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医证候与客观化指标的关系。方法:纳入NAFLD患者153例,根据四诊信息将患者分为湿浊内停、肝郁脾虚、湿热蕴结和痰瘀互结4个证型,观察并记录其肝功能、血脂、B超。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证候分型与脂肪肝程度间关系,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证型间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NAFLD患者中医证候以湿浊内停居多(30.7%),痰瘀互结最少(15.0%),其中男性以湿浊内停为主(33.7%),而女性则以肝郁脾虚为多(36.4%)。各证型超声分度不完全相同,轻度以肝郁脾虚证居多(41.0%),中度以湿浊内停为主(36.8%),重度以湿热蕴结多见(45.7%)。肝功能(ALT、AST、GGT和TBiL)各证型存在不同程度异常,以湿热蕴结证升高最为显著,湿浊内停亦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血脂(TC、TG、HDL-C及LDL-C)异常以痰瘀互结证为主。结论:NAFLD患者中医证候与客观化指标具有一定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2.
胡红艳  朱坚 《上海医药》2016,(18):26-29
膝骨关节炎为老年常见病,发病率较高,常见证型有风寒湿痹型、热蕴结型、痰瘀互结型、肝肾亏虚型,总的治疗原则为疏通气血、扶正祛邪。中医外治法因疗效好、操作方便、无不良反应等,在治疗膝骨关节炎中应用较为广泛。本文综述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科学》2017,(23):17-20
目的探讨DPN的证候分布规律,为临床辨证治疗DPN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及住院DPN患者350例,参照2016年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诊疗指南》进行证候分型,再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其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结果各证出现频率由大到小依次为:气虚血瘀证>阴虚血瘀证>肝肾亏虚证>痰瘀阻络证>湿热阻络证>阳虚寒凝证。各个证型的性别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年龄、病程及严重程度上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PN初期以痰瘀阻络证及湿热阻络证为主,随着病程的延长,气虚血瘀证、阴虚血瘀证、肝肾亏虚证及阳虚寒凝证逐渐增多。气虚血瘀证在各不同严重程度的DPN中分布频率均为最高,阳虚寒凝证在重度DPN中分布最多,而湿热阻络证则在轻度DPN中分布最多。结论 DPN属本虚标实之证,实证以痰、湿、热、瘀为主,虚证以气阴两虚、阴损及阳为多,血瘀则贯穿疾病始终。  相似文献   

4.
经查阅古代文献并结合现代研究结果,著者发现艾滋病相关瘙痒性丘疹性皮疹(HIV-PPE)类似于古代文献中的粟疮、马疥。它的主要病机为气血亏虚、湿热瘀阻,主要证型为血热生风、血虚风燥和脾虚湿蕴证。著者主张根据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了解闽东地区缺血性中风痰瘀互结证患者中医湿热体质特点,旨在探讨影响湿热体质相关因素,加深对缺血性中风之痰瘀互结证的认识,并结合临床医案分析中风康复汤的运用。方法 本研究通过系统抽样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福州中医院脑病科缺血性中风痰瘀互结证的住院患者68例进行研究,运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分为湿热质组与非湿热质组,分析缺血性中风痰瘀互结证患者中医湿热体质特点。结果 缺血性中风痰瘀互结证患者湿热质较常见,占有比例较高(67.6%)。缺血性中风痰瘀互结证患者有饮食嗜好、有饮酒史湿热体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湿热体质与饮食嗜好(如辛辣、甜食、油腻、煎炸等)、饮酒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湿热质组运用中风康复汤占有比例较高(71.8%),湿热质组运用率与非湿热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闽东地区除气候湿热外,存在饮食嗜好、饮酒等因素,催生湿热体质,影响缺血性中风痰瘀互结的形成,临床应结合闽东地区湿、热特点,讲求痰瘀并治的治法及思路,以期为临床方药运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不同民族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血栓前状态与中医证候相关性。方法对300例CHF患者进行病例调查,采集心力衰竭血栓前状态各证型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删除各指标中构成比<10.0%的变量。分析其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反映血栓前状态各指标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①CHF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凝血功能检测改变均>73.44%)。②CHF患者中出现频数最多的中医证型是痰瘀互结证和气虚血瘀证(均>85.0%)。③少数民族CHF患者中证型分布最多的是痰瘀互结证(59.2%),其次为气虚血瘀证(20.3%),气虚血瘀证兼痰瘀内阻证,气阴两虚,心阳不振、痰瘀阻络证(7.0%)及阳虚水泛证(5.5%)。④D-二聚体变化最为明显的CHF患者中医证型中以痰瘀互结为多见,气虚血瘀证次之。(5)CHF患者随着心功能的分级,从Ⅱ-Ⅳ级加重,D-二聚体变化明显。Ⅱ级占(21.66%)Ⅲ级占(34.33%)Ⅳ级占(44.0%)。结论 CHF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CHF患者血栓前状态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以气虚血瘀,痰瘀互结为多见;少数民族中以痰瘀互结证型最为多见;D-二聚体与心力衰竭所有中医证型相关,其中痰瘀互结变化最明显;在痰瘀互证型中分布最多;随着心功能分级加重,二聚体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血浆P-选择素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互阻证的中医证候积分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ELISA方法,对60例确诊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互阻和非血瘀痰浊组)及30例对照者同时进行ox-LDL、ACA以及P-选择素的检测,并比较各组差异.结果 ox-LDL、ACA、P-选择素在患病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非血瘀痰浊组和痰瘀互阻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互阻型积分与ox-LDL、ACA、P-选择素呈正相关(r1 =0.482,r2=0.628,r3=0.461,P<0.01).结论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互阻证中医证候积分与血清ox-LDL、ACA、血浆P-选择素呈显著正相关,提示痰瘀互阻证的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ox-LDL、ACA、血浆P-选择素的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宫颈高危型HPV感染与中医体质和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未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的103例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体质辨识,收集并分析其体质类型和证型。结果 103例高危型宫颈HPV感染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主要为气虚质、湿热质、痰湿质,三者所占比例共计57.28%,其中70例持续感染者均为偏颇体质,主要为气虚质、湿热质、阳虚质和痰湿质。103例患者的证型分布以脾虚湿阻证最为常见,有31例,湿热内蕴证21例,气血亏虚证14例,肾阳虚证14例,气滞血瘀证10例,肾阴虚证13例。分析中医体质和证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高危型HPV感染与感染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及证型存在相关性,其体质多为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其中脾虚湿阻证为最常见的证型分布,因此临床医师在临床预防和治疗中应重视根据其体质辩证用药治疗,以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对临床常见病痛经进行症候分型,分为气血亏虚型、肾气亏虚型、气滞血瘀型、寒凝血癖型、湿热瘀阻五型,运用经典方剂桃红四物汤,随证加减,辩证论治,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动脉硬化易损斑块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对98例颈动脉硬化易损斑块的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从临床症状、舌苔、脉象等临床资料上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痰瘀互结证25例,构成比25.51%;气滞血瘀证20例,构成比20.41%;痰热互结证16例,构成比16.33%;痰浊内阻证13例,构成比13.27%;气虚血瘀证10例,构成比10.20%;精髓亏虚证8例,构成比8.16%;阴虚证6例,构成比6.12%。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以痰瘀互结证所占比例最多,复合证型的患者多,单纯虚证少,但总以气虚为本,本虚标实。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辨证要素及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某院收治的120例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对患者中医辨证要素及证型分布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危重病肠胃功能障碍虚证、实夹杂证、实证证型分布状况。结果:虚证主要是心脾两虚证、气血两虚证;虚实夹杂证主要是脾虚痰阻证,其中痰热蕴结,气血两虚证、脾虚水停,邪热扰神证、热盛气阴两伤证、气虚血瘀证占比较低(P0.05);实证主要是痰热扰神证,肝脾不调,湿热蕴藉证脾胃气滞证气滞血瘀证肺热壅盛证食积气滞证占比较低。结论:中医辨证要素及证型分布规律探究有利于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制定,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气祛瘀法对治疗痛风慢性期痰瘀痹阻兼气血两虚证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痛风慢性期痰瘀痹阻兼气血两虚证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益气祛瘀方汤药)20例,对照组(基础治疗+别嘌呤醇组),疗程1月。观察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体征、中医证侯评分、实验室指标情况。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关节疼痛VAS评分、血尿酸指标、中医证侯疗效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关节疼痛VAS评分、中医证侯总有效率、关节疼痛、关节屈伸不利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祛瘀法联合别嘌呤醇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能明显降低血尿酸水平、关节疼痛VAS评分,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近30年文献中内服中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方药功效和中医证型规律,为临床辨证论治和遣方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检索万方、维普、知网三大中文数据库近30年已发表的中药内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相关文献,通过统一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合并重复文献,整理、归纳和分析中药内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方剂功效和中医证型规律。结果 317篇有效文献中共有436个方剂,统计的方剂功效共有12个,总使用频次为1 374次。所列的中医证型共有14个,总使用频次为1 759次。结论 中药内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中医证型分为三大类:虚证(肝肾亏虚)、实证(气滞血瘀、寒湿痹阻、痰湿痹阻、湿热瘀阻、风寒痹阻、痰瘀互结、风湿痹阻)、虚实夹杂证(气虚血瘀、肾虚血瘀);中医治法分为三大类:补法(补益肝肾)、泻法(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祛湿化痰、清热除湿、祛风散寒、祛瘀化痰、祛风除湿)、补泻兼施法(补气活血、补肾活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我地区乳腺增生病中医不同证型与高频超声表现的相关性,为治疗乳腺增生病寻求客观量化指标及疗效评价指标。方法对我地区参加体检女职工1175名,从中筛选出547名乳腺增生患者进行辨证归类,分别分析各证型间的病变演变规律及超声表现特点,归纳出中医证侯与影像表现的微观内在联系。结果三个证型之间,冲任失调型和痰瘀互结型发病年龄大多在41~50岁,肝郁气滞型发病年龄集中在31~40岁。痰瘀互结证与肝郁气滞证在症状、体征等中医宏观征象上均有显著性差异∽〈O.05)。肝郁气滞证以结构紊乱型改变为主,痰瘀互结型以结构紊乱型、低回声结节型和纤维腺瘤型为主,冲任失调型除以结构紊乱型多见,其囊性增生型与低回声结节型也较常见,三种证型中痰瘀互结型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最大,阻力指数较高,与肝郁气滞证、冲任失调证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乳腺增生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高频超声表现有明显对应关系,根据痰瘀互结型与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提示CDFI可能作为乳腺癌前病变的贯穿和监测指标,为开拓乳腺增生病的中医辨证思路和方法、丰富辨证理论体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中医证型和证素分布规律。方法采集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178例,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中医证型和病性证素进行提取,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中医证型症候分布排序为瘀血内阻证>气虚血瘀证>痰浊闭阻证>气滞心胸证>痰瘀互结证>气阴两虚证>正虚阳脱证>寒凝心脉>水凌心肺证。病性证素分布排序为血瘀>痰>气虚>气滞>阴虚>脱>寒>饮。结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中医证型以瘀血内阻证、气虚血瘀证、痰浊闭阻证为主。中医证素以血瘀、痰、气虚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又称威尔逊病, Wilson Disease,WD)病人中医证型与统一 Wilson病评定量表相关性。方法纳入 2016年 8月至 2018年 9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肝豆状核变性病人 80例,对其进行中医证候辨证分型,进行统一 Wilson病评定量表评分。采用方差分析、二元 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不同中医证型 WD与统一 Wilson病评定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80例病人中,痰瘀互结证是最为常见的中医证型,其次为湿热内蕴证。痰瘀互结证( 36.82±21.13)分的神经功能评分高于脾肾阳虚证( 12.25±14.40)分,且低于肝气郁结证( 59.5±22.74)的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气郁结证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脾肾阳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湿热内蕴证( 5.33±1.85)分及脾肾阳虚证( 5.50±2.28)分的肝脏功能评分均高于痰瘀互结证( 3.51±1.59)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气郁结证( 9.67±2.34)分精神症状评分高于痰瘀互结证( 2.00±1.73)分、湿热内蕴证( 2.67±2.35)分及脾肾阳虚证( 1.50±1.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神经功能评分与痰瘀互结证呈正相关(OR=1.767,P<0.05)而与脾肾阳虚证呈负相关( OR=0.849,P<0.05),肝脏功能评分与湿热内蕴证、脾肾阳虚证与呈正相关(OR=1.384,P<0.05,OR=2.976,P<0.05)而与痰瘀互结证呈负相关( OR=0.516,P<0.05)精神症状评分与肝气郁结证呈正相关( OR=3.128,P<0.05)。结论 Wilson,病不同中医证型之间的统一 Wilson病评定量表功,能评分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并且不同中医证型与统一 Wilson病评定量表功能评分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医分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中医辨证分为外虚内损、湿热互结、痰瘀交阻、阳虚寒胜型治疗。结果治愈13例(21.7%),显效27例(45%),有效17例(28.3%),无效3例(5%),总有效率95%。结论中医分型疗法既能提高疗效,又可减少其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诗清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257-258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治疗的方法。方法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将慢性肾功能衰竭分为肾阳虚衰,气机不利;热毒炽盛,湿浊壅滞;脾阳亏虚,气血不足;痰瘀阻络,升降失常等四型进行辨证治疗。结果经多年临床验证,能明显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要辩证施治,扶正而不助邪,祛邪而不伤正。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体重指数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共收集254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分为有DPN组和无DPN组,再将DPN组患者按照2007版《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辨证分型标准辨证分为4种证型:痰瘀内阻证、阴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肝肾亏虚证,对相关资料进行分型。结果 DPN组中阴虚血瘀型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其他3个证型。气虚血瘀证和肝肾亏虚证的病程较阴虚血瘀证、痰瘀内阻证长。气虚血瘀证、肝肾亏虚证、痰瘀内阻证的体重指数和收缩压与阴虚血瘀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内阻证的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空腹C肽较其他3证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血瘀证、肝肾亏虚证的餐后2hC肽值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虚血瘀是导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的重要中医病机。阴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相较于其他证型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有体形相对消瘦、血压相对较低的特点。阴虚血瘀证和痰瘀内阻证病程较短,气虚血瘀证和肝肾亏虚证病程较长。  相似文献   

20.
中医认为,血脂异常多因脏腑功能失调,精微物质运化失常,酿生痰浊、淤血而致有害血脂升高.中医将血脂异常分为痰湿内阻、肝郁脾虚、湿热内蕴、痰淤互结和肝肾阴虚等5种证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