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医药科学》2017,(15):83-86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实践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消毒供应中心的器材和物品作为研究对象,将消毒供应中心的物品和器材实施品管圈和未实施品管圈进行对比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为未实施品管圈的时间段名为对照组,2016年1月~2017年1月为实施品管圈的时间段名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器材和物品的清洗合格率、消毒合格率和无菌包包装合格率以及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差错率。结果观察组器材和物品的清洗合格率、消毒合格率和无菌包包装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器。观察组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差错率均高于对照组。实施前后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品管圈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中可以有效提高器材和物品的清洗合格率、消毒合格率和无菌包包装合格率以及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的工作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可以提高中心的质量管理,减少差错率,值得在管理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质量管理应用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的30名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并未实行质量管理作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的30名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实行质量管理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物品灭菌合格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质量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控制中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了医院感染率,保证消毒灭菌合格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护理安全干预对于消毒供应中心消毒供应物品质量及临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取本院消毒供应中心作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1月~6月给予消毒供应中心常规护理管理,设为对照组;于2016年7月~12月适时护理安全干预,设为观察组,评价两组消毒供应物品合格及护理风险发生情况,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评估两组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消毒供应物品质量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管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服务质量、供应物品质量评分均要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容易发生消毒供应物品质量事件和风险,影响临床满意度的因素较多,是护理安全干预的重点科室之一;护理安全干预有助于降低消毒供应中心物品质量风险,提升满意度评价,其经验和做法值得总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分析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消毒供应室实施PDCA循环,将消毒供应室进行PDCA循环的相关资料收集作为观察组;将其自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未进行PDCA循环的相关资料收集作为对照组,比较实施PDCA循环前后我院消毒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水平、物品清洗灭菌消毒合格率、临床医护人员满意度3个主要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提高,观察组物品清洗灭菌消毒合格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对观察组工作人员的总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两组之间在上述3个方面的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显著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值得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应用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中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消毒供应中心作为甲组(未实施任何干预措施),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消毒供应中心作为乙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器械消毒质量:主要从分发及时、包装合格、灭菌合格、清洗合格四方面评定。结果比较干预前后器械消毒质量,干预后分发及时、包装合格、灭菌合格、清洗合格率显著比干预前高,P<0.05。结论小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处理中采纳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手术器械消毒质量,值得临床信赖,并将该护理方法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加强消毒供应室各个工作环节的质量管理,建立各项控制指标,定期检查、评价、整改消毒供应室工作,并实施质量改进。依据是否实施质量管理与控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的合格率、器械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和湿包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消毒供应室风险事件发生率、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合格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无菌物品质量,减少了医院感染,提高了医疗安全,减少医患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参与手术室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的作用和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12月(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实施前)手术室清洗包装的150个手术室复用器械包为一体化管理模式前组,抽取2016年1-12月(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实施后)手术室参与消毒供应中心清洗包装的医疗器械包150个为一体化管理模式后组,分析不同管理模式下器械的清洗包装质量和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结果:①开展一体化管理模式后手术室医疗器械清洗合格率和包装合格率较开展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开展一体化管理模式后护士在设施满意度、工作流程满意度及工作布局满意度得分上较开展前均有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参与手术室医疗器械的清洗包装,可以显著提高清洗包装合格率,增强复用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86件消毒供应中心的无菌物品,分为常规组(493例)与干预组(493例),分别实施常规质量管理与持续性质量改进管理。对比两组物品的消毒详情以及其他科室使用评价。结果:干预组无菌物品的清洗合格率、灭菌合格率与交接准确率高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管理评分与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无菌物品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改善了管理情况,提高了其他科室的质量评价与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讨论腔镜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的相关护理管理的应用。方法 将本院消毒供应中心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实施常规护理的100件腔镜器械作为对照组观察对象;另将本院消毒供应中心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实施细节护理的100件腔镜器械作为研究组观察对象。观察指标: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合格率;腔镜器械所致医院感染率;手术室医护人员评价满意度;护理质量、器械表面和物体表面采样得分。结果 研究组清洗合格率(99%)明显高于对照组(91%),P <0.05;研究组消毒合格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92%),P <0.05;研究组包装合格率(99%)明显高于对照组(91%),P <0.05;研究组灭菌合格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93%),P <0.05。研究组腔镜器械所致医院感染率(2%)明显低于对照组(9%),P <0.05。研究组手术室医护人员评价满意度(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P <0.05。研究组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规范操作、主动沟通、安全意识、工作效率方面护理质量评分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构建的探索及其实践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区域内5家医院需要进行消毒管理的400件消毒灭菌物品,建立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前对其实施常规的消毒管理模式,建立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后对其实施统一集中的消毒管理模式,并选取5家医院的50名医护人员,观察实施统一集中消毒管理模式前后消毒灭菌物品的抽查合格率情况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情况。结果与实施前相比,实施统一集中消毒管理模式后,消毒灭菌物品的各项抽查合格率显著提升,并且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差异显著(P<0.05)。结论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立具有较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医药科学》2017,(16):195-197
目的探究护理安全干预对消毒供应中心消毒供应物品质量及临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6年6月底消毒供应中心的189231包物品作为对照组,并选取2016年7~9月底已经实施护理安全干预的消毒供应中心的189453包物品作为观察组。各选取148名使用该两实验组消毒物品的医护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实施程序化管理、分层次培训、标识管理、色标管理、留言板应用和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结果两组消毒物品不合格件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消毒物品发生风险件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消毒物品发生风险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医护质量评分和供应消毒物品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消毒物品的供应质量,并且可以提高临床满意度,降低风险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信息化追溯管理系统(简称追溯系统)对工作质量提高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19年1—6月未应用追溯系统阶段设为对照组,2019年7—12月应用追溯系统阶段设为观察组.随机抽样选取清洗器械500件,配装物品660件,灭菌物品1200件及无菌物品发放800件,比较两组工作质量和效果.结果 观...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药科学》2019,(23):237-239
目的探讨PDCA循环应用于供应室内镜器械清洗消毒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供应室内镜器械采用常规清洗消毒灭菌管理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采用PDCA循环管理内镜器械清洗消毒灭菌作为研究组。两组均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320件清洗、消毒及包装后内镜器械,比较清洗、灭菌、包装合格率及抽样合格率,同时比较两组工作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清洗、灭菌、包装合格率分别为98.44%、99.06%、98.75%,高于对照组的91.88%、90.63%、9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清洗后、包装后无菌合格率及无菌样品合格率分别为97.50%、98.13%、97.81%,高于对照组的90.94%、90.31%、9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工作质量满意度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供应室腔镜器械的清洗消毒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其效果显著,明显提升了腔镜器械的清洗消毒合格率,对减少医源性感染、提高工作质量满意度等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参与手术室医疗器械清洗包装质量管理所起到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消毒供应中心参与手术室医疗器械清洗包装质量管理前时间,为对照组,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为管理后时间,即观察组,对比两组清洗包装质量管理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室医疗器械清洗包装质量管理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参与清洗包装手术室医疗器械管理,能够明显优化清洗包装质量,确保手术室日常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对如何降低感染风险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环节质量控制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消毒供应室于2011年8月以前实施终末端质量控制管理(设为对照组),8月以后实施环节质量控制(设为观察组)。两种管理模式均由同一批护理人员实施。结果观察组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包装、灭菌、储存和发放等各环节工作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环节质量控制对于提高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已开展护理安全管理)某院消毒供应中心20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组,消毒供应物品15300件;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未开展护理安全管理)某院消毒供应中心20名医护人员作为对照组,消毒供应物品15280件。结果:研究组消毒供应物品的合格率99.98%,高于对照组99.92%(P<0.05);风险事件发生率0.01%,低于对照组0.06%(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感染内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消毒供应室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清洗消毒的100件医疗器械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清洗先后顺序来进行分组,清洗在前且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的50件作为对照组,清洗在后且实施护理质量控制管理的50件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器械清洗合格率、消毒合格率及院内感染率。评估供应室的工作质量、护理人员消毒灭菌知识掌握状况。结果 观察组医疗器械清洗合格率(98.00%vs. 82.00%,P <0.001)、消毒合格率(96.00%vs.80.00%,P=0.001)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院内感染率低于对照组(0 vs. 12.00%,P=0.001);观察组的工作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93.21±3.12 vs. 82.75±3.02,P <0.001);观察组的医护人员消毒灭菌知识掌握度优于对照组(95.41±1.36 vs. 85.82±2.18,P <0.001)。结论 对消毒供应室实施护理质量控制,可保证供应室工作人员对消毒灭菌知识的掌握状况,优化工作质量,保证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可能,能够更好地保...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内镜清洗消毒质量控制中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内窥镜中心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之间使用200件内镜设备为观察对象,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前后各100件。对比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实施前后,内镜内腔和外表面清洗消毒质量合格率情况。结果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前内镜清洗消毒质量内腔与外表面合格率分别为82%和90%,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后内镜清洗消毒质量内腔与外表面合格率分别为98%和100%,二者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镜清洗消毒质量控制中应用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其内外部清洗消毒质量,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临床医疗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因而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在消毒供应室当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将2016年6月1日~2017年6月30日在本院消毒供应室工作的9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法(2016年6月1日~12月31日),观察组(2017年1月1日~6月30日)采取PDCA循环管理法。对比两组消毒供应室的各项工作质量及工作人员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99.50%)、呼吸管路清洗消毒合格率(99.00%)、除锈合格率(98.33%)、消毒液浓度合格率(99.50%)、手卫生合格率(98.50%)、灭菌物品合格率(100.00%)都比对照组对应数据高(85.50%、85.00%、85.00%、86.00%、87.50%、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工作人员满意度(95.00%)比对照组对应数据高(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的日常工作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可持续改进工作质量,为院内感染的预防工作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中医复用诊疗器具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6月江西省人民医院的7432件中医复用诊疗器具作为对照组,2021年7月至12月的8248件中医复用诊疗器具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中医复用诊疗器具由使用科室流动水清洗、消毒后用流动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针具类器具自行包装后送消毒供应中心灭菌;观察组中医复用诊疗器具集中回收到消毒供应中心后按分类、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及储存发放流程进行处理。比较两组中医复用诊疗器具的清洗合格率、器具功能损坏率及临床科室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中医复用诊疗器具清洗合格率(98.16%)高于对照组(9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中医复用诊疗器具功能损坏率(0.18%)低于对照组(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科室总满意度(98.33%)高于对照组(8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复用诊疗器具集中在消毒供应中心处理,可提高中医复用诊疗器具再处理质量,降低器具损坏率,提升使用科室满意度,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