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内科护理纠纷是指患者在内科住院期间,由于护理工作中出现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失误造成护理差错,引起患者或家属不满,与护士发生争执,可能影响到科室正常工作秩序的纠纷.为减少护理纠纷,使工作更好展开,笔者调查近年我院内科护理纠纷情况,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刘怀英  任雪莲  郭佳宁 《河北医药》2012,34(17):2712-2714
护理学与临床医学同样是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是保证医疗质量的基础,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会影响医疗质量,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影响其住院期间甚至出院后的生活质量.护理差错是指在护理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不按规章制度办事或技术水平低而发生差错,对患者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但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1].然而护理差错事件是护理事故的一个危险因素,对护理差错事件的管理能有效降低护理事故的进一步发生[2].由于护理工作范围广、工作环节多,操作具体,可能发生差错事故的机会较多.同时有文献[3]支持及时而有针对性的措施能有效降低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率.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护理差错事件的准确统计、原因及对策的及时分析对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护理缺陷是指在护理活动中因违反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护理规章与操作规程等,造成护理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失误,导致患者伤残等不良后果和纠纷。护理缺陷包括护理事故和差错,护理差错包括严重差错和一般差错。一般差错是指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或技术原因发生的未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的差错。任何差错都会影响治疗工作的进行或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痛苦和不良后果。因此加强护理缺陷管理,防止护理差错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内容。现将我科2001年10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发生的67例一般护理差错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患者与家属会根据病情不同等一定时间与家属分开,家属不同程度对患者担心、挂念等。由于一些家属对治疗、护理等方法不了解有时会产生误会,甚至发生纠纷,因此要加强与精神病患者家属的沟通,从而使护士与家属之间相互信任支持,从而达到减少护患纠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护患沟通主要是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增进护患关系,积极配合护理工作。但是一些医护人员忽视护患沟通的重要性,在门诊输液室中,没有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交流沟通关系,造成很多医疗纠纷。笔者结合自身实际经验,探讨门诊输液室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提出做好护患沟通,以减少护理纠纷的方法,提高门诊输液室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每年在医院所发生的医疗事故及差错、纠纷中,护士因个人过失所引起的差错、纠纷较为突出。护理差错是指护士在从事护理工作中由于自身粗心大意、责任心不强、没有按照已定的规章制度行事,或者由于技术水平较低而发生护理过失,对病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负面影响,但未对病人造成死亡、残疾、组织器官损伤等严重不良后果的称为差错。  相似文献   

7.
医患纠纷是指患者或其家属与医疗单位及其医护人员之间围绕诊疗、护理服务而产生的争执。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人们对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在就医过程中维护自身的权益,从而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提出很高的要求,一个环节不到位,就会导致医患纠纷,甚至更严重的不良后果。医患纠纷的原因很多,本文就基层医院医患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防范对策,从而避免、减少医患纠纷,创建和谐医患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重症监护室(ICU)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门跨专业的边缘学科,是重症监护的临床基地,是急危重症患者接受治疗与护理的场所。患者进入ICU治疗,无论对患者还是家属来说均是一个重大压力事件,整个家庭均会受到影响。80%护患纠纷均是由于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引起,而真正属于护理差错或事故的纠纷微乎其微。因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护士与患者家属关系显得非常重要与迫切。笔者分析ICU护士与患者家属沟通障碍的原因,并探讨ICU护士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技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预见性沟通与首问负责制在儿科重症病人安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重症住院患儿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的入院介绍、常规的疾病护理及必要的健康教育和指导,而干预组采用预见性沟通管理与首问负责制进行护理.对两组患儿住院期间护患纠纷、争议、护理差错、护理相关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患儿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组患儿住院期间的护理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并发症、护理差错、护理纠纷明显减少,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首问负责制、预见性沟通是前瞻性有效的沟通管理模式,能够及时化解医患矛盾和误解,有效避免医患纠纷,从而和谐医患关系,是对当前医疗形势防范医患纠纷的最好应对,对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增加患儿满意度、实现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有着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提高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中的作用。方法:培训护理人员,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建立科学工作方法,完善护理质控体系,建立《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册》。结果:细节管理加强了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有效地避免了护患纠纷,提高了住院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论:做好细节管理工作,避免护理差错发生,加强护患的有效沟通,能够有效地避免纠纷,提高住院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1.
护理差错是指在护理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不按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或因技术水平低而发生差错,对患者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1]。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称为差错,差错分为一般差错和严重差错。一般差错是指未对患者造成影响或对患者有轻度影响,但未造成不良后果者;严重差错是指  相似文献   

12.
刘庆兰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0):3172-3172
产科工作节奏快,产妇情况变化大,突发事件多,容易造成工作混乱.如果解释沟通工作不到位,处理问题不及时,往往导致产妇心理恐惧,家属情绪焦躁,易对医护人员产生不满和误解,从而引发医疗纠纷[1].近年来,我们在产科护理管理中对孕产妇住院期间加强人性化护理,建立温馨和谐的护患关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培养医务人员风险意识和抗风险能力,降低医疗风险发生率,减少医疗差错与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临床医疗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强化"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思想意境,加强医护人员道德建设,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方法①健全规章制度;②增强安全和法律意识;③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④沟通医患关系。结果住院患者满意度保持在98%以上,医疗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4.
临床护士如何防范护患纠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璐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4):620-621
护患纠纷是医疗纠纷的一部分。是指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主要由护士与患者及家属发生的各类矛盾。护士在临床工作中与患者接触机会多、时间长,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或冲突,若不及时处理好。容易导致双方情绪波动。对工作及患者的健康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扰乱医院的工作次序。因此,如何防范杜绝护理差错事故,提高护理技术操作和护理质量,避免纠纷发生,  相似文献   

15.
陈首碧  张洪芬  成艳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9):2066-2067
医疗纠纷,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有可能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故意或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或因服务态度不好、主动沟通不够而与患者及其家属发生语言冲突或误解而产生的争议。当前,医疗纠纷主要有5种:(1)医务人员通过医疗手段,故意造成患者人身损害引起的纠纷,它涉嫌医务人员的刑事犯罪。(2)医务人员过失造成医疗事故引起的纠纷。(3)医务人员过失造成一般差错引起的纠纷。(4)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好而  相似文献   

16.
李梅 《江苏医药》2015,(4):489-490
护理不良事件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由于我国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尚不健全,一些并未或轻微引起患者损伤的差错,医护人员可能因担心受到惩罚而隐瞒,会导致一些不良事件上报受阻,致一些差错不能公开,不能与同行们分享教训,这种做法无益于从根本上杜绝不良事件的继续发生[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收集2011年1月1日-2012年  相似文献   

17.
<正>静脉输液是临床住院患者药物治疗的主要应用方法,也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技术操作,而静脉输液渗漏是输液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它不仅增加了患者精神上的痛苦和肉体上的创伤,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增加了护士静脉穿刺的难度,影响治疗、甚至抢救工作,对患者、家属、医护人员造成压力和担忧,严重的病例甚至造成患者的残疾,引发医疗护理纠纷。我国2002年出台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整体素质的提高,住院患者及家属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和维护自身健康的意识以及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正当权益的意识不断提高。结果必然使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各种心理需求也愈来愈多,患者和家属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护人员面临的各种挑战也越来越多,一些不能迅速适应这种社会变化的护理人员就有可能同患者及家属发生护患纠纷,给当事人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也给医院的声誉带来负面的影响。在多年的临床护理工作中,笔者发现基础护理工作的是否到位与护患关系的融洽程度存在着微妙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急诊是医院24小时对外服务的窗口,也是医疗事故和纠纷的高风险区,急诊工作具有变化快、要求高、风险大的特点[1].护士操作机会多,技术性强,容易发生差错事故.由于患者在急诊治疗护理的时间短、护患沟通时间少,而患者及家属往往心情急迫,就医期望值较高,极易产生护理纠纷.如何防范纠纷及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在急救护理中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根据急诊科护理工作特点,分析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潜在法律问题,并提出相应防范对策,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护理安全是指在给患者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嗣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法律知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健康状况和权益的保护。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患纠纷数量日益上升,这已成为困扰医院管理者和医护人员的难题之一。在广大人民群众卫生保健要求不断增长,医疗服务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今灭,医疗护理安全已经成为衡量护理服务的重要指标,也是患者就医选择的最直接最甫要的指标之一。医疗差错事故不但造成患者及家属的重大损失,而且医院本身也造成信誉下降。在医疗过程中,护士与患者接触、交流的机会最多.加之护理工作的繁忙、琐碎及操作的重要性,因而发生护理差错的机会最多。如何保证护理安全,防止护理差错事故.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工作总结,护理工作中应重视和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