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代医学认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首要致病因素是精神过度紧张及睡眠不足,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使胃肠液分泌、胃肠壁血液循环的调节功能失去平衡,于是过量分泌胃液腐蚀胃肠壁,造成胃肠粘膜损害形成溃疡。目前对此病治疗药物繁多但疗程长,患者不易坚持。我们近年来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及祖国医学的自然疗法,对患有溃疡病者采用家庭保健食疗,指导病人用青香蕉治疗,收效较好、处方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嗜酒所致精神障碍病人的临床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8例嗜酒所致精神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中出现5种临床类型,临床表现为在意识障碍基础上的广泛认知障碍,如记忆障碍、幻觉妄想、恐惧、焦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结论在综合治疗的同时,加强生活和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动态心电图在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出现心前区疼痛、心悸、气短等症状超过5个月的125例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排除21例糖尿病患者、9例心肌炎患者和10例心脏病患者,诊断为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85例.对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者采用中药方剂及心理治疗,10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结果 治疗前,85例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均显示异常,异常率为100.00%,患者均存在心前区疼痛、心悸、气短等症状.治疗后,75例患者动态心电图正常,并且这部分患者心前区疼痛、心悸、气短等症状完全消失;10例患者动态心电图异常,异常率为11.76%,治疗前后患者心电图异常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作为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无创性检查手段,简便易行,诊断率高,易于为患者接受,可以作为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结合匹维溴胺对更年期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植物神经及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更年期功能性消化不良女性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取莫沙必利联合匹维溴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黛力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调整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焦虑评分治疗前后为(26.32±5.21)分、(16.38±3.34)分,抑郁评分治疗前后为(15.36±2.36)分、(12.11±2.33)分;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治疗前后为(25.95±5.11)分、(6.14±1.59)分,抑郁评分治疗前后为(15.25±2.02)分、(6.26±1.21)分,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18.18%(P<0.05)。治疗后,观察组对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调整,尤其是迷走神经亢进型与不稳定型患者的比例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调整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4.09%;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3%,高于对照组的84.09%(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结合匹维溴胺对女性更年期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不良情绪,调节植物神经紊乱情况,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盛夏酷暑,有些人(尤其是女性)感到不舒服,周身乏力,困乏难禁,不思饮食,身体日渐消瘦。但一到秋凉,这些症状则不治而愈。这就是民间所说的“苦夏”,医学上称为“疰夏”。据临床上的一些病例资料统计,一些女青年每年出现的“苦夏”现象,大多是属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的,而并非器质性病变所致。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失调,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也会发生功能障碍,产热和散热功能亦趋于紊乱,于是就引起了功能性低热。病人除低热波动在37.4℃~37.7℃之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根据近几年来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的体会,就心肌病的鉴别诊断中经常迂到的几个问题加以讨论,供临床工作参考。一、常见的几种心律失常在心肌病诊断中的意义 (一)过早搏动:最常见,以室性和房性最多,交界性少见。其临床意义的正确判定很重要。功能性即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者,如误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易损害植物神经,导致胃壁张力低下,蠕动减弱,排空时间延迟。轻者无症状,重者出现厌食、腹胀、恶心、胃潴留等,临床上称为糖尿病胃麻痹。本病是糖尿病晚期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为0.08%—30%,预后不佳,大约1/3的病人死于3年内。 糖尿病胃麻痹的主要诊断依据:(1)有糖尿病史。(2)有植物神经损害表现,如少汗、无汗或多汗;持久心动过速或过缓;体位性低血压;反复腹泻或便秘;尿潴留或尿失禁等。(3)胃肠钡餐透视。(4)胃镜检查。杨辉等人用胃肠钡餐透视和胃镜检查56例糖尿病人,前者发现胃潴留、幽门钡剂通过迟缓9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综合疗法在治疗心绞痛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效果,总结临床意义.方法 对194例我院收治的心绞痛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同时配合中药调安汤,观察心绞痛疾病的改善情况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的改善状况.结果 患者在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均明显下降,复查心电图,ST段下移与治疗前有明显改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情况得到基本改善,在194例患者中,按照分级标准,显效92例,有效9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93.81%.结论 心绞痛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患者以标准的内科综合治疗为基础,增加调安汤综合治疗,不仅改善心绞痛的症状,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得到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轴功能紊乱与糖尿病伴发抑郁的相关性,为临床制定合理的糖尿病心理支持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回顾性调查的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8月该院收治的150例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女性患者为研究组,根据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将其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93例)与合并抑郁组(57例),并抽取同期在该院接受全身体检的健康人群40例为健康对照组,调查受检者一般资料,对比3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检测并对比其甲状腺激素、性激素及生长激素(GH)等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轴功能相关指标水平;根据SDS评分将合并抑郁组分为轻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将健康对照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合并抑郁组比较有差异的因素纳入,对比不同程度抑郁患者的各激素水平及SDS评分;分析各激素水平与糖尿病伴发抑郁的整体相关性及分层相关性。结果合并抑郁组年龄较大、病程长、受教育程度低、离婚率高、无业人员多、SDS评分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3组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合并抑郁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GH水平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重度抑郁组SDS评分最高,其次为中度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经双变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轴功能紊乱中FSH、LH、GH水平与糖尿病伴发抑郁整体呈正相关关系(P0. 05),伴不同程度抑郁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轴功能紊乱中FSH、LH、GH水平与其抑郁程度呈正相关关系(P0. 05)。结论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患者多伴有以FSH、LH等性激素水平及GH水平升高为主的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轴功能紊乱,且随着抑郁程度的加重紊乱情况加重,故临床应重视定期评估糖尿病患者的抑郁情况,并对已经并发抑郁症的患者展开一系列合理的心理支持等干预。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合并多汗症是糖尿病并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临床表现有全身多汗,活动进食汗出或上半身汗出,下肢汗少等,西医无特效疗法…。该病属于中医“消渴”、“汗证”范畴。笔者应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植物神经病变为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用心搏间距、收缩压差观察糖尿病心脏植物神经病变已为临床采用。但QT间期延长与糖尿病的关系尚未引起注意。我们按照Bazetts公式用纠正后的QT间期(QTc),观察了一组糖尿病14人。其中并植物神经病变者14人,安静时有QT延长者8人,加之运动后2人,共计10人。他们的QTc均大于440ms,为441~500ms,平均值为448.9±35.69ms。而其余无植物神经病变的14人,无一例QTc延长,均值为405±15.23ms。因此提示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可引起QT间期延长。故在除外其它因素后QTc可作为心脏植物神经病变的一项判断指标,且为严重表现。此外,QT间期延长可导致严重的心律紊乱以至猝死,故对这部分病人应密切观察。  相似文献   

12.
丁小玲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0):4742-4743
目的:了解南京市下关区更年期妇女的抑郁状况,并探讨更年期抑郁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下关区333名更年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33名更年期妇女中抑郁发生率为59.46%;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的发生与文化程度、职业、偏食呈正相关(P<0.05)。结论:女性更年期抑郁不仅是生理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内分泌功能障碍,而是躯体、社会、心理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小知识     
心身疾病 (psychosomaticdisease) 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生理功能持久性紊乱所导致的躯体性器质性疾病。日本学者石川中将心身疾病分为 3种情况 :(1)器官神经症 :如心脏神经症、胃肠神经症等 ,这类疾病常有以躯体症状为主的自觉症状 ,作为病因的心理因素 ,其作用大于躯体因素的作用 ;(2 )功能性疾病 :主要是植物神经功能异常所致的可逆性疾病 ,如结肠过敏、神经性厌食症等 ,作为病因的心理因素和躯体因素各半 ;(3 )器质性的疾病 :已达到不可逆的病理改变阶段 ,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等 ,作为病因的躯体因素的作用大于心理因素的…  相似文献   

14.
更年期又称围绝经期,是指妇女绝经期前后由于性激素减少所致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生殖系统萎缩等一系列精神及躯体症状(1).主症潮热汗出,次症心烦易怒,失眠,心悸,抑郁,情绪波动.且持续时间较长,给妇女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自2009年至2012年采用调补阴阳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妇女50例,并与更年安对照,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对临床症状不典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误诊的19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资料。结果:19例误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有病例均经甲状腺功能(T3、T4、TSH)等检查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经抗甲状腺素药物治疗或放射性碘131治疗后病情好转。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是一组人体器官功能失调的症候群。常表现为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功能失调症状,这些症状往往集中在某一脏器或器官,组织结构上并无相应病理变化,因而常依据出现症状的器官而被诊断为心脏神经症、胃肠神经症、神经性尿频等。临床应及时进行长T3、T4等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主诉胸闷症状与冠状动脉病变(CAD)的关系及心理干预治疗作用。方法:58例主诉胸闷入院的围绝经期妇女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与对照组28例,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G)等系列检查后,临床基础治疗基本相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治疗,两组均分别于入院时及6月后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评定主观症状的改善,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研究。结果:①两组心电图异常表现主要为窦性心动过速、偶发房性或室性早搏等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非特异性改变,SCAG阳性率均为3%左右,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心理干预治疗后,干预组的SAS与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干预前(P<0.01);③6月后自评定疗效的总有效率,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主诉胸闷的围绝经期妇女心血管系统客观表现主要为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的非特异性改变或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紊乱,心理干预治疗可通过减轻或消除其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改善其主观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法对帕金森病(PD)所致吞咽障碍病人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PD所致的吞咽障碍病人5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病人均给予PD的药物和康复治疗.治疗组病人采用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法给予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留置鼻胃管给予营养支持.所有病人于入院24 h内和治疗3个月后进行营养状况及吞咽障碍评定,比较两组方法的差异. 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法不仅可有效地改善PD导致吞咽障碍病人的营养状况,而且有利于吞咽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障碍性疾病,最易引起血管和神经病变。而眼睛又是观察神经血管病变最敏感的窗口。许多隐型的糖尿病病人由于没有三多一少的表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使得症状不典型,常常是以眼睛的症状前来就诊。来自眼睛的糖尿病信号有:瞳孔变小。瞳孔的舒缩受植物神经的调节,而糖尿病导致植物神经损害。可影响瞳孔的舒缩功能。临床发现,糖尿病人的瞳孔较正常人为小.即使在暗室中也无明显增大,而在眼底检查时对扩瞳剂效果不佳,放大瞳孔的能力也较正常人为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米氮平与路优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门诊和住院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米氮平(n=30,研究组)和路优泰(n=30,对照组),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的病情严重程度(CGI-SI)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 米氮平与路优泰对抑郁症疗效接近(x2=0.232,P>0.05);但显效时间二者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组平均(4.2±1.7)天,对照组平均(11.3±4.2)天(P<0.01);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米氮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一代抗抑郁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内科用药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相应对症治疗,观察组是在对照组的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抗抑郁药西酞普兰治疗.一共治疗4周,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显示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抗抑郁药西酞普兰在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疾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而且复发率低,可以在内科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