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LMR与乳酸脱氢酶(LDH)的比值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初诊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分期、B症状、IPI评分、ECOG评分、淋巴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绝对值、LMR、LDH、LMR/LDH、PET-CT检查的SUVmax。ROC曲线确定LMR和LMR/LDH的界限值;应用卡方检验分析LMR、LMR/LDH与DLBCL临床各因素的相关性; Spearman相关分析确定血清LDH水平与PET-CT检查的SUVmax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方案比较不同分组的LMR和LMR/LDH患者的总生存率(OS)和无进展生存率(PFS);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影响预后因素的多变量分析。结果:通过ROC曲线确定LMR、LMR/LDH(%)的最佳界限值,分别为2.535(P 0.05)、0.35%(P 0.01)。LMR2.535更倾向于发生在临床分期较晚、有B症状、IPI评分较高、ECOG评分较高、LDH大于正常值的患者,而LMR/LDH(%)0.35%也更易于发生在临床分期较晚、有B症状、IPI评分较高、ECOG评分较高、LDH大于正常值的患者。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LDH和PET-CT扫描中的SUVmax有明显的正相关(P 0.001)。K-M生存分析显示,高LMR组的PFS率及OS率均明显优于低LMR组(P 0.05),高LMR/LDH组的PFS率及OS率均明显优于低LMR/LDH组(P 0.05)。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LMR/LDH比单一LMR预测效力更好,为DLBCL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初诊时高LMR/LDH提示DLBCL患者具有更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术前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与浸润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诊断为浸润性乳腺癌1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ROC曲线获得LMR的截断值,根据截断值分为高LMR组和低LMR组,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比较两组患者3年的无病生存(DFS),进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以确定浸润性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 LMR预测DFS的最佳截断值为5.45,约登指数为0.312时,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45.5%;不同LMR分组与年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淋巴结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LMR≤5.45、HER2阳性及淋巴结转移数≥4个是影响浸润性乳腺癌3年DFS的危险因素(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LMR和淋巴结转移数是影响浸润性乳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低LMR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LMR值与预后呈正相关,可作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血清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变化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我院诊治的肺癌患者90例(肺癌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的LMR、NLR、PLR变化,根据预后将肺癌组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血清LMR、NLR、PLR水平。分析对预后的预测价值及影响因素。结果 肺癌组LMR、NLR、PL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生存组LMR、NLR、PLR水平低于死亡组(P<0.05);LMR、NLR、PLR的最佳诊断截点分别为5.93、3.28、139.38;LMR、NLR、PLR联合预测的AUC高于LMR、NLR和PLR(P<0.05);生存组和死亡组在病理类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LMR水平、NLR水平、PLR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类型、远处转移、NLR水平、PLR水平为影响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肺癌患者血清LMR、NLR、PLR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L)患者治疗前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ENKTL患者19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并进行随访,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治疗前RDW预测ENKTL患者预后的截断值为46.2,根据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低RDW组(107例)和高RDW组(84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分析影响ENKTL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RDW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低RDW组和高RDW组治疗方案与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RDW46.2及CRP5.63mg/L是ENKTL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RDW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5.5%、39.8%,低于低RDW组的83.2%、70.7%(P0.05);高CRP组(CRP5.63mg/L)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4.7%、32.6%,低于低CRP组(CRP≤5.63mg/L)的78.2%、66.5%(P0.05)。结论治疗前RDW、CRP水平升高是影响ENKTL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通过检测患者RDW、CRP水平变化来评估其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197例MM患者,测定LMR值,绘制ROC确定LMR的最佳临界值,按照LMR最佳临界值分为高LMR组(104例)和低LMR组(93例),分析LMR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然后利用Log-rank方法比较不同LMR水平的MM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的差异。结果 通过ROC曲线确定LMR预测生存的最佳临界值为3.55,不同LMR水平患者的血清乳酸脱氢酶、ISS分期和血钙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17.10、17.72、4.38,P均<0.05)。高LMR患者PFS高于低LMR水平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9,P<0.05)。结论 高LMR的患者PFS较低LMR的患者高,低LMR可能是MM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治疗前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预测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144例前列腺癌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开始治疗前检测其血小板、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算PLR、NLR和LMR。对所有患者随访3年。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前列腺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估PLR、NLR、LMR预测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价值。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评估PLR、NLR、LMR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144例前列腺癌患者PLR、NLR和LMR分别为4.71(1.21~62.14)、4.77(1.34~57.41)、2.83(0.91~39.10)。根据3项指标的中位数分别分组。高PLR组、低LMR组3年总生存率、肿瘤无进展生存率和肿瘤特异生存率均分别低于低PLR组、高LMR组(P0.001)。高NLR组与低NLR组之间3年总生存率、肿瘤无进展生存率和肿瘤特异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PLR、低LMR、年龄、饮酒史、高血压史、TNM分期是前列腺癌患者3年总生存率、肿瘤无进展生存率和肿瘤特异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LR、NLR与Gleason评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6、0.23,P0.01),LMR与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r=-0.41,P0.000 1)。结论治疗前PLR和LMR可作为预测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治疗前高PLR和低LMR的前列腺癌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前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对胃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入院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458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信息,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约登指数确定的术前PLR、LMR的最佳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PLR组(PLR126)、低PLR组(PLR≤126)及高LMR组(4.59)、低LMR组(≤4.59),比较不同组间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和生存率,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前高PLR组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66.6%、38.0%,低于低PLR组的73.5%、55.5%(P 0.05);高LMR组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73.9%、54.8%,高于低LMR组的66.0%、37.8%(P0.05)。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肿瘤位置、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T分期、N分期、TNM分期、脉管浸润、神经浸润、PLR和LMR均为胃癌预后的影响因素(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55岁[HR=1.331(95%CI:1.043~1.699)]、有淋巴结转移[HR=1.582(95%CI:1.047~2.390)]、N分期为N2~N3期[HR=1.395(95%CI:1.005~1.936)]、有脉管浸润[HR=1.539(95%CI:1.059~2.238)]和LMR≤4.59[HR=1.645(95%CI:1.294~2.091)]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PLR和LMR均与胃癌预后相关,低LMR是胃癌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LYMPH#)、单核细胞绝对值(MO#)、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20年10月三亚中心医院DLBCL患者60例(DLBCL组)、侵袭性淋巴瘤患者60例(侵袭性淋巴瘤组)、体检健康者60名(正常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临床分期、症状、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体能评分(ECOG)。检测所有研究对象LYMPH#、MO#、乳酸脱氢酶(LDH),计算LMR。对DLBCL患者和侵袭性淋巴瘤患者随访5年。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DLBCL患者5年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DLBCL组MO#高于侵袭性淋巴瘤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LMR低于侵袭性淋巴瘤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3个组LYMP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YMPH#≥1.0×109/L组、MO#≥0.5×109/L组、LMR≥1.85组LDH正常、临床分期Ⅰ~Ⅱ期、无症状、IPI评分0~2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白介素17(IL-17)水平变化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因鼻部ENKTL接受放疗、化疗或放化疗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以80例同期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和对照组人员均采集外周血约5 ml,使用ELISA法测定IL-17水平。记录患者年龄、性别、ECOG评分、B症状、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有无累及淋巴结、Ann Arbor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PI)、新的预后指标(KPI)、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数目。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记录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情况。结果:ENKTL患者的IL-17平均水平为6.48 pg/ml,对照组人员IL-17平均水平为0.56 pg/ml(P0.01);年龄60岁、合并B症状和淋巴结累及患者的IL-17水平较高,不同性别、ECOG、LDH、Ann Arbor分期、IPI、KPI、淋巴细胞数目和单核细胞数目的患者IL-17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IL-17预测预后的最佳阈值为3.49pg/ml,AUC为0.799(95%CI:0.688-0.909)(P0.01),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4.5%和73.7%。年龄≤60岁、IL-17≤3.49 pg/ml的患者3年PFS和OS较长,无淋巴结累及和Ann ArborⅠ期患者3年PFS较长(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ENKTL患者PFS和OS的独立预测因素为血浆IL-17水平和年龄(P0.05)。结论:不同临床特征的ENKTL患者的IL-17水平不同,IL-17水平的高低对ENKTL患者的预后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外周血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比值(LNR)和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等指标评估鼻咽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7年10月在安徽省肿瘤医院行鼻咽癌放、化疗治疗的160例鼻咽癌患者的血常规结果,纳入本组研究的临床分期为Ⅰ期6例、Ⅱ期21例、Ⅲ期62例、Ⅳ期71例,采用Sysmex–XE 50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淋巴细胞计数(L)、单核细胞计数(M)等指标,计算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比值(LN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结果 鼻咽癌患者与健康体检对照组比较,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EUTR%)、淋巴细胞百分率(LYR%)、 LN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病情稳定患者治疗前LNR、LMR值明显低于发现远处转移及复发鼻咽癌患者(P0.05)。结论 定期测定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外周血LNR、LMR可以作为评价鼻咽癌患者无进展生存预后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等相关指标对经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4月于该院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19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访至2022年8月,根据临床结局分为死亡组(46例)和存活组(152例)。记录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经PD-1抑制剂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语言软件4.0“rms”包构建患者预后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校正曲线对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吸烟、TNM分期Ⅳ期、ECOG评分2分比例及NLR、PLR、LMR较高(P<0.05)。NLR、PLR、LMR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7、0.793、0.819,最佳临界值分别为4.72%、179.21%、3.44%。吸烟、TNM分期、美国东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LMR)在原发胃肠道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PGI-DLBCL)疾病进展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经病理学确诊为PGI-DLBCL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观察患者疾病进展情况,分析LMR与患者2年PFS(%)之间的关系。结果:根据ROC曲线PGI-DLBCL患者LMR最具差异性的界限值为2.6。单因素分析显示,LMR(P0.05)、大包块病变(P0.01)和IPI(P0.05)为影响患者2年PFS(%)的预后因素。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LMR 2.6 [(危险比(RR)=3.083,95%CI1.828-8.313,P0.01)]、大包块病变(RR=2.718,95%CI 1.339-6.424,P0.05)为2年PFS(%)的不良预后相关因素。结论:LMR 2.6,大包块病变与PGI-DLBCL患者疾病的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monocyte ratio,LMR)对原发胃肠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PGI-DLBCL)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我院收集的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38例PGI-DLBCL患者。应用自动化全血细胞计数统计患者初诊时淋巴细胞(ALC)和单核细胞(AMC)数,并计算两者比值(LMR),通过ROC曲线得到LMR cut off值,根据cut off值将38例患者分为≤3.9组和﹥3.9组。结果:PGI-DLBCL患者男性21例,女性17例,中位年龄为55岁(29-73岁);其中死亡7例(18.4%),临床出现B组症状7例(18.4%);病理类型生发中心(germinal center B-cell-like DLBCL,GCB)13例(34.2%);原发胃部18例,肠道20例。LM R与PGI-DLBCL的临床分期和肿物大小有关;本组PGIDLBCL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44个月(7-100个月),5年OS为78.3%。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年龄(P=0.021)、分期(P=0.012)、IPI评分(P=0.001)、LDH水平(P﹤0.001)、肿物大小(P=0.037)和LMR(P=0.026)均影响PGI-DLBCL患者5年OS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是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LM R对PGI-DLBC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培门冬酶/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L)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3月至2021年4月在淮海淋巴瘤协作组11所医疗中心确诊的656例ENKTL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7∶3随机分为训练集(460例)和验证集(196例)两个队列,分析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建立预后评分系统,比较不同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6(34,57)岁,男456例(69.5%),鼻部受累561例(85.5%)。203例(30.9%)患者采用了以左旋门冬酰胺酶联合蒽环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接受P-GEMOX(培门冬酶+吉西他滨+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优于接受SMILE(甲氨蝶呤+地塞米松+异环磷酰胺+左旋门冬酰胺酶+依托泊苷)方案的患者(85.9%对63.8%,P=0.00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CA分期、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况(ECOG PS)评分、HGB、EB病毒DNA是ENKTL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均<0.05)。基于本研究筛选出的预后因素的预测性能优于国际预后指数、韩国预后指数和自然杀伤淋巴瘤预后指数。结论性别、CA分期、ECOG PS评分、HGB和EB病毒DNA是接受培门冬酶/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的ENKTL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CHOP或R-CHOP方案化疗前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变化及其对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60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NLR中位数的水平将其分为L组33例(NLR2.27)和H组27例(NLR≥2.27),比较两组行CHOP或R-CHOP方案化疗后的疗效及生存情况。结果:H组化疗后治疗总有效率(55.56%)明显低于L组(87.8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组化疗后1、2、3年累积生存率(70.37%、59.26%、37.04%)均明显低于L组(93.94%、87.88%、60.61%)(P0.05)。化疗前外周血NLR≥2.27是DLBCL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本组化疗前NLR≥2.27可能是DLBCL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其水平偏高可能提示临床疗效欠佳,预后也较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炎症反应标志物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C反应蛋白与清蛋白比值(CAR)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HBV-ACLF患者的医疗记录。通过Cox回归分析确定预后因素。ROC曲线确定最佳临界值,ROC曲线下面积(AUCROC)比较预测价值。χ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炎症标志物和临床参数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分析研究人群的30 d生存率。结果 共纳入87名HBV-ACLF患者,其中生存组51例,死亡组36例。生存组的LMR高于死亡组,NLR和CAR低于死亡组(均P<0.05),而PL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5)。多因素分析显示NLR和CAR与30 d生存率独立相关。以NLR=6.99和CAR=0.79为临界值,NLR-high+CAR-high组的30 d生存率低于NLR-low+CAR-low组。N...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l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的影响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7例经过化疗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NLR和PLR的截断点,并根据初次化疗前NLR和PLR将患者分为高比值组和低比值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结果:通过ROC曲线,计算出NLR和PLR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2.915和270.27。单因素分析显示,IPI评分、NLR、PLR对患者的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均有影响。此外,结外受累数量、疾病分期、ECOG评分对疾病的无进展生存有影响。然而,多因素分析显示,仅NLR是影响患者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LR是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但并不影响总生存。结论:初诊时NLR和PLR值可预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初诊时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 LMR)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 Hodgkin lymphoma,NHL)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取NHL患者56例,以LMR中位值2.17为阈值将56例患者分为两组,多因素分析观察年龄、性别、国际预后指数(IPI)以及外周血细胞绝对计数等与NHL预后的关系。结果56例NHL患者中位随访17个月(2~92个月),2年无疾病进展生存(PFS)和总体生存(OS)分别为(55.7±7.7)%和(76.1±6.4)%。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PFS的因素为LMR(HR=0.167, 95%CI=0.056~0.503,P=0.001); 影响OS的因素包括LMR(HR=0.120, 95%CI=0.014~0.998,P=0.050)和IPI(HR=4.763, 95%CI=0.982~23.114,P=0.053)。结论初诊时LMR是预测NHL患者预后的简单、易行的生物学标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比值(LMR)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判断预后及预测复发情况。方法 回顾性收集初治126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与临床特征、预后、复发的相关关系,探讨其预测复发的价值。结果 低LMR(<2.25)组患者常伴随B症状、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增高、临床分期较晚、β2 微球蛋白水平升高(P<0.05)。126例患者有43例(37.7%)复发,中位复发时间12(2~70)个月。多因素分析(OR=2.586,P=0.028)提示随访时低LMR与复发显著相关,低LMR比高LMR复发风险高,并且低LMR与较短总生存时间(OS)及无病生存时间(PFS)有关(OS:P=0.015;PFS:P=0.006)。结论 这项研究表明,LMR<2.25提示不良的预后,随诊时较低的LMR可以用作预测DLBCL患者复发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马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2,(16):1984-1988+1993
目的 分析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和预后营养指数(PNI)对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8月于该院卒中中心(神经内科)住院并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短期(3个月)预后,并根据短期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40)和预后不良组(n=23)。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IS患者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MR、PNI水平对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溶栓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 预后良好组血尿酸(UA)、清蛋白(ALB)、PNI、D-二聚体(D-D)、LMR、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A、PNI、淋巴细胞计数(LY)、LMR是AIS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LMR、PNI及二者联合预测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