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羽  魏少忠 《药品评价》2012,9(15):10-12
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的化疗一直是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的标准方案,有效率40%~50%,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7~9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可达到20个月左右.,同时,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以及临床医生对肝内外转移病灶手术观念的变化,结直肠癌远处转移灶的可切除率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的5年生存率也提高到27%-41%.可切除的结直肠癌伴肝内和肝外转移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已经达到I I I期(TxN1-2M0)的水平.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的问世使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自美国FDA首先于2004年2月13日批准西妥昔单抗应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以来,目前共有3个靶向药物被批准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使不可切除的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总生存期(OS)延长至24个月.  相似文献   

2.
<正>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腹部恶性肿瘤之一,而肝脏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转移器官[1]。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新的认识,手术治疗被认为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首选,手术后总的5年生存率可达40%[1,2]。但是尽管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可以达到很好的预后,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都有机会接受手术治疗,由于原发病灶无法根治性切除,或者因为肝转移瘤广泛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的手术治疗可以使经选择的病人受益,并明显改善其生存.但是,只有10%~20%的CRLM为可切除的肝转移,因而筛选适合手术治疗的病人至关重要.影像学技术可用于判别病变的特性,并为手术提供依据.满足手术切除的同时性CRLM,要求根治性切除原发病灶和R0切除已知的全部肝转移灶,同时保持足够的预期剩余肝脏(FLR).有限的、可切除的肝外转移不再被认为是CRLM病人的手术禁忌.我们对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术前病人的选择,围手术期需考虑的相关因素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结直肠癌病人初次手术时,有10%~20%病人已有肝局部或弥散性转移,而术后有近30%病人在近期内发生肝转移[1].2001年12月至2003年8月,我院外科采用腹腔镜下Ⅰ期行乙直肠癌切除与多电极射频治疗肝转移癌的方法共治疗了6例病人,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一半的结直肠癌病人在病程中发生肝转移(CRLM),肝转移的手术切除率低于30%.手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是唯一的潜在治愈性措施.手术技术的进步提高了肝切除术的安全性,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的手术指征在不断扩大,CRC原发灶和肝转移灶一期同步切除或二期切除、联合脏器切除和转移灶的反复切除已广泛开展.近20年来,直肠癌肝转移治疗的策略在不断演变,增加预期剩余肝(FLR)的诸多方法,扩大了手术治疗CRLM的范围,这些方法包括门静脉栓塞/门静脉结扎术(PVE/PVL)、以及联合肝脏劈离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期肝切除术(ALPPS)等,而与传统的大部切除相比保留肝实质(PSH)的肝切除术技术上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结直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方式及结果进行讨论。结果 52例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并同期行肝转移病灶切除;26例在结直肠癌原发灶切除术后2~6个月行延期肝转移灶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同期组分别为75.0%、40.4%、35.0%;延期组分别为73.1%、34.6%、23.1%,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在结直肠癌原发病灶及肝转移灶均可切除的情况下,应争取行同期手术切除;若因合并肠梗阻等情况不宜同期切除者,可在原发灶切除后行肝转移病灶介入或局部物理、化学治疗,再争取行延期切除,或考虑行肝脏移植术。  相似文献   

7.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有40%~50%的患者死于肿瘤转移,肝脏是其最常见的转移器官。25%的结直肠癌患者确诊时即伴有肝转移,另有25%患者在根治术后出现肝转移,  相似文献   

8.
转移性肝癌又称继发性肝癌,大多由腹部脏器的癌肿如消化道癌、子宫癌、卵巢癌转移到肝脏形成,也可由腹部以外的脏器癌肿如乳腺癌、肺癌、鼻咽癌等转移到肝脏形成[1]。结直肠癌发生同时性肝转移的发生率为10%~25%,异时性肝转移的发生率尚不清楚,手术治疗转移性肝癌具有潜在根治的可能性,切除后生存率显著提高[2]。多发性肝转移,当病灶数目≥4个时,以往被认为不是手术切除的适应证,但近年来认  相似文献   

9.
郭鹏 《首都医药》2008,15(16):15-16
肝脏转移是结直肠癌患者的主要死因.针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包括手术切除、化学治疗、射频治疗、冷冻治疗等.目前认为,手术切除仍是结直肠癌肝转移惟一可能治愈的方法.本文对手术治疗的效果、手术原则以及手术方式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赖金蓉  严俊 《成都医药》2004,30(2):104-105
结直肠癌病人初次手术时,有10%~20%病人已有肝局部或弥散性转移,而术后有近30%病人在近期内发生肝转移。2001年12月至2003年8月,我院外科采用腹腔镜下工期行乙直肠癌切除与多电极射频治疗肝转移癌的方法共治疗了6例病人,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切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同期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并发症护理方法,重点介绍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结果 2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出现Clavien-Dindo分级Ⅲ级以上并发症仅3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围术期死亡。结论加强对结直肠肝癌转移同期切除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有利于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廖永华  余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7):102-103
目的:探讨对转移性肿瘤实行血管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本院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收治的转移性肿瘤患者20例,在原发病灶手术切除或介入治疗的基础上行转移病灶介入栓塞化疗。结果:2例乳腺癌右肾转移患者,介入治疗后转移灶明显缩小,随访至2010年12月患者已生存2年3个月;5例食管癌肝转移患者,转移灶介入治疗后明显缩小,随访至2010年12月,3例患者生存时间为2年8个月,2例患者死亡;6例胃癌肝脏转移患者介入栓塞治疗后,3例患者出现其他部位多发转移灶死亡,3例至今已生存2年4个月。3例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介入栓塞治疗后转移灶缩小,效果明显,3例患者随访2年至今生存。全部患者两年生存率为68.75%(11/16)。结论:对于转移性肿瘤患者在原发病灶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对转移病灶进行栓塞治疗,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3.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增高。肝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重要因素,大约40%~50%的结直肠癌患者最终死于肿瘤转移,肝脏是最主要的转移部位。目前,手术切除仍是惟一有效的治愈手段,而肝转移灶无法切除者的中位生存期仅6.9个月。随着肝脏外科的进展,手术死亡率明显降低。本文对郑大五附院2001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94例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的手术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将近一半会进展为肝转移,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化疗(全身静脉化疗和介入治疗)和局部治疗(射频消融、激光消融、无水酒精注射和冷冻切除术)、基因治疗等,手术治疗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愈手段,20%~30%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能够从手术中获益,5年生存率为36%~58%。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治愈率有望获得提高。  相似文献   

15.
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时机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巍 《医药论坛杂志》2011,(17):187-188
结直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大约35%~50%的患者发生转移,肝脏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转移器官。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如不及时治疗,预后较差,平均生存期仅达到6~10个月,采取外科手术是最为有效的方法。结直肠癌发生同期肝转移病例较多,我们对结直肠癌同期肝转移手术时机的选择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手术时机的选择,治疗方案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45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患者中15例同期切除,22例分期切除,3例通过肝动脉结扎辅以无水乙醇注射,5例通过肝动脉结扎辅以化学药物治疗,泵灌注化疗半年后获得二期肝转移病灶。手术方式:肝不规则切除手术30例,右半肝切除手术7例,左半肝切除手术8例。术后1、3、5年存活率分别是87%、55%、26%,平均存活31.5个月。结论把握适宜的手术时机,充分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使用正确的治疗措施,能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存活率。  相似文献   

17.
黄海球  熊进文  黄勇平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5):152-152,F000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之间收治的25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上述25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生存时间为(13.2±7.5)个月,其中3年生存率为12.0%(3/25)。转移部位、转移灶数目、肿瘤分化程度、有无淋巴转移、有无肝外转移以及肝转移病灶治疗方法是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正确评价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对确定临床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防治,对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和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手术切除有可能根治的一种实体瘤的转移性病变,对于多发性、无法切除的肝转移则首先选用肝动脉滴注化疗。结果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已从消极转为积极多途径的综合治疗,取得一定的效果。结论结直肠癌肝转移是可以积极预防和治疗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结直肠癌的患病人数也越来越多,对于结直肠癌患者来讲,肝脏是最容易出现转移的一种靶器官,在对结直肠癌肝转移进行治疗时,手术唯一有效的治愈方式。在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模式也在不断转变,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对患者实施多学科综合治疗时,创造有利条件为患者实施根治性手术切除,并对术后复发进行预防则是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39例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可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按手术时机进行分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手术切除组与二期手术切除组比较,手术时间、并发症、围术期死亡率、术后1年、3年和5年生存率方面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出血、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同期手术切除优于二期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