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假性动脉瘤在血液透析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广州医学院二附院血液净化中心林景华开展维持性血透的主要关键是血管通路的建立,建立永久、损伤少、安全有效的血管道路一直是医护人员研究的内容之一。作者经多年临床实践发现如护理得当,桡动脉直接穿刺所形成的假性动脉瘤可成...  相似文献   

2.
林蓉 《西部医学》2008,20(1):217-217
股静脉穿刺由于其解剖位置较深,一般用于置管或急症血液透析(简称血透)时的血管通路,而在临床中较少作为维持性血透患者的长期血管通路使用。2005年,我院对1例先天性多囊肾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内瘘针经股静脉直接穿刺建立血透通路,行维持性血透306次均获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暂时性血管通道在紧急血透中的应用。方法:分别选择挠动脉、足背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股静脉穿刺或股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插管对340例患者进行紧急血透。结果:穿刺一次成功率桡动脉为89.2%,足背动脉80.4%,肱动脉40.9%,股动脉为100%,股静脉100%;股静脉插管一次性成功率为100%,颈内静脉93.3%,锁骨下静脉80%。结论:建立暂时性血管通路进行紧血透时宜首选桡动脉、足背动脉穿刺或股静脉、颈内静脉插管。  相似文献   

4.
外周血管直接穿刺进行维持性血透的体会(附152例分析)镇江市丹徒县中西医结合肾病医院镇江市马珍梅,李雨生血管通路是血透病人的生命保证,我院绝大多数病人来自全国各地,因此不可能在我院建立持久性血管通路进行血透。我科自1987年9月至1996年3月,先后...  相似文献   

5.
李艳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9):276-276
股静脉穿刺由于其解剖位置较深,一般用于置管或急症血液透析(简称血透)时的血管通路,而在临床中较少作为维持性血透患者的长期血管通路使用。从2002年以来,我院对多例肾病患者采用内瘘针经股静脉直接穿刺建立血透通路,行维持性血透均获成功。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桡动脉直接穿刺法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540例急慢性肾衰非造瘘患者行桡动脉直接穿刺进行血液透析,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传统常规穿刺的基础上,对穿刺点的选择和操作方法进行了改进。结果:桡动脉直接穿刺1次成功率达95%,与传统常规穿刺法相比,穿刺成功率提高18%,而且穿刺部位保护良好,无发生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结论:桡动脉直接穿刺法操作简单,能迅速建立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且创伤小、易止血,病人易于接受。只要操作得当,护理到位,可作为中短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也可在长期血液透析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瘘管闭塞的老年患者血透治疗时血管通路问题,作者采用尸体动脉移植作内瘘对22例老年尿毒症病例进行血透治疗。移植后瘘管血流量丰富,功能良好,易于穿刺,手术成功率100%。术后21—30天使用移植血管作血透,血流量每分钟可达200—300ml,血透效果好。作者对本方法在老年患者中应用的优点,存在问题和处理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透病人的生命。在作内瘘成形术时由于血管内膜的损伤、以及在形成动脉化后的静脉上反复穿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应用等诸多因素,使内瘘的静脉端易发生血栓性静脉炎。本文介绍了对8例出现血栓性静脉炎的维持性血透病人,采用口服阿斯匹林,配以中药祛瘀...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7年7月至2000年10月,共为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别采用足背动脉、桡动脉定点穿刺建立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1095人次。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重视和加强老年维持性透析患者心理护理,使之达到充分透析,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通过对老年血透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周到细致的观察护理对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替代手段之一[1].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存率的提高和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重要前提.目前建立血管通路的方法有动静脉內瘘、桡动脉穿刺、肱动脉穿刺、足背动脉穿刺、股静脉穿刺、深静脉置管等.常选择桡动脉穿刺.因桡动脉解剖位置表浅,易触摸到搏动,易于固定、按压,血流量充足,透析的再循环发生率低[2],透析充分;另外桡动脉穿刺不受气候、环境和病人体位的影响,不用宽衣解带,易暴露穿刺部位等优点,患者易于接受[3].但是桡动脉反复穿刺不成功,易引起血管痉挛、血流量不足,甚至导致穿刺部位发生局部血肿、出血、渗血,严重者导致感染等并发症、增加患者痛苦乃至产生恐惧心理.2013年8月至 2013年10月,我院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指尖摸脉定位法进行桡动脉直接穿刺建立血管通路154 例,穿刺成功率高,血流量充足,患者普遍耐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透患的临床特点及管理。方法:通过分析我院2004年4月底~2004年8月初的60例老年维持性血透患的临床资料。结论:积极治疗老年维持性血透患的各种心血管并发症.加强营养管理.合理调节患的干体重,充分透析.及时、有效地积极治疗各种感染等,可提高老年血透患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2006年1月开展血透治疗以来发现,以肢体血管作为临时血管通路进行血透的患者透析后穿刺局部皮下淤血、血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动静脉内瘘或深静脉置管作为血管通路患者的发生率,其中以肱动脉和桡动脉穿刺点出血率最高,不但影响局部血管再次穿刺及患者内瘘手术血管的选择,还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为了解肢体血管通路局部皮下淤血、血肿发生的原因,我们对其淤血、血肿发生的原因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随着血液净化方法的不断改进,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对于长年血透的病人,血管内瘦多次闭塞及人造血管反复栓塞的特殊病例,建立血管通路是一个相当困难的问题。而长期足背动脉穿刺行维持性血透,为患者延长生命提供了一种操作迅速简便、血流量充足的血管通路方法。现有体会如下:l一般资料男性3例,平均年龄57岁,均为终末期肾衰患者,且因高凝或血管狭窄致内瘦或人造血管闭塞而无法手术建立血管道路,故用足背动脉穿刺共计763次,维持血透10~31个月,血流量可达160~270mL/min。并发症有:假性动脉瘤1例;穿刺处感染2例次,经5天的积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加造贵要静脉-桡动脉内瘘对头静脉-桡动脉内瘘术后穿刺点渗血及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的改善状况. 方法 2005年4月-2009年4月,为改善头静脉-桡动脉内瘘术后穿刺点渗血及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共9例在同侧上肢加造贵要静脉-桡动脉内瘘,并于术后2周观察血透穿刺点渗血持续时间及头静脉假性动脉瘤怒张情况及血流量.结果 9例患者术后均降低了头静脉内血流量,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风险降低,穿刺点渗血时间缩短,同时增加了血透穿刺途径. 结论加造贵要静脉-桡动脉内瘘能较好改善头静脉-桡动脉内瘘术后穿刺点渗血及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并增加血管穿刺次数及拓宽穿刺途径.  相似文献   

16.
王伟 《包头医学》2010,34(2):86-88
目的:了解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尤其糖尿病患者心理状况。方法:采用床旁交谈法,以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焦虑自评量表,能较准确地反映有焦虑倾向的精神病患者的主观感受。抑郁自评量表使用简便,能相当直观地反映抑郁病人的主观感受。结果:老年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透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较非糖尿病患者评分高。年轻维持性血透患者和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相比在焦虑评分上没有区别,但在抑郁评分上有统计学意义,老年患者有更抑郁的倾向。结论:在老年血透患者中糖尿病患者易合并焦虑抑郁倾向。与年轻患者相比,老年患者焦虑倾向不突出,但存在抑郁倾向。  相似文献   

17.
自1943年kolff将血液透析正式应用临床以来,血管通道一直是透析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对于具有紧急血透指征的病人来说,暂时性血管通道的建立显得特别重要。我院透析中心采用桡动脉穿刺,建立动脉血路,成功率高,血流量充足,不需手术,既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又可满足紧急血透的需求。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我院1996年3月-1997年7月利用桡动脉穿刺建立动脉血路共透析病人1021人次,其中右侧  相似文献   

18.
维持性血透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一种方法。内瘘是多数维持性血透者的血管通路,而内瘘有一定的寿命,内瘘闭塞后需及时建立血管通路维持血透,下面介绍我们的建立方法。1临床资料本中心自90年3月~98年3月共收治维持性血透者182例,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简称血透)病人的血管通路、透析并发症及心理因素问题的护理。方法强调健康宣教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实行老年血透病人护理的全面化原则和个体化原则。结果自身血管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最长为10年,移植血管内瘘使用时间最长为3年,应用双腔带Cuff导管留置锁骨下静脉最长为3年,动静脉内瘘阻塞8例,再通3例,并发冠心病30例,死于左心衰5例。结论老年血透病人病因复杂,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治疗难、预后差,强调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20.
李珊 《微创医学》2007,2(3):227-228
用桡动脉穿刺引血,头静脉、肱静脉或大隐静脉作为血管回路为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因其操作简单,血透后活动不受限制而被临床广泛应用。但在实际操作中,常出现误穿破静脉造成皮下血肿、渗血等并发症,影响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和减少血肿的形成,笔者从2005年8月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