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简称MSCT)在肺部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简称FGGO)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主体为2016年1月-2018年12月间来院治疗的98例FGGO患者。分A组和B组,均49例,分别为恶性病灶和良性病灶。对比MSCT的诊断价值。结果:A组的病灶以3cm以上为主,B组以1.0-2.9cm为主;A组病灶多为不规则的圆形和分叶状,B组多为斑片状;A组病灶边缘以毛刺状、光整和毛糙为主,B组病灶模糊;A组病灶以胸膜凹陷和胸膜增厚为主要改变,B组胸膜无改变;A组支气管伴有充气征,B组支气管无充气征(P0.05)。结论:MSCT可有效诊断MSCT的大小、边缘、周边改变和支气管变化等情况,进而鉴别病灶性质,确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结合多平面重组(MPR)技术诊断磨玻璃密度结节样肺癌的影像学表现。方法选择陕西省渭南市第一医院70例有肺部磨玻璃密度结节样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MSCT影像资料,患者MSCT肺窗显示病灶直径≤2cm,磨玻璃部分50%,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病灶性质划分,观察不同病灶性质(大小、形态、类型、内部、边缘、周围及邻近组织结构、病灶与支气管的关系)患者MSCT结合MPR技术影像学的资料,分析MSCT结合MPR技术在诊断磨玻璃密度结节样肺癌中的价值。结果病理学检查显示浸润性腺癌26例,浸润前病变21例,良性病变23例。浸润性腺癌、浸润前病变和良性病变的病灶类型、病灶位置、病灶形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直径、病灶边缘、空泡征、胸膜凹陷征、血管纠集征和支气管类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结果为准,MSCT结合MPR技术诊断浸润性腺癌的准确率为96.15%,诊断浸润前病变的准确率为90.48%。结论 MSCT结合MPR技术可以较好地显示不同磨玻璃密度结节病灶特征,在诊断浸润性腺癌、浸润前病变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收集的8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根据手术或穿刺病理学活检结果分为两组:良性组64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恶性组24例(甲状腺癌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MSCT资料,对比两组患者甲状腺结节的MSCT特征,并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计算MSCT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价值。结果恶性组的囊实性及实性率、形态不规则率、砂砾样钙化率、结节边缘模糊率、不均匀强化率均显著高于良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和恶性组结节的直径构成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灵敏度为87.50%(21/24),特异度为84.38%(54/64),漏诊率为12.50%(3/24),误诊率为15.63%(10/64)。结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典型的MSCT影像学特征,通过归纳总结,MSCT在临床上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浅析高分辨CT征象对肺部磨玻璃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20年12月78例肺部磨玻璃结节高分辨率CT征象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病理检查及手术结果分为恶性组(n=46)与良性组(n=32),就两组患者的CT征象进行组间比对。结果:与良性组相比,恶性组患者毛刺征、分叶征、囊状透亮影、病灶界面、密度等CT征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灶大小、病灶形态、支气管征、空泡征、血管束征、胸膜凹陷征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分辨CT征象对肺部磨玻璃结节的良恶性鉴别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需重点分析毛刺征、分叶征、囊状透亮影、病灶界面、密度等CT征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孤立性结节(SPN)中支气管改变在MSCT的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肺孤立性肺结节与支气管的关系在MSCT的表现。结果CT显示支气管截断征18例(33.3%),其中腺癌6例,腺鳞癌2例,转移性肿瘤2例,淋巴瘤2例,其他恶性肿瘤2例,良性病灶4例;支气管在SPN穿行12例(22.2%),腺癌5例,腺鳞癌2例,良性病灶5例;支气管在SPN边缘走行、形态无明显改变或扩张的10例(18.5%),腺癌6例,腺鳞癌1例,其它恶性肿瘤1例,良性病灶2例;支气管在SPN边缘走行并受压移位的14例(25.9%),良性病灶11例,腺癌2例,其它恶性肿瘤1例。结论MSCT能很好的评价SPN的支气管改变,对SPN的良、恶性的判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在肺部单发磨玻璃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间于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接受检查的72例肺部单发磨玻璃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行MSCT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判断MSCT诊断肺部单发磨玻璃结节良恶性的效能,同时针对MSCT诊断的良性患者、恶性患者的病灶征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2例患者经病理检查发现有47例为良性、25例为恶性;MSCT检查显示有49例为良性、23例为恶性;MSCT诊断肺部单发磨玻璃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为91.84%,特异度为84.00%,检出准确度为91.67%;另对比良恶性病灶的影像特征发现,良性病灶中圆形、椭圆形更为常见,且以毛刺征、支气管征、血管束征居多,病灶边界较模糊、密度单纯;与恶性病灶比较,差值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 <0.05)。结论:肺部单发磨玻璃结节临床诊断中使用MSCT技术可以更好地通过病灶形态、毛刺征、分叶征、病灶边界与密度等信息进行良恶性判断,从而指导患者的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部磨玻璃结节(GGN)CT征象及其在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临床影像证实的80例GGN资料(恶性49例,良性31例)。均行16排或64排SCT扫描,观察病灶大小、部位及病灶形态、边缘征象、内部征象及邻近征象等CT表现。结果良性GGN形态、边缘征象(分叶征、毛刺征)和邻近结构征象(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与恶性结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良性GGN内部征象(空泡征、细支气管充气征)与恶性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良性者以单纯型GGN为多见,恶性者以混合型GGN多见。结论综合分析肺部GGN的各方面CT征象并结合磨玻璃成分的比例,可对大多数的GGN良恶性作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 (multi-slice spiral CT,MSCT)扫描对肺磨玻璃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1年7月中煤矿建总医院收治的120例肺磨玻璃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SCT检查。分析MSCT检查及病理检查结果,对比不同性质肺磨玻璃结节的影像学特征、不同性质肺磨玻璃结节患者病灶情况,以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MSCT在肺磨玻璃结节中的诊断价值。结果: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良性结节38例,恶性结节82例;MSCT扫描明确良性结节42例,恶性结节78例。恶性结节分叶征、毛刺征、边界不清、胸膜凹陷征发生率均高于良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良性结节,恶性结节病灶直径及实性病灶直径均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诊断肺磨玻璃结节灵敏度为93.90%、特异度为97.37%、准确率为95.00%、阳性预测值为98.72%、阴性预测值为88.10%,Kappa检验显示:MSCT与“金标准”结果高度一致(Kappa=0.888)。结论:MSCT扫描在肺磨玻璃结节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经MSCT...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磨玻璃结节病理学分级与高分辨率CT征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病理诊断为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127例,分析患者的CT表现与病理性分级的相关性。结果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完全沿肺泡间隔贴壁样生长的原位腺癌(AIS)、微浸润腺癌(MIA)、浸润性腺癌(IA)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AAH、AIS、MIA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IA组与AAH、AIS组性别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IA组与MIA组毛刺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均显著高于AIS组、AAH组(P 0. 05),且AIS组毛刺征发生率显著高于AAH组(P 0. 05)。AAH、AIS、MIA组分叶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IA组分叶征发生率显著高于AAH、AIS与MIA组(P 0. 05)。AAH、AIS、MIA组空泡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IA组空泡征发生率显著高于AAH、AIS和MIA组(P 0. 05)。AIS、MIA、IA组支气管充气征发生率显著高于AAH组(P 0. 05),IA组显著高于AIS组(P 0. 05),MIA组与I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IA组胸膜凹陷征发生率显著高于AAH、AIS、MIA组(P 0. 05),MIA组胸膜凹陷征发生率显著高于AAH组(P 0. 05),MIA组与AIS组胸膜凹陷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胸膜凹陷征是鉴别肺磨玻璃结节病理学分级的重要依据,对磨玻璃结节的CT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有利于病理学分级的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孤立性肺结节中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危险因素和病理不同进展程度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外科手术治疗具有明确病理结果的孤立性肺结节共240例,对各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指标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按病理进展程度分为:良性结节组、原位癌组及浸润性肺癌组,进行组间对比。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年龄、发热症状、吸烟指数≥400、结节位置及边缘、毛刺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支气管充气征、血管集束征、钙化征,以上指标在SPN良性组与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年龄、发热、吸烟指数≥400、边缘、血管集束征、钙化征是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病理不同进展程度组间比较结果见:年龄、吸烟指数≥400、支气管充气征在良性组与浸润性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性别在原位癌组与浸润性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发热、血管集束征在良性组与原位癌组及良性组与浸润性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结节直径、边缘、分叶征、毛刺征及胸膜凹陷征在良性组与浸润性肺癌组及原位癌组与浸润性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钙化征在良性组与原位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结论高龄、吸烟指数≥400、边缘不清、血管集束征是判断孤立性肺结节中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而CT影像学提示有钙化征象则倾向于良性结节。经组间进一步比较,高龄、吸烟指数≥400及支气管充气征、血管集束多提示为恶性结节,而对于男性患者结节直径较大伴有毛刺征、分叶征或胸膜凹陷征的恶性结节多倾向于浸润性肺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肺腺癌患者CT影像对纯磨玻璃结节(PGGN)浸润程度及对肺结节病理性质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2021年1月住院治疗的122例PGG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肺腺癌的种类分组,其中侵袭前组患者82例原位腺癌(AIS)组患者39例,微浸润性腺癌(MIA)组患者43例,侵袭组患者40例;根据肺腺癌良恶性分组,其中良性组80例,恶性组42例。比较侵袭前组与侵袭组、AIS组与MIA组以及良性组与恶性组患者的病灶直径、CT值、形状、瘤肺界面、毛刺征、空泡征、三维形状、分叶征、空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症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 侵袭前组以及侵袭组患者的病灶直径、CT值、形状、毛刺征、分叶征、空气支气管征情况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S以及MIA组患者的分叶征、空泡征、CT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以及恶性组患者的瘤肺界面、病灶直径、CT值、形状、毛刺征、分叶征、空气支气管征情况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直径、CT值、形状、毛刺征、分叶征、空气支气管征联合检测对肺癌的侵袭以及恶性组患者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孤立性肺结节(SPN)影像学特征,提高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准确性。 方法收集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8月至2018年12月病理确诊的170例SPN,恶性结节(116例)作为肺腺癌组,良性结节(54例)作为良性结节组,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结节的CT表现(位置、病灶形态、内部成分、瘤-肺界面、瘤周毛刺征、胸膜牵拉征、支气管截断征等)及强化方式的差异,采用t检验比较组间病灶直径和距胸膜距离的差异。 结果肺腺癌组与良性结节组比较,实性、亚实性结节(42.2% vs 22.2%、44.8% vs 29.6%)、不规则形(88.7% vs 35.2%)、瘤-肺界面不光滑(77.6% vs 22.2%)、分叶(62.9% vs 14.8%)、瘤周毛刺征(56.9% vs 3.7%)、胸膜牵拉征(45.7% vs 3.7%)等征象表现所占比例均大,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5.17、52.24、47.03、23.54、43.43、29.66,P均<0.05);2组间病灶直径和距胸膜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动脉期肺腺癌组结节轻-中度度强化比例高于良性结节组(57.4% vs 28.6%),结节明显强化比例低于良性结节组(35.2% vs 5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8,P<0.05);静脉期肺腺癌组结节延迟强化比例高于良性结节组(83.3% vs 53.5%),结节强化减退比例低于良性结节组(9.2% vs 4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23,P<0.05)。 结论CT是检出肺结节的主要方法,通过特征性表现结合增强特点可以提高影像诊断准确性,尽早对肺癌结节进行正确的临床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64排CT支气管动脉双期扫描技术对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20年9月我院行64排螺旋CT常规扫描发现肺结节(直径在3 cm以下)患者120例,均行支气管动脉双期增强扫描及病变靶扫描,经病理证实为肺恶性结节65例(记为恶性组)、浸润前病变结节(原位癌)30例(记为浸润前病变组)、肺良性结节25例(记为良性组),比较3组CT征象检出率,对比3组支气管动脉形态、图像质量、平扫与增强扫描CT值、双时相增强扫描后强化程度,分析支气管动脉双期增强扫描对肺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结果恶性组深分叶征、毛刺征、棘状突起、血管纠集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占比较高,肺磨玻璃影中血管与支气管分型以Ⅱ、Ⅲ型为主,浸润前病变组钙化、卫星灶占比较高,肺磨玻璃影中血管与支气管分型以Ⅳ型为主,良性组方形征占比较高,肺磨玻璃影中血管与支气管分型以Ⅰ、Ⅱ型为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恶性组支气管动脉形态为血管湖比例高于浸润前病变组、良性组(P < 0.05),3组成团、迂曲、中断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平扫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良性组增强扫描30~45 s、90~ 120 s的CT值均高于浸润前病变组(P < 0.05),恶性组增强扫描90~120 s的CT值低于良性组(P < 0.05);3组双期增强扫描后强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恶性组以中度、明显强化为主,且呈快升快降模式;64排CT支气管动脉双期增强扫描诊断肺结节恶性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84.61%、76.36%、80.83%。结论64排CT支气管动脉双期扫描对肺结节良恶性有一定诊断价值,依据其CT征象、肺磨玻璃影中血管与支气管分型及支气管形态、强化程度等可作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征象对于鉴别诊断肺内孤立性结节良恶性的价值,为疾病的有效治疗提供有利参考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36例肺内孤立性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X线平片检查与MSCT检查,以手术病理获得的结果作为诊断疾病的金标准,对采取不同的影像检查手段诊断疾病价值评价对比,评估诊断效能并且对结节良恶性影像表现观察。结果:手术病理结果最终证实肺内孤立性结节阳性20例(55.56%),采取X线平片诊断阳性13例(36.11%),采取MSCT诊断阳性19例(52.78%)。MSCT诊断恶性肺内孤立性结节同手术病理一致率高于X线平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SCT诊断恶性肺内孤立性结节的灵敏度与准确度分别为90.00%、91.67%,X线平片分别为60.00%、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良性肺内孤立性结节影像表现主要是结节边缘光滑,结节实施内点状钙化,未见分叶征,结节直径普遍较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LT)合并良恶性结节的MSCT特征,探讨MSCT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4例(79个结节)CLT合并结节的MSCT表现,包括结节的大小、实质部分所占百分比、钙化、边缘、包膜、结节的强化方式及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有81.82%(18/22)的恶性结节为完全实性,16例(16/57,28.07%)囊性为主的结节全部为良性结节(P均<0.05)。恶性结节钙化多于良性,多为细颗粒钙化,位于病灶内部(P均<0.05)。恶性结节边缘多不清,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多均匀强化(P均<0.05)。良恶性结节在结节与结节外甲状腺组织平扫、动脉期及实质期CT值之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MSCT有助于鉴别诊断CLT患者合并良恶性结节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临床诊断肺小结节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9月于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接受诊断治疗的肺小结节患者69例,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良性结节患者45例,恶性结节患者24例,对比良恶性结节患者CT诊断影像学特征表现,记录比较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患者CT灌注参数差异。结果:良性肺小结节患者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钙化程度、棘状突起征占比均显著低于恶性肺小结节患者(P <0.05),同时良性结节患者CT灌装参数中,PS、BV、BF均显著低于恶性结节患者(P <0.05),良恶性结节患者MTT参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多层螺旋CT诊断肺小结节具有极高准确性,可通过影像表现、灌注参数等鉴别结节良恶性,提倡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郑琦  郭雯  杜灵艳 《临床医学》2020,40(6):73-75
目的 探讨肺磨玻璃结节CT征象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焦作市人民医院102例肺磨玻璃结节(GG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23例和恶性组79例,均完成高分辨CT检查并比较其CT征象差异。结果 102例GGN患者共检出结节数量126个,其中单结节患者86例、双结节患者9例、多结节患者7例,病理检查结果证实为恶性者79例(62. 70%),非典型腺瘤样增生16例(20. 25%),原位癌9例(11. 39%),微浸润癌13例(16. 46%),浸润癌41例(51. 90%);良性组男43例、女36例,年龄31~78(52. 37±10. 29)岁;良性组男14例、女9例,年龄28~74 (51. 46±10. 82)岁,两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GGN良性组和恶性组结节大小、病灶形状以及分叶征、毛刺征、界面模糊、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胸膜凹陷征和血管集束征占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结节大小对GGN良恶性鉴别的AUC为0. 856,以11. 69 cm为分界值,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 35%和95. 65%,其它CT征象诊断价值。结论 肺GGN具有较多典型CT征象且在良恶性病变中存在明显差异,加强对这些征象的研究和认识有利于肺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内淋巴结(Intrapulmonary lymph nodes,IPLNs)薄层CT表现特点,并与胸膜下相似肺良恶性结节CT表现进行对照,以提高IPLNs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多家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38例49个IPLNs资料,同期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75例80个恶性肺结节及经手术或临床证实28例33个良性肺结节对照研究;所有病例均经MSCT扫描并有1 mm薄层重建图像,分析比较3组间肺结节CT表现,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以P<0.0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组间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女性发病率明显较高(66.7%);IPLNs均位于气管隆突水平以下,肺下叶者(71.4%)多于良恶性结节组(P<0.05);IPLNs平均直径(0.66±0.23)cm小于良恶性结节组(P<0.001),其CT值(32.9±66.1)HU明显高于恶性结节(-275.0±255.9)HU与良性结节组(-47.6±177.0)HU,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IPLNs形态以类圆形多见(69.4%)多于良恶性结节组(P<0.05),其边界清晰锐利(98.0%)多于良恶性结节组(P<0.001);IPLNs毛刺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及血管集束征均少于恶性结节组(P<0.001),但其细线状致密影(44.9%)明显多于良恶性结节组(P<0.001)。结论:IPLNs的CT表现具有相对特异性,大多可在术前作出或提示诊断;主要应与胸膜下相似的肺腺癌结节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1):3842-3845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12月中我院门诊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60例,术前依次给予常规超声、超声造影联合超声弹性成像等检查技术进行检查,术后通过病理检查来判断结节性质(恶性或良性),观察比较三种检查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及准确率情况。结果恶性结节和良性结节的结节回声、回声情况、形状、边缘、钙化程度、纵横比及后方衰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良性结节的超声弹性评分多为2分,恶性结节的超声弹性评分多为3分,恶性结节和良性结节在超声弹性评分2、3、4分值之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结节和良性结节在超声弹性评分0~1分值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恶性结节大多表现为灌注强度无明显增强、增强不均匀、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晰且灌注缺损的特征,而良性结节造影主要表现为灌注强度增强、均匀增强、形态规则、边缘清晰及无灌注缺损的特征,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常规超声,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的特异性、灵敏性和准确率较高,且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检测准确率更高,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技术可明显提高甲状腺结节诊断结果的特异性、灵敏性和准确率,使得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磨玻璃结节CT特征对不同浸润程度肺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3年5月于无锡市锡山区中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2例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患者术前进行磨玻璃结节CT特征扫描,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磨玻璃结节CT诊断价值。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82枚病灶中70枚为浸润性腺癌,记为浸润性腺癌组,12枚病灶为微浸润性腺癌,记为微浸润性腺癌组。经比较,两组性别比例、有无饮酒史、病灶位置、病灶形状、表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病灶平均直径、空气支气管征、质量、病灶边缘情况、有无空气支气管征、有无胸膜凹陷征和结节类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中进行分析,即以病灶平均直径、空气支气管征、质量、病灶边缘情况、有无空气支气管征、有无胸膜凹陷征和结节类型为自变量(均赋值为连续变量),病理结果为因变量(浸润性腺癌=1,微浸润性腺癌=0),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灶平均直径、空气支气管征是诊断肺腺癌浸润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1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