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学花  吴琦 《天津医药》2013,(8):810-811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病原菌分布及不同菌种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91例CRBSI患者,分析和研究其病原学分布、临床特征、炎性标志物和预后情况。结果91例CRBSI中有31株(34.1%)念珠菌,31株(34.1%)革兰阴性杆菌,29株(31.8%)革兰阳性球菌。念珠菌及革兰阴性杆菌CRBSI临床特征表现为高热寒战,革兰阳性球菌表现为中低度热,寒战少见。3组病原体CRBSI炎性标志物均增高,但念珠菌及革兰阴性杆菌CRBSI炎性反应更重,念珠菌CRBSI病死率高(P<0.05)。结论念珠菌、革兰阴性杆菌及革兰阳性球菌均是CRBSI常见致病菌,重视病原学调查的同时应根据临床特征采取经验性治疗,以降低CRBSI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肺结核患者继发肺部感染时的常见病原体种类及其敏感药物,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住院肺结核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分离出致病菌者752例按G+球菌、G-杆菌和真菌分组分析,并按种类进行药敏试验,分析感染菌谱和耐药状况。结果分离出的病原体中,以G-杆菌为主,占50.0%,其次是真菌和G+球菌,分别占25.0%和21.7%;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占前3位;药敏结果显示,G-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敏感性较高;G+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较高;白色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最为敏感。结论明确肺结核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合理有效的抗菌药物,是及时治疗、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肺结核患者继发肺部感染时的常见病原体种类及其敏感药物,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住院肺结核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分离出致病菌者752例按G+球菌、G-杆菌和真菌分组分析,并按种类进行药敏试验,分析感染菌谱和耐药状况.结果 分离出的病原体中,以G-杆菌为主,占50.0%,其次是真菌和G+球菌,分别占25.0%和21.7%;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占前3位;药敏结果显示,G-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敏感性较高;G+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较高;白色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最为敏感.结论 明确肺结核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合理有效的抗菌药物,是及时治疗、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老年患者肺部感染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肺部感染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20例老年患者肺部感染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例革兰阳性(G+)球菌感染,主要应用阿奇霉素磷酸二氢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进行治疗;18例G+球菌、革兰阴性(G-)球菌、G-杆菌混合感染,主要给予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6例G+球菌、G-球菌混合感染;G+球菌支原体混合感染6例,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15例支原体感染,主要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阿奇霉素磷酸二氢钠治疗;42例未检出致病菌,未作病原学检测18例。在收集的病例中,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加替沙星注射液为主要应用药物。结论老年患者基础疾病较多,肺部感染以混合病原菌感染多见。药物治疗多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阿奇霉素磷酸二氢钠、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等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应从药物敏感性试验和合理联用等方面加强,以减少耐药性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初步探讨骨折术后细菌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与不同种类细菌感染的相关性,评估PCT水平预示革兰阴性菌引起感染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骨折术后并发细菌感染患者,以细菌培养结果为标准,分为革兰阴性细菌感染组(G-菌组)和革兰阳性细菌感染组(G+菌组),并对2组PCT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同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PCT的诊断效能.结果 (1)收集的57例细菌感染病例中,革兰阴性菌共35例(61 F.4%),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阴沟肠杆菌、变形杆菌、鲍曼不动杆菌等;革兰阳性菌22例(38.6%),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2)G-菌组PCT含量显著高于G+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G-菌与G+菌组血清PCT水平等级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25.5,P<0.01),其中G+组平均秩为17.20,G-组平均秩为36.41,可见PCT水平越大,预示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可能性越大.(4)根据ROC曲线,当PCT界值设定为4.43 ng/ml时,血清PCT水平区分G-菌与G+菌所致骨折术后感染的灵敏度为88.0%,特异度为81.2%,曲线下面积为0.89.结论 骨折术后细菌感染患者PCT水平与不同种类细菌感染有相关性,对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感染有一定的判别作用,且对革兰阴性菌引起的术后感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有助于指导临床早期合理的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烧伤病房侵袭性感染患者连续创面细菌学培养及药敏监测结果,探讨在烧伤侵袭性感染起始治疗中抗生素经验性选择和应用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8-01~2004-06笔者所在医院烧伤科161例创面和焦痂下组织中分离出402株细菌监测资料,并对细菌菌种、分布特点、耐药状况进行了讨论。结果161例患者创面分离出细菌291株,焦痂下组织分离出细菌111株。创面和焦痂革兰阴性(G-)杆菌检出百分比显著高于革兰阳性(G+)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肠杆菌科细菌为G-杆菌的主要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为G+球菌的主要菌种;G-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和丁胺卡那霉素(amikacin)耐药率较高。结论对烧伤患者发生侵袭性感染时采用抗生素起始治疗的适当策略是亚胺硫霉素(Imipenem)和万古霉素联用,高度疑有G-杆菌感染时首选亚胺硫霉素,高度疑有G+球菌感染者应首选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近2年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4653株病原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真菌709株,占15.2%;革兰阳性(G+)球菌1078株,占23.2%;革兰阴性(G-)杆菌2866株,占61.6%。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2年平均检出率分别为36.5%、27.9%。G+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头孢唑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红霉素、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的2年平均耐药率达84.5%;G-杆菌对氨苄西林2年平均耐药率达96.0%,对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氨曲南的2年平均耐药率达52.7%。结论:2年来,医院感染病原菌G-杆菌增加,G+球菌不变,真菌感染有逐年降低趋势。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临床应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干预。  相似文献   

8.
神经内科常见致病菌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常见致病菌及细菌耐药性。方法:对神经内科中140例临床感染患者,根据感染部位采取痰、中段尿、血、脑脊液等标本进行菌落培养、菌株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经培养鉴定共分离42种,258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阳性(G+)菌39.5%,革兰阴性(G-)菌45.7%,真菌14.7%。常见G+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65.3%,表皮葡萄球菌15.2%,粪肠球菌8.6%;常见G-菌为:肺炎克雷伯菌36.8%,大肠埃希菌25.9%,铜绿假单胞菌17.6%,鲍曼不动杆菌15.8%;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58.9%,其次是酵母样真菌15.8%,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念珠菌各占8.9%。药敏结果显示细菌耐药性明显增强,G+菌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高度敏感,大多数G-菌对亚胺培南仍有较高敏感性。结论:神经内科临床感染致病菌多为耐药菌株,临床上应根据药敏结果及时短期选用敏感药物,减少习惯性用药和经验用药,从而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近期变化 ,制订防治策略。方法 :对我院近一年多来 40 0例下呼吸道感染病人的病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G-杆菌 182株 ,占 45 .5 % ,其中绿脓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氏杆菌分别占 2 2 %、10 %、5 % ;G+球菌 111株 ,占 2 7.75 % ;霉菌 10 7株 ,占 2 6 .75 %。结论 :下呼吸道感染仍以 G-杆菌为主 ,但要注意 G+ 球菌及霉菌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本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培养病原菌及对抗菌药物敏感情况。方法:常规方法收集2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痰液,采用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菌种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270份标本分离出细菌162株,G-杆菌96株占59.26%,G+球菌56株占34.57%,真菌10株占6.17%。在G-杆菌中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氨苄西林舒巴坦敏感性高。G+球菌对万古霉素、利福平敏感性高,肺炎链球菌对抗菌药物普遍敏感。结论:本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病因以G-杆菌感染为主,G+球菌次之。G-杆菌对亚胺培南普遍敏感,G+球菌对万古霉素、利福平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定量检测在儿童血流感染病原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 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血培养阳性血流感染患儿250例及血培养阴性患儿76例的临床资料,比较PCT浓度在不同类型病原菌血流感染之间的差异,运用ROC评价PCT的诊断效能。结果:250例血培养阳性患儿共分离出G-菌110株、G+菌119株、真菌21株。G-菌以大肠埃希菌(35株)最为多见;G+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37株)最为多见;真菌以白色念珠菌(14 株) 最为多见。不同感染类型患儿PCT血清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3.568,P均<0.01)。G-菌组、G+菌组、真菌组PCT浓度高于血培养阴性组(P<0.01),G-菌组的PCT浓度高于G+菌组和真菌组(P<0.01)。不同PCT浓度G-菌组和G+菌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且两组患儿血清PCT 浓度在<0.5 ng/mL、0.5-10.0 ng/mL、>10-50 ng/mL分布人数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显示,PCT鉴别G-菌血流感染的AUC为0.792。以1.09 ng/mL为截断点,敏感度为61.9%,特异度为82.7%,约登指数为44.6%。结论:PCT鉴别G-菌血流感染的价值较高,以1.09 ng/mL 为截断点,诊断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2.
我院ICU病房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康身  马渝 《中国药房》2011,(10):894-896
目的:探讨ICU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防治策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的。方法:对132例ICU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取深部痰液进行培养并做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病原菌156株,革兰阴性(G-)杆菌占66.7%,革兰阳性(G+)球菌占21.8%,真菌占11.5%。G-杆菌是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细菌耐药情况严重。结论:监测ICU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的变化,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改善危重病人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5 0例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静脉滴注 10 %葡萄糖注射液 (或生理盐水 ) 2 5 0 m L+阿奇霉素 0 .5 g及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2 0 0 m g,每日 1次观察疗效。痰培养细菌阳性率 72 % ,下呼吸道感染以 G- 杆菌为主 ,主要有大肠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 ,G+ 球菌几乎占一半 (4 8.3% ) ,G+ 球菌有增多趋势 ,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结果 :显效 2 6例 ,有效 2 2例 ,临床有效率 91% ,无效率 4% ,细菌清除率 86.1% ,其药敏率 86.1% ,与泰能药敏率 91.7%相比 ,P>0 .0 5 ,两者疗效相同。结论 :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应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良好 ,对 G+ 球菌、G- 杆菌均有协同作用 ,抗菌谱可互补 ,减少了细菌耐药 ,有助于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采用常规方法与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鉴定分离的病原菌,用K-B法进行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500份呼吸道感染标本中分离出547株病原菌,其中G+球菌196株,占35.83%(196/547)。感染细菌中G-杆菌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分别为16.27%,15.36%,13.16%;G+球菌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分别为16.09%,11.15%。G+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达100%,G-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达93.26%以上。结论: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对抗生素的耐药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王兵  吴金  吴彬 《安徽医药》2005,9(6):451-453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院内感染的流行病学及细菌耐药性变化情况.方法对本院ICU 2001年1月~2003年12月的所有分离菌株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222株细菌,革兰阴性(G-)杆菌共127株(57.21%).革兰阳性(G )菌43株(19.36%).G-杆菌前3位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沙雷菌.G 球菌前3位分别是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保持较高的敏感性.结论ICU感染的细菌仍以G-杆菌为主,G 菌感染有上升趋势.细菌耐药率高.应根据细菌耐药监测,指导临床用药,以控制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近年老年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老年病科、呼吸内科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痰病原菌分离株及耐药情况.结果 G-杆菌占69.7%,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1.4%,铜绿假单胞菌17.9%,肺炎克雷伯杆菌15.2%,鲍曼/溶血不动杆菌8.9%,其他杆菌5.4%;G+菌20.4%,依次为粪肠球菌8.9%,表皮葡萄球菌6.2%,溶血链球菌2.7%,金黄色葡萄球菌2.7%;真菌10.7%,依次为白色念珠菌7.1%,其他念珠菌3.6%.G-杆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耐药率最低为2.5%,头孢他啶27.3%,环丙沙星26.0%;G+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最低为0%、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7.4%.结论 老年呼吸道感染仍以G-杆菌为主要致病菌,其次为G+菌和真菌;G-杆菌耐药菌株及MRSA感染比例增高;老年患者抵抗力低,住院时间长,严重原发基础疾病及不合理应用抗生素是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明确糖尿病湿性坏疽感染菌谱和耐药菌谱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抗菌药物。方法 取糖尿病湿性坏疽分泌物进行需氧菌、真菌培养、药敏试验以及厌氧菌培养。结果 357例患者中,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率为100%,共培养出469株细菌,其中感染率革兰阳性菌(G+)45.4%、革兰阴性菌(G-)26.0%、厌氧菌23.7%、真菌4.9%。G+菌中葡萄菌属有5种药物的耐药菌株大于50%、肠球菌属有11种药物的耐药菌株大于50%,G-菌中肠杆菌科有3种药物的耐药菌株大于50%,不动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有8种药物的耐药菌株大于50%,真菌中光滑念珠菌有3种药物的耐药菌株大于50%,其余菌属药物的耐药菌株均小于50%。结论 糖尿病湿性坏疽感染菌谱特点是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真菌,耐药菌谱特点是G+菌感染中的肠球菌属、G-菌感染中的不动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真菌感染中的光滑念珠菌耐药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监测我院ICU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情况并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对2012年1-12月ICU送检的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离致病菌105株,革兰阴性杆菌(G-)61株占58.10%,革兰阳性球菌(G+)26株占24.76%,真菌18株占17.14%。G-杆菌前5位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及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大肠埃希氏菌。G+球菌以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居首,其次为粪肠球菌。结论 ICU感染病原菌种类复杂,病原菌耐药率较高,可选择的抗生素较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肺炎致病菌鉴别革兰阳性(G+)菌和革兰阴性(G-)菌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血或痰标本培养为单一菌株,同时检测患者血清CRP水平。比较CRP水平在G+菌、G-菌感染患者之间的差异,同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CRP诊断效能。结果 80例患者中,G-菌感染38例(47.5%),G+菌感染42例(52.5%),G-菌感染者CRP水平显著高于G+菌感染。CR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7,取最佳截断点25.1mg/L时,CRP鉴别G+菌、G-菌感染的灵敏度为79.0%,特异度为92.9%。结论 CRP水平对鉴别肺炎致病菌G+菌和G-菌感染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当CRP>25.1mg/L时G-菌感染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的特点及引起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将500例肝硬化患者分为感染组(65例)和非感染组(435例),对感染部位、病原体种类及各种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率为13%,感染部位以腹腔感染为主(63.47%);G-杆菌占32.47%;G+球菌占16.56%;G+杆菌占4.68%,真菌约为46.2%;单因素分析显示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介入性操作、肝功能C级以上、并发症、血清白蛋白降低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有关(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部位以腹腔为常见;感染的菌种主要是真菌、G-杆菌和G+球菌,真菌感染有上升的趋势;年龄、住院时间、介入性操作、Child-Pugh分级、出现各种并发症、血清白蛋白降低和抗生素的滥用是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