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龄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合并疾病多,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程度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对高龄老年患者PCI进行风险及预后评估非常重要。近年来,随着PCI操作技术及策略的改进,高龄老年患者PCI的成功率提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也有所下降。该文对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接受PCI的疗效、手术风险、并发症及预后评估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过渡性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PBAV)治疗暂时不宜行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R)危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早期临床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4年1月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行过渡性PBAV的20例危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72 ±8)岁.观察手术相关并发症及疗效,并在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PBAV,主动脉瓣瓣口面积从术前的(0.55±0.09) m2增大至(0.77±0.15)m2,主动脉瓣跨瓣压差从术前的(49.5±15.0) mmHg(1 mmHg =0.133 kPa)降至术后的(31.7±12.0) mmHg(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从术前的(31.7±9.0)%增加至术后的(39.0±11.0)% (P =0.018),肺动脉收缩压从术前的(55.1±18.0)mmHg降至术后的(38.7±11.0)mmHg(P =0.025),主动脉瓣反流分级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4).术后发生低血压4例,一过性左束支传导阻滞5例,术后24 h和30 d分别死亡1例和3例患者.术后30 d内,5例患者实施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实施TAVR,5例等待TAVR.结论 对于不宜行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和TAVR的危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PBAV可取得良好的早期临床结果,有望成为一种安全的过渡性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尽管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PBAV)早在20年前便已用于治疗主动脉瓣狭窄(AS),但由于不能改善该类患者的预后而使其应用受限。然而,随着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的迅速发展,PBAV作为TAVI的主要操作步骤之一,重新发挥重要作用,并且,近来的研究表明,PBAV有望成为暂时不能实施瓣膜置换的急、重症AS患者向TAVI或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过渡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老年和高龄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比较青中年(45~60岁,33例)、老年(60~74岁,92例)和高龄老年(75~89岁,76例)CHD患者的临床和冠脉介入治疗特点、PCI即刻成功率及并发症、PCI术后6月~2年内主要心脏事件(MACE)和终点事件的发生.结果 老年和高龄老年组合并多种疾病和/或危险因素的发生高于轻中年组患者(P<0.05,P<0.01).老年和高龄老年组单支和简单病变少于青中年组,而双支、多支及复杂病变明显增多.从青中年组、老年组到高龄老年组,Gesini积分逐渐增高.对应的PCI参数显示:与青中年组相比,老年组、高龄老年组预扩张比例增高,平均每例置入支架数、治疗病变数增加. 除1例发生冠脉内急性血栓、1例发生冠脉穿孔破裂外,整组对象PCI的即刻成功率为99.01%(199/201),其中高龄老年组即刻总成功率为98.68%,与青中年组(100%)、老年组(98.91%)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高龄老年组完全血运重建的比例低于老年组(P<0.05)和青中年组(P<0.01),其MACE的发生风险为轻中年组的5.47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不完全血运重建(OR=2.14,95%CI=1.37~5.72)是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有适应证的老年和高龄老年患者能耐受PCI,PCI即时成功率、院内无事件生存率与年轻患者相当,高龄不是PCI的禁忌证,且高龄CHD患者完全血运重建可能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高龄老年冠心病(CAD)介入治疗的特点和近、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1~2010-06完成的122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老年患者,不包括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和比较高龄老年组(≥75岁)与年轻老年组(60~75岁)的临床及冠脉病变特点,不宜或未能置入支架以及术中、术后发生不良事件的比例。结果高龄老年组(48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比例高于年轻老年组(7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龄老年组多见冠脉多支病变和复杂病变(P0.01);高龄老年组即刻治疗成功率(95.8%)与年轻老年组(98.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并发症及远期随访严重不良心脏事件高龄老年组(12.5%)均高于年轻老年组(5.4%),除1例死亡病例外,并发症经积极处理后均痊愈。结论高龄老年CAD患者常有重要脏器的功能减退,其冠脉病变的特点常为多支和复杂病变,PCI术中、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虽然较高,但并发症经积极处理后均痊愈,预后良好,PCI是治疗高龄老年CAD患者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频胸壁振荡(HFCWO)技术在高龄卧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老年病科收治的82例高龄卧床状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高频胸壁振荡组(HFCWO组,39例)和胸部物理治疗组(CPT组,43例).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呼吸...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老年经鼻内镜鼻窦炎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鼻内镜鼻窦炎手术的150例老年患者临床完整资料。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21例和无并发症组129例。通过医院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记录患者一般人口学信息(性别、年龄、病程、吸烟史、激素类用药情况、患病部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将可能导致老年经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纳入,经单因素初步检验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找出可能导致老年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高龄(75岁)、病程较长(2年)、伴激素类用药、双侧患病、手术时间较长(2 h)、术中出血量较多(100 ml)是导致老年经鼻内镜鼻窦术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高龄(75岁)、病程较长(2年)、伴激素类用药、双侧患病、手术时间较长(2 h)、术中出血量较多(100 ml)等均可能增加老年经鼻内镜鼻窦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临床医务人员应提高警惕,并给予一定的干预措施,以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高龄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龄冠心病患者具有冠状动脉(冠脉)病变复杂、介入治疗难度大、合并疾病和手术并发症多的特点.目前,关于是否完全血运重建、最佳的支架选择等尚存争议.现代介入技术的发展和新支架设计使冠脉支架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本文旨在对于高龄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策略、新技术的应用及高龄相关并发症的应对做概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经皮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术(PBAV)在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钙化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的应用。方法:2014-12至2017-02我院共为15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实施PBAV。患者的基线情况、超声参数、围手术期情况及后期随访均有详细的记录。结果:15例PBAV患者术前均合并严重心力衰竭[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Ⅲ级3例,Ⅳ级12例],其中2例术前合并心原性休克,1例术前曾发生心原性猝死。15例中6例患者计划为姑息性PBAV,9例为过渡性措施(1例为非心脏手术术前过渡)。15例PBAV均顺利完成,术中平均扩张(2.6±1.3)次,2例患者术后即刻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患者术中发生室性心动过速,1例患者术后3天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未发生其他并发症。PBAV后即刻导管测得有创跨主动脉瓣峰值压差由术前(75.0±24.0)mm Hg降至(39.8±14.2)mm Hg(P0.01)。出院前超声心动图评估跨主动脉瓣最大流速由术前(4.98±0.76)m/s降至(4.20±0.75)m/(sP0.01),峰值跨瓣压差由(101.3±30.4)mm Hg降至(72.9±23.3)mm Hg(P0.01),平均跨瓣压差由(62.4±19.0)mm Hg降至(44.9±15.1)mm Hg(P0.01),术前与术后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由术前(13 889±12 303)pg/ml降至术后(5 412±4 923)pg/ml(P0.01)。术后平均随访(10.9±7.1)个月(3~27个月),NYHA心功能分级中位数由Ⅳ级提升至Ⅱ级。结论:对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进行姑息性或过渡性PBAV的短期疗效可靠且安全,并发症发生率低,应是高危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可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腰椎管狭窄症(LSS)手术治疗的技术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Ω"形椎管减压加椎弓根钉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48例80岁以上高龄老年LS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视觉模拟疼能评分法(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改善指数及并发症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前后患者JOA、VAS评分及单次步行距离(IW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23例(47. 9%)术后出现坐骨神经痛,2w后缓解。8例(16. 7%)术后发生血小板减少,1w后恢复。7例(14. 6%)并发上呼吸道感染。9例(18. 8%)心功能不全加重。7例(14. 6%)尿路感染。3例合并坐骨结节压力性溃疡患者,2例手术后Ⅰ期愈合,1例术后1个月愈合。11例(22. 9%)患者出现一过性老年痴呆症状。结论高龄老年LSS患者行"Ω"形椎管减压加椎弓根钉内固定融合术安全有效。并发症预防要重视造血功能、神经系统、心肺功能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严重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且术后发生出血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05例临床完整资料,将术后未发生严重出血患者95例纳入A组,将严重出血患者10例纳入B组.设计一般情况调查表,仔细查阅患者病历资料,详细记录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等〕、实验室指标〔血小板计数(PLT)、血肌酐(Cr)〕消化性溃疡史、心肌梗死或冠状动脉介入史、Ⅱb/Ⅲa受体拮抗剂使用等数据.经单因素、多因素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严重出血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 经非条件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高龄、偏瘦及心肌梗死或冠状动脉介入史均可能是诱发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严重出血并发症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中应针对高龄、偏瘦及心肌梗死或冠状动脉介入史等影响因素,积极制定早期预防对策,以预防术后发生严重出血.  相似文献   

12.
80岁以上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80岁以上老年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经胃镜检查确诊为RE的患者192例,分为两组:高龄老年组45例(≥80岁)、非高龄老年组147例(<80岁),按洛杉矶标准分级,同时填写临床症状调查表,并检测两组食管运动功能的改变.结果 高龄老年RE内镜检出率(4.56%)明显高于非高龄老年RE(3.25%),且重度RE所占比例亦高于非高龄老年RE组(22.22% vs 4.76%),典型症状反酸、烧心的发生率高龄老年RE组显著低于非高龄老年RE组(26.67%vs 48.98%、33.33% vs 54.42%),而非典型症状上腹不适、咳嗽、支气管炎均高于非高龄老年RE组(66.67% vs 40.14%、64.44% vs16.94%、51.11% vs 31.29%),H.pylori感染率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高龄老年RE组LEPP较非高龄老年RE组显著降低(37.94 mm Hg±22.16 mm Hg vs 53.07 mm Hg±26.51 mm Hg)(P<0.01),双峰及以上波(34.72% vs 22.49%)、同步收缩波(21.87% vs 10.97%)即食管异常蠕动波发生频率却显著增多(P<0.05).结论 高龄老年RE具有内镜检出率高,食管炎症程度重,典型症状发生率低,非典型症状发生率高,食管运动功能障碍重,而H.pylori感染率与RE年龄无关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高龄老年患者由于疾病的原因进食明显减少,而机体处于高代谢、高分解的负氮平衡状态,需要进行营养支持.由于肠道黏膜的营养30%来自动脉血供,70%来自肠腔内营养物质[1],临床上常选择肠内营养鼻饲(EN)来满足部分进食减少或不能进食的老年患者的营养.高龄老年患者肠道功能欠佳,容易出现腹泻,本文就做好高龄老年患者肠内营养并发腹泻的护理干预,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严文英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5):3282-3283
大量临床试验证明老年冠心病患者接受血运重建明显获益〔1〕,但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尤其高龄患者危险因素及并发症较多,冠脉病变严重而复杂者居多,死亡率也随年龄增长增高趋势。本文旨在评价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对接受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2年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蒋薇  邱小文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793-2794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素(匀浆膳)对高龄鼻饲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与实施的安全性.方法 将44例需要鼻饲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匀浆膳)与对照组(自制饮食),按前5d的饮食内容计算出患者每天的能量需求,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血生化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能更好地达到营养支持效果,其氮平衡、ICr、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而胃肠并发症和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 匀浆膳可有效改善高龄鼻饲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为老年鼻饲营养支持制剂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6.
比较老年高龄(≥80岁,n=53)与非高龄(<80岁,n=152)患者植入起搏器适应证,起搏方式的选择、起搏参数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与非高龄患者相比,高龄患者因病窦综合征、双束支阻滞植入起搏器者多;选择VVI者多;起搏阈值较高;而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别。提示高龄患者有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对老年及高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老年ACS患者479例,随机分为老年氯吡格雷组(A组)172例、老年替格瑞洛组(B组)161例、高龄老年氯吡格雷组(C组)79例和高龄老年替格瑞洛组(D组)67例,分别应用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的DAPT,观察PCI后TIMI血流分级、心肌灌注分级(TMPG)、主要并发症及1年随访出血事件和主要终点的变化。结果替格瑞洛组(B组和D组)PCI后TIMI 3级血流、TMPG 3级心肌灌注显著高于氯吡格雷组(A组和C组,P0.05),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和KillipⅢ级以上心功能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A组和C组,P0.05);总出血和中度出血的发生率高于氯吡格雷组(A组和C组,P0.05)严重出血的发生率高龄老年替格瑞洛组(D组)高于老年氯吡格雷组(A组,P0.05);高龄老年组(C组和D组)主要终点和全因死亡的发生率高于老年组(A组和B组,P0.05);次要有效终点高于老年氯吡格雷组(A组,P0.05)。结论与氯吡格雷对比:替格瑞洛可改善老年和高龄老年ACS患者PCI后心肌血流灌注,减少缺血并发症的发生,但出血并发症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药物剂量选择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确诊的老年心房颤动患者210例,按照年龄将60~79岁130例作为老年段及≥80岁80例作为高龄段。2个年龄段患者按服药治疗不同分为老年华法林组30例、高龄华法林组30例,老年联合用药组50例(氯吡格雷75 mg+阿司匹林100 mg),老年阿司匹林组50例和高龄阿司匹林组50例(阿司匹林100 mg)。观察服用华法林剂量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各组患者栓塞及出血发生率。结果高龄华法林组剂量(2.88±0.46)mg,INR 2.29±0.55,老年华法林组剂量(2.93±0.75)mg,INR 2.30±0.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华法林组和高龄华法林组及老年联合用药组栓塞发生率明显低于老年阿司匹林组和高龄阿司匹林组(P<0.05)。与老年华法林组和高龄华法林组及老年阿司匹林组和高龄阿司匹林组比较,老年联合用药组出血发生率明显高(P<0.05)。结论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服用华法林或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能更有效预防脑卒中事件的发生,老年、尤其是高龄高危患者服用华法林治疗,INR控制在1.5~2.5是安全、有效。对于不适合应用华法林的患者,可应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9.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5年永久起搏器置入者的资料,以90例高龄(≥80岁)患者为研究组,以同期、同病因、置入相同起搏器类型的老年(≥60岁,<80岁)患者为对照组。结果:高龄组与老年组之间置入时的参数及并发症(分别为7,5例)无明显差异。结论:高龄与老年患者起搏治疗均是安全有效的,起搏置入参数及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0.
老年高危冠心病是指高龄(>80岁)、急性冠脉综合征或合并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例如心功能不全)的冠状动脉(冠脉)病变患者。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技术和相关器材的发展,许多老年高危冠心病得到较为满意的治疗。高龄冠心病:以往的研究提示,年龄是影响冠心病患者临床预后和介入治疗的重要因素之一。至今,有关80岁以上患者冠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存在争议。美国国家心血管协作网(NCN)对7472例80岁以上患者冠脉介入治疗的手术风险作出评价,结果显示,80岁以上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肾功能不全、休克、糖尿病等较年轻患者多,手术并发症、住院期心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