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直接数字化影像(DR)技术特点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影像设备和计算机的发展,常规X线摄影也实现了数字存储和传输,由计算机X线摄影(CR)到直接数字X线摄影(DR),彻底改变了放射科传统的摄影模式,实现了普通X线摄影的数字化革命。数字X线设备,极大地提高了影像的对比度和分辨率,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图像的放大、反转、滤波、降噪、灰阶变换、不同窗宽、窗位的调整等技术)很大程度上扩展了影像的动态观察范围,DR系统对X线敏感性高,直接转换技术使X线的吸收率高于间接转换的3~4倍,图像灰度精度更高,层次丰富。能极大地提高医院的诊断水平和工作效率,直接数字X线摄影各大医院相继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试述CR、DR的工作原理和比较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讲述计算机X线摄影(CR)和数字X线摄影(DR)两大数字化摄影技术工作原理和就其他们的特点进行比较。说明医院如何合理的选配CR、DR。  相似文献   

3.
数字X线摄影(DR)和计算机X线摄影(CR)的应用比较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数字X线摄影(DR)和计算机X线摄影(CR)两大数字化摄影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优势和发展、普及前景。设备和方法:从100例DR和CR摄影系统所摄得的正位胸片中,分析图像质量,统计受检者的照射剂量,比较在技术操作、图像质量控制与后处理技术、工作效率、医院效益,以及二者的外形、功能使用特点、机器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优势。结果:DR和CR提高了图像质量,减低了被检者所受X线照射量,通过缩短检查和发报告的时间加快了工作效率,带来更高的效益,DR较之CR更具优势。结论:DR与CR相比DR图像质量、后处理功能、工作流程能力、病人吸收剂量均明显优于CR。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数字x线摄影(DR)和计算机x线摄影(CR)两大数字化摄影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优势和发展、普及前景、设备和方法:从100例DR和CR摄影系统所摄得的正位胸片中.分析图像质量,统计受检者的照射剂量.比较在技术操作、图像质量控制与后处理技术、工作效率、医院效益,以及二者的外形、功能使用特点、机器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优势,结果:DR和CR提高了图像质量.减低了被检者所受X线照射量.通过缩短检查和发报告的时间加快了工作效率,带来更高的效益.DR较之CR更具优势结论:DR与CR相比DR图像质量、后处理功能、工作流程能力、病人吸收剂量均明显优于CR。  相似文献   

5.
近100多年来,X线摄影一直是用胶片记录X线影像,即屏/片系统成像、为临床提供了高品质的影像。这种方法产生的图像质量、剂量效率以及功能效用己成为医疗成像的标准。但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出现后,推动了X线摄影数字化成像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MR、DSA的成熟发展使X线摄影数字化成为趋势。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富士公司生产的CR问世,开创了X线摄影实现数字化的先河。由于CR技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直接影像数字化,人们利用现代飞速发展的晶体管制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开发研制了DR,从而完成了X线摄影直接数字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床旁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与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R)拍摄胸片图像的质量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床旁DR摄影系统的优势。[方法]采用床旁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随机拍摄床旁DR胸片300张,与之前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拍摄的胸片300张进行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摄影系统的甲级片、乙级片、废片及曝光量差异,并对其拍摄质量进行直观分析,评价其摄像质量差异。[结果]与CR胸片拍摄相比,床旁DR的应用,进一步减少了重拍率,降低了辐射剂量,可提供更加优良的影像信息。[结论]床旁DR胸部摄影较CR胸部摄影有着明显的优势,在危重患者和手术患者的诊治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CR就是计算机X线摄影。它使用影像板IP(ImagimgPanel)替代传统的胶片/增感屏把储存于IP板上的X线信号用激光扫描转换成电信号,并进行数字图像处理的一种技术。DR就是数字X线摄影。他用平板探测器FPD(FlatPanel Deteclor)接受穿过人体的X线信号,然后直接将这些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送给图像处理系统。CR、DR与传统X光胶片的屏片组合比较,其先进性和突出的优点是数字化:图像有规则的、数字量集合表现的形态图案,其灰阶动态范围大,密度分辨率高,线性好,层次丰富,可进行图像处理。CR与DR各有优点:DR直接成像,成像速度快,清晰度高,空…  相似文献   

8.
数字X线摄影(DR)技术正逐渐取代传统的X线摄影,成为X线检查的主流。数字化探测器是决定数字X线摄影信息捕获方式以及影响图像质量的关键环节。本文从X线探测材料的开发和优化,及平板阵列本身的改进,两个领域探讨了DR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在数字化医疗战场上,医疗影像无纸化的领跑者--计算机X线摄影CR(Computed Radiography),率先实现了常规X线影像的网络传输、存储、显示、拷贝和无胶片化,面对直接数字化摄影DR(Digital Radiography)这个强劲对手,CR依然发挥着它不可取代的优势,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DR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自七十年代以来,数字影像,如CT、超声、核医学影像等相继问世。八十年代又出现了核磁共振成像(MRI)、数字减影(DSA)等,形成了医学影像的数字化趋势,而且进展相当快。然而,占临床影像检查70%以上的X射线摄影检查的数字化步伐却进展不快。从80年代FUJI公司推出第一种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CR(Computed Radiography)产品后的十余年后,绝大部分的X线摄影检查仍然是由传统的增感屏—胶片(Screen-Film)方式摄取的。CR的发明未能带来X线摄影的全面数字化,这种状况是由二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当时的价格太高;更为重要的原因是CR的性能不能满足临床的要求,图像质量在某些方面还不及胶片,也未能改变传统X线摄影检查的工作流程。这些使得CR不能被医院所广泛接受。要实现放射医学影像的全面数字化,解决常规X射线摄影的数字化问题是最关键的一环;也是无片化(Filmless) 影像部门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很多影像厂商和研究机构开始了新型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的研制工作,这就是后来诞生的DR(Digital Radiography)系统,并在90年代后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开始出现实用化的多种类型的平面X射线摄影探测器(FPD,Flat Panel Detector),使用这类探测器的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也开始迅速进入市场。DR技术的出现可以称得上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R以及两种平板探测器X线摄影系统的应用价值.方法:取本院CR照片和两种平板探测器X线摄影照片各500份,由我科五位主治医师及一位副主任医师对照片进行分析,并根据三种设备摄影技术的操作方便程度、成像速度、摄影条件大小、照片质量清晰度、对比度和噪声、设备质量和设备购置成本、性价比等进行打分,并另请两位摄影技师对设备性能进行评分.结果:CR照片甲级片率71%,非晶硒平板探测器DR摄影设备甲级片率82%,非晶硅平板探测器DR摄影设备甲级片率85%.CR综合得分89分,非晶硒平板探测器DR摄影设备综合得分92分,非晶硅平板探测器DR摄影设备综合得分94分.结论:DR设备照片质量、工作效率、成像速度明显优于CR.但CR技术灵活,能配合床边机、普通X线机、普通口腔全景X线机、普通钼靶X线机使用.非晶硒平板探测器DR摄影设备U型臂使用灵活、方便,对室内温度要求较高,容易故障.非晶硅平板探测器DR单纯悬吊臂摄影设备转换立卧位使用欠灵活,照片质量、照片层次感最好.  相似文献   

12.
王艳  李伟  王建福 《职业与健康》2005,21(6):885-885
在医学影像领域内计算机X线摄影正在取代普通X线摄影,新设备的引进使医学影像发生了质的变化,解决了图像的存储、传送和管理,CR(计算机X线摄影术)系统的关键在于使用了可接受模拟信息又可实现模拟信息数字化的成像板(简称IP板)代替了普通摄影中的屏/胶组合,从而实现了数字化影像的重建和显示以及网络传输和管理.IP板的正确使用对图像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制数字摄影测试用具,检测X线设备性能。方法:对CR和DR进行测试。结果:铝梯层数显示CR少于DR,用比例尺后准确率提高到90%以下。结论:DR宽容度和低对比度高于CR,比例尺误差小于1mm。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大推进了常规X线摄影设备的数字化进程,其中典型代表之一就是X线数字摄影装置(DR),目前在医院放射科应用比较广泛的DR产品有平板探测器(FPD)DR和CCD探测器DR 2种类型.主要对其探测器的基本结构和2种类型DR的比较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DR系统与传统片-屏摄影系统的使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直接数字化成像X线摄影系统(DR)在医院中已逐渐投入使用,其显著优点是改进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图像质量和诊断能力。我们根据我院DR系统投入使用1年的实际应用情况,针对设备应用的工作效率、病人检查时曝光剂量的降低2个方面与传统片—屏摄影系统进行对比,以说明直接数字化成像X线摄影系统(指用平板探测器的数字X线摄影)的优点。1检查效率的比较检查效率是一个重要的系统对比参数,决定X线摄影系统是否能够提供较高的生产能力,因为医院总是希望有较高的生产效益。实践已经证明,数字X线摄影系统在提供一致的显著的高质量图像的同时,也…  相似文献   

16.
赵磊 《医疗装备》2006,19(12):9-11
近100多年来,x线摄影一直是用胶片记录x线影像,即屏/片系统成像,为临床提供了高品质的影像。这种方法产生的图像质量、剂量效率以及功能效用已成为医疗成像的标准。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出现后,推动了x线摄影数字化成像的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MR、DSA的成熟发展使x线摄影数字化成为趋势。上世纪八十年代初13本富士公司生产的CR问世,开创了x线摄影实现数字化的先河。由于CR技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直接影像数字化,人们利用现代飞速发展的晶体管制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开发研制了DR,从而完成了x线摄影直接数字化。  相似文献   

17.
数字X线成像设备是指把X线透射图像数字化进行图像处理,再变换成模拟图像显示的一种X线设备。根据成像原理的不同,这类设备可分为CR系统、DR系统。CR系统是用影像记录X线影像,通过激光扫描,使存储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又用光电倍增管转  相似文献   

18.
1895年伦琴发现X线并用于临床诊断,为医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100多年来,X线设备发展日新月异,经历了电子管时代、集成块时代、计算机时代,目前已进入数字化网络时代,CR和DR正替代传统的X线设备。X线技术也由工频技术向中频和高频技术发展。1传统X线机的功频控制原理2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X线摄影在群伤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聂琴  孙睿  李莹娟 《医疗卫生装备》2009,30(9):109-109,111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在群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数字化X线影像设备DR、CR系统对批量急诊患者进行各种位置的投照。结果:影像质量明显提高,拍片一次性成功率达100%,大大缩短了检查时间,降低了辐射剂量。结论:数字化X线摄影在群伤中的应用,比传统屏—片系统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为临床及时提供了更丰富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20.
影像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与其相关设备的更新换代紧密相连,只要谈到医学影像技术的新发展,就必然涉及到相关设备的推陈出新.常规X线设备近期技术发展主要体现在主机系统的高频化、控制系统的智能化以及图像系统的数字化.实现图像数字化主要有成像板技术(IP)、平板检测技术(FPD)、CCD或CMOS技术及线扫描技术等.数字化新技术在X线摄影方面,CR在朝体积更小、速度更快、功能更多、操作更方便发展.DR在降低辐射计量、提高成像速度和分辨率及进一步拓展软件功能方面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