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林朝晖 《海峡药学》2012,24(11):25-27
目的确定拉米夫定胶囊的处方与制备工艺。方法以胶囊剂的药典及技术指南要求的项目为考察指标,经处方研究和制备工艺的研究,最终确定拉米夫定胶囊的制剂处方与制备工艺。结果拉米夫定胶囊的制剂最佳处方为拉米夫定100mg、微晶纤维素108.5mg、羧甲基淀粉钠10mg、脂酸镁1.5mg,30min的溶出不低于90%;适宜制备工艺为直接填充胶囊工艺。结论拉米夫定胶囊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便、易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万军  肖圣红 《天津药学》2011,23(4):25-26,70
目的:探讨头孢克肟胶囊填充工序过程中影响装量稳定性因素。方法:根据全自动胶囊填充机的结构原理及头孢克肟胶囊的生产工艺要求,对头孢克肟原料的粒度分析,经过不同压力气流粉碎后,对物料松密度、流动性、吸湿性分析影响装量的稳定性因素。结果:头孢克肟胶囊原料通过气流粉碎机不同压力粉碎混合后,保证填充装量稳定。结论:头孢克肟胶囊填充工序装量稳定因素与物料松密度、流动性、吸湿性有关,经过六工位的填充,可保证填充装量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选复方肝泰乐胶囊中维生素E油填充胶囊的工艺。方法按正交试验设计,考虑维生素E油与易胶化变性淀粉混合的用量、搅拌时间、干燥温度、干燥时间4个因素,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以维生素E含量测定为指标,优选出维生素E油最佳的填充胶囊的最佳工艺。结果维生素E油填充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与4倍量的易胶化变性淀粉混合搅拌2h,用70℃低温干燥2h。结论采用优选工艺将维生素E油与易胶化变性淀粉混合搅拌、低温干燥后填充胶囊操作简便,稳定性好,可为工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杨玉秀  刘继栋 《齐鲁药事》2009,28(9):564-565
目的全自动硬胶囊填充封口机的主要功能是向硬胶囊内自动填充药粉,它可以配备不同型号的模具,充填0~4号胶囊。它采用间歇运动和多工位孔塞计量方式,可以自动完成胶囊的调头、分囊、充填、剔废、合囊、成品推出等过程。胶囊填充封口机在填充药粉时,常出现囊壳上机率低及个体装量差异较大现象,在此将全面概述并给予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邱建国  秦京 《中国药业》2004,13(5):49-50
目的:考察中药提取物制粒后用全自动胶囊填充机进行分装生产的可行性.方法:用液体石蜡、硬脂酸镁作为润滑剂,搅拌均匀后用全自动胶囊填充机进行分装.结果:用全自动胶囊填充机进行分装可行,且有效防止了吸潮.结论:用全自动胶囊填充机制备中成药,方便快捷,减少了粉尘污染,明显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6.
医院制剂室生产诺氟沙星胶囊多采用手工或模板凭经验试装后再选用适宜型号的空胶囊,这样进行空胶囊填充诺氟沙星和赋形剂时具有一定的困难。为此,根据空胶囊型号不同,产地不一及诺氟沙星和赋形剂比重不同等实验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测定计算填充法”测定空胶囊的容积、诺氟沙星及赋形剂装入空胶囊的重量,计算出赋形剂的填充量后进行填充,可迅速制备出合格的诺氟沙星胶囊,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丁磺氨酸(BSO)及其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2,4-二硝基氟苯为柱前衍生化试剂,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0.05mol·L-1醋酸钠(1585,pH6.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nm。结果测定胶囊的平均回收率为99.7%(RSD=0.41%,n=5)。结论本实验建立的HPLC可用于测定BSO及其胶囊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改进明胶空心胶囊中残留氯乙醇和环氧乙烷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大口径毛细管柱代替标准方法中规定的10%聚乙二醇填充柱,检测器采用FID和TCD,分别进行测定。结果对氯乙醇和环氧乙烷的测定中,采用大口径毛细管柱分离效果优于固定液为10%聚乙二醇填充柱;检测器采用FID优于ECD。结论该方法重现性佳,分离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糖尿康胶囊的辅料及成型工艺,为大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考察浸膏粉的物理性状;以休止角和吸湿百分率为指标,考察不同辅料对浸膏粉流动性和吸湿性的影响。结果以加入浸膏量各5%的淀粉和微晶纤维素制成颗粒,在RH62%以下,填充于0号胶囊为宜。结论该成型工艺合理可行,三批成品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0.
张雯雯  戴玉杰  朱凌云 《中国药房》2008,19(22):1725-1727
目的:制备阿克他利-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胶囊,并考察其体外溶出性。方法:用搅拌法制备包合物,再分别以淀粉、微晶纤维素、乳糖、硫酸钙为填充剂制备包合物胶囊;采用转篮法对胶囊的溶出性进行考察,并与原料药及物理混合物比较。结果:与原料药及物理混合物比较,包合物的Td值更低(P<0.01);不同填充剂处方所制胶囊在15min内溶出均在75%以上。结论:阿克他利制成包合物后释放速度提高;4种填充剂所制包合物胶囊均能达到良好的溶出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的酶联免疫检测(ELISA)方法,观察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制备EPO多克隆抗体,异丙醇洗涤处理酶标板以增强其吸附能力,利用交叉反应法选择出抗原、抗体及酶标抗体的最佳的配对工作浓度.反应后,观察本方法的灵敏度、回收率、特异度、稳定性等指标,观察效果.以正常血清为对照组,测定缺铁性贫血组、乳腺癌组,并与放射免疫检测对比.结果:酶标板结合蛋白能力增强.抗体、酶标抗体、抗原最佳工作浓度分别为1∶1 000,1∶6 000,1∶800.灵敏度为0.46 U/L,与生长激素、铁蛋白交叉反应率低;高浓度、低浓度样品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3%、97.3%,批内和批间变异分别为8.31%、7.82%,稳定性好.乳腺癌组、缺铁性贫血组EPO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放射免疫检测及酶联免疫检测检出结果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血清EPO双抗体夹心ELISA法的建立在诊断相关疾病方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复方地塞米松鼻用凝胶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复方地塞米松鼻用凝胶,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卡波姆934作为凝胶基质,运用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盐酸麻黄碱、呋喃西林、地塞米松磷酸钠的含量,并进行稳定性考察.结果:该制剂为淡黄色澄明黏稠凝胶,盐酸麻黄碱、呋喃西林、地塞米松磷酸钠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9%,98.57%,99.00%,RSD分别为1.19%,2.68%,2.30%.加速实验稳定.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便,稳定性良好,质量控制方法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并评价伏立康唑片。方法采用预胶化淀粉、一水乳糖、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聚维酮、硬脂酸镁制备伏立康唑片,并对其进行薄膜包衣。采用正交设计法确定最佳处方。对其硬度、脆碎度和溶出度进行考察并与市售伏立康唑片比较。结果预胶化淀粉、一水乳糖、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硬脂酸镁的用量分别为片重的40%,21%,3%和1%,采用5%聚维酮K90水溶液做黏合剂,片芯硬度为15 kg.cm 2,包衣厚度为4%左右时,伏立康唑片的溶出度接近原研产品。结论伏立康唑片的制备工艺简单,重现性好,药物的溶出行为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发可抗茵和补充能量,且适用于糖尿病、高血脂和肥胖病患者的帕珠沙星木糖醇注射液。方法拟订处方组成与制备工艺,并进行其性状、鉴别、杂质和有关物质检查等质量研究,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磺酸帕殊沙星含量,用容量法测定木糖醇含量;通过影响因素试验考察制剂稳定性。结果甲磺酸帕殊沙星的含量可于239nm波长处直接测定,平均回收率为100.85%,RSD=0.33%;在低温及高温条件下,放置5d及10d的样品与0d的比较,外观性状、pH值、澄明度、有关物质及含量等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该制剂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快捷、准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开发一种具有抗菌和供能作用且适应糖尿病、高血压和肥胖病患者的替硝唑木糖醇注射液,建立该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稳定性进行初步考察。方法拟定处方组成与制备工艺;并进行性状、鉴别、杂质和有关物质检查等质量研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替硝唑含量,容量法测定木糖醇含量;影响因素试验考察其稳定性。结果替硝唑的含量可于317nm波长处直接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9.07%,RSD=0.63%(n=9);本品在光照、低温及高温条件下5d及10d的样品与0d比较,其外观性状、pH值、澄明度、有关物质及含量等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该制剂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日本鹌鹑(Coturnix coturnix japonica)雄性生殖细胞及间质细胞的超微结构。精原细胞呈椭圆形。核圆形,异染色质少,常呈小块状,多靠近核被膜,核仁明显。染色质周围颗粒及染色质间颗粒清晰可见。线粒体有时呈空泡状,嵴短而稀疏,均匀分布于胞质中。精母细胞的异染色质散在分布于核质中,由颗粒状物质聚成团块,核仁明显。线粒体数量不多,分布情况如精原细胞。这与鸡的线粒体分布位置存有差异。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发育良好,并可见环孔板。精子细胞核大而圆,异染色质少,呈稀疏的颗粒状分布在核被膜附近及分散于核液中。线粒体电子密度较高,内质网及高尔基复合体发育中等。间质细胞形状不规則,核仁清晰,内质网及线粒体丰富,二者有极性分布现象。线粒体嵴既有小管状,又有板层状。  相似文献   

17.
杨晓莉  李辉  李翠 《中国药事》2011,25(5):476-480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伊伐布雷定及其片剂中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CHIRALPAK AD-H手性柱,流动相为正己烷-异丙醇(0.1%三乙胺)(60∶40),检测波长为286 nm,柱温为25℃,流速为0.8mL.min-1,对R-盐酸伊伐布雷定进行分析;采用Kromasil C18柱,流动相为乙腈-pH 7.6磷酸盐缓冲液(30∶70~40∶60)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20nm,柱温为25℃,流速为1.0mL.min-1,对其他有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 R-异构体测定中,检测限为2.12ng,定量限为20ng,精密度RSD为1.11%(n=6),重复性试验与样品测试均未检出R-异构体;其他有关物质测定中,系统适用性试验盐酸伊伐布雷定和相邻峰的分离度为1.91,主峰与杂质A、杂质B、杂质C达到基线分离,专属性试验结果良好。有关物质测定平均值为0.62%。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简便,适用于测定盐酸伊伐布雷定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头孢泊肟酯原料药中三乙胺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FID 检测器,色谱柱 为Elite-5-AMINE 石英毛细管柱(30m×0.32mm, 1.5μm),柱温采用程序升温,初始柱温为50℃,保持10min,再以20℃ /min 的速率升至200℃,保持5min,进样口温度为200℃,检测器温度为250℃,载气为氮气,流速为2.0mL/min,进样体积为 1.0mL,分流比为5:1,平衡温度为80℃,平衡30min。结果 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三乙胺的分离度在35 以上,能够得到良 好分离,0.531~10.617μg/m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检测限为0.0265μg/mL,定量限为0.0796μg/mL;平均回收率为 100.16%(RSD=3.38%, n=9)。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结果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头孢泊肟酯中三乙胺残留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广州市快速城市化农村地区慢性病流行情况、危险因素及死亡率。方法分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抽取荔城地区800户居民,抽取比例为1.22%(800/65 763),统计不同年龄组、性别人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非病)患病率。结果共调查居民1680例,男性804例(47.9%),女性876例(52.1%)。慢非病患病率为24.3%,前4种疾病分别为高血压、糖尿病、胃炎、冠心病,构成比为51.6%;〉15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13.61%(229/1680);超重肥胖率为31.0%(521/1680)。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饮酒、腰围、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首位死因为心脏病,其次为脑血管病。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等正成为本市慢非病领域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心脑血管病死亡率较高,应重点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无创心输出量监测仪(USCOMLTD)监测心输出量以了解病情转归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及时调整治疗,以证明无创心输出量监测指导呼吸困难诊治的意义。方法对经过USCOMLTD监测诊断为心源性呼吸困难的60名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治疗后第3天、第6天和出院时测出主动脉心排量,得出cI(心脏指数)、SVR(外周血管阻力)、MD(分钟距离),必要时抬高下肢测CI,了解病情转归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及时调整治疗(根据cI情况调整正性肌力药物;根据SVR情况调整血管活性药物;根据MD了解循环状态;直腿抬高试验了解血容量情况,调整输液量);另一组仅在入院和出院时进行监测,将两组的疗效和疗程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的住院天数分别为(8.97±2.97)、(11.97±3.74),出院时6min步行实验的距离分别为(542.16±80.68m、(499.70±63.39)m,C1分别为(2.98±0.54)L/(min·m2)、(2.28±0.46)L/(min·m2)。结论利用无创心输出量监测指导呼吸困难诊治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加强治疗针对性,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