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将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预后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李晓琴 《家庭医药》2016,(7):173-173
目的:观察分析循证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ICU病房收治的确诊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8例为观察研究病例,依据临床护理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重症颅脑损伤循证护理组)和对照组(重症颅脑损伤常规护理组)各24例,观察损伤患者治疗效果及住院病情转归情况,探讨循证护理的护理模式以及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意义,指导临床护理实践。结果:重症颅脑损伤循证护理组的患者在临床治愈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显著改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预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张朝旭 《家庭医药》2016,(7):107-108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预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d、20d、30d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电图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给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效果确切,患者预后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环孢素A联合纳洛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环孢素A联合纳洛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预后及死亡情况。结果观察组意识觉醒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孢素A联合纳洛酮对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所收治的148例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鼻饲肠内营养液,并做好专科护理工作。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营养状况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营养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利于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恢复,降低并发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11月脑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发生肺部感染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气管内套管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 观察组留置套管时间和感染控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拔除套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病死率,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腰大池引流术在早期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4年6月在本院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腰穿放液治疗,观察组采用腰大池引流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内的预后情况及治疗前后的颅内压、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池持续引流治疗早期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较佳,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颅内压及脑血流状态,促进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脱机后使用持续加温湿化氧疗的效果。方法将80例重型颅脑损伤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新型氧疗机进行加温湿化给氧,对照组采用传统人工鼻湿化给氧。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频率、痰液黏稠度、二氧化碳分压及肺部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持续加温湿化氧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湿化效果满意,能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DCA模式在妇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妇科手术患者56例为对照组,2016年9月-2017年2月期间妇科手术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患者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费用情况,比较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日及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平均住院费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并可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研究机械通气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重型颅脑损伤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监测两组患者各项指标,依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GOS)对两组患者预后进行评估,记录观察组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并发症情况,统计发生率。结果接受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肺炎、上呼吸道堵塞、肺不张等并发症。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后的预后良好率,但还需进一步研究机械通气使用适应证,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PDCA管理模式在提高新生儿院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儿科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未实施PDCA管理模式收治的新生儿284例资料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实施PDCA管理模式收治的新生儿308例资料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期间病房内物品抽检的合格率和两组患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差异。结果:在实施PDCA管理模式后的观察组病房物品抽检的合格率明显高于未实施PDCA管理模式内病房物品的合格率(P<0.05);患儿肺炎的发生率为0.97%、胃肠道炎症的发生率为0.00%、鹅口疮的发生率为0.65%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23%、3.52%和3.87%(P<0.05)。结论:在新生儿住院期间采用PDCA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病房内物品抽检的合格率,也明显降低了患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3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对研究对象300例进行分组,患者收取时间在2014年10月1日~2018年10月1日,分为观察组(1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对照组(1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别实施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以及常规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总有效率93.33%(其中显效患者100例、有效患者40例、无效患者10例)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67%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情况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取得显著治疗效果,不仅能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还能预防并发症,改善患者颅内压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受伤至气管切开的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9例12 h内行气管切开术,对照组11例12 h后行气管切开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良好率和昏迷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病死率、肺部感染以及伤后3 d内间歇性低氧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治疗过程中早期实施气管切开,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山区交通事故性重型颅脑损伤院内急救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8例交通事故性重型颅脑损伤病患,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研究组行院内急救,对照组未行急救,分析院内急救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入院至进入手术室时间及病情确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急救后临床指标差异较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研究组优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区交通事故性重型颅脑损伤院内急救疗效较佳,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并分析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来某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骨瓣开颅术处理,观察组则实施标准大骨瓣开颅术,随访观察半年,评估两组治疗效果,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更优,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方案中,标准大骨瓣开颅术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预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8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抗感染、止血、降颅压、纠酸等治疗,其中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预后的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应用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1年5月~2008年5月收治的33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68例。纳洛酮治疗组的患者采取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纳洛酮。对照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给予一般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意识觉醒恢复时间、存活率、伤残率及死亡率。结果:治疗组意识觉醒恢复时间为(7.50±3.12)d,对照组为(10.28±4.09)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3个月时的GCS评分,治疗组患者168例,死亡36例,病死率为21.42%,存活132例。对照组168例患者,死亡54例,病死率为32.14%,存活114例。存活率与病死率的组间比较,P<0.05。结论:纳络酮能够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对改善预后有显著作用,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的康复效果。方法 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预后优良率为68.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良预后,降低并发症的出现几率,加快恢复患者的脑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进行院前急救分为观察组(84例)和对照组(72例)。结果观察组患者昏迷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较之对照组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恢复良好率为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9%(P<0.05),观察组病死率为10.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6%(P<0.05)。结论给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及时、合理的院前急救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能够有效提高救治成功率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实施胃肠营养支持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2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采用早期实施胃肠营养支持作为治疗组,2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采用传统的延迟性胃肠内营养的同类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有关的营养指标、并发症、预后的临床观察及统计学处理,并进行比较。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能从早期的肠内营养途径中获得比较充分的能量和蛋白质合成所必需的成分,治疗组营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早、晚期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预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采用进行胃肠营养支持可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