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治疗应用在 ICU 重症胰腺炎中的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 ICU 接诊的重症胰腺炎90例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50例实施肠内营养治疗。观察记录两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 APACH Ⅱ评分、白蛋白与前白蛋白水平,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 APACH Ⅱ评分、白蛋白与前白蛋白水平均有明显改善(P <0.05),且研究改善更明显(P <0.05)。结论:ICU 重症胰腺炎采取肠内营养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更好地改善 APACH Ⅱ评分,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3.
辜玉刚  温尔刚  余小炯 《西部医学》2010,22(8):1438-1440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2例SAP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31例和常规治疗组(常规组)31例。观察两组治疗结果及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 2周后,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CTSI较前显著降低,且EN组的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营养支持后两周EN组的血糖、血清白蛋白、血钙和血肌苷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EN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缩短,中转手术率、感染率、病死率方面也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EN治疗SAP疗效优于常规治疗,且安全、可行,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李海良  华军 《实用全科医学》2008,6(12):1271-1272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急性重型胰腺炎预后、疗程、花费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两组患者,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行早期鼻肠管肠内营养治疗。结果治疗组在并发症、预后、住院时间及花费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肠内氲养治疗在急性重型胰腺炎中应用是有效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肠内营养(EN)对重症胰腺炎(SAP)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法 46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23例,EN组23例,比较两组病人临床转归及APACHE II评分,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的变化.结果 常规治疗组19例,死亡4例.EN组治愈22例,死亡1例.EN组APACHE分值变化显著大于常规治疗组.结论 EN治疗重症胰腺炎,减少SAP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在ICU重症胰腺炎治疗中进行肠内营养护理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自近期就诊于我院的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两组,比较两组营养状态及不良反应例数。结果肠内组的临床指标及安全性较优,与肠外组相比,差异可见,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ICU重症胰腺炎治疗中进行肠内营养护理,不仅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的状况,还能提高整个护理及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使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分析研讨肠内营养护理在ICU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ICU重症胰腺炎患者,按护理方式分对照组(35例肠外营养护理干预)和研究组(35例接受肠内营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护理前,组间免疫球蛋白及生化指标差异小(P>0.05),护理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在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52位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重症胰腺炎的常规治疗,但在营养支持类型方面,观察组给予肠内营养(EN),对照组给予全胃肠外营养(TPN)。对两组的相关临床指标和治疗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经肠内营养两周后A—PACHE—Ⅱ评分值和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在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优于肠外营养,值得在重症胰腺炎治疗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重症急性胰腺炎起病急剧、并发症严重、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脏器、病死率高,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急腹症.由于疾病本身的特点,可在病程初期,机体即呈现出一系列高动力循环状态.在应急状态下,机体经过某种特定的方式释放出大量的炎性介质及细胞因子,加速了全身炎症反应,促使病情恶化发展.因此,营养支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中尤为重要.营养支持主要分为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两种方式,传统疗法及肠外营养仍较多地应用于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治疗.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有关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证明,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在改善患者的病情及愈后、降低其感染率、并发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率、死亡率等方面明显优于肠外营养.本文就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有关问题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肠内营养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方法 将重症急性胰腺炎65例随机分成肠内营养组(EN)(28例)和对照组(37例),EN组在入院的72h后通过放置鼻-空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其余治疗与对照组相同.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后7d时的血浆前白蛋白水平和APACHEⅡ评分,以及CT评分,细菌和真菌培养结果,中转手术率,MODS发生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结果 EN组能明显缓解急性应激反应和疾病严重度,降低细菌和真菌感染发生率,减少中转手术机率和手术次数,预防MODS的发生,缩短住院天数和降低费用.结论 肠内营养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是卓有成效的,经济,安全,也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0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营养支持不同分为肠内营养(EN)16例和全胃肠外营养(TPN)14例。观察两组治疗结果及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营养支持2周后,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CTSI较前显著降低,且EN组的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TPN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营养支持后两组的血糖、血清白蛋白、血钙和血肌酐均较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之间各项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EN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缩短,中转手术率、感染率、病死率方面EN组均明显低于T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EN治疗SAP疗效优于TPN,应用于临床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及肠外营养疗效观察。方法5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住院患者行禁食水、胃肠减压、抑制胰腺分泌后,分肠内及肠外营养组分剐进行治疗。结果肠内营养组无腹泻、腹痛、腹腔内感染病例.平均住院时间16天,平均费用24000元。肠内营养组腹痛、腹泻症状者11例,平均住院时间21天。平均费用38000元。两组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平均住院费用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降低医疗费用及胃肠道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经口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3月收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5例,均在液体复苏、抑制胰酶分泌及活性、抗感染、胃肠减压、抑酸、纠正内环境紊乱、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根据肠内营养支持的不同途径分为:经口饮食组(A组)23例,鼻空肠组(B组)22例,鼻胃管组(C组)20例,观察比较三组患者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中转率、病死率、C-反应蛋白(CRP)、氧合指数以及血清白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 A组和B组、C组比较,进食时间无差异,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感染率高于A组和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C组比较,A组C-反应蛋白下降更快、氧合指数、血清白蛋白升高更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手术中转率、病死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经口饮食是安全有效... 更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不同时间开始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支持的最佳时机。方法 9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1入院48~60h开始给予肠内营养治疗,治疗组2入院60~72h开始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给予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观察APACHE-Ⅱ评分、腹部CT评分、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全套、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从肠外营养+肠内营养过渡到肠内营养所需的时间、发生不良反应、死亡、继发感染、继发MODS以及外科干预等情况。结果治疗后7d治疗组1APACHE-Ⅱ评分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治疗组2(P〈0.05);治疗组1治疗后7d各项生化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组2(P〈0.05);治疗组1肠道功能恢复的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治疗组2(P〈0.05);治疗组1的过渡时间明显短于治疗组2(P〈0.05);治疗组1有4例患者出现轻度腹痛腹胀,1例继发MODS,治疗组2有1例出现轻度腹痛腹胀,1例继发感染,对照组有9例继发感染,8例继发MODS,2例死亡,4例外科干预。结论早期应用肠内营养能促进肠黏膜功能恢复,明显缩短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感染的病程,控制炎症反应,改善病情预后,只要患者病情允许可尽早给予肠内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6.
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急性重症胰腺炎(ASP)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于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营养支持不同分为肠内营养(EN)19例和肠外营养20例经综合治疗加早期经鼻空肠营养,监测其腹痛、相关并发症及临床生化指标变化,判断临床效果。结果:19例ASP患者经综合治疗后无死亡,对于缩短病程、降低费用、改善机体营养方面有较好临床效果。结论:早期经鼻空肠营养对ASP治疗安全有效,相比全胃肠外营养(TPN)在并发症及降低费用方面都优于TPN,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7.
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是一种常见急腹症,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影响其预后的因素很多,患者处于高分解代谢的状态,能量消耗大,机体呈负氮平衡,而负氮平衡的程度直接关系到疾病的严重程度,营养支持是一个关键。营养支持的目的是建立积极的氮平衡。近十年来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肠内营养可降低胰腺感染、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目前,国内对于急性的重症胰腺炎在采取常规的治疗上还采取肠内营养的支持方式。肠内营养(EN)不仅是一种营养支持方式,更是治疗SAP的重要措施。但对于EN开始的时机、途径、营养液成分的使用等方面却一直存在争论。本文就EN开始的时间、方式及营养液成分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于利芳  单菊萍  王依 《吉林医学》2011,32(26):5555-5556
<正>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临床上全身消耗性危重病症,常可导致患者代谢紊乱,营养障碍,进一步使病情恶化引发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目前,临床治疗强调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措施,营养支持作为  相似文献   

19.
宋文卿  李春雨  车彦鹏 《当代医学》2011,17(10):95-95,49
目的观察早期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对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研究对象EN治疗24h与治疗14d后的体重指数、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治疗14d后体重指数、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明显升高,统计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空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可行的,疗效优于肠外营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规范化肠内营养(EN)护理在ICU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2例ICU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EN护理,观察组采用规范化EN护理,比较两组营养指标(上臂肌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临床相关指标(体温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水平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上臂肌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血清白蛋白水平和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脱管、堵管、吸入性肺炎和反流误吸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EN护理应用于ICU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可提高营养指标水平,缩短体温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EN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