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目的分析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现状,总结现状条件下护理服务策略,为提高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下的护理水平提供参考经验。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益田社区100例老年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养老服务与基础护理)与观察组(给予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每组各50例,比较两组干预后生存质量与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显示,干预结束后观察组精神宗教/个人信仰、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独立性领域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护理服务满意度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提高医养结合养老护理服务质量,能够有效推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良性发展,改善老年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医养结合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服务中心在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1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将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医养结合服务,对比两组护理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在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活力这5个指标上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 <0.05)。结论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护理实践中实施医养结合服务,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采纳应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在医养结合模式下家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于某院康复科内实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老人8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老人接受常规家庭护理,观察组40例则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老人生活质量、精神状态等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护理前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老人生命质量测评量表(QOL-AD)、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老人ADL、QOL-AD、MMSE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过程中观察组跌倒、坠床、感染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人社区医养结合家庭护理中采取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人生活质量及精神状态,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社区老年慢性病护理管理中医养结合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11日~2016年9月10日我院档案室146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观察组73例应用医养结合护理、对照组73例应用常规护理。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情况,评估两组病情管理评分和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劣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对照组在运动锻炼、膳食安排、遵嘱用药、自我监测、情绪管理各项数据上均劣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对照组焦虑、抑郁分值显著高于观察组(P 0.05)。结论在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诊治过程中应用医养结合进行护理,可有效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对于高龄和失智以及失能老人的护理现象逐渐增加,并且将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也进行了改变,逐渐创新围绕医养融合为中心的老年护理机构和工作内容。实施医养融合的护理机构,就需要根据责任制和整体护理理论的基础为重要的指导理念,从而为入住的老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生活。所以,就将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这两个方面进行结合,和作出后创造出一个新的护理模式,这样不仅开展了医养结合老年护理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也是我国老龄化现象养老发展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8.
9.
医养结合服务老年人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行列,而且仍以年均3.4%的速度增长。老年人的医疗和护理需求在新形势下尤为显得紧迫和重要。长期以来,我国基本上采取的是居家养老的模式,实践证明弊病甚多,只有向社会化养老过渡,引入新的“医养结合,持续照顾”的理念,才有可能应对我国越来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挑战。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通过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实施,评价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对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效果。方法:2013年6月光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辖区内3家社会养老机构结对,签订服务协议,由家庭医生每周1次到养老机构提供查房、医疗咨询、老年预防保健等医疗服务。每月提供1次健康讲座和慢性病随访。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定表对实施前后老年人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和比较。结果:通过2年来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实践,养老机构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慢性病的随访率及控制率得到明显提高。结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服务模式,能有效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应积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正>人老了最怕什么?一怕失能,二怕生病。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入老龄社会,各地兴办的养老机构虽然不少,但不论是公办的,还是民营的,大多数养老院只能单一地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需求,老人一旦患病,就不得不频繁往返于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养老院没有医疗服务、医院又无法满足长期康复看护的难题变得突出。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本期特别策划,为您推介"医养结合"模式,或许,它将成为破解此难题的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回顾性分析我国医养结合机构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相关政策法规,梳理相关政策法规对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和二者合作运营提出的具体要求,为进一步建设发展医养结合机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参考.基于文献分析与定性资料分析梳理当前医养结合机构的法规文件,分析医养结合机构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医养结合机构相关政策法规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对专业养老护理人才的能力要求更高,护理人员需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才能满足当代医疗健康发展的服务需求。“医养结合”是以医疗为保障,以康复为支撑,边医边养、综合治疗的养老新模式。目前,我国各医学高等院校在养老护理行业实用的理论学习和操作培训还不够完善,需借鉴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积极建立并实施“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下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明确教学大纲的制订、课程指标、师资要求、配套的教学管理以及学生管理制度等内容。在此基础上,为“医养结合”型的养老护理专业人才做好清晰的职业规划,严格执行准入条件及考试标准,选择“示范点”对研究学生进行工作考察,结合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其基本权益等。本文通过“培养什么”与“怎么培养”两个核心问题探寻并设计“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下养老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旨在为新的养老模式输送“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优秀应用型养老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精细化管理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护理服务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老年人共计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参照组(n=40),参照组老年人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老年人行基于精细化管理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护理服务方法,对比分析两组老年人的临床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老年人住院治疗率低于参照组、血糖控制率和血压控制率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老年人护理总满意率为97.5%,参照组老年人护理总满意率为77.5%,观察组明显高于参照组,经统计学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基于精细化管理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护理服务方法下老年人的血压、血糖控制情况较好,降低住院治疗概率的同时,提高其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老龄化问题日益加重,上海市提出的"9073"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缓解了部分养老问题,但大部分选择居家养老的老人由于日托照料机构少、利用率低等问题,其护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已入住机构养老老人的医疗护理需求因养老机构医疗护理能级不足也无法得到满足,供需失衡问题日益突出.针对目前养老中的医疗需求,政府明确提出结合社区卫生改革现况依托基层医疗服务机构探索适宜的医养结合模式.上海市长宁区程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9073"养老服务体系相结合,探索形成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逐步完善社区老年人的养老机制和服务模式.同时通过新模式的探索分析总结其优势和存在问题,并以此提出进一步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行列,长期以来我国基本上采取的是居家养老的模式,因为老宅难舍,向社会化养老过渡很难马上实现,且弊端甚多。建立起公立医院与基层卫生机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做到一床三用(休息、养老、康复),由大医院的医护人员与基层医护人员自然对接,形成其他养  相似文献   

18.
19.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问题已经变得十分严峻,医养结合型养老方式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方式已经逐步为人们所知.但由于其处于初期阶段,与之相匹配的法律法规十分缺乏,涉及医—养—护三者之间的纠纷也是不断增多.针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方式中的法律规范化问题进行探讨,从造成这类法律问题的成因出发,提出应该明确医养结合型养老方式的...  相似文献   

20.
<正>医养结合的实质,是以老年人健康为本,整合政府和社会各方资源,为老年人群提供连续、综合、适宜的照料与护理服务。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龄化速度较快,有限的医疗卫生和社会养老服务资源远远不能满足老龄社会的需要,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和生活照料需求日益强劲。1我国老龄化社会现状1.1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医护需求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