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掌握呼和浩特市2004-2014年鼠疫疫源地宿主动物和媒介种类、数量及分布,分析鼠疫流行规律,为鼠疫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内蒙古自治区鼠疫监测工作方案》进行。结果长爪沙鼠密度在1.30~2.78只/hm2范围内;鼠体染蚤率2004年、2005年和2014年均超过20.00%,其余年份在6.54%~17.70%之间。媒介蚤指数2005年最高,为0.75;2007年最低,为0.09。2010年检出阳性鼠(自毙长爪沙鼠)2只,分离鼠疫菌2株。结论呼和浩特市鼠疫疫源地又重新进入活跃状态,必须进行长期有序监测,及时发现疫情,及时控制处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1981-2010年宁夏海原县黄鼠疫源地鼠疫监测资料及鼠疫流行病学特征,为防制提供对策。方法运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按照医学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阿拉善黄鼠疫源地宿主密度为0.30~1.87只/公顷,染蚤率为28.07%~81.78%,蚤指数为0.49~3.15,有5个年次监测到动物鼠疫的局部流行。结论海原县动物鼠疫流行呈间断性发生。坚持以鼠疫监测、宣传教育、灭鼠灭蚤、区域联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是预防控制鼠疫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收集2005-2014年宁夏黄土高原动物鼠疫监测数据,为该地区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收集统计宁夏黄土高原3个县、区鼠疫相关监测数据和资料,建立2005-2014年宁夏黄土高原鼠疫监测数据库.黄鼠胚胎组织学研究采取剖检观察计数的方法.结果 10年间宁夏高原共抽样调查7 976样方点,黄鼠每公顷密度年均在0.23只~1.52只之间,呈现明显的年季间下降趋势;夜行的鼠形动物年均捕获率在0.51%~4.72%之间,年季间波动较大;黄鼠鼠体年均蚤指数在1.02~1.63之间,年季间波动较小.10年来动物鼠疫病原学检验和血清学检测结果全部阴性.黄鼠胎仔数及妊娠斑平均为4.5只.结论 宁夏黄土高原黄鼠种群数量呈现下降趋势,而其他夜行的鼠形动物数量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姬鼠群落,现阶段动物间鼠疫发生的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漳平市鼠疫宿主动物及其寄生蚤类的种群构成和数量分布情况,为鼠疫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夹笼法。对捕获鼠类及捡获蚤类进行鉴定分类,计算鼠密度、鼠种构成、染蚤率、蚤指数。鼠血清用IHA法检测鼠疫F1抗体,鼠肝脾用RIHA法检测鼠疫F1抗原。结果捕获鼠形动物730只,隶属2目2科3属8种,啮齿目动物511只,食虫目动物219只。家栖鼠密度为3.51%,黄胸鼠密度为0.56%,野栖鼠密度为2.30%。730只鼠形动物中,染蚤鼠273只,捡获蚤1 002匹,染蚤率为37.40%,总蚤指数为1.42。鼠体表蚤经鉴定为印鼠客蚤、缓慢细蚤,黄胸鼠蚤指数为1.37,黄胸鼠印鼠客蚤指数为1.40.室内游离蚤指数为0.05;未查出鼠疫F1抗体及F1抗原。结论漳平市的主要鼠种为褐家鼠、黄胸鼠,主要蚤种为印鼠客蚤。未发现鼠间鼠疫流行迹象,但黄胸鼠密度及黄胸鼠印鼠客蚤指数均超出鼠疫控制标准,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及时掌握荆州市登革热媒介伊蚊种类及动态变化,为开展登革热风险评估、预警、控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2014年对荆州市两个监测点开展登革热媒介监测,分析蚊虫密度。结果荆州市登革热传播媒介为白纹伊蚊,未发现埃及伊蚊。布雷图指数、容器指数和房屋指数均以7月最高,分别为22.40、15.91%和14.20%;成蚊密度高峰在7月为11只/(人工·h)。在所有调查的积水容器中孳生的蚊虫以伊蚊为主(55.97%),也有库蚊、按蚊等其它蚊种;暂时性积水容器中伊蚊阳性率(9.66%)略高于永久性积水容器(6.63%)。结论荆州市具备发生登革热传播甚至暴发的危险性,需加强监测,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防止登革热的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和掌握沈阳市鼠类种群分布及季节消长规律,为鼠类及鼠传疾病的防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调查。沈阳市共设立3个鼠类监测点,分别为居民区、特殊行业和农村自然村,监测点相对固定。结果2010-2014年沈阳市鼠类平均密度为0.20%,共捕获鼠类77只,经鉴定后分别为小家鼠、褐家鼠和黑线姬鼠3种。其中主要鼠种为褐家鼠和黑线姬鼠,分别占鼠类总数的49.4%和42.8%,不同年度鼠类构成比和密度有所不同;沈阳市鼠类在不同生境的平均密度以农村自然村最高,为0.50%;从不同月份鼠密度季节消长情况来看,除了1月和12月外,其余各月均监测到鼠,鼠密度全年基本呈现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5~6月和8月。结论基本掌握了沈阳市鼠类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情况,建议根据鼠类的活动及消长规律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并加强对鼠类及其传播疾病的长期监测和防制对策的研究,有效降低鼠密度,从而更好地控制鼠类的繁殖,减少鼠传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广州市鼠疫宿主动物及其媒介的种群构成及数量分布情况,为鼠疫防治工作积累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夜笼法捕鼠,对捕获鼠类及捡获蚤类进行鉴定,计算鼠密度;计算鼠带(染)蚤率和蚤指数;用鼠疫IHA法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 捕获鼠形动物1 308只,分属2目2科4属9种.其中啮齿目动物1 212只,食虫目动物96只,总鼠密度(捕获率)为10.83%,鼠密度(捕获率)为10.03%;在143只鼠形动物中发现染蚤鼠46只,捡获蚤112匹,鼠体表蚤经鉴定均为印鼠客蚤;鼠染蚤率为32.17%,总蚤指数为0.78;黄胸鼠蚤指数为0.59;未查出鼠疫F1抗体.结论 未发现鼠间鼠疫流行迹象;褐家鼠仍是广州市主要鼠种;主要蚤种是印鼠客蚤.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定边县1983-2010年鼠疫监测结果,为鼠疫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鼠疫监测方案》进行。结果 1983-2010年未发现1例人间鼠疫,1987-1988年、2000-2001年、2006年3次发生鼠间鼠疫流行,染疫动物4种,染疫媒介3种,分离鼠疫菌80株。剖检活鼠类脏器22 195份,结果均为阴性,做自毙动物培养525只,阳性68只,阳性率12.95%,做媒介蚤细菌培养1 413组,阳性12组,阳性率为0.85%;检测各类动物血清26 105份,间接血凝试验结果阳性4份,阳性率为0.02%,放免检测11 914份血清,阳性18份,阳性率为0.15%。结论 1987年定边县被判定为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加强自毙动物病原学的有效监测可及时发现动物疫情并能控制鼠疫流行;3次鼠疫流行间隔时间分别为为3年、6年,当前形势下鼠疫防治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会宁县刘寨鼠疫疫区于1962年暴发人间鼠疫,发病30人,死亡11人。1963年开始对该疫区进行系统的鼠疫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经过四十多年的综合防治,人间鼠疫得到控制,动物间疫情静息达40余年。为继续巩固鼠疫防治成果,密切监视疫情动态,及时做好疫情预测预报,按照《甘宁鼠疫联防监测方案》的要求,开展了监测工作,现将该疫区近十年监测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锡林郭勒盟人间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疫情动态、流行规律,评价防控效果。方法对与牲畜及畜产品有接触的7~70岁组重点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血清学检查。结果 2010-2014年锡林郭勒盟共采集和检测血清106 768份,其中阳性5 481份,各年阳性率分别为12.29%、12.38%、9.13%、3.13%和4.60%;发病1 908人,各年发病率分别为7.29%、7.93%、2.81%、0.67%和0.66%;患病3 861人,各年患病率分别为9.95%、14.71%、8.22%、1.51%和2.45%,均呈逐年下降趋势。感染人群主要为牧民和农民,年龄主要集中在20~59岁年龄组。结论锡林郭勒盟布病防控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防控工作仍需常抓不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娱乐场所哨点暗娼人群梅毒流行特点和变化趋势,为完善下一步的监测、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自2012年-2015年连续4年蒙自市娱乐场所哨点暗娼人群梅毒监测血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监测1884名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检出梅毒阳性52例,历年检出率波动在1.40-5.20%,且从2012年起至2015年蒙自市娱乐场所哨点暗娼人群梅毒检出率在逐年降低,4年间梅毒检出率差异(X2=13.78,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娱乐场所暗娼人群是性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随着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工作的不断推进,及安全套的推广使用,蒙自市蒙自市娱乐场所哨点暗娼人群的梅毒检出率在逐年降低,取得的成效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芒市鼠疫宿主、媒介数量变化及流行态势。方法采用常规鼠疫监测方法监测鼠、蚤病原学及疫情态势。结果芒市鼠疫主要宿主为黄胸鼠,种群率81.54%,室内密度1.40%,室外密度0.61%,印鼠客蚤指数0.89;检验鼠、蚤标本8 558份,检出鼠疫菌8株,阳性率0.09%。判定鼠疫疫点7个,确诊人间鼠疫1例。结论芒市鼠疫流行态势已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畹町经济开发区鼠疫疫源地的活动现状,为预防控制鼠疫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采用常规鼠疫监测方法,监测鼠疫宿主、媒介数量的变化趋势,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3年鼠疫宿主黄胸鼠种群率86.38%,室内密度2.68%,室外密度2.94%;染蚤率23.51%,印鼠客蚤指数0.37;检验鼠、蚤标本3 984份,检测动物血清758份,结果均为阴性。结论畹町鼠疫宿主密度超过预警指标,要做好鼠疫防控措施,严防鼠疫出现周期性复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05-2009年鼠疫疫源地区鼠疫监测结果,评估鼠疫疫源状态和流行趋势,为预防控制鼠疫提供依据。方法收集3个疫源县(市、区)的鼠疫监测资料,运用EXCEL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居民住宅室内鼠类动物平均捕获率为2.66%,耕作区平均捕获率为1.19%,黄胸鼠(45.40%)和卡氏小鼠(32.17%)分别为居民住宅区、耕作区优势种群。鼠类动物染蚤率为21.30%,蚤指数为1.3 808,黄胸鼠印鼠客蚤指数为1.1 365。检测各类标本14 382份,未检出鼠疫菌和鼠疫F1抗原,检出鼠疫F1抗体阳性4份。结论鼠疫疫源状态逐渐趋于静息,局部微小疫源地的鼠疫菌仍有活动,黄胸鼠的种群数量已逐步增加、和优势种群的地位重新确立,应进一步加强动物鼠疫监测,防止人间鼠疫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1981-2008年宁夏黄鼠疫源地鼠疫监测资料及鼠疫流行病学特征,提出防制对策。方法运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按照医学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28年间,阿拉善黄鼠疫源地宿主密度为0.31-1.80只/公顷,染蚤率为28.07-66.47%,蚤指数为0.88-3.15,有8个年次监测到动物鼠疫的局部流行。结论宁夏动物鼠疫流行呈周期性、间断性发生。坚持以鼠疫监测、宣传教育、灭鼠灭蚤、区域联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是预防控制鼠疫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004-2007年康保牧场鼠疫监测资料,掌握其鼠疫疫情动态,提出预防控制对策。方法运用鼠疫流行病学方法,按照医学统计学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主要宿主动物长爪沙鼠平均密度0.01-5.01只/公顷,呈逐年降低趋势;达乌尔黄鼠的平均密度0.47-0.78只/公顷,相对比较稳定;达乌尔黄鼠鼠体蚤平均染蚤率43.66%-80.14%之间,平均蚤指数1.06-5之间,长爪沙鼠鼠体蚤平均染蚤率26.85%-35.05%之间,平均蚤指数0.35-0.97之间。达乌尔黄鼠窝巢染蚤率60%,平均蚤指数7.12。结论动物间鼠疫疫情发展稳定,但达乌尔黄鼠窝巢染蚤率和平均蚤指数较高。我们应加强监测,严防鼠密度的回升,坚持连续春秋两季灭鼠工作,并严防临近地区鼠疫的传入。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所辖的戈壁荒漠地带鼠疫流行情况进行调查,为制定我市鼠疫防治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2007-2009年在米东区所辖的戈壁荒漠地带采用鼠疫流行病学、生态学、动物昆虫学、血清学、病原学等方法进行鼠疫疫源调查。结果①共捕获各种鼠类586只,集蚤6 432匹。②2008-2009年共分离F1抗体阳性血清36份。③2009年分离鼠疫菌2株。结论鼠疫菌的分离与F1抗体阳性血清说明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所辖的戈壁荒漠地带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并有动物间鼠疫流行。为了防止人间鼠疫流行,应加强鼠防意识,加大鼠防投入力度,全面开展各项鼠疫防治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德宏州鼠、蚤种群及密度变化,探讨鼠疫防治对策。方法采取专业与群众监测相结合方法,每月开展鼠情、蚤情、病原学、血清学常规监测。结果全州室内黄胸鼠年平均笼密1.96%;夹密1.21%;室外黄胸鼠夹密1.39%;印鼠客蚤指数0.46;病原学检验动物2 947份,蚤类673份,血清学检验846份,结果均为阴性。结论鼠密度、蚤指数均控制在较低水平,没有发现鼠疫流行迹象,鼠疫疫情得到稳定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楚雄市2013年鼠疫监测资料,为制定鼠疫防控措施提供客观依据。方法监测方法按《云南省鼠疫防治方案》进行,对楚雄市2013年鼠疫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楚雄市全年共布鼠笼11 954笼夜,宿主动物监测有1目1科2属,总捕鼠数357只,年平均捕获率为2.99%,黄胸鼠密度为0.33%,褐家鼠为优势鼠种,黄胸鼠次之;蚤类有4种,缓慢细蚤为优势蚤种,鼠体检蚤,鼠体染蚤率为9.24%,总蚤指数为0.45,印鼠客蚤指数为0.16;黄胸鼠染蚤率为7.50%,黄胸鼠印鼠客蚤指数0.05;病原学和血清学均未发现阳性材料。结论楚雄市鼠疫处于"静息期",无鼠疫发生迹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江门市流感流行趋势和病原学变化的流行特征,为流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江门市2010-2014年流感监测网络监测的流感病例及病原学监测结果,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结果 2010-2014年监测病例总数4 821 286例,其中流感样病例89 349例,占总数的1.85%,0~4岁占52.48%,3~6月为流行高峰.采集咽拭子标本7 816份,PCR检测阳性率23.86%(1 865/7 816),各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34,P<0.05),2010年和2012年以B型为主,201 1年、2013年和2014年均为新甲H1型.暴发疫情5起,罹患率为4.59%.2014年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6例,死亡4例,有禽类接触史4例,发病时间主要在1-2月.采集外环境样本844份,A型通用引物2013年阳性率10.42%,2014年为29.71%.结论 江门市每年只有一个流感流行峰,流行优势毒株交替出现,应结合流行病学、病原学、暴发疫情和外环境监测共同分析流行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