和对照组147例(单独使用黄体酮),比较两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妊娠丢失率、异位妊娠率和继续妊娠率,观察年龄因素对结局的影响。结果种植率、临床妊娠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有增高趋势;继续妊娠率,观察组(63.83%)明显高于对照组(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妊娠丢失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有降低趋势;卵泡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各年龄组临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F-ET术后辅助固肾安胎丸治疗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质指数(BMI)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18年4月本院和贵港市人民医院接受IVF-ET治疗的83例POCS患者,根据BMI分为体重正常组(18.5kg/m~2≤BMI23.0kg/m~2)25例、超重组(23.0kg/m~2≤BMI25.0kg/m~2)36例、肥胖组(BMI≥25.0kg/m~2)22例,分析妊娠结局。结果:超重组、肥胖组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_2)水平均低于体重正常组(P0.05),肥胖组促卵泡激素使用天数大于体重正常组,获卵数、受精数小于体重正常组,优质胚胎数小于超重组和体重正常组(均P0.05),超重组优质胚胎数小于体重正常组(P0.05)。3组种植率、孕周、流产率均无差异(P0.05),妊娠率肥胖组最低(P0.05);妊娠糖尿病患病率肥胖组高于体重正常组和超重组,肥胖组、超重组新生儿体重高于体重正常组(均P0.05)。结论:PCOS超重和肥胖患者促卵泡激素使用时间较长,获卵数、受精数、优质胚胎数偏少,妊娠期间罹患糖尿病风险增加,新生儿体质量偏大,临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本院行首次IVF-ET的PCOS患者,采用卵泡期长效长方案226周期(卵泡组),同期采用黄体期长方案114周期(黄体组)及拮抗剂方案30周期(拮抗组)为对照,比较3组临床效果。结果:(1)卵泡组Gn使用天数、Gn使用量、hCG日子宫内膜厚度以及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明显高于黄体组(P0.05),可利用胚数、可利用胚率明显低于黄体组(P0.05);(2)卵泡组Gn使用天数、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可利用胚数、可利用胚率均高于拮抗组(P0.05),获卵数、临床妊娠率、种植率与拮抗组未见差异(P0.05);OHSS发生率3组间未见差异(P0.05)。结论:卵泡期长效长方案可能有助于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从而改善PCOS患者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阴道B超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和分型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IVF-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187例,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妊娠组和非妊娠组,分析妊娠结局与子宫内膜指标关系。结果: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和A型内膜比例妊娠组(11.15±1.03mm, 75.3%)高于非妊娠组(6.87±1.00mm, 25.6%)(P0.05);妊娠率和子宫内膜厚度,A型内膜组最高,B型内膜组次之,C型内膜组最低(P0.05);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内膜类型预测妊娠结局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1和0.776,截断值分别为11.00mm和A型,灵敏性分别为58.0%和75.3%,特异性分别为84.0%和58.1%。结论:阴道B超监测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和分型对IVF-ET妊娠结局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年龄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助孕治疗中获卵数≤3个患者的临床结局,为今后这类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6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生殖中心行IVF-ET/ICSI助孕治疗,获卵数≤3个的186例取卵周期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按年龄分为A组(35岁,68例)、B组(35~40岁,54例),C组(40岁,64例),比较分析不同年龄组患者一般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随年龄增长,患者采用非常规促排方案比例增加,窦卵泡数(AFC)、获卵数逐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累计临床妊娠率、累计活产率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B组和C组患者较A组患者的流产率显著增加,活产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年龄对于获卵数≤3个患者的妊娠结局评估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