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所谓的“大三阳”是指乙肝“两对半“中HBsAg、HBeAg和抗HBc三项同时为阳性:”小三阳”是指乙肝”两对半“中HBsAg、抗HBe和抗HBc三项同时为阳性。二者的区别是”大三阳”中的HBeAg阳性.转为了“小三阳”中的抗HBe阳性。有人说.”小三阳”比”大三阳“好,且没有传染性。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小三阳”照样有传染性.只不过血液循环中的病毒含量相对低一些而已。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与探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人群乙肝病毒携带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接受健康体检的受检者共1000例,对其临床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受检者主要接受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心肌酶、乙肝两对半、梅毒等检查项目,重点研究受检者的乙肝"两对半"结果。结果通过ELISA法对1000例受检者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可得,HBsAg为阳性共87例,抗HBs为阳性共323例,所有标志物均显示为阴性共590例。对87例乙肝病毒感染患者的血清标记物进行研究可得,其中大三阳共40例,小三阳共33例,小二阳共14例。结论我国是乙肝病毒感染大国,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受检者乙肝病毒感染率较高,建议医疗单位与政府加大对于接种乙肝疫苗的健康知识宣传,以控制本市乙肝病毒感染人群增长。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学工程》2016,(8):1131-1132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人群乙肝"两对半"、HBV病毒载量及ALT的关系。方法对50例HBs Ag ELISA检测双试剂阳性的无偿献血标本进行乙肝"两对半"定量、HBV-DNA定量及ALT检测,分析不同乙肝"两对半"模式下年龄、性别、ALT和HBV-DNA定量结果的关系。结果 50例乙肝献血者中"小三阳"占86%(43/50)、"大三阳"占12%(6/50)。"大三阳"献血者HBV-DNA检出率为100%,高于"小三阳"组的47%(P<0.05)。HBV献血者中98%ALT在正常范围。"大三阳"组在年龄、ALT、HBs Ag定量、HBc Ab定量、HBV病毒载量及HBV病毒检出率上均高于"小三阳"组(P<0.05)。结论无偿献血者乙肝"两对半"模式多为"小三阳",肝损害程度相对较轻,这大大降低了HBV输血传播的风险,更有利地保障了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4.
3 303名医院就诊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乙肝病毒在儿童中的感染状况及感染模式,为防制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 [结果]儿童乙肝病毒总感染率58.3%,HBsAg阳性率17.0%;乙肝病毒感染模式有12种,以抗-HBs阳性模式居首位,其次为"大三阳"、"小三阳",各模式男、女相近;随着检测年份推迟和年龄组降低,乙肝病毒感染率和"大三阳","小三阳"比例逐渐下降,抗-HBs阳性率逐渐增高. [结论]乙肝对我县儿童健康危害较大,乙肝疫苗接种工作收到明显成效,但还须在提高儿童对乙肝免疫力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乙肝病人都希望表面抗原转阴,让体内的乙肝病毒彻底消失,但到现在为止,这个目标对大多数病人来说并不现实.医生只能因势利导,争取最好的结局. 对乙肝病人来说,追求什么样的目标更为实际呢? 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有两种,即俗称的"大三阳"和"小三阳".大三阳有传染性,如果不进行抗病毒治疗,通常病毒内会产生高度复制.小三阳病人体内的病毒则呈现出不同状况.如果大三阳病人通过治疗出现e抗原消失、e抗体出现,可被认为是乙肝缓解的信号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新生HBV感染状况,为高校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州大学2002-2006级本科新生23961人检测乙肝两对半和肝功能ALT。结果新生HBsAg阳性率平均为13.03%,乙肝两对半"大三阳"、"小三阳"检出率分别为6.65%和5.41%;男女生HBsAg阳性率分别为16.05%和9.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6级城乡学生HBsAg阳性率分别为9.14%和16.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HBV感染状况不容乐观,HBsAg阳性率男生高于女生,农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新生入学时普查乙肝两对半和肝功能,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是极为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张秀梅  武天石 《中国校医》2008,22(4):437-438
目的研究乙肝PreSl抗原及抗体检测对乙肝感染状态诊断的作用。方法选取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常见的几种模式样本,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乙肝PreS1抗原及抗体。结果乙肝PreSl抗原阳性在大三阳样本中的比例为92%,PreS1抗原阴性比例为8%.PreS1抗原阳性在小三阳样本中的比例为9%,在单纯表面抗原阳性样本中的比例为5%,在表面抗原及核心抗体阳性中的比例为17%。结论乙肝PreS1抗原在大三阳病人有部分检测不出,说明部分大三阳病人并非处于病毒复制期,无病毒传播危险。而在单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小三阳、表面抗原及核心抗体阳性病人有部分可检测出PreS1抗原,说明此三类病毒标志物携带病人有一部分存在病毒复制,可能处于传染期。PreS1抗原阳性及抗体检测可作为乙肝两对半检测的补充用于初步了解乙肝病人是否处于活动期,并可以早期发现乙肝感染病人。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新生HBV感染状况,为高校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广州大学2002-2006级本科新生23 961人检测乙肝两对半和肝功能ALT.结果 新生HBsAg阳性率平均为13.03%,乙肝两对半"大三阳"、"小三阳"检出率分别为6.65%和5.41%;男女生HBsAg阳性率分别为16.05%和9.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6级城乡学生HBsAg阳性率分别为9.14%和16.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学生HBV感染状况不容乐观,HBsAg阳性率男生高于女生,农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新生入学时普查乙肝两对半和肝功能,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是极为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贵州省乙肝表面抗原筛检阳性孕妇的新生儿乙肝病毒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4个市州,在4个市州中随机抽取9个县级医院作为调查单位,对调查单位内2014-01/2015-12期间住院分娩的孕妇开展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筛查,对HBsAg阳性的孕妇及其新生儿开展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及脐带血标本,分离血清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sAg、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Anti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Anti-HBs)、抗乙肝病毒核心抗原抗体(Anti-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Anti-HBc)。对HBsAg阳性标本进行乙肝病毒e抗原(Hepatitis Be Antigen,HBe Ag)和抗乙肝病毒e抗原抗体(Anti-hepatitis B e Antibody,Anti-HBe)。结果孕妇HBe Ag阳性占40.29%,HBsAg、HBe Ag双阳性者占38.68%;527名新生儿中,33.97%为HBe Ag阳性,20.30%为HBsAg、HBe Ag双阳性。孕妇感染HBV模式有20种,大三阳和小三阳占65.10%,新生儿HBV感染模式有23种,大三阳和小三阳占新生儿数的30.70%;162名大三阳孕妇所生新生儿中有56.79%为大三阳,203名小三阳孕妇所生新生儿中有35.47%为小三阳。结论孕妇HBsAg、HBe Ag双阳性以及大、小三阳感染模式是贵州省HBV母婴传播防控的重点人群。对重点人群所产新生儿应在出生后12h内,肌内注射1针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按0、1、6个月3针方案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切断HBV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孕妇乙肝感染状态与新生儿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 将115例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的孕妇分为A组(乙肝HBsAg,HBeAg,HBcAb阳性组)、B组(乙肝HBsAg,HBeAb,HBcAb阳性组)、C组(HBsAg,HBcAb阳性组)、D组(HBsAg,HBeAg阳性组).对上述部分孕妇进行乙肝两对半及PCR-HBV-DNA值的检测,对其所生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4h内进行乙肝两对半的检测.结果 乙肝大三阳(HBsAg,HBeAg,HBcAb阳性)孕妇与乙肝小三阳(HBsAg,HBeAb,HBcAb阳性)孕妇比较,新生儿发生宫内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6),乙肝孕妇体内HBV-DNA值>105基因拷贝/ml时发生新生儿宫内感染高于体内HBV-DNA值<105基因拷贝/ml(P=0.001).结论 乙肝大三阳孕妇或体内HBV-DNA载量高是新生儿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及时给予阻断,产后及时采取联合免疫措施,减少乙肝患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乳汁中乙型肝炎病毒DNA载量,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母乳喂养的安全性,指导乙肝病毒携带产妇选择合适的喂养方式。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在本院产科足月分娩的乙肝病毒携带产妇80例血清HBV抗原阳性产妇乳汁中乙型肝炎病毒DNA载量。结果大三阳组乳汁的病毒载量(7.2×107±2.1×107)要高于小三阳组、HBsAg、HBcAb阳性组,P<0.05。大三阳组乳汁的乳汁的HBV-DNA阳性率(100%)明显高于小三阳组、HBsAg、HBcAb阳性组,P<0.05。小三阳组乳汁的HBV-DNA病毒载量(5.2×104)±(1.9×104)与HBsAg、HBcAb阳性组(4.8×104)±(1.4×104)相当,P>0.05。小三阳组乳汁的HBV-DNA阳性率(48.3%)与HBsAg、HBcAb阳性组(50.0%)相当,P>0.05。结论血清HBV-DNA阳性产妇作乳汁HBV-DNA检测乳有助于指导乙肝产妇正确选择喂养方式,尽可能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从事食品、餐饮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乙肝病毒(HVB)感染标志物的分布情况,为预防控制乙肝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对272 764名体检人员进行HBsAg筛查,对阳性者做两对半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HBsAg阳性率为1.06%,共有14种模式,HBsAg阳性者为感染组,占91.74%,HBsAg阴性者则为恢复组,占8.26%.小三阳、大三阳和隐性大三阳者分别为51.81%、17.92%和17.81%.结论 在乌鲁木齐市HBsAg的阳性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员工中潜在着一定的乙肝病毒传播,仍要注意加强对乙肝的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13.
125例病毒性肝炎患儿的两对半检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我院病毒性肝炎患儿的感染情况,为制定预防乙肝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两种方法检测我院收治的125例乙肝患儿的两对半标志物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25例乙肝病毒性肝炎患儿中大三阳50例,小三阳31例.结论 两对半检验可以直接反映血液中病毒复制状态,在临床上应应用多种方法进行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正>乙肝五项也称为乙肝两对半,是检测血液中乙肝病毒的血清学标志,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e抗原(HBeAg)、e抗体(抗-HBe)、核心抗体(抗-HBc)。HBsAg阳性代表感染了乙肝病毒。抗-HBs是保护性抗体,若为阳性,提示机体对乙肝病毒存在免疫力。HBeAg阳性说明病毒复制较快,传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为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在2014年3月-2016年3月156例在我院进行两对半检验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并采取其血清标本,使用金标法来开展两对半检测以及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在156例患者中,小三阳患者39例,占25%,大三阳患者65例,占41.67%.结论:乙肝病毒性患者主要以大三阳为主,其次是小三阳.通过分析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可以提高临床防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湖南省儿童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对2010年来湖南省儿童医院就诊的4 599例儿童检测乙肝5项。结果 HBsAg阳性81人,阳性率1.76%,抗-HBs阳性3 219人,阳性率69.99%,乙肝5项全阴性儿童1 041人,占22.64%;大三阳57人,占1.24%;小三阳24人,占0.52%;15岁以下儿童男、女乙肝病毒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年龄增长乙肝病毒感染率有增长趋势。结论 2010年来湖南省儿童医院就诊的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率为1.76%,远低于我国成人乙肝病毒感染率;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预防乙肝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掌握宛城区中学生群体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方法采用超微量采血法和酶免法,对4817名农村在校中学生筛查出203名HBsAg阳性者进行了乙肝两对半测定。结果203人HBsAg阳性者中,HBsAg、HBeAg、抗-HBc(大三阳)均阳性者占18.63%;HBsAg、抗-IlBe、抗-HBc(小三阳)均阳性者占50.24%:仅HBsAg一项阳性者占30.88%。结论乙肝病毒携带者中转变为大三阳和小三阳者占68.87%,严重威胁着该群体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Ag)检测对乙肝防治的意义。方法分析2006年10月至2007年3月门诊健康体检者中Pre-S1Ag阳性者的乙肝"两对半"模式以及与HBV-DNA含量的关系。Pre-S1Ag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法,乙肝"两对半"检测采用ELISA方法,HBV-DNA检测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274例Pre-S1Ag阳性者的乙肝"两对半"结果出现7种模式,其中HBsAg阳性的模式占98.91%(271/274),Pre-S1Ag与HBsAg阳性情况高度符合(P>0.05);Pre-S1Ag和HBV-DNA均阳性时,"大三阳"的HBV-DNA含量≥104Copies/mL占42.05%;"小三阳"HBV-DNA含量在103~109Copies/mL范围的占50.00%。结论Pre-S1Ag是比HBeAg更敏感的乙肝标志物。检测Pre-S1Ag是对HBsAg和HBeAg阴性及基层医疗单位对HBV-DNA检测困难时的重要补充,对乙肝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四川省某高校2012级大学新生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使用SAS 9.1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共检测2 860名大学新生血清乙肝两对半。结果显示,大学新生HBsAg总体阳性率为3.88%,其中男生HBsAg携带率高于女生,不同民族学生之间、农村与城镇学生之间HBsAg携带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往届学生HBsAg携带率高于应届学生。学生总体HBsAb阳性率为9.02%,无性别、民族和生源之间差异。在乙肝病毒感染模式上,大三阳和小三阳是主要的感染模式。结论大学新生HBsAg总体阳性率虽然处于较低水平,但学生对HBV的免疫力较低,因此,应对大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乙肝防治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孕妇这一特殊人群乙肝病毒感染及免疫状况,为更好防治乙肝母婴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4 461例孕妇血清中HBsAg、HBsAb、HVeAg、HBeAb、HbcAb 5项乙肝标志物,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HBsAg阳性的孕妇血清进行HBV-DNA病毒载量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 461例孕妇的乙肝抗原抗体系统出现了10种模式.5项标志物全阴为76.96%;HBsAb阳性率为13.70%;HBsAg阳性率为7.15%;"大三阳"阳性率为2.38%;"双阳"阳性率为0.11%;"小三阳"阳性率为2.62%.在319例HBsAg阳性的孕妇中,血清HBV-DNA中,高度复制者占52.98%.结论 孕妇人群乙肝的免疫力明显低于其他人群,且其病毒复制水平远高于其他乙肝患者,提示应加强孕妇乙肝标志物筛查,发现患者并及时对初生婴儿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疫苗,遏制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